第222章 新末日
第222章 新末日这不是一场灾难,而是灾难连绵不绝的末日。
第二年,夏季变得更短,全球一半的粮食作物还没成熟,暴风雪就又一次来袭!
这一回,低温再一次突破极限,赤道地带的雪季甚至横跨了全年虽然因为准备充分,让第二年死亡人数远远少於第一年,但大家已经意识到灾难远未结束。
日子將越来越艰难,尤其第三个冬天將加倍难!
而今年,就是第三个冬日!
全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自救。
隨著灾难降临,大部分电子设备失灵,在东西方通讯断绝之前,听说华夏搞出了堆式天然反应堆和地下循环农场,並建设超级避难所,能容纳一亿人口——媒体毫不犹豫的判定是“假新闻”。
因为根据真实不做作的bbc报导,东方累计死亡人数早就超过100亿!
普通人平均死五遍,目前倖存者仅剩100人,其中99人是小日子。
全伦敦99%的人都信了。
而欧洲这边比较奇葩,国家闹著取消国界,资本家闹著取消关税,阿美闹著取消欧盟,科技界不知道从哪个故纸堆里翻出来差分机的幻想图(划掉)设计图。
他们想搞机械差分机!
既然电子科技点不了,那我们就一起攀炼金术吧!
於是集合全欧洲最优秀的科学家,准备一起搞个大新闻。
整个项目总共耗时两年,中间歷经东欧撤资,米国捣乱,土耳其威胁,法德分裂,英国搅屎,
大毛不加入就破坏等等变故,终於在分崩离析前搞出了一些重大成果!
然后在成功前夜,心怀鬼胎的各国科学家突然分崩离析,宣布项目失败散伙回家。
参与项目的小国人財两空。
而英法德三国开始偷偷大建·
隨著严寒进一步加剧,说不上是主动还是被动,英国与欧洲大陆失去联繫。之后无数工程如火如茶在英国各地展开,从春天到秋天,英国用过去二十分之一的人口,完成了200%的工程,但期间也死亡超过10万工人!
婴国人叫它“避难都市计划”。
目標是建立即便没有人类参与,也能独自运转並供养人类的避难中心。
这计划表面和欧洲的差分机研究毫无关係,但內在里,极端环境下的都市运转,完全依赖於差分机提供的算力和机械智能!
前身由於留学生身份,无法参与这种国家级秘密工程。
但当时英国人力匱乏,大部分人力都被抽调到秘密工程去了,別的工作就空出来。
前身和女友著实过了一段舒服日子。
可隨著工程逐渐完工,新的问题暴露出来。这两年生產资料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求,大建所消耗的是婴国自二战以来积累的全部战略储备,包括二战水泥和殭尸鸡爪。
並且透支信用额度百分之一亿!
也就是说隨著工程结束,英镑基本成金圆券了。所有人都明白,接下来必须“裁员”—这种裁员不是解僱,而是人口削减。
简单的说就是一一送人去死!
不增加產能就降低消耗。
“一个星期前,宣布废除英榜,改用积分制。”
“前两天伦敦政府发布公告,不再为非英籍、非欧盟移民、无固定居所者、无家庭者、工作时长不足两年者提供物资。”
“所有不在援助清单上的人,都必须进入移民队伍,分流到各地避难所居住。”
“而这只是第一批分流,因为截止前天为止伦敦已经冻死4万人。我们都知道,那群官僚没能力养活这么多人。他们之所以没一次性把所有人都踢出去,是怕反抗太剧烈。等这一批人离开,很快就会有第二批,第三批。”
“那句话怎么说的,现在不反抗,未来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了。”
“你和你女朋友也在这批名单上,他们口头通知过,还在你住处留下信件。所以我想问问你,
你是准备拖一拖等后面几批,或者加入別的队伍,还是和我一起离开伦敦?”
驱逐行动不止分好几批,每一批还分好多的移民队伍,前往不同的方向。
“教授,您也在名单上?”林克正把窗帘改成了勉强能穿的外套,闻言惊讶的问道。
按照驱逐標准,布伦特教授可是一条都对不上。
他是地道的婴国人,还是白人,大学教授,著名作家。可以说buff拉满,就算80%的人被赶走也轮不到他,毕竟这些年总有些人脉吧。
“不在,但就像我说的—我是个无用之人,迟早要被清理的对象。与其等著被通知,不如趁著天没那么冷时主动离开。”这是布伦特的真实想法。
“我家已经加入第四移民队,这两天还没出发,就又陆续死了好多人,队伍一直没招够人手。
有我介绍,你隨时可以加入我在下面厨房找到一些豆子,我带走你介意吗?”
“不,我当然不介意。”
“那又不是我的,说真的,我现在还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出现在这儿,脑子里一片空白。”林克摇摇头,含糊的说。
“现在只想找个暖和的地方,好好想想,这天气都快冷死了。”
“谁说不是呢,世界末日,活一天算一天。”布伦特连连点头。“先跟我去驻地吧。”
林克刚才听到了几个关键词,初步猜测,接下来的主线剧情故事会发生在哪儿?
移民途中?
还是终点的避难都市?
因为像伦敦这种设施建设完备的大城市,通常只有两种结局:
一种是大环境下小人物的悲哀,中间发生了无数悲欢离合,但大城市安然度过寒冬,回首万般感慨;要么就是巨大的灾难直接摧毁城市,或者压力超过人类抗压极限,社会崩溃,城市毁灭,最终无人生还!
无论哪种,都比不上带著微薄物资,在迷惘中踏上漫长移民之路,面对近乎绝望的未来苦苦挣扎。终於抵达终点后,看到的却是踪影全无的避难所,更精彩更加震撼人心呢。
不过剑桥教授怎么也算上流社会,就这么肯定会被驱逐吗?
【布伦特教文学,大学关闭后失业,其后家庭收入主要依靠妻子。自已曾尝试从事私人家庭教师等职业,也曾向报社投稿,均不顺利。由於拿不出固定工作证明,他也在这次的移民名单上,主动报名的人其实是他的妻子苏利亚。】
林克,
好吧,看来爱面子是男人的通病。
牛津虽然关闭,可並没有剥夺他教授的身份。
他落魄,只是因为文学在末世没用。实际上別说文学教授,连数学物理学教授也是用完就丟。
在官僚眼中,真正重要的只有他们自己。
林克对世界还一无所知,姑且认为是漫漫长夜的英国版。
教授回到火边烤火,轮到他出门搜索,地面一层和二层已被教授搜过,他准备去地下一层看看有没有能用的物资。
感觉又干回老本行。
“唯,我怎么感觉这么冷,现在到底多少度?”虽说十层单不及一层,但他身上批了足足五个窗帘儿,不至於到现在还打哆嗦。
生火后,他便取消了元素同调状態。
第一次用,谨慎些好。
【现在室外零下21c室內零下15c,不算太冷。】
“你在玩笑?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我的感觉不会出错,我可是野外-40c毫髮无伤的男人!
假如只有区区15度,我会觉得冷吗?呵呵~”
【嗯,確定是零下15c。四天前刚降过入秋后的第一场大雪,最低温度曾达到零下37摄氏度。
之后气温逐渐回升,今天稳定在白天零度,夜晚零下22c区间。】
“·那我为什么感觉这么冷?”
【有没有一种可能,是你自己觉得冷?】
林克沉默,像他这么聪明且有一定医学知识的人,当然明白是因为什么该死的ptsd。
好像一个挥之不去的噩梦,比如,电暖气不自觉的开到最大,出门总是习惯性多穿几件厚衣服,农场木屋的壁炉总是点燃著,而他也喜欢坐在壁炉边看书。还有他喜欢囤积燃料,无论木柴、
煤炭还是汽油。他不喜欢室外,哪怕阳光普照,他总是买一大包燃烧棒·
如此种种。
当他看到下雪、降温、冰冻这样的元素时,心理会潜意识带入到漫漫长夜,那平均零下30c的环境,严重到身体也会出现类似反应。比如心跳放缓,手脚冰凉。
一些癒合的伤口依旧產生疼痛,叫幻痛。
他这种,可以称为幻冷。
“谢谢,分析的很好,下次別分析了。”林克是个內心很强大的人,立刻撤去了灵力对五臟六腑的保护。
身体不適应那就克服,幻觉又不是过敏,直球才是最棒的,绕路走总有绕不过去的那天。
就是这世界究竟是什么还猜不到。
《后天》?
《冰封启示录》?
信息在传递中损失太多,很难从中提取什么有用信息,来精確定位一个世界。
布伦特又说了很多,关於移民队伍、冻忘症、他眼中的林克和李雪晨的关係、过去上学时的事情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