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玄幻小说 > 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別跑! > 第022章 双標如朱元璋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022章 双標如朱元璋

    天幕幽光流转,將北平三日定乾坤的硝烟与铁血烙印在奉天殿每个人的眼底。
    就在眾人心潮澎湃,激赏於朱棣的雷霆手段时,天幕冰冷的金属音,却如同最无情的解剖刀,精准地刺向了这场惊天逆转中一个被刻意忽略的、血淋淋的细节:
    【燕王府喋血,张昺、谢贵人头祭旗!】
    【同时伏诛者,尚有王府长史——葛诚!】
    画面聚焦:一颗鬚髮斑白、双目圆睁、充满了惊愕与不甘的头颅,滚落在王府冰冷的青石板上,与张昺、谢贵的头颅並列。正是长史葛诚!
    天幕的声音带著一丝冰冷的嘲弄:
    【此葛诚,非寻常属官。】
    【早在数月之前,燕王“装疯”期间!】
    【他,便已向南京建文帝秘密上奏:】
    【“燕王无病!其疯癲之状,皆为偽饰!暗结死士,图谋不轨!”】
    【此密奏,令建文帝半信半疑。】
    【亦是促使建文帝最终下定决心,密令张昺、谢贵擒拿燕王的关键诱因之一!】
    【然——】
    【燕王朱棣,何等人物?】
    【王府上下,耳目眾多,暗流涌动,岂能毫无察觉?】
    【他早已洞悉葛诚告密之举!】
    【却佯作不知,隱忍不发!】
    【直至张昺、谢贵二人踏入王府!】
    【葛诚,这位自以为深藏不露的朝廷耳目,】
    【便成了朱棣麻痹敌人、请君入瓮计划中……】
    【一枚註定要被碾碎的棋子!】
    【与张、谢二人,一同成了祭旗的血牲!】
    “葛诚?!告密?!”“原来如此!”
    “燕王早就知道?!故意引他暴露?!好狠的手段!”
    殿內响起一片恍然大悟的惊呼!眾人这才明白,王府门前那三颗人头,每一颗都浸透了朱棣冰冷而精准的算计!装疯是假,示弱是假,连对身边告密者的“不知情”,都是精心设计的陷阱!
    然而——
    “混帐!葛诚!狗胆包天!!”
    一声暴怒到极致的咆哮,如同炸雷般从御阶上轰然炸响!打断了所有的议论!
    朱元璋死死盯著天幕上葛诚那颗死不瞑目的头颅,仿佛那不是一颗人头,而是对他帝王权威最恶毒的挑衅!
    “区区王府长史!食君之禄!竟敢背主求荣!私通朝廷!构陷亲王!!”
    “此等不忠不义、狼心狗肺之徒!!”
    “死有余辜!!”
    “千刀万剐亦不足惜!!”
    “老四杀得好!杀得痛快!!”
    帝王的咆哮如同狂风暴雨,裹挟著滔天的杀意!
    在朱元璋那偏执的“清君侧”逻辑里,葛诚的行为,已不是简单的告密,而是对他儿子、对他朱明皇权的赤裸背叛!是十恶不赦的大逆!是必须挫骨扬灰的叛逆!
    这震耳欲聋的怒吼,却如同投入深潭的巨石,在勛贵大臣们的心湖中,激起的不是共鸣,而是……一片冰冷刺骨的死寂!
    韩国公李善长深深垂下了白的头颅,掩住了眼中那抹浓得化不开的嘲讽与悲凉。他苍老的声音微不可闻,如同秋叶飘落,只迴荡自己的耳中:
    “呵……告密……”
    “上位啊上位……”
    “当年鄱阳湖大战前,陈友谅麾下赵普胜之死,不正是因其部將傅友德、丁普郎……『告密』於您吗?”
    “胡惟庸案发,满朝文武,又有多少人因『告密』、『揭发』而得以保全性命,甚至加官进爵?”
    “《大誥》煌煌,鼓励百姓持《大誥》入京告发不法官吏……”
    “这大明朝的『告密』之风……”
    “不正是您……亲手开启的吗?”
    “怎么如今……”
    “轮到您儿子头上……”
    “这告密……就成了『背主求荣』、『十恶不赦』了?”
    “这双標的……”
    “连老狗都嫌臊得慌啊……”
    李善长的话语,如同最锋利的匕首,无声地剖开了朱元璋那冠冕堂皇的怒吼下,最不堪的底色!
    勛贵席上,一片死寂的沉默。但这沉默之下,压抑了多少年、多少代的愤懣与不平,如同地火般疯狂奔涌!
    “俸禄……”一个勛贵低头看著自己身上华丽的蟒袍,嘴角勾起一丝苦涩到极致的自嘲,“一品国公,岁禄不过千石,折成现银,养家餬口尚且紧巴,还要应付各种孝敬、摊派……”
    “可诸位殿下呢?亲王岁禄五万石!郡王六千石!还不算庄田、店铺、赏赐……”
    “我们这些提著脑袋打江山的,到头来……连王爷们的零头都及不上!”
    “这也就罢了……”
    “还要整日提心弔胆,生怕哪句话说错,哪件事办砸,就被扣上谋反的帽子,落得个剥皮实草,满门抄斩!”
    “胡惟庸……蓝玉……还有天幕上那一万五千人……”
    “嘿……报应!真是报应!”
    “看看!上位您尸骨未寒呢!您亲自选的宝贝孙子,就把您分封的宝贝儿子们,像抓鸡一样捏死了!把最能打的那个,逼得装疯吃屎,最后不得不提刀造反!”
    “这大明……这刚打下的大明江山……”
    “转眼就兄弟鬩墙,叔侄相残!”
    “乱吧!乱得好!”
    “这不就是您老人家……最爱看的戏码吗?!”
    这些平日里在朱元璋面前噤若寒蝉、唯唯诺诺的勛贵重臣们,此刻,看到未来那场由朱元璋亲手埋下祸根的靖难之役,看到大明即將陷入的混乱,一种扭曲的、报復性的快感,竟压倒了恐惧!
    偏殿之中,气氛同样压抑到了极点。
    太子继妃吕氏,方才强撑起来的镇定和那点对儿子允炆盲目的信心,在天幕揭露葛诚告密被朱棣反杀、以及朱元璋那不分青红皂白、疯狂咆哮“杀得好”的刺激下,如同被戳破的气球,瞬间泄了个乾净!
    隨著天幕揭示的信息越来越多,燕王朱棣的形象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可怕——隱忍、狠辣、果决、用兵如神!
    而自己的儿子允炆呢?优柔寡断、自相矛盾、识人不明、手段拙劣……两相对比,高下立判!
    “允炆……我的允炆……真的还能当上皇帝吗?”这个可怕的念头,如同魔咒,在她脑海中疯狂迴响。巨大的恐慌让她浑身冰凉,如坠冰窟。
    但仅仅片刻。
    一种近乎麻木的绝望和认命感,如同潮水般淹没了她。
    她惨然一笑,身体软软地靠在椅背上,眼神空洞地望著那片冰冷的天幕。
    “罢了……罢了……”
    “事到如今……还能如何?”
    “是杀是剐……听天由命吧……”
    “反正……”她的目光掠过正殿方向,掠过御座上那暴怒的身影,掠过太子朱標苍白痛苦的脸,最终化为一丝刻骨的讥誚与瞭然。
    “反正,在咱们这位万岁爷眼里……”
    “错的永远是別人!”
    “允炆做得再不好,他也是太子爷的儿子,是陛下的亲孙子!血脉相连!”
    “陛下只会把滔天的怒火,扣在我这个『教子无方』的继妃头上!”
    “怪我把允炆教得『柔懦』、『无能』!”
    “怪我心存妄念,生下了这个『祸根』!”
    “至於他自己……”
    “选错了储君?埋下了祸根?逼反了儿子?”
    “呵呵……”
    “那怎么可能有错?!”
    “洪武大帝……永远英明神武!永远……不会错!”
    “这就是……咱们朱皇帝的双標啊……”
    吕氏的声音低如蚊蚋,却字字泣血,充满了被命运玩弄、被至亲当成替罪羔羊的绝望与悲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