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陈远准备七部电影?
第380章 陈远准备七部电影?下午两点。
广电一间大会议室。
老韩和广电的领导们一起缓缓走入。
各自找到自己的位置坐好后,大家对视一眼,其中坐在首位上的领导朝下属吩咐道:“开始吧,把陈凯哥喊来。”
“明白。”
下属出去了。
一间大休息室。
陈凯歌、陈远、管虎等三名导演各自带著自己的团队等候。
这次竞聘总导演的人选不光有陈远和陈凯哥,还有一个管虎。
作为第六代导演里的翘楚,管虎在电影圈还是有著举足轻重的地位。
不过比起陈凯哥和陈远,稍微差点意思。
他自己也知道这次来多半是陪跑。
因此不抱多大希望。
三方团队正准备,一名工作人员走了进去。
三方齐刷刷看向门口。
“陈凯哥老师,您先请吧。”工作人员微笑道。
陈凯哥起身:“不好意思啊二位,我先走一步了。”
“嗯。”陈远和管虎点头答应。
作为老前辈,陈凯哥的確有资格第一个前去竞聘。
他很快带著团队走出。
这次陈凯哥明显比08年奥运会那次准备充分多了,08奥运那年,陈凯哥面对老谋子的充足准备。
他仅仅只吟唱一首诗。
“忽传塞外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结果嘛,自然就落选了。
而老谋子也凭藉08年奥运封神,正式奠定自己东国第一导演的身份。
陈凯哥这次做足准备,明显不想重蹈覆辙。
陈凯哥先行离开。
休息室內只剩下陈远和管虎团队。
二人对视一笑,缓缓闭上眼睛,准备为后续的竞聘做准备。
会议室。
陈凯哥带著团队走进去。
和里边的领导还有老韩他们微笑著打了个招呼。
“大家都是老朋友了,没必要弄这么多繁文縟节,直接开始吧。”李局长压压手道。
“好。”
陈凯哥笑著答应,直接讲述起自己的剧本和方案:“我的方案是挑选一个有重大歷史意义的时间节点。”
“然后围绕这个节点拍摄一部电影。”
“这是我写的剧本,麻烦各位领导看看。”
“片名叫白昼流星,主要讲述神舟飞船从成功发射,到回归地球...”
一眾评委频频点头。
这和他们的想法不谋而合。
这种献礼的片子,一定要场面宏大,既能够彰显自己国家的国力,还能激起老百姓的共鸣。
电影是什么?
电影同样也是输出文化的標识。
对陈凯哥的认真,大家均笑著点点头。
这傢伙还是用心准备了的。
他们还真怕陈凯哥现场吟诗一首,这样一来,他们就是想帮陈凯歌,那都帮不了了。
听陈凯哥团队阐述完自己的准备。
一眾评委交换了个眼色,点点头,示意陈凯哥可以下去休息了。
“今天晚上的时候就会有结果,你稍微等一下。”
“好。”
陈凯哥和团队离开。
下一个被喊进来的是管虎团队。
东国向来是按照年龄资歷排位,陈远的年纪最年轻,自然而然的被广电给安排到了最后。
不过陈远倒也不著急。
好饭不怕晚嘛。
而且管虎进去后不到半小时。
管虎就出来了。
他压根就没指望自己能选上这总导演。
比资歷,他比不过陈凯歌。
比成绩和名望,他比不过陈远。
总导演,要么陈远要么陈凯歌。
他不过是被上面拉过来凑数。
管虎一结束。
很快广电的工作人员就来喊陈远团队了。
“陈导,到你们了。”
陈远、路阳、文牧也三人一起起身。
笑著朝大会议室走去。
会议室里。
几名领导和老韩他们正交换著意见。
“还是陈凯哥的那个本子好。”
“管虎拍战爭片是把好手,其他的就差点意思。”
“陈凯哥这次吸取了教训。”
“嗯看他准备得还挺认真的。”
黄建新推推老韩:“我先说好啊,如果陈远准备的剧本不好,我可不投他一这票。”
老韩自得:“哼,你就等著吧。”
“他给你看过剧本儿了?”
“这几天我都没和他联繫。”
“你就这么有信心?”
“咱俩打个赌怎么样?”
“赌什么?”
“就赌家里珍藏那两瓶20年的茅台。”
“不行,不行。”
“看把你你小气的,不就一瓶酒吗?而且我还没说怎么赌呢。”
“怎么赌?”
“如果陈远的本子比陈凯哥的好,你输我两瓶酒,如果没陈凯哥的好,以后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行!”黄建新咬牙答应。
李局长打断:“咳咳..注意点影响,这还有这么多同志在呢。”
二人尷尬一笑,若无其事的把脑袋別到一边去。
不久。
陈远推门进来,文牧也,路阳紧隨其后。
眾人齐刷刷把目光投向门口。
年轻。
太年轻了。
这三个人都年轻得可怕。
就连最大的路阳也不过四十岁。
尤其是陈远,更是只有不到三十岁的年纪。
年轻得让他们这群五十六十的人妒忌。
“各位领导好,我叫陈远。”
“各位领导好,我叫路阳。”
“各位领导好,我是文牧也。”
三人看了眼里边环境,深深鞠躬,先给在座的领导打招呼。
李局长微笑道:“行了,谁不认识你陈远陈大导演啊。”
“连您这么大领导都知道,那我真是受宠若惊。”陈远笑著回了句。
现场爆发出一阵大笑。
“哈哈哈...”
笑过。
老韩提醒:“开始吧陈远,咱们別浪费时间了。”
“嗯,好。”陈远答应。
然后文牧也把带来的剧本一人给在座的领导准备了份。
“这是我们团队准备的剧本,诸位领导可以一边看,我一边给你们讲解剧本的內容。”
眾人拿起剧本翻阅。
很厚很厚。
明显比陈凯哥和管虎的剧本厚得多。
“第一个剧本:《升旗》”
“主要讲述开国大典前夜,工程师为了五星红旗顺利升起所做出的努力...
眾人频频点头。
以小见大。
见微知著。
这剧本不错。
黄建新质疑:“不过光靠这一个故事,很难撑起一部电影的时长吧。”
“电影不是只有一个故事,而是七个故事!”陈远笑著回答。
七个?
七个剧本?
大家瞬间瞪大了双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