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玄幻小说 > 重生2013:超级科技帝国 > 第202章 高能激光武器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02章 高能激光武器

    第202章 高能激光武器
    视讯连线中的李风庭,随后便跟陆安谈起了高能激光武器的事情。
    聊了十来分钟左右,陆安也算是明白了。
    原来李风庭过来问询武装机器人的压制与反压制解决方案是次要的,军方早就知道怎么解决,就是高能激光武器、电磁武器等。
    国内已经有好几家科研机构单位在秘密研制激光武器,不过进展缓慢。
    显然,军方是想让陆安去研制激光武器,这是李风庭此次联系他的真正目的。
    不过陆安现在手里项目一大堆,有没有时间,忙不忙得过来也是个问题,但军方环顾四周找了一圈,发现还是陆安最为值得期待。
    军方想搞快点,没办法了,只能过来找他。
    资料显示,陆安在读大学的时候就涉猎过高能物理,还发表过一篇质量非常高的论文。
    而激光武器属于高能物理领域的应用技术,其核心是基于高功率激光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目前国内几个高能武器研究所都或多或少的参考了他当初的那篇论文。
    让陆安去搞激光武器,在军方看来是妥妥的专业对口,由他去攻克高能激光武器的技术难题,说不定很快就有突破性进展。
    末了,陆安思量了片刻便回道:“应该还能忙得过来,那行,这活儿我接了。”
    “好好,军方就等你的好消息。”李风庭颇为振奋地笑道,他觉得陆安这个超级天才出手,以其技术开发能力和效率,国内在高能激光武器领域可能用不了多久就能有重大进展。
    两人交谈了一会儿,便也结束了视讯通信。
    陆安坐在屏幕前思量片刻,旋即道:“小灵,新建一个文件,高能武器。”
    灵曦响应道:“建好了,主人。”
    陆安点了点头不语,先建个文件夹再说。
    现在肯定是没时间去搞,最多先把大方向确立。
    高能激光武器,简单地说就是利用高功率激光束对目标进行毁伤的定向能武器。
    体现为烧蚀、击穿、致盲。
    其核心优势在于响应速度快,因为是光速传播,而且拦截成本低,仅消耗电能,可连续作战。
    不过技术实现需突破多个跨学科瓶颈,高能激光武器的性能主要由“激光源、光束控制、热管理、目标跟踪和系统集成”这五大子系统协同决定。
    每个子系统的核心技术直接影响武器的功率、射程、精度和可靠性。
    陆安思考了一会儿,迅速确立了激光武器的大方向,一句话概括就是:三大类型、六大应用。
    三大类型:致盲型、战术型、战略型。
    接下来,陆安有条不紊的口述,灵曦ai根据他的描述在文档里对应生成内容。
    【致盲型激光武器】
    输出功率在10至15千瓦,射程5公里以内,其作战定位为数公里内的近距离软杀伤,不直接摧毁目标,而是干扰或致盲敌方人员视觉、破坏或瘫痪观点侦察设备、小型无人机等。
    【战术型激光武器】
    输出功率在200至500千瓦,射程在60公里以内,其作战定位为硬杀伤,摧毁无人机、火箭弹、迫击炮弹、巡航导弹等,拦截低空慢速目标。
    【战略型激光武器】
    输出功率在10至30兆瓦,射程可达数百至上千公里,其作战用途定位为远程打击,用于拦截洲际导弹、高超音速武器、攻击卫星或弹道导弹助推段等。
    六大应用:单兵激光枪、固定站激光、车载激光、舰载激光、机载激光、星载激光。
    陆安计划率先搞定单兵激光枪搭载至武装机器人身上,主要用途是反无人机。
    在一个武装机器人作战连队内,可以部署配置一部分武装机器人专门搭载激光武器,以特种兵身份跟随主力作战部队,其职能只负责反无人机,确保武装机器人主力作战部队不受小型化自杀式无人机的袭扰。
    武装机器人自带了115公斤的3000wh/kg能量密度固态晶格电池,此外还可最大负重235公斤。
    换句话说,武装机器人可以携带100公斤自带的高能量密度电池与负重170公斤额外电池,总共能携带超过800度电的储能。
    武装机器人搭载的激光类型为致盲型,输出功率15千瓦,全功率状态每小时耗电量30至40度左右,负重170公斤电池有507度电,一场战斗下来怎么都够用了,紧急情况下还可以调用自带的100公斤电池携带的能量。
    搭载了致盲激光枪,武装机器人部队就拥有了反自杀式无人机的能力。
    当然,还需要配合相控阵雷达车,几千块的自杀式无人机是不存在隐身能力,雷达一照一个准,根本藏不住。
    陆安知道要不了几年,国内就会把雷达玩出来,坦克都能搭载相控阵雷达,甚至搞农业的都能用上相控阵雷达。
    这就是第一大工业国的底蕴,在外国人眼里这简直就是奢侈的不行。
    固定站激光没啥好说的,静态部署,用于战略要地部署,优势是可以搞超大功率,劣势是静态部署无法转移。
    有了3000wh/kg级别量密度固态晶格电池的支持,车载激光的能量问题得以解决。
    传统电池的能量密度太低,极大的制约了激光武器车载化,要是用传统100wh/kg的电池,那得需要上千吨才勉强够用,什么车辆能拉得动这么大号的电池?还要在地面进行快速机动部署?
    这显然不可能!
    拆分好几辆车,但部署不灵活,自身目标也大。
    但是固态晶格电池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车载拉个100吨左右的电池肯定是无压力的,100吨固态晶格电池可以存储接近30万度电,完全可以车上搭载战术型激光武器。
    固态晶格电池能解决车载激光武器的能量问题,舰载激光武器就更不用说了,军舰块头大。
    如果是采用传统电池为舰载激光供能,这肯定不现实,仍然需要军舰内的发电机为其供电,但这会占用20%左右的舰上电力,导致雷达功率下降。
    比如驱逐舰如果配备300千瓦激光武器,假设电光转化效率是当下普遍能达到的35%,再考虑到冷却系统、控制系统、跟踪系统等辅助设备,通常额外消耗10%~20%的功率,那么全功率发射的时候需要达到1000千瓦级供电。
    这就超级耗电了,每小时耗电1000度。
    但如果是3000wh/kg级固态晶格电池的高储能支持,舰载激光武器就不会占用军舰的电力,不再依靠舰上的发电机供电,也就不用影响到雷达功率,离港之前把电充满电。
    固态晶格电池能量密度高,体积空间占用还比传统电池小。
    比如055大驱这样的万吨级庞然大物,整个800吨左右的固态晶格电池一点问题都没有,充满1度电大约需要335克固态晶格电池重量,如果配置800吨电池,满储能电量可以达到恐怖的238万度。
    有这么充足的电量,舰载激光武器完全可以干到500千瓦级输出功率,即便是按照35%的电光转化效率,再把冷却、控制、跟踪等辅助系统的能耗算进去,整套系统全功率达到3000千瓦级供电,也就是每小时耗电3000度,照样无压力。
    换句话说,这套500千瓦级的舰载激光武器在实战节奏下可以不间断作战数月,即便把冷却、跟踪系统等全部耗电算进去,也能以全功率姿态连续烧50天左右的时间。
    机载激光相对来说比较鸡肋,战斗机搭载激光武器没那个必要,现在都是超视距作战。
    因为战斗机的载重还是相对有限,除非进一步提升固态晶格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到理论极值超7500wh/kg级别,等于载重不变的情况下,电量规模提升1.5倍,那就可以上战斗机了。
    至于现在的3000wh/kg级别,要么就不上飞机,要么就只上大型运输机,比如魔改一下运-20运输机,搭载几十吨的固态晶格电池作为电量储能,这样才能有足够的威力。
    显然,还是没那个必要,运输机的机动性太差了。
    但机载激光武器仍在陆安的计划列表里,因为他要搞的机载激光武器是布局未来的空天战斗机或者说太空战斗机,那个时候采用的是超高能量密度电池,搭载十吨以下的电池重量就能支持千瓦级输出功率。
    机载激光在开发列表里肯定是要非常靠后了,空天战斗机都没出来,搞这个为时尚早。
    此刻,陆安看向最后一个子项文件。
    星载激光。
    思量了片刻,陆安说道:“小灵,星载激光记录一下,作战定位为战略型,核心用途为拦截洲际弹道导弹中段飞行、高超音速导弹拦截、攻击卫星等。”
    灵曦迅速在文件内生成备忘内容。
    陆安接着说道:“输出功率15兆瓦,系统总功耗25兆瓦。”
    输出功率15兆瓦,但总功耗25兆瓦,说明陆安是按照超过70%以上的电光转化效率来设计。
    现在多数研究激光武器的,其电光转化效率普遍是在30%左右,而电光转化效率越高意味着能量利用率就越高。
    不过,总功耗25兆瓦也是相当惊人的数值,等于是每小时耗电量达到了2.5万度。
    ……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