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和离前夜重生,权臣他跪碎了门槛 > 第146章 引狼入室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46章 引狼入室

    天色已经擦黑,陈嘉执意要去救人,石头没办法,只能跟著去。
    那扎著冲天辫的孩童將他们领到了一处破庙,远远便瞧见破败的草蓆上躺著一个形貌瘦削的男人,双眸紧闭。
    四周並无旁人。
    孩童自称大宝。他先一步来到那男人旁边,蹲下轻轻摇了摇,唤道:“哥哥,有人来了。”
    草蓆上的男人闻言缓缓睁开眸子,也不知是不是无力说话,扫了眼来人后,隨即一言不发地闭上了。
    石头见对方细胳膊细腿,半边脸还烧伤了,躺在那一动不动,不知是死是活,也降低了警惕心。
    陈嘉在田间地里混久了,偶尔也会遇到被蛇咬的情况,是以有些经验。
    问了大宝一些情况后,便知道男子中的不是剧毒,否则也撑不到现在了。
    陈嘉让石头將人背上,先带回田庄,石头有些不大情愿,但还是很听陈嘉的话,依言照做。
    江亭县距离京城只有一天半的脚程,翌日街道上还蒙著薄薄的雾气时,一行人就到了地方。
    田庄的人跟陈嘉和石头早已相熟,大伙都是朴实的平民百姓出身,庄主也是个和善的小老头,见他们带了陌生人来,问了两句就一同迎了进去。
    一是出於对陈嘉的信任;二是对方只有两人,一大一小,大的那个还是病弱之身,实掀不起什么风浪;三是田庄的人都心善,见他们可怜便收留了。
    庄主问了他们的来歷。
    大宝自称是他们本是南边乡绅人家,可惜家道中落,便来北方投靠亲戚,可亲戚早已搬走,他们盘缠也光了,辗转才到了这里。
    南边本就是圣天教发源地,常年混乱,朝廷鞭长莫及,管束乏力,因此常有从南边来的流民到北方逃难。
    这番说辞合情合理,並未引起任何人怀疑。
    他们谁也想不到,这看似文弱的“陈愿”竟是朝廷通缉的重犯,而这份出於善意的收留,日后將给整个田庄带来灭顶之灾。
    谢延在这里过了一阵安生日子。
    他化名陈愿,因性情和善,知书达理,一副文人气质却並无架子,很快便贏得了庄上人的好感
    更难得的是,他懂得不少农耕知识,却从不卖弄,还帮田庄解决了一些浇灌上的难题。
    短短数日便获取了所有人的信任,在庄上的地位竟隱隱与京城来的陈嘉齐平,於是庄上就有了两位“陈先生”。
    陈嘉性格木訥,不善言辞,老实本分,只会埋头做事,眼里只有种地。
    反观“陈愿”,圆滑机敏,能说会道,连庄上最凶的狗见了他都摇尾巴,渐渐成了庄上最受欢迎的“陈先生”。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不但庄里人喜欢他,连附近村落的居民都对他称讚有加。
    唯独石头打心眼儿里討厌这个“陈愿”,总觉得他那张温和的笑脸下藏著什么,远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可若是说出去,旁人只会以为他妒忌“陈愿”。
    这天,石头蹲在田埂上除草。
    瞥见不远处“陈愿”与庄主在谈笑风生,身后还跟著庄主的女儿时,心里陡然升起一股醋意。
    於是忍不住对陈嘉抱怨道:“师父,当初就不该把他带回来,横竖他在外面也死不了,现在好了,他赖著不走,还跟您抢功劳,庄子里的人眼里只有他,哪还记得您才是最早来教大家改良作物的?”
    石头冷哼一声:“我看他啊,就没安什么好心,指不定是来骗吃骗喝的!”
    陈嘉正弯腰查看土豆的长势,闻言头也不抬地训道:“君子不在背后议人是非。什么功劳不功劳的,都是虚名罢了,只要是对田庄、对百姓有利之事,谁做都一样。”
    陈嘉心態豁达道:“少说多做,咱们只管做好自己的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行了。
    见石头仍愤愤不平,陈嘉又道:“再说人家陈愿也没招你惹你,你总对他意见这么大做什么?与人为善方是正道,种善因,方能得善果……”
    石头没读过多少书,听师父又要开始讲这些文縐縐的大道理,脑袋“嗡”的一下就炸开了,连忙举手投降:“师父我懂了!您教训的是,徒儿定当谨记,再也不背后说人了!”
    陈嘉也就不多说了,摸著土豆苗眼睛亮亮的:“这次改良,定能提高收成,这是造福社稷之物……”
    这些天,谢延已经將田庄的底细摸得一清二楚。
    这田庄本是柳氏一族的祖產,与京城荣国公府渊源深厚,这庄上的管事一家是柳氏的旁支,算起来还是沈霜寧的表亲。
    沈霜寧......
    谢延在心里念著这个名字。
    那个知晓他秘密,害他身陷险境,还险些一箭射死他的国公府女娘。
    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谢延眼底闪过一丝阴狠,他该给沈霜寧送去一份“大礼”才是。
    正思忖著,一旁的柳庄主温声道:“陈愿,你也到了成家的年纪了吧,可有想法在江亭县定居?”
    谢延迅速敛去眼底的戾气,抬眸时已是一派温润无害的模样,拱手笑道:“不瞒庄主,確有这个想法。江亭县水土好,庄上的人也和善,若能在此安身,再好不过。”
    柳庄主瞥了眼身旁的女儿,笑道:“庄上有不少勤恳本分的適龄姑娘,可有看上的?若是有心意,老夫替你做个媒。”
    谢延摇了摇头。
    柳庄主道:“竟没有一个看上的么?”
    谢延垂下眸,语气谦逊又带著几分自嘲笑道:“庄主说笑了。陈某出身低微,既无家世背景,也无功名在身,如今更是身无长物,还带著个年幼的弟弟拖累。
    “能有个落脚之处已属侥倖,哪敢奢求姑娘青睞?旁人不嫌弃在下,便已是天大的福分了。”
    柳庄主对他越发满意:“你是个好后生,莫要妄自菲薄,常言男子先成家再立业,你还年轻,先把人生大事办了,再去想考功名的事。”
    谢延:“庄主说的是。”
    “你看玉儿如何?”柳庄主话音一转,直言道。
    柳庄主的女儿,柳玉,年芳十八,名柳玉,是沈霜寧的表姐。
    柳玉是个大咧咧的性子,唯独见到“陈愿”,会露出小女儿家的娇羞。
    她喜欢“陈愿”。
    虽然对方半张脸毁了容,她却依旧为他的才华、气质所吸引,在她眼里,对方就像是落难的贵族公子,即便走在田间地里,也难掩风华。
    这会儿她正跟在父亲身旁,红著脸,小心翼翼地打量对方。
    看见他脸上的伤时,心底忍不住惋惜。
    若是没有毁容,单看那完好的半张脸,定是个极俊朗的公子吧……不过那样也轮不到她了。
    谢延目光落在柳玉身上,微微一笑:“玉姑娘很好。”
    柳玉的脸颊登时通红无比,不敢看他。
    “那老夫便做主,將玉儿许配给你。如何?”柳庄主是个爽快人,也不拐弯抹角了
    谢延顺水推舟,欣然答应,並提议婚期定在七日后。
    七日后不宜嫁娶,柳庄主想换个日子,可架不住女儿急著想嫁,只好答应下来。
    ......
    三天后,一封来自江亭县的信函送到了国公府。
    沈霜寧拆开一看,竟是表姐柳玉的请帖,还附著一封亲笔信。
    “表姐竟是要成亲了,这也太突然了些。”沈霜寧看著请帖上新郎官的名字——陈愿。
    这名字陌生得很,从未听表姐提起过。
    沈霜寧眉头微蹙。
    阿蘅凑过来看了一眼,也有些惊讶道:“表小姐也十八了,该嫁人了,就是不知这个男子家世品性如何?先前也没听说表小姐有心上人呀?”
    沈霜寧道:“陈姓在江亭县算大姓,也许是当地人。”
    不过她记得,上辈子,表姐所嫁之人姓孙,倒是不姓陈。
    上辈子的表姐夫是个年纪稍大的员外郎,死过两任妻子,表姐嫁去当续弦,虽顶著正妻的名头,却摊上个宠妾灭妻的丈夫,过得很不好。
    思及此,当沈霜寧看到请贴上的名字时,委实鬆了口气,不是姓孙的便好。
    她拆开表姐的信,信纸带著淡淡的墨香,字里行间满是亲昵。
    柳玉在信里细细诉说著对她的思念,还提到了未婚夫陈愿。
    “……陈郎性情温厚,知书达理,虽无显赫家世,却才华横溢,待我更是体贴入微,庄上人人都夸他好。寧寧见了,也定会满意的,嘻嘻,我要比你先嫁咯……”
    字字句句都透著藏不住的欢喜,仿佛能看到柳玉写信时嘴角扬起的甜蜜笑意。
    陈愿是自愿入赘。
    沈霜寧看著信,唇角也忍不住微微上扬。表姐是她幼时最亲近的玩伴,能得偿所愿嫁个心上人,她打心底里为她高兴。
    看著信中表姐几乎將未婚夫夸上天了,就连沈霜寧都不由得好奇,对方究竟是什么人?
    不过应是很不错的人吧,毕竟表姐的眼光一直很高,否则也不会拖到现在还未嫁人了。
    沈霜寧將信收好,语气轻快:“阿蘅,隨我出府,去置办些贺礼,三日后去江亭。”
    柳玉和沈霜寧关係好,她成亲,沈霜寧是一定要去的。
    ......
    “要去离京去江亭县?”萧景渊正在翻看卷宗的手顿了顿,抬眸问道,“何时出发?”
    沈霜寧正坐在对面的小几旁,手里拈著块桂糕慢慢吃著,应道:“三日后,表姐成亲,我与母亲同去道贺。”
    萧景渊对她的表姐並不熟悉,只继续问道:“去多久?”
    “也就去六七日吧,许久没见表姐了,我幼时常去那玩,想想还有些怀念。”
    沈霜寧支著尖尖的下巴说道:“正好趁这个机会在那边多待些日子,四处逛逛。江亭县的风景据说很不错呢。”
    萧景渊没多问,思索片刻,有些不大放心,便道:“镇抚司公务繁忙,我抽不开身。这样,我让青云多带些人护送你们过去。”
    沈霜寧没有推辞。
    萧景渊叮嘱道:“到了那边若有什么事,立刻让人传信回来。江亭县虽不算偏远,但终究离京在外,凡事多留个心眼。”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