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和离前夜重生,权臣他跪碎了门槛 > 第138章 不臣之心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38章 不臣之心

    白日富丽堂皇的皇城一旦入了夜里,仿佛一座死寂的坟墓,纵然各处点了灯,有侍卫巡逻,却依旧死气沉沉的。
    乾清宫外,王皇后亲自端著一碗药,宫灯的光落在她脸上,勾勒出冷艷却毫无温度的轮廓。
    海公公垂首立在她面前,不敢言语。
    “本宫听说陛下有两日不曾喝药,还赶跑送药的宫人,你作为內侍,当以陛下龙体为重,怎能由著陛下任性,讳疾忌医?若龙体有损,你有几个脑袋够砍?”
    王皇后的声音不高,却带著不容置疑的威压。
    陛下不肯喝药,他做下人的也强迫不了啊!海公公有苦难言,“噗通”一声跪下:“奴才该死!”
    “你確实该死,再有下次,便是陛下护著你,本宫也断不饶你!”
    皇后凉凉地警告一句,不再理会海公公,转身推开门入內,无人敢阻拦。
    海公公还跪著,而皇后带来的康公公则站著。
    康守义居高临下地看著对方,仿佛在看一个死人。
    偌大的乾清宫內,透著股萧条之感。
    大梁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前后数十名皇帝,最辉煌时便是先皇时期,到了宣文帝却由盛转衰。
    先皇生有九子,个个龙章凤姿。当年的夺嫡之爭堪称血雨腥风,太子与二皇子斗得两败俱伤,三皇子捲入党爭被废,五皇子英年早逝……
    而宣文帝,排行第四,资质平庸,性情也算不上果决,在一眾兄弟里像株不起眼的草木,从没人將他视作储君的人选,连他自己,也从未敢肖想那至尊之位。
    可命运偏生开了个荒诞的玩笑。
    激烈的廝杀过后,剩下的皇子或贬或亡,竟是他这个最不起眼的“漏网之鱼”,被老臣们推上了九五之尊的宝座。
    登基那日,山呼万岁。
    宣文帝起初是狂喜的,可当喧囂退去,偌大的宫殿里只剩他一人时,狂喜便像潮水般退去,露出的是无边无际的空茫。
    先皇的功绩如泰山压顶,他想做好一个皇帝,却又怕自己做不好,更怕江山败在自己手里,逐渐变得畏首畏尾,优柔寡断。
    所以在那妖道出现,说出大梁气数將尽时,他怕极了。
    於是听信了谗言,吃下了所谓的仙丹,最终才发现,自己竟被妖道蛊惑,犯下弥天大错,至此生了心病,身子也跟著垮了。
    自那以后,他更加不知该如何做一个好皇帝,仿佛每走一步,都是在往深渊里坠。
    直到王氏女修宜入宫。
    在与她的相处下,他发现她与別的女人都不一样。
    她有远见,有谋略,冰雪聪明,心怀大志,不输男子。
    自古后宫不得干政,宣文帝却破例为她开了先河。他让她坐在身侧,看她执起硃笔,在奏摺上圈点批註,甚至有意提点她。
    她好学勤勉,一点就通,也的確不曾让他失望过,他在她身上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踏实。
    后来他立修宜为继后,给了她旁人想都不敢想的荣宠与权力,甚至与她玩笑道:朕的江山,分修宜一半。
    他们的確渡过一段非常幸福的时光,她执笔,他磨墨,一同下棋,一同赏,討论家国大事、社稷吏治,无话不谈。
    可渐渐的,不知从何时起,他开始忌惮她。
    或许是某次朝议,她提出的裁撤冗官之策太过凌厉,逼得三个老臣当场辞官。
    或许是他偶然看到她与兵部尚书议事,两人眼神交匯时的默契,让他莫名觉得刺眼。
    又或许,是夜里批阅奏摺时,他发现自己越来越依赖她的批註,甚至忘了该如何独立决断。
    於是在她处理政务时,他不动声色地盯著她的笔尖;在她与朝臣交谈后,暗地让太监去打探;甚至在她提出建议时,第一反应不是“此法可行”。
    而是“她的权欲会不会太重”。
    恐生周武之变,之后他不再让她插手政事,也渐渐不再踏入坤寧,更是在二皇子十岁时,一道圣旨將他派去南边驻守,以“歷练筋骨,熟悉边务”之名,生生拆散他们母子。
    暗地里,还曾下了一道遗詔......
    “陛下,该喝药了。”女人的嗓音一如既往地温柔。
    宣文帝睁开眼睛,岁月怜惜美人,不曾在皇后脸上留下太多痕跡,她还是很美,却和从前不同了。
    王皇后伺候他喝完一碗药,又温言劝了他几句,便打算走了。
    宣文帝瞥见桌案上堆著的奏摺,忽然道:“那些奏摺,皇后代朕批了吧。”
    皇后端著空碗,敛眸道:“后宫不得干政,臣妾不敢,陛下龙体欠安,朝中大事自有內阁诸公商议定夺,陛下且安心养病便是。臣妾先行告退了。”
    转身时,帝王唤了她一声:“修宜。”
    王皇后脚步一顿,未曾回头。
    “你可曾怨过朕?”
    王皇后依然背对著他,看不清神情,沉默片刻,才道:“臣妾不敢。”
    宣文帝的目光从她身上收回,似是感慨,又似自嘲:“你似乎......许久不曾唤朕四郎了。”
    王皇后嗓音冷冷淡淡:“陛下也许久不曾唤臣妾修宜了。”
    殿內陷入死寂。
    良久,龙床上的皇帝才哑声道:“朕记得,宸王选妃的事,是交由你来办的?”
    王皇后这才缓缓转过身,脸上已恢復了惯常的平静:“是。宸王殿下前些时日伤了腿,正於府中静养。不过他已属意礼部侍郎家的三小姐,只待择个吉日,便可定下婚期。”
    宣文帝“嗯”了一声,目光沉沉道:“麟儿也该成家了。”
    二皇子翟麟,如今的瑞王。
    王皇后睫毛轻轻一颤,眼眶倏地红了一片,並未言语。
    宣文帝咳嗽了几声,而后转眸看著她,疲惫道:“传旨吧,让他回京。”
    王皇后倏地抬起眼眸,似是不敢置信,一时没作声。
    宣文帝道:“你不是一直思念他吗?朕也想看看,他如今长成了什么模样,可还记得朕这个父皇。”
    王皇后缓缓敛眸,手指攥紧了瓷碗:“陛下说笑了,麟儿岂会不认得自己的父皇呢?”
    -
    出了乾清宫后,王皇后神情一片沉冷。
    康守义並不知帝后在乾清宫里说了什么,见主子神情不对,担忧道:“娘娘?”
    待远离了那座宫殿后,王皇后才慢慢道:“麟儿要回京了。”
    康守义先是一愣,隨即便高兴道:“殿下年少时就被迫跟娘娘分离,都过去了十多年,眼下终於要回京跟娘娘团聚,这不是好事么?”
    “好事?”王皇后冷哼一声,回头看了眼乾清宫的方向,道,“他让麟儿回来,却没说让他何时走,只怕,他已经察觉到了什么。”
    康守义闻言,脸色骤变。
    北方是朝廷的根基,而南方是圣教的大本营,这些年发展迅速,瑞王在南边已集结了不少势力,就等一个良机,便能挥师北上!
    没错,这位在外人眼中端庄持重、不涉党爭的皇后,早已与圣天教暗中勾结,且意图推翻王朝!
    康守义眼珠转了转,眼里闪过阴狠之色,道:“既然陛下已经察觉,不如一不做二不休,索性......”
    康守义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糊涂!”王皇后低声呵斥道,“你当太子和禁卫军是死的?”
    “况且北齐虎视眈眈,外患仍在,岂能再添內忧?时机未到,还需再等。”
    康守义忙低下头:“是奴才鲁莽,娘娘说的是。”
    “麟儿若是回京,南边得有人坐镇,执掌大局。”王皇后想到了一个人,於是问道:“可有谢延的消息?”
    康守义摇了摇头,有些一言难尽:“派去的杀手不但没抓到人,反倒和朝廷的人撞上了,真是一群蠢货。”
    皇后却是鬆了口气:“不必追杀了,你想办法,在麟儿回京之前,將他送去金陵。”
    康守义闻言,有些犹豫:“可......谢延此人十分精明,他说不准已经知道那些杀手是咱们派去灭口的,岂会甘心为咱们所用?搞不好还会反咬一口!”
    “知道又如何?他没得选择!”王皇后果决道,神情愈发冰冷,“即刻去办!”
    -
    沈霜寧本以为被囚在宫里会睡不著,谁知靠在椅背上,不知不觉便伏在桌上睡了过去,半边脸颊枕著自己的手臂,呼吸轻浅。
    忽然一阵凉意顺著耳畔掠过,带著夜露的湿冷。
    沈霜寧猛地打了个激灵,像受惊的小鹿般惊醒。
    甫一抬头,一个身材高挑的太监立在桌前,不知何时进来的。
    沈霜寧一惊,下意识就要张口呼救,紧接著一只温热的手掌便覆了上来,捂住了她的唇。
    那掌心带著熟悉的薄茧,力道却极轻,並未让她感到窒息。
    “是我。”男人低声道。
    听到熟悉的嗓音,沈霜寧这才放鬆下来,抬眸去看男人的脸。
    他竟穿著一身青色的太监服,连头上都扣著顶灰扑扑的帽子,將大半张脸遮在阴影里。
    萧景渊这幅装束还是头一回见,虽扮作太监,却难掩骨子里的清贵。
    沈霜寧眨了眨眼睛。
    见她认出了自己,萧景渊这才缓缓鬆开了手,道:“別怕,我来带你走。”
    萧景渊带了一套崭新的太监服。
    郑茂压低了声音道:“世子还请快一些,轮岗的侍卫再过一刻钟就要过来了。”
    沈霜寧这才发现靠近门边的阴影里还立著一个人,正是白日里那个眼神阴鷙、让她莫名发怵的郑公公!
    郑茂看了沈霜寧一眼,虽依旧冷淡,神色中却多了几分恭敬。
    电光火石间,沈霜寧立马明白过来,对方竟是萧景渊安插在兰湘身边的眼线!
    难怪上次她提醒萧景渊,说兰湘私下不老实,他却一副了如指掌的模样;难怪郑茂送来的食盒里,会有藏有字条......
    沈霜寧眼角微微一抽,论狐狸精,还得是萧景渊棋高一筹。
    沈霜寧换衣服时,郑茂自觉退到外面等候。
    她身材娇小,匆匆找来的太监服松松垮垮,並不合身,袖子长了一大截,垂下来几乎能遮住整只手。
    帽子更是大了一圈,往头上一扣,帽檐直接压到了眉骨,將她那张清丽的脸遮得严严实实,显得莫名有些乖巧。
    “这样正好。”萧景渊眼里掠过一丝笑意,伸手帮她將帽绳繫紧。
    沈霜寧抬手正了正帽檐,两边衣袖自然滑落,在不太明亮的光线下,依然能看到她手上的伤痕。
    萧景渊恰好瞥见,面色倏地一沉,眼里掠过了杀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