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大笔钱入帐
第194章 大笔钱入帐岸上。
陈父和两个姨父早等著了。
他们白天的时候也照常去拉货了。
看见远处出现货船的影子,他们也鬆口气。
虽然陈光明证明什么都是齐的。
但毕竟要去那么远的地方,还要横穿宽阔的飞云江。
没一会儿,货船靠岸。
陈父带著两个姨父上船。
陈光明简单说了一下一路顺利。
隨后大家就把装著鰻的麻袋扛到拖拉机上。
这些货要马上送到百货商店去。
这里距离百货商店顺路,不然还要再送一趟。
等他们到了百货商店,这里还没有关门。
本来他昨天就和汪师兄打过招呼了,汪师兄早就安排好了,拖拉机直接开到院子里,然后称重卖货。
称出来的重量还是2050多斤,按照之前说好的一块三毛钱一斤,这里的鰻就价值2632块钱。
在称重的时候,汪师兄已经安排人在那里检查鰻的质量了,最后的结果自然是没有任何问题这一点,陈光明在收货的时候,就已经检查过了。
开了单子后,他去拿了货款。
因为今天时间太晚的缘故,陈光明也没时间跟汪师兄敘旧,拿了钱后就开著拖拉机往家里赶。
晚上七点左右到家。
现在天黑的快,早就已经乌黑一片。
大家先去把拖拉机停好。
听到外面有动静了,院子里面的灯亮了起来。
看到真的是陈光明回来了,大家脸上都鬆口气,
大家进了屋。
陈母、小姨和张婷表姐几个女人张罗著吃饭。
大家都在陈母家里对付一口。
说起来大家都在帮陈光明干活,陈光明包饭也正常,这一点陈光明倒是没计较太多。
一家子男人都在外面,女人们也都在忙自己的,大家都没有时间做饭,就一起直接吃大锅饭,
最省事。
吃完饭后,陈光明和林雨溪回屋。
他就把钱袋拿出来,里面装著今天赚的钱。
出门的时候,他带了三千。
把三千块本钱都拿出来,剩下的就是赚到的。
这一次拉的货多。
把三千块本钱拿出来后,竟然还有接近一千块钱。
日入一千块!
自从陈光明老老实实干货运后,已经很少一天赚这么多钱了,果然还是批发倒卖赚钱来的快啊“这赚的比去年快的多啊。”林雨溪讚嘆道。
去年的时候,他们一千斤鰻卖了好一段时间才卖完,而这一次他们就直接拉到百货商店,省去了鰻拳的功夫,完全可以借著这个时间,去拉更多货回来。
“嗯,这就是摊子铺开后的好处。”陈光明笑道。
做挑货郎確实能赚钱,但赚的肯定不会有掌握著货源的批发商多,不管是哪个年代,资源和渠道就是钱。
“嗯。”林雨溪高兴点头。
这段时间,她在陈光明的不断薰陶下,思想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懂了不少赚钱的弯弯绕绕。
她小財迷似的把钱数了好几遍后才装起来。
隨后,她又开始记帐。
前世的时候,林雨溪就是专门管帐目的。
一手帐目做的比很多会计做的还要专业。
这对於作坊可太重要了。
前世就是靠著林雨溪做的帐本,生意才那么好做。
除此之外。
林雨溪的管理能力也非常强。
这段时间作坊虽然有陈母管著,但还是有点乱。
林雨溪一出月子就又把作坊管了起来现在作坊的布料进货情况,作坊每天能做出和出售多少成衣和儿童开襠裤,每个裁缝做了多少衣服,应该拿到多少钱等等,所有的一切都井然有序起来。
没有林雨溪,这作坊肯定不能开的这么顺利。
对此,陈光明用最热烈的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感谢。
第二天。
陈光明开始安排去送衣服。
作坊里面的衣服都已经打包好了。
等他过去的时候,小姨父已经把衣服搬上了拖拉机,並且全都整齐码放好了。
前世,陈光明和小姨父接触不多。
这段时间他也在观察小姨父,发现小姨父確实跟陈母说的一样老实肯干,负责作坊后勤正合適。
“辛苦姨父了。”陈光明笑道。
“不辛苦不辛苦。”
小姨父连连摆手,感觉自己做了分內的事情。
对於陈光明能给他一个稳定的活,並且把家里都安排妥当,他是非常感激的。
在这里赚的可比在家里种田要多很多,生活条件也更好了,他没有什么不满足的。
陈光明笑著点头,招呼上陈父,两个人开著拖拉机去百货商店送货,经过一路检查才到了百货商店。
相比起元旦前,確实严格太多了。
幸好陈光明提前知道严查的事情,专门搞了作坊和运输队,不然这钱赚的都不安心,要时刻提著颗心。
没多久,他们就到了百货商店。
现在都不需要汪师兄过来打招呼,已经有人开始进行收货和验货了,开了单后他就可以去拿钱了。
这一次还是运过来两百件衣服,这些衣服都是过年的喜庆款式,每件卖到十块钱,还卖的非常好。
陈光明没有急著去拿钱,
他先在百货商店逛了逛,想要看看鰻的情况。
等到了百货商店门口的年货区,他马上就看到了不少人正围在那里看鰻,嘴里都说著这鰻真好的话。
就算现在价格卖到两块五,还有一些人买。
汪师兄也在边上看著,见到鰻拳卖的好,笑开了,这鰻拳一斤百货商店能赚一块二,赚麻了看见陈光明过来,他就说起来让陈光明继续去拉些货过来,他们打算再分销出去,中间过一手都能赚钱。
“行,我明天就去拉货。”陈光明点点头。
现在市场上的价格还没有掉下来,確实可以多拉一点货过来,还能让市场里面的摊位也能趁机赚一笔。
不过这个价格肯定坚持不了多久。
等到了年关,鰻的数量就会上来,到时候价格就会一路往下掉,最后掉到两块左右才能堪堪稳住。
陈光明记得,这也是前世家里第一次捨得买鰻回来,一直都在说趁著鰻降价,买一条尝尝这也是陈光明第一次吃到鰻拳,记忆深刻。
第二天。
陈光明又是一大早就出门了。
这一次他还是打算拉两千斤鰻回来。
虽然百货商店那边一下子还没办法把货消化掉,但他也打算先去拉一些鰻回来放著备用。
除了百货商店,像是已经在市场里面找了摊位的林晓和陈明勇几个也非常需要,还有那些散卖的挑货郎。
他还是带著大哥和两个表弟跟胡青山一起去进货。
这一次在路上依旧遇到了稽查队。
看来这些水路上的稽查队也开始常规巡逻了。
这样一来,那些做倒卖生意的,肯定没法从这过。
当然,对胡青山这种正规做水运生意的没影响。
他们经过检查后被放行。
货船一路又去了渔港村,停靠在小码头上。
在码头边的小沙滩上就有不少小孩子在玩。
见到他们过来了,就奔跑著回去通知大人。
没一会儿,大人们就笑著迎出来。
昨天陈光明拉了两千多斤鰻走,让村里人挣了一大笔,现在有人主动开船过来收,真的是太方便了。
在家门口就能轻鬆把鰻拳都卖出去。
“今天再给我来个两千斤吧。”陈光明道。
“行。”村长笑著应下。
今年也是难得的大丰收年。
他们就把鰻鱼都带回来晒成了鰻。
他们村里今年少数晒了两万多斤鰻。
陈光明两次拉走四分之一,这可给他们减轻了很多压力,或许眼前的货郎真能把两万多斤鰻都解决了。
等把鰻拳都搬到货船上,陈光明又付了钱。
隨后,拖拉机缓缓驶离岸边,向飞云江南岸开去。
“前面有稽查队过来了。”
等快要靠近飞云江南岸的时候,一艘载著稽查队的巡逻船开了过来,示意他们把船停下接受检查。
“稽查员同志辛苦了。”
“我们是帮百货商店来採购鰻的。”
陈光明先是散了烟。
但这个稽查队长不是很领情,直接让人检查。
同时,他也让陈光明把证明拿出来。
证明上面没任何问题。
过了一会儿,稽查队员们也过来说没问题。
“嗯,不错。”稽查队长点点头。
他深深看了眼陈光明,显然没有想到陈光明的准备会这么充分,竟然確实是干正事的,这可不多见啊。
毕竟很少有人能阻挡住倒卖和走私的利润诱惑,
“走吧,记住不该碰的不要碰。”稽查队长道。
陈光明几个人连忙点头应下。
等稽查队的船驶离,他们才向著飞云江入口行驶。
“现在查的可真严。”胡青山忍不住道。
他基本上已经能確认,自己父亲是被稽查队抓住了,只是不知道现在在哪里,等些天也该有消息了。
“是啊,在这种时候想赚钱可不容易。”
陈光年也道,他现在是越来越佩服陈光明了。
这种情况下,陈光明竟然还能赚钱,赚的一点都不比平时的时候少,这就是真本事了。
其他人听闻也都赞同的点点头。
没多久,货船靠岸了。
陈父和两个姨父就到货船上帮忙卸货。
两千斤鰻被搬到了三辆拖拉机上。
陈光明就让余平和余安两兄弟先把鰻拉回家。
这些是要给货郎们分的。
然后他把剩下的鰻都拉到了百货商店去。
这是第二天了。
拖拉机照常去卸货。
陈光明则是又去看了看买年產品的区域。
今天还是有不少人买鰻。
靠著上成的鰻,百货商店的口碑算打出去了。
看到陈光明,汪师兄很高兴的上前来谈话。
昨天他们卖了不少鰻。
成绩报上去后,领导们也都非常高兴。
这自然就是他的功劳,让他在领导门前露了脸。
“光明,明天再继续拉货过来。”汪师兄笑道。
“还继续要货?”陈光明吃惊道。
百货商店这是一点都不嫌多吗?
都这么多的鰻了,够卖上一段时间了。
“我们自然要继续要货。”汪师兄確定的点点头。
这一次,陈光明的鰻拳確实好,而且价格是真低。
领导们就打算再过一手,然后把这些鰻再拉到其他地方的百货商店去卖,他们只需要抽一点就行了。
靠著这个方法,马屿百货商店就能赚更多了。
同时也能答谢其他百货商店也赚到钱,一举两得。
“好。”陈光明点点头。
他差不多猜到对方想要做什么了。
如果可以的话,他自然也想要直接对接其他百货商店,只是他確实不认识人,就算价格够低也不行。
现在,既然马屿百货商店腰插手,他也不可能再继续去推销鰻了。
不过,虽然让马屿百货商店赚了一手,对他来说却也是好事,就算一块三的价格,去掉成本都能赚五毛。
拉的货越多,他赚的自然也越多。
双方说好后,陈光明决定明天再去拉一次货。
原本他明天是不打算去的。
看来等会还要再去跟胡青山说一声。
等把事情都处理好后,陈光明几个才回家。
此时在老宅门口。
一袋袋的鰻被抬下去,放在一间空房子里。
此时已经有不少货郎聚过来看了。
看见陈光明,大家就围上去,询问鰻怎么卖。
“一斤一块五就行了。”陈光明道。
去年的时候,他给林晓和陈明勇几个人的价格是一块五,其他人都是一块八毛钱。
今年,他就给了这些挑货郎一块五毛钱。
听到这个价格后,村里的这些货郎们脸上都露出惊喜的表情,这价格確实比去年要低的多。
而且,他们去年做挑货郎还不熟悉。
今年他们已经是个合格挑货郎了,加上鰻的价格还降了三毛钱,绝对能够赚到钱!
“还是光明大气。”
“是啊是啊,我以后就跟著光明混了。”
“你倒是想得美,我们大家谁不想跟光明混,也要你有本事让光明看得上才行啊。”村民相互插科打浑。
陈光明在一旁笑眯眯的。
这里面有不少挑货郎,都能算是第三代挑货郎了。
不要看这些挑货郎们现在还没混出什么大名堂,
等到市场完全开放之后,这些可全都是现成的推销员,正是这些推销员的存在,开创了温州模式的基础。
“大家都是乡里乡亲,以后肯定要相互帮忙的。”
他表態道。
听到他的话,这些村里人眼晴一个个都亮了。
隨后好话就跟不要钱一样往外冒。
大家也就是在门口聊几句,里面饭菜热好了,陈光明就先进去吃饭去了,林雨溪则去开了仓库。
既然价格说好了,那就可以出货了。
这些挑货郎们都是早出晚归的,晚上拿到货之后,明天也能直接挑出去卖了,让他们能多赚一天的钱。
“这些鰻是真好啊。”
“是啊,真不知道光明从哪里找到的货源。”
大家看著那些鰻,忍不住开口道。
林雨溪笑容满面的让大家过来称鰻。
“给我来二十斤。”
“我也要二十斤鰻。”
“还有我,我也要,也二十斤吧。”
村民们马上爭先恐后道。
林雨溪让他们別著急,开始给最前面的人称鰻。
二十斤,每斤一块五,这里就是三十块了。
这三十块钱里面,陈光明少说都能赚一半。
这里挑货郎多,他们一晚上竟然也赚了两百多块。
有时候,赚钱確实容易。
等陈光明吃完饭,大家已经渐渐散去了。
毕竟现在都已经八点了。
现在的农村人活动少,七八点一个个都去睡了。
更不用说明天还要早早起来挑著货出去卖。
陈光明也和林雨溪回了屋。
首先就先把钱都拿出来算一下,然后对好帐。
“那些挑货郎都是一块五拿货,那林晓、陈明勇和耗子几个呢?”林雨溪忽然询问道。
明天这些货郎过来拿货,肯定要她管著。
“也都按一块五吧。”
“本来他们在市场先占了坑,就占了便宜。”
“其他人要翻山越岭去卖货,钱可难赚的多。”
陈光明开口道。
其实说是陈明勇几个去市场找了摊位。
但主要还是他们家里人卖。
几个人还是打算照常开拖拉机去拉货。
现在临近年关了,对拖拉机的需求非常大。
他们也在这个时候涨了一些价,每天都能赚很多。
“行,那就都卖一块五。”林雨溪即即头。
等到第二天晨。
林晓、陈明勇和耗子在出门前,先来买鰻了。
林雨溪就都按一块五的价格给大家称鰻。
“这个价格大家没意见吧?”
陈光明道,又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
大家自然都没有意见。
这个价格本来就是和去年一样,相比起来他捆还在市场里面提早租了摊位,赚钱肯定比那些挑货郎容易。
这边事情都安排好,大家一起出发了。
这么多拖拉机一起在路上开,还是挺壮观的。
陈光明则是又继续去运货。
一回生二回熟,第三回就能称兄道弟了。
陈光明和这些村民捆完全打好关係了,中午的时候还在村长家里吃了饭才拉著满满一船的货回去。
对他拉回来的鰻,汪师八直接都接下了。
等到第二天的时候,百货商店这边出单子,找人去把这些鰻都加了一些价格,送到其他百货商店去。
陈光明如冲看到这些送鰻拳的人肯定会认出这就是菜头哥,菜头哥手上有五辆拖拉机。
最近这段时间,陈光明也去报过一次信。
菜头哥接到了信。
对陈光明说的话,他还是很相信的。
本来他也感觉最近对待货郎这件事上有些紧张。
因此,他就也干起了运输队的事情。
这一即陈光明也知道,当然他也不会去阻止,
见到百货商店完全能消化掉这些鰻,陈光明就开始每天都往渔港村跑,不断把鰻运回来。
汪师价最近每天都很兴奋。
陈光明的这些鰻也確实好卖,其他百货商店反馈回来的意见的也都是商品很好,他捆还要更多货。
转眼一个星期过去了。
陈光明总共拉了七次货,一万四百斤鰻。
渔港村总共两万斤鰻,都差不多被他给搬空了。
靠著鰻,他现在每天都能赚一千块,一个星期都赚了七八千块钱了,这可l经不是个小数目了。
陈光明这次拉完货,就在百货商店里逛逛。
很快,他就到了卖年货的区域。
他能感受到,买鰻的人少不少。
这让他心里一动,猜测是不是鰻涨价了。
汪师价也在一旁著眉。
见到陈光明过来,他嘆口气。
“最近鰻有点不好卖了。”汪师似无奈道。
“师似,这鰻的质量肯定没有问题,如冲真有什么问题,那应该就是价格贵了,还可能有同行。”
听闻,陈光明开口。
去年的时候,他就是靠著低价倾销的方法抢了很多市场的生意,这一年也可能出现他去年的剧本了。
“行,我明天去调查一下。”汪师似道。
其实这种调查还挺麻烦的,问题他感觉肯定出在那些商贩捆身上,可能有人压价了。
当然,对他们来说也只是少赚一即。
就算一斤卖鰻卖两块钱的,百货商店一斤鰻也能赚到七毛钱,只是其他百货商店赚的就有即少了。
不过这么多天时间,大家也都儿经赚一波了。
陈光明提了意见,就先回去了。
等回到家里,林晓、陈明勇和耗子几个人都在。
他捆就说起了鰻这几天不好卖的情况,
看来情况也一样,这么多天时间过去,鰻拳开始降价了,最毫会跌到两块钱左右,而且还可能继续降价。
陈光明就也提了降价的建议,
几人听闻都应下了,回去还要好好琢磨一下。
等大家都离开,陈光明跟媳边说起这件事来。
“这降价是必然的趋势了。”
“不过对我捆来说影响不大,只是渔港村那亍的鰻都快要被我捆父完了。”陈光明整理著手上的事情。
“离过年也只有十天时间了,再去拉两趟就差不多了,只是不知道百货商店那边还能父多少。
多两夫妻说著话。
等到第二天,陈光明又继续去拉货。
只是等到他拉著货回来的时候,却遇到了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