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意外之喜
第191章 意外之喜陈光明还是过去瞧了。
此时村长和干部们也都已经在屋里。
老太太哭天抢地的声音很远就能听到。
大伯母更惨,跌坐在地上披头散髮的,脸上都见了彩,显然是在推揉的过程中被人给打了。
屋里则是一片狼藉。
幸好村长和干部们早就防著了,来的及时,才没有让人趁乱把东西都给抬走,只是现场还是一片混乱。
村长们正在跟大家做思想工作。
“现在陈德昌和陈光智都进去了,但不代表不用还钱了,等他们出来,这钱肯定还是要照样还的。”
村长和干部们一遍遍说著。
但被骗的大家还是非常激动。
毕竟被骗那么多钱,搁谁都不会乐意就这么算了。
虽然陈德昌和陈光智进去了,但家里还是有东西可以卖一下的,那段时间两父子可风光的很,
家里也添了不少大件,刚好都拿来抵债了。
村长和干部们没办法,只能让大家登记一下到底欠了多少,然后把陈德昌家里的东西抵了,看能还多少。
这些外村人开始还很不乐意。
直到陈光明也过来劝了两句,这才同意下来。
村长的面子可以不给,但陈光明的面子是要给的。
他们现在损失了这么多钱,接下去的日子还要指望著多做点皮纽扣多赚一点钱。
不然这日子是真的没法过了。
看著这一幕,村长和干部们才鬆了口气。
村里人他们劝住了,但这些村外人果然还是要看陈光明来劝,不过也只是劝劝,陈光明不可能帮解决的。
他们就按说好的,算了一下陈德昌的家產,先能还多少还多少,剩下的就只能等陈德昌父子出来自己还。
闹闹哄哄了一天,这些外村人才离开。
看著差不多家徒四壁的陈德昌家,很多村民都嘆气,这原本好端端的一个家,没想到会变成这样。
陈德昌之前也確实风光过。
不然也不可能那么多人真的信了,还投了钱。
他们这里很多人都开始庆幸当初听了陈光明的话,不然现在家里的那点家底也都要被骗光了。
“还是光明面子大,大家都卖他面子。”
“不然这个家非要被这些人给拆了不可。”
大家低声议论著。
陈光明此时则是面无表情站在那里。
老太太此时正不断叫著,说陈光明现在那么有钱了,都是万元户了,拿一点出来帮大伯还了不就好了。
大伯母也这么说。
陈光明听了,直接转身就走了。
不止是陈光明,陈父现在都听不下去了。
自家儿子的钱也不是大风颳来的,凭什么拿出来帮著大哥还钱,老太太这样就有些无理取闹了。
他原本还有些同情大哥家,现在忽然就不同情了。
“村长,这里就交给你们了。”陈光明道。
村长和干部们听了连忙点头。
他们刚刚也听了老太太说的话,也有些恼怒。
这家子人自己干了缺德事情还不知道反省,现在倒是怪到別人身上了,连他们都想选担子不管了。
陈光明回到作坊没多久,林晓等人也回来了。
陈明勇的脸色很不好看。
虽然他没有投钱,但家里可全投进去了。
以前人没抓到,总是有个希望。
现在希望完全破灭了,让他心里很不好受。
他专门去了自己买下的老宅看了看,家里果然一阵鸡飞狗跳的在相互指责,在门口停下,他还是没进去。
进去后能说什么?
除了继续火上添油,也没什么好说的。
这一天,对於村里很多人来说,都是不眠夜了。
甚至这个年可能都过不好。
这还是陈光明答谢他们赚了不少钱。
不然一个个村民的日子肯定比现在还要惨的多。
“大家都记清楚了。”
“今年千万不要再干什么出格的事情。”
“还有挑货郎们,也都安分一点,千万別干投机倒把和走私的事情,不然下场肯定和陈光智父子一样。”
陈光明也借著这件事警告了大家。
特別是村里的这些挑货郎。
他们出去外面看过大世面后,看到投机倒把和走私的巨大利润,很难不动心。
如果在这个节骨眼做投机倒把和走私,就是给市里县里送指標的,绝对有一个是一个,都会被抓走。
大家的脸色也都严肃了很多。
很多原本动了心思的,都在心里衡量起来。
陈光明见大家的表情,又劝了几句。
但他也只能是借著大伯的事情进行警告,让大家保持警惕,不可能说这是以后一定会发生的。
接下去只能看这些挑货郎有没有听进去,又听进去多少了。
好言难劝该死鬼,真要作死他也拦不住,
接下去几天,天井几个村子闹哄哄。
但是放在整个镇上,还是一片风平浪静。
所有人完全没意识到,波涛之下的暗流汹涌。
陈光明几个也是照常去拉货,
有了运输队的牌子,加上合作的都是正规军,他们这里自然不会有什么麻烦,只要老实干下去就行。
而在百货商店。
向立伟还在不断进新款衣服。
甚至他还开始打起了价格战,要抢占市场,
汪师兄因为这事也找了一次陈光明。
向立伟是百货商店另外一个经理的关係。
两人也是竞爭关係。
“价格我已经给到很低了。”陈光明摇头。
他不打算跟向立伟打价格战。
不然就算他贏了向立伟,价格想提回去就难了。
接下去他只要稳定供货就行。
向立伟进的货多了,肯定会有露出马脚的一天。
隨后,他就把注意力放在了大舅那边。
兔子养了这么久时间,终於到了出栏的时候。
冬天的兔子被养的白白胖胖的,皮毛油光发亮的。
陈光明还特意去了趟大舅家里。
他要教两个舅舅和外公怎么剥兔皮。
这一步很费时间,交给两个舅舅和外公正合適。
等他们剥了兔皮后,兔皮可以卖给他,兔肉则是送到龙马酒楼,全程陈光明並不需要太多的参与进去。
这一次养兔子,陈光明就没有再合股了。
对他来说,只要能够稳定获得这些兔皮就够了。
而且大舅和二舅给他的兔皮价格也不高。
现在在马屿镇的市场上一张兔皮能卖到三块五。
如果卖到水头镇的毛皮市场,一张能卖到五块钱。
两个舅舅给他的价格就只有三块钱,他占了便宜。
当然,陈光明並不打算倒卖兔皮。
毕竟现在是严查时间,倒卖的风险太大了。
而且如果將兔皮加工成皮毛製品卖,还能更赚钱。
两个舅舅其实也感觉划算。
本身对象是陈光明,他们也愿意吃点亏。
而且市场上虽然能够卖到三块五,但想要一下子大量出货还是很麻烦的,全都卖给陈光明也更省心省力。
除此之外,他们还能再赚一笔兔肉钱。
两个加起来比单纯卖一只兔子赚的还要多!
为了帮家里卖兔子,余平和余安两兄弟也开著拖拉机回去帮忙了,每天都是三点一线的跑。
陈光明这边拿到兔皮后,开始制兔皮。
然后他让陈母抽出来三个人手开始將这些制好的兔皮全都製作成兔皮帽子,一个帽子陈光明给一块五。
虽然价格比製作成衣低一些,但兔皮帽也更好做,一个小时就能做一个,最后赚的也不少。
等兔皮帽子做出来,陈光明再拿到百货商店去卖。
这些兔皮是从大舅和二舅的养殖场拿的,现如今养殖可是上头明確鼓励的,自然不会有任何的问题。
免皮帽子是有村集体作坊製作出来的。
汪师兄在確定了货物来源合规后,就同意收这些兔皮帽子,每个兔皮帽子是十块钱,零售价是十二块钱。
现在製作一个兔皮帽子的成本是五块钱左右,但却可以卖到十块钱,一个兔皮帽子就能赚五块钱了!
陈母专门挑的三个姑娘已经慢慢熟练製作兔皮帽子了,陈母就又回去做成品衣服,两边都不耽误赶工。
姑娘们一天能做十多个,三个姑娘能做接近四十个,陈光明一天就能赚到两百块钱。
这还是兔子的皮毛有限的情况下。
而大舅和二舅那边赚的也不会少。
每天差不多处理四十只兔子,兔皮送到陈光明这里,兔肉送到龙马酒楼那边,一天也能赚到两百多块。
等这些兔子全都卖掉了,又能赚好几千块,
这还是因为第一次养殖,养殖的数量还不多,有了今年的经验,明年就可以养更多,赚的也会更多。
靠养殖成万元户,並不是件困难的事。
现在大舅和二舅赚了钱,也都已经开始盖新房了。
毕竟余平和余安两兄弟都长大了,那个家也快住不下了,而且房子也確实破,赚了钱肯定要改善下生活。
大舅和二舅到现在还没有分家,也是时候分家了。
陈母得知后很高兴以前家里是真的穷,现在终於可以改善了。
而且一切都还是因为么儿的功劳,自己家里拉拔了娘家,让她心里非常满足,自己也终於能帮到娘家了。
陈光明隔几天就会送兔皮帽子去百货商店。
他自己也在百货商店转了转,这兔皮帽子卖的確实非常不错,每天送过来的货,每天都能卖出去不少。
这一天,陈光明照常在百货商店逛。
他就遇到了同样过来送货的向立伟。
现在的向立伟可是春风得意的很,在他看来陈光明开始转卖兔皮帽子,就是认输的表现,是自己贏了。
“陈老板,看来是你的那些衣服款式过时了啊。”
“现在要不要认输啊?”
“如果你认输的话,我还可以带带你。”
向立伟得意笑道。
他感觉自己进的货比陈光明的好,还便宜。
现在在他的更新款衣服和低价策略下,陈光明肯定已经支撑不了多久时间,迟早做不下去滚出百货商店。
“不劳向老板担心。”
“我这些衣服也不是真卖不出去。”
陈光明摇摇头。
见到陈光明还嘴硬,向立伟撇了撇嘴。
看来自己最近要再去多进点货,就算过年了也不能断货,不然还真有可能给了陈光明翻身的可能。
陈光明没有理会,径直离开。
就算百货商店这边卖不出去,他也能卖给胡青山。
胡青山见衣服店能赚钱,都琢磨著再开一个店了。
对他来说,百货商店这边最重要的就是个正规军的身份,只要有这个身份,他在镇上送货就不怕被查了。
“光明,这里还有这么多货。”陈母过来询问。
她也知道百货商店那边的事,有些担心货往哪送。
“嗯,让村里的叔伯装到车上,我去送货。”
陈光明开口。
村里除了出去做货郎的,也有不少留在村里。
这些叔伯不適合做货郎,但有一身力气。
陈光明就经常让他们过来干些搬搬抬抬的事情。
等货装完后,陈光明和陈父又去送了一趟。
今天好不容易空出来一天用车时间,自然能拉的都要在今天拉完,明天的时候还可以安排去接活。
等他到胡青山那里的时候,胡青山不在,胡四爷倒是刚好在,就帮忙把这些货先收下了。
胡四爷就和他聊起来。
“四爷,最近还顺利吧?”陈光明问道。
“顺利的很。”
胡四爷笑道,他最近又接了笔大单。
显然,他全然没有把儿子的警告放在心上,
毕竟在他看来,那些因为走私被抓的人,是因为他们关係不够硬,只要打点好,这些都不是什么大事情。
而走私的利润又太大了,很多人明明知道有风险,依旧会前仆后继的去干,更不用说他这种有关係的。
陈光明听了也没有劝。
连自家儿子都劝不动,他也没办法。
而且他也不能完全確认,前世的事情肯定会发生。
陈光明送完货后,就回去。
接下去几天时间,市场上依旧风平浪静的。
但就在这天,大姨父忽然找了过来。
“光明,向立伟那边有动静了。”他低声道。
陈光明听闻眼睛一亮。
现在大姨和张婷表姐都在作坊帮忙。
连他们的小儿子都已经在作坊里跑前跑后了。
家里人都在,大姨夫自然也过来想找活干。
陈光明就安排大姨父让他盯著向立伟,
就算向立伟小心谨慎没有暴露,他也会找到对方的把柄,想办法把向立伟送进去。
“姨父,我们进屋说。”陈光明深吸口气。
很快,大姨父就把事情详细说了一遍,原来是向立伟最近这段时间正打算卖作坊,已经在寻找买家了。
“要卖作坊?”陈光明一愜。
按理说现在正是向立伟最春风得意的时候。
作坊对他来说可是现在所有成就的基础,在这个时候卖作坊,肯定是遇到什么大事了。
陈光明几乎是瞬间就猜到了原因。
肯定是向立伟走私的事情败露了。
更准確说,应该是向立伟接头的那伙人出事了。
向立伟猜到可能会牵扯到自己,所以打算直接把作坊给卖掉,然后带著钱直接跑路。
“光明,我们怎么办?”大姨父询问道。
陈光明听闻想了想,马上就做出决定,让大姨父去接触向立伟,想办法把作坊给低价买下来!
这人迟早要进去,以现在的情况,没准直接吃颗生米。
“直接买下来?”
“他急著卖作坊,不是作坊有问题吧?”
大姨夫迟疑道。
“姨父就放心吧。”
“我知道他为什么急著卖作坊。”
“这样,你代替我去跟他谈,然后把作坊给买下来,然后让他去登记转让,等事情成了后,我给姨父五百块作为辛苦费。”陈光明直接开口道。
他向来喜欢在办事前把事情都说清楚。
就算是身边亲近的人也一样,免得后面生瑕隙,
“行,这事就交给我吧。”大姨父一口应下。
他本来就想在陈光明面前表现一下,这样就能融入陈光明的圈子,以后肯定能得到很多好处。
更不用说陈光明说会给他五百块辛苦费这对他来说也是一笔巨款。
虽然不管有没有这笔钱,他都会把事情完成,但有了陈光明的承诺,他办起事情来確实更有动力了。
事情定下后,大姨父又去忙了。
事情证明,大姨父做事情还是很有一手的。
只是一天时间,他就和向立伟谈下来了。
整个作坊,包括房子和里面的七台缝纫机,还有那些衣服等全部加起来算三千块,全部打包卖掉了。
这个作坊本身就是向立伟的房子,总共有三间房,还带了非常大的前后院,地处镇中心,绝对的好房子。
现在他连房子都卖了,是打定主意不回来了。
而三千块这个价格真的太便宜了,仅仅是房子就不止这个数了,更不说里面还有缝纫机和布料等资產。
三千块也能算是甩卖了。
陈光明当时跟大姨父说只要五千块就能买下来,
现在只用了三千块,比预想之中的还少两千块。
可以看出向立伟是真的急,恨不得马上拿了钱就赶紧离开这个地方,然后找个地方躲起来,不被发现。
事情很顺利。
陈光明让大姨父拿了钱去找向立伟。
然后向立伟就签了转让合同,还在村和乡镇相关机构做了登记备案。
只是向立伟没有想到的是,大姨父全程都只是委託人,最后接受作坊的还是陈光明。
等向立伟拿了钱离开,陈光明才过来完成了接下去的手续,並且让早就打过招呼的工作人员完成了登记。
有了这份证明,就代表著作坊连带房子里面的所有东西全都归陈光明了。
陈光明当即就去接手了房子。
现在的房子对他来说作用还没那么大。
但是作坊里面的那七台缝纫机可是实打实的。
他马上就叫人把作坊里面的缝纫机和那些布料等东西,全部都用拖拉机运了回去,把作坊直接搬空了。
不过,这里都只有普通布料,没有成衣。
显然向立伟在走前,肯定把那些成衣全都卖到百货商店去了,这倒也让陈光明鬆口气。
他本来就没打算接手那些走私货。
隨后,他才顺便在街上找了个小子,给了他一些钱,让他把举报信送到了稽查队,举报了向立伟走私。
现在向立伟走的应该不远。
如果稽查队动作足够迅速的话,肯定能抓到人。
只要把向立伟抓住,结合对方潜逃的举动,绝对会被重判,如果算是团伙,都不一定能再出来。
前世的时候。
向立伟被抓住后,就没有再出来。
而现在,向立伟可是撞在了严查的枪口上。
陈光明感觉可能会和前世一样。
他也算为民除害了,未来向立伟犯的那些事情,这一世应该不会再发生了,不知道能挽救多少家庭。
他心里想著,心情也变得愉悦起来。
看著稽查队收到了举报信,他才放心的离开。
不过保守起见。
他还又找人送去了社卡的稽查队那边。
做完这些,他才悄悄回去。
没多久,拖拉机就把东西都拉回了作坊去。
陈母看见这些东西,吃了一惊。
“光明,哪来的这么多缝纫机,还有布料。”
作坊里面的婶子们也出来瞧了。
“另外一个製衣作坊的老板做不下去了,我就把对方作坊里面的缝纫机这些都打包买下来了。”
陈光明简单开口道。
听了他的话,陈母满脸惊喜。
缝纫机的价格对他们来说都不算高,只是买缝纫机的门路少,大多数人根本就买不到缝纫机。
不然他们村早就人手一台了。
还是自家儿子有本事,缝纫机一台又一台的。
七台缝纫机,可以再招七个裁缝了,可以製作出更多的衣服出来,赚的钱也能更多。
“娘,明天就去以你的名义申请工商执照吧。”
陈光明开口。
一个作坊就只能招七个工人。
所以他需要再註册一个作坊,才能再招七个人。
这其实已经算是钻空子了。
不过背靠集体的情况下,处理起来还是很简单的。
“行啊。”陈母高兴应下。
现在这些作坊其实都是陈母在管著。
这让陈母心里非常满足,虽然都是帮陈光明干,但她还是动力十足,早已经把作坊当做自己的事业了。
陈光明把这里处理好,又去了一趟作坊继续扫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