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给林父送节礼
第176章 给林父送节礼“表哥,你打算把古道开出来?”
余平和余安询问。
他们也知道陈光明开始是怎么发家的。
如果能够直接找到翻山前往平阳县城的路,肯定也能靠著这个赚不少钱,这让他们一下子就兴奋起来了。
或许靠著这条路,整个村子都能发家致富。
“有这个想法。”
“接下去,有空可以探探这条路。”
陈光明頜首。
不过,如果想把这条路古道利用上,还需要找到適合的產品才行,肯定不能跟之前那样挑著甘蔗去卖。
那时候,挑著甘蔗去卖,一天才赚几块钱。
那个时候才刚起步,几块钱已经不少了。
但是现在,他只是帮忙开拖拉机去拉货,每天都能赚三四十块,如果货物卖不上价,反而是亏的。
而且,现在有拖拉机了,去平阳县城两天就能来回,依靠拖拉机的运力,最后甚至还是拖拉机拉的多。
这个他需要好好琢磨一下。
“行,我们等会就去找人帮忙。”余平笑道。
跟他一起玩的伙伴们,早就想来跟著他一起干了。
如果他们能帮忙找到这条古道的话,表哥肯定也愿意带著他们一起干,没准还真能靠这条古道发財。
三人边说著边回了家。
此时在余家的小院里非常的热闹。
很多村民都聚在这里,围著陈母和陈父说著话。
这些村民都是为了果园养殖来的。
看到陈光明回来,他们自光马上又看向陈光明。
陈光明惯会打太极的。
这些村民问的,他老是答非所问。
不管村民们怎么明著暗著说,他就是不接话。
这些村民也想要搞养殖,他不拦著。
但是出货的渠道,他是不可能带上这些村民的。
如果要搞,整个流程都要自己想办法。
龙马酒楼的需求也是有限的,怎么可能吃得下这么多的货,他是绝对不可能给这些村民们保证的。
除此之外,还有芦黑鸡。
大舅和二舅已经留好了不少的种鸡。
明年养殖芦黑鸡,肯定都需要靠自己孵蛋。
能孵出多少鸡崽子,就代表著他们明年养多少鸡。
这种情况下,他们是不可能给这些村民们提供鸡苗的,他们想要搞养殖,就只能自已想办法去卖鸡崽子。
而且,芦黑鸡作为特別品种,他也不想把鸡种给其他的养殖户,只有保持唯一性才能形成品牌效应。
终於到了饭点时间。
虽然这些村民们还想继续问,也只能起身了。
等村民们都走了,把门关上,大家才都鬆了口气。
“这些婶子们也太会问了吧。”余平忍不住道。
余安也深以为然的点点头,他们被问的脑子都嗡嗡的,而且一点眼力见都没有,那些秘密是能说的吗?
“爹,你们可要把秘密守好了。”
“这年头就是渠道和这些秘密最赚钱了。”
“如果大家都知道,我们还从哪里赚钱啊。”
余平又跟父亲交代。
跟在陈光明身边这么久,他早就懂这些道理了。
“知道知道。”余大舅连忙应下。
大家就一起说著上了桌。
虽然现在还不是中秋节,但家里还是做了一桌中秋宴招待。
他们才坐下没多久。
两个阿姨带著一家人也过来了。
一家子就张婷表姐因为要照顾家里两个孕妇没有过来,其他人都在这里了,就当是提早过中秋团圆了。
桌上。
两个姨夫也不断的夸陈光明。
特別是大姨夫。
张婷在陈光明这里可赚了不少钱。
接下去,他们也会陆续把家里孩子送下山去。
等到山上的事情忙完了,连他们自己都想要搬到陈光明的村子里帮忙干活,每年赚的也比种地要强得多。
除非,他们也能跟著做养殖。
不管怎么样,知道还有其他更赚钱的门路后,他们就不可能继续守著自己那一亩三分地过生活了。
一顿酒吃的宾主尽欢。
等吃完饭后,陈光明几人就早早回家了。
家里还有两个孕妇。
而且作坊那边也要人看著。
他们也不放心出去太久时间,早就归心似箭了。
没多久,他们就回了家。
等回到家里的时候,刚好遇到货郎们来收货。
张婷表姐在外面帮忙张罗著。
见到张婷表姐,这些货郎们一个个眼晴发亮。
本来,张婷表姐长得就挺好的。
加上张婷在作坊里面有活干,每天都能赚不少,还是陈光明的表姐,这让村里很多人都对张婷有想法。
货郎们太热情,张婷表姐差一点招架不住。
幸好陈光明他们回来了。
陈父和陈母马上就去帮忙最近这段时间,林雨溪在这些货郎上门的时候,都会躲在房间里面,因此都是陈父和陈母负责卖货收货。
陈光明也去帮忙。
这些货郎们难得见到陈光明,都很热情的打招呼。
陈光明一边收货,一边跟这些货郎们交谈起来。
现在,从三家村出去的货郎们,足跡早已经遍布十里八乡,甚至有些人都已经走到其他镇上。
还有一些货郎去了其他县城,
陈光明把这些消息都记了下来,没准就会用到。
等到傍晚的时候,林晓、陈明勇、耗子和陈光胜开著两辆拖拉机回来了。
陈光明迎上去,“今天还顺利吧?”
“当然顺利了。”
几人笑的都很开心,挑著简单的事情讲了。
另一边。
耗子看了眼张婷表姐,过去帮忙整理货,
陈光明將一切看在眼里,没说话。
最近这段时间,耗子在追张婷,大家都能看出来。
不过他们都很默契的没说什么。
陈光明也没说什么,任由两人自己发展。
要不了多久,大姨也会下山来,不用他操心什么。
等到第二天。
大家又照常开著拖拉机出发。
陈光明的拖拉机则由大哥和陈光胜开著。
两个人每天能拿十块,他则拿三十块的租车钱。
等大家都离开,陈光明准备著中秋礼。
今天他会自己一个人去林雨溪娘家送中秋礼。
林雨溪已经有了孩子这事儿,他没有瞒著林父。
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想要巴结陈光明,林父都不可能会把林雨溪有孕的消息说出去。
整理好东西,陈光明挑著萝筐出门了。
等到了林家,开门的是后妈带过来的那个女儿。
丁芳芳看见陈光明,眸子一下子就亮了。
她来到三家村已经有段时间了,自然知道了陈光明的种种事跡,心中就忍不住產生了一股崇拜的情绪。
“姐夫好。”她乖巧的问好。
陈光明听闻表情平淡的看了她一眼。
林雨溪不愿意认后妈,他自然也不会去认。
这时,林父也听到动静从屋里出来,见到陈光明就显得非常热情,热情的拉著陈光明往院里走。
“来就来了,怎么还带了这么多东西来。”
林父让陈光明把箩筐放下。
他打开了看了眼,发现陈光明带来的东西可不少。
“这是中秋节礼。”陈光明道,
“好好好,你们有这个心就好了,下次別带这么东西过来了。”林父又连忙道。
在礼节上,这个女婿確实没话说。
但他还是能感受到女婿態度上的疏离,有些鬱闷。
这段时间,大家都在夸他命好,女儿能嫁给陈光明,让他白得了一个好女婿,下半辈子不愁了但只有他知道,除了逢年过节,自己是一点好处都没有捞到,就连想把刚娶的媳妇安排到作坊里都被拒绝了,最后他们就只能在家里跟別人一样做纽扣。
对外,他还只能说家里没做衣服的天赋。
还是做纽扣实在,可以在家里做,还能照顾家里。
幸好,陈光明对两个小舅子的態度还好。
让林父心里有了些安慰。
只要陈光明愿意拉一把两个儿子就好了。
“雨溪还好吧?”林父询问道,
“嗯,挺好的。”
陈光明点点头,有一句没一句的回著。
只是坐了没多久,他就藉口有事回去了。
这还是他特意多留了一会儿做给村里人看的。
不然东西送到了,他就想走了。
林父点头没有拦著,笑著把陈光明送到了外面。
这时,也有不少村民看到了。
林父就一个劲夸陈光明孝顺,刚送了中秋礼过来。
“老林,还是你会生啊。”
“生了一个好女儿,全家人都能跟著享福了。”
村民笑道。
他刚往院子里警了一眼,见到了满萝筐东西。
那里面確实都是好东西。
林父脸上的笑容就更甚了,与有荣焉的样子。
陈光明都忍不住回头看了眼。
这林父脸皮也確实厚,一点都没想到自已是怎么对待女儿,还真把两个人的逢场作戏当做了孝顺。
他摇摇头,回了家。
林雨溪正坐在院子里织著毛衣。
等她把孩子生下来,天气已经冷了。
她要提早把小衣服准备好。
陈光明其实提过直接去买小孩子的成衣,但是被林雨溪直接拒绝了,反正閒著也没什么事,她要自己做衣服。
对於第一个孩子,两个人都非常珍惜。
陈光明回来后,就把送节礼的事情简单说了一下。
林雨溪就笑著,感觉陈光明做的很好了。
现在有了新家,马上就要有孩子了,她早就放下了,以后她只要守著这个家过日子就行了。
下午的时候,陈光明去作坊看了,然后给上面的货郎们补货和收货,又忙碌了一阵。
没多久,大哥等人回来了,大哥还带了个好消息回来,之前交给胡青山打听的布料有著落了。
陈光明听闻一喜,总算是找到了。
第二天,他就开著拖拉机一起去了北面外滩。
一路上很顺利。
那些稽查队员最近也收了一份中秋礼。
因此他们就更放鬆了。
见到这些拖拉机开过来,他们都没有去拦,挥了挥手就让几个人的拖拉机开了过去。
“你总算来了,真好久没见了。”胡青山笑道。
陈光明笑著说家里有些事,现在事情已经解决了。
两人聊了一阵,胡青山把陈光明拉到一边说起了布料的事情,他已经找到了货源,並且保证能拉过来。
两人一起去看了布料,陈光明能看出来,这些布料可全都是比较上成的,胡青山是用了心的。
现在该谈谈钱的事情了。
胡青山压低声音,笑道:“这布运过来也不容易,而且质量很好,是纯的,现在市面上可不多。价钱方面,我直接给你个优惠价,每匹布料四块五毛钱。”
陈光明笑著说把布运过来肯定不容易,心里面则一直掂量著这价格划不划算。
供销社里面,一匹同样的布,可是需要十块钱。
相比起来,胡青山报的价格只是供销社布料价格的一半都不到,对谁都有很大的吸引力。
“青山哥,这价格虽然不算太贵,不过你知道,我们这村子里做纽扣和缝衣服的,还不是小本经营,这批货量一大,压力也不小,所以这价格还能不能降些。”
胡青山听闻点点头:“我了解你的难处,所以这价格已经是底线了,不过,你要是一次拿多一点,我可以给你打九五折,你怎么也要让我赚一点啊。”
陈光明就说起接下去成衣都会交给胡青山的事情。
现在卖布赚一笔,等他把成衣交给胡青山,他又能再赚一笔,两两结合下,到时候就能赚很多了!
陈光明这边不断说著其中蕴含的好处。
胡青山对陈光明说的话自然也是认可的。
最后在陈光明再三保证做的成衣都会优先给胡青山后,胡青山总算退了一大步,一匹布卖到了四块钱。
陈光明听到胡青山最终给出的四块钱报价,心中一松,算是达成了比较满意的协议。
“这价格我能接受。”陈光明点头,“我要先拿四十匹布,先试试市场反应,布料送到后,我会儘快做成衣,然后优先给你拿货。”
胡青山笑了笑,拍了拍陈光明的肩膀:“好说好说,跟你说话就是轻鬆,那以后所有交易可就按这个来了,四十匹布我这边安排,货马上给你备齐。
两人开始商量交货时间和运送方式,
虽然陈光明这边有製衣作坊能开出证明,但这些布的来源解释不清楚,必须要小心谨慎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