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走街串巷
第132章 走街串巷下午。
陈光明带著一帮盟兄弟回去,
路上,他们也在商量接下去要怎么弄。
二月二武馆收徒结束了,会市也差不多落下帷幕了。
大家还都很可惜。
十里八乡会市可不常有。
下次又不知道要等多久了,但他们肯定不能歇著。
“光明,我们明天就走街串巷去卖货吗?”
“嗯,本来就计划好的,那我们明天就开始去吧。”
陈光明点点头。
挑货郎的营生还是不能丟。
现在他手头虽然已经有五千块了,但还远远不够用。
定个目標,先赚个万元户。
等大家回了村,农田里正干活的叔伯们就问起今天的情况。
天井十里八乡本来就有练武的传统。
虽然大家都没有拜过武馆,但大家都练过几手南拳。
陈明勇几个就停下跟叔伯们聊起今天的盛况。
“那你们以后都是武馆的学徒了啊。”叔伯们羡慕道。
“哈哈,还是靠了光明。”
“光明可是早早就拜了馆主做老师。”
陈明勇笑道。
“你们这些后生真不得了。”
“以后十里八乡的,你们还不是横著走。”
叔伯们咂嘴。
“叔伯,你们这话可不对。”
“我们可不会惹事,不过也不怕事就对了。”
陈光明就没有管大家在这里扯炫耀,带著林晓和两个表弟先回去。
等到了家,就见到林雨溪和黄玲玲正在门口有说有笑著。
远远看见两人回来,两闺蜜马上迎了上去。
“你们喝了酒啊,我去给你煮碗醒酒的茶。”
见到几个人都是酒气,林雨溪连忙开口道,黄玲玲也去帮忙。
“怎么样?还是有媳妇好吧?”陈光明挤眉弄眼道。
林晓就在那里傻笑看。
“对了,你那三转一响都哪里买的,我也想安排一套。”
“行,回头跟我一起去镇上,我带你去买。”
就在两人聊著天的时候,得了消息的陈母和婶子们过来问情况。
最近应该要做衣服,缝纫机都被搬到老宅去了。
陈母进了院子,就问那些练功服武馆都收了没,有没有说什么。
“都很好。”
陈光明笑道:“等会就给婶子们拿工钱。”
“行行行。”
大家都兴高采烈的应下。
等到林雨溪从厨房出来,两夫妻进了房间。
等出来的时候,林雨溪拿了钱和帐本出来,给子们结工钱。
每个人都领了十二三块,全都喜气洋洋。
“光明真的太出息了。”
“谁说不是,以前我们可从来没有赚过这么多!”
“是啊,家里男人都没我赚得多。”
子把钱收好后,就凑在一起嘰里咕嚕讲著话。
陈母被围在中间,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时不时附和两句。
“光明,还有没有衣服给我们做的?”翠婶子迫不及待问道。
其他婶子也都把目光看过去。
“暂时先没有。”陈光明摇头。
现在最重要的还是没有布料,没布料就做不了成衣。
他只能让子们先做儿童开襠裤。
子们点头应下。
做一件儿童开襠裤能赚一毛,一天能赚两块左右。
只是做了五毛一件的练功服,每天能赚到五块钱后,忍不住都起了心思。
还有些婶子则问起了缝纫机的事情。
翠婶子自己家找门路买了台缝纫机,做一件儿童开襠裤能多赚五分。
她们估算了一下,要不了多久就能赚够一台缝纫机的钱。
大家就都忍不住起了心思,想要自己买一台缝纫机在自己家里做。
除了这些婶子们,村里其他没机会做衣服的婶子们也非常著急。
看著別人家里两天能赚十几块,都眼热的很。
想办法去搞台缝纫机。
村里的妇女们不管老少,现在就这一个想法。
已经有子在想办法去其他村子那里买缝纫机了,都想赚这个钱。
等把婶子们的钱发完了,陈光明又去了一趟村里。
三百件练功服,村里抽了三十块钱。
“光明,还是你有本事。”村长和干部们都很高兴。
如果每次都能赚这么多,村里很快就能成为十里八乡的富裕村。
“多亏了村里的支持。”
“不然我们哪里敢直接在集市上摆摊。”
陈光明笑著恭维,把功劳往村长和干部身上引。
有谁不喜欢听好话,大家听了就更高兴了,一个劲儿夸陈光明。
“以后有什么需要村里做的,你只管说。”村长发下话道。
他们早就发现陈光明做事情都很有分寸和厚道,为人也大方並不会想著私吞好处。
现在村里每个人都靠著陈光明赚了钱就是最好的证明。
“村长,这可是你说的。”
陈光明等的就是这句话,“我还真有事情要村里帮忙。”
“我想以村集体名义再申请一个缝纫合作社。”
“然后通过公社申请支农產品配额,来获得布料。”
陈光明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
开始还说需要村里做什么只管说的村长陷入沉思,思索著陈光明话里的可行性。
“这事儿,还是要开了大会,申请上去才行。”村长小心翼翼道。
陈光明就翻了个白眼,“行,这事儿肯定还是要上头点头。”
“不过,我也不会占村里的便宜。”
“如果村里能够申请到布料,我可以按市场价补价。”
听了这话,村长果然精神一震,笑道:“行,这事我会儘快去申请的。”
利用统购统销外的议价渠道,內外的布价可相差非常大,这部分利润是非常可观的。
陈光明见村长应下,也鬆了口气。
其实想要弄到布,他还是有渠道的。
只要队社能申请到布料,他就可以內外一起掺著用。
本身他就是需要有个证明,这样才能够名正言顺的用布製作成衣。
其实现在的那些小作坊做事可比他粗獷的多。
不过只有他知道明年那场严查牵扯范围有多广,必须未雨绸繆才行。
做好了村里的工作后,陈光明离开了村办公楼。
现在天色已经黑了下来,陈光明回去之后就已经是晚上的饭点了。
吃完晚饭,两夫妻回到房间。
“这成衣可真赚钱啊。”林雨溪也在说。
这一次还是帮武馆做,如果放在外面,一件练功服少说卖三块。
“嗯,我已经在找布料来源了。”
陈光明道。
“行,不过现在查的严,还是安全为主。”林雨溪提醒,
之前都已经开始卖成衣了,结果见到有人查,就只能先把这事儿放一边。
如果能够製作成衣,作坊才真的算走上正轨。
两夫妻边说著话,边开始算帐。
这段时间赚得最多的自然就是二月二集市上赚了五百多。
陈明勇等人下午的时候过来拿了一次货,总计价值一百块。
如果陈明勇等人隔断时间就能稳定拿一次货,他们就能有稳定的营收。
“我明天就带著大家去卖货。”陈光明道。
“嗯,路上小心。”
林雨溪柔声开口,选择支持自家男人,
“放心,我心里有数。”
陈光明打量著自己媳妇,感觉她最近確实胖了不少。
在林雨溪的惊呼声中,他上手將媳妇拦腰抱起来。
確实是重了,就是体力上是一点都没增长啊,没一会儿就喊累了。
第二天早上五点多。
陈光明带著大家挑著箩筐出了门。
现在天色亮的越来越早了。
晚上七点的时候,天才完全黑下来。
这一次,他打算带著余平、余安、陈明勇、林晓和耗子去卖货。
他打算先把大家带起来,到时候再让他们自己各自带人。
其他人则先去山上卖一遍货。
虽然山上的需求已经变小了很多,每天赚个一两块还是有的。
等到了岔路口,大家分开。
陈光明带著四人沿著大南山山脚往隔壁的乡镇去。
很快,他就到了第一个村子。
山脚下的村子没有山上那么混乱,他们直接进入了村里。
咚咚咚一进村后,陈光明就敲起了鼓。
声音远远的传递出去,马上就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
“竟然会有货郎来。”
“不知道都带了些什么过来。”
跟山上的人不同,山下的人对货郎並不陌生。
不时的也会有不少货郎挑著各种各样的东西过来卖。
因此听到有鼓声,不少人就凑了过去,纷纷询问著有什么货。
“皮货和衣服。”陈光明笑道。
其他人已经熟练的把东西从箩筐里面拿出来。
这一次,他们没有带那些小商品,这些其他货郎肯定都卖。
而且村里想要去镇上也没有那么麻烦,也都能去镇上买,需求没那么大。
反而是皮货和衣服,这些在镇上都很少不用券的,反而更加吸引这些村民。
特別是皮货,在水头镇那边的皮货市场很多,但是在这边镇上可少见,而且价格都很高。
“这皮带看著真不错!”
“是啊,货郎你这皮带多少一根?”
村民们围上来后,纷纷询问道。
“皮带一块,劳保手套两块。”陈光明把价格报了。
“这价格能不能再便宜点?”有村民还价。
陈光明连忙道:“这真的已经是最低价了,我们还是因为是队社作坊做出来的,才能卖这么便宜。”
村民们听闻也感觉確实便宜。
“这样,你们买条皮带,我送一个皮纽扣,这皮纽扣也值六分钱了,价格上是真的不能少了。”
见他都这么说了,村民就不再说什么。
一个村民买了一条皮带,这玩意儿镇上都难买。
还有村民买了劳保手套。
“这里还有次品衣服和儿童开襠裤,一件六毛。”
陈光明继续介绍。
“什么?一件才六毛?”
村民们开始的时候都没有问衣服。
毕竟一件成衣不便宜,他们更加倾向於自己做,
但是听到一件才六毛,不需要票,还比成衣便宜的多,他们瞬间都坐不住了,马上去挑起来。
拿起衣服查看,他们確实看到了很多改过的痕跡,但是完全不影响穿,很多人身上衣服都还打著补丁呢。
“除了用钱买,大家也能拿东西换。”
“像是鸡毛鸭毛、旧布料、碎布头,还有旧衣服、破烂这些,都能拿来换东西。”陈光明不断补充道。
“碎布头和旧衣服也收?”
“对,都会收,具体价格要看布料和衣服情况。”
听了他的话,有些村民连忙回去找破烂。
这里的村民平时跟外界接触更多,家里也都留了不少破烂,其中有些就很有价值,可以卖到破烂回收处。
虽然平时也有货郎来,但是愿意收鸡毛鸭毛和破衣服的可没有,这次好不容易遇上一个,肯定要把握住。
陈光明就在原地,很多人聚过来。
“你们到村里面继续卖,我们就卖一会儿就走。”
陈光明就对其他人道。
“行。”
余安和余平留下来帮忙。
其他人则敲著鼓进了村,不断吆喝等他们到了有些人家门口,还会有村民出来瞧。
“叔叔,有没有。”有小孩过来问。
林晓笑著点头,就见小孩拿了鸡蛋过来换。
边换东西边往前走。
等有人聚过来,他就停下来卖。
他们总共六个人,每个人隔段距离,能最快的把货卖了,然后儘快的赶下一个村。
陈光明这边,有碎布头的人家很快赶了过来。
“这些碎布头算你一毛吧。”
“行行行。”
村民高兴的应下。
本来这些碎布头留著也没用,能换一毛很不错了。
现在刚好是年后。
很多人家年前都会买些布做衣服,碎布头就很多。
陈光明没一会儿,就收了十斤的碎布头。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卖鸡蛋的,都被他收了过来。
鸡蛋刚好放在碎布头里,防止顛破。
没多久,陈光明这边就卖的差不多了。
跟山上那些村民习惯多买一点不一样,这些村民们更看重价格,有便宜可以占的情况下,才会买东西。
咚咚咚
陈光明敲著鼓从村里穿过,
“货郎,等一等。”
就在此时,一个老太太忽然喊道。
陈光明停下步伐,笑道:“老太太要买点什么。”
“我不是买,是想卖。”
“家里的母鸡,你这里收不收?”
老太太询问。
陈光明听闻眼晴一亮,“行,您抓出来吧。”
“好好好。”
老太太没一会儿从屋里提了只母鸡出来。
陈光明细细打量母鸡的鸡爪,“您出价多少?”
“五块。”老太太连忙道。
陈光明笑著摇了摇头,“老太太,您是想把这老母鸡当蛋鸡卖啊,看著爪子的磨损度,有个两三年了。”
听了他的话,老太太目光躲闪。
现在她確实打著把老母鸡当蛋鸡卖的想法。
“两块吧,老母鸡这个价已经很高了。”
老太太急了,这价还的也太狠了,“正常的老母鸡都是卖三块的,你这价也太低了点“行,那就三块。”
陈光明这次没再回价,三块不算高。
老太太听闻噎了一下,也知道自己出价急了。
不过三块她也能接受。
双方接受价格后,陈光明付了钱,把鸡提了过来。
这只老母鸡確实不错,刚好回去给媳妇补补身子。
收了母鸡,陈光明继续往前走。
此时他已经能听到前面响起的鼓声了。
很快,大家就在村子的另一头聚在了一起。
“卖的怎么样?”
“碎布和破衣服收了不少。”
“我还收到了一只老母鸡。”陈光明得意道。
“还真的是老母鸡啊,这一只挺肥的,可很少有人家会卖啊。”林晓在一旁喷喷称奇,“还是你运气好。”
“我们现在去下一个村子?”
“嗯,不用多留,等会回来再卖一遍就成了。”
陈光明点点头。
乡村的东西比山里要难卖很多。
不过路上的时间能省不少,他们可以多跑几个村。
就算是路上,都有遇到买东西的。
只要有人买,他们就卖,一路卖到隔壁乡里。
“东西卖的差不多了,我们先回去。”
“嗯,这一路下来可真累。”
“是啊,我感觉我们真可以买辆自行车。”
“省的时间也可以多卖点货,肯定没多久就能把买自行车的钱赚回来。”陈明勇和林晓在那里嘀咕。
耗子也点点头,“我们迟早要去更远的地方,这自行车肯定要买。”
大家都看向陈光明。
“明天我去一趟废品厂,看看有没有二手自行车卖,我们买回来再修修就能用了。”
陈光明开口道。
大家都没有意见,一行人往回走。
回去的路上又卖了一圈,东西就卖的七七八八了。
他们回到村子的时候,已经下午五点多了。
太阳落山了,但还没有完全黑。
林雨溪和黄玲玲就在门口等著,见到大家回来,连忙又迎上来,陈光明和林晓就满脸都是笑。
陈明勇都看酸了,想著自己是不是也该找一个了。
这时,张婷也出来帮忙了。
她这段时间白天一直跟著姑姑学做衣服。
每到饭点的时候,她就会去做饭。
这段时间陈母忙著做衣服。
大嫂又怀孕了。
张婷就主动把做饭的活揽了过去。
她自己也感觉吃喝都在姑姑家里,姑姑还教她做衣服,帮著干一点活是应该的。
“表姐,这只老母鸡拿过去先养著,明天杀了给大家都补一补。”陈光明笑著把老母鸡递过去。
“好。”
张婷笑著应下。
其他人的不说,这个表弟是真的大方。
这每天桌上的菜,真的比她以前过年时候都吃的好。
就算一分钱不赚,她都很愿意待在这里。
“怎么连老母鸡都有?”
从老宅那边回来的陈母有些惊奇。
然后她去箩筐那里看了看,就见到一堆碎布。
“这些是打算给我们做衣服?”陈母询问。
“不是,要先送到回收站去,可以换一些旧布料回来。”陈光明开口。
虽然也可以直接拿来用,但留下的隱患很多。
最重要的还是不卫生,像是儿童开襠裤这种,肯定要用乾净的布做,这些收来的碎布真不知道卫不卫生。
他的目標是把作坊做大做强,那口子就不能开。
只有经得住检验的作坊,才能真正的生存下去。
当然,旧布料能够做成衣,不是这些碎布和旧衣服能比的,能够把利润最大化。
“嗯,確实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陈母跟著点头。
“来来来,先收货。”
陈光明让大家把东西都掌出来。
鸡毛鸭毛这些还是按原来的价格收。
那些旧布料、碎布头和旧衣服,因为每一件收的价格都不一样,他都会估摸著多给一些。
对陈明勇和林晓等人来说,该拿到的那部分钱已经拿到手,多出来都是纯赚,陈光明也不会让他们吃亏。
陈光明收货的时候,他们也在算帐。
他们自己的货卖出去后,差不多能赚五块多。
加上这部分收的货的差价,总共赚了七块左右。
这个收穫让大家都喜上眉梢。
虽然没有会市时候赚得多,但胜在稳定。
每天如果都能赚这么多的话,已经是去山里卖货的好几倍了,而且他们现在还是靠的腿。
如果每天能骑自行车的话,就能去的更远,卖更多的货,赚的也会更多,最后每天卖十来块都说不准。
当然,这是陈光明画的饼,但不是不能实现。
收完货后,大家各自先回去。
陈光明先去吃了饭,隨后跟媳妇回房间算帐。
按照他的估算。
等所有东西都卖出去后,他一趟能赚十块。
如果算上所有东西出货和进货差价,能赚五十块。
这还只是五个人。
如果所有盟兄弟一起卖。
再加上摊位和店铺等收入,日入百元不是梦。
“每天都能赚这么多?”林雨溪瞪大眼睛。
“哪里能这么算啊。”
“清明时候天天下雨,可没法天天出去卖货。”
陈光明笑著摇头。
隨后,他凑到林雨溪耳边,吹气道:“如果你怀上了,按照我们现在的情况,赚的都还不够罚款的。”
林雨溪听闻脸色马上就红了。
两人已经决定要孩子了,自然要把一切都计划好。
他们现在的情况就是早婚早孕。
很多家里真可能因为这个被罚的倾家荡產。
“为了你和孩子,我还要更加努力的赚钱啊。』
陈光明满脸认真,目光温柔。
前世他没做过父亲,这一世必定会百倍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