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玄幻小说 > 这个导演睚眥必报 > 第500章 所以,这是小学生写作文吗?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500章 所以,这是小学生写作文吗?

    第500章 所以,这是小学生写作文吗?
    上映第二天,《大唐漠北》隨著口碑发酵,票房依然稳健。
    但是《向阳·》就有些遭难了。
    差评如潮或许算不上,但是也相差无几了。
    关键是上座率的確配不上那样的排片。
    毕竟有对比才有伤害嘛。
    所以第三天到来的时候,院线方面果断调整了排片。
    《向阳·》的场次直接被调整了不少。
    当天,几个电影评价平台突然涌现大量“自来水”帖。
    热帖《被资本捂嘴的良心片》配图刻意截取银幕上高月香被搜身时颤抖的肩膀,配文:“连展示伤痕的自由都没有,这才是真正的『二次伤害』”。
    “如果连电影全部都变成歌颂,那么才是电影的悲哀!”
    “是啊!《向阳·》关注的群体本就是被忽略的群体,电影只是把她们的苦难展现出来,让大家看到,希望能让社会给与这些人多一点关注,结果却被各种批判,这太不客观了!”
    “看完电影,我觉得这部电影最大的优点就是,没有落入任何俗套,每一个角色都是活生生的人,她们的选择,她们的思想,她们的认知,都是基於她们这个人的本身的认知。
    没有那种大彻大悟的觉醒,没有那种所谓的大团圆包饺子。
    她们甚至一次又一次的犯过错误,可是她们也拥有著最朴素的善良,都嚮往著简单美好的生活,也许这就是向阳的本意吧。”
    “看了《华国电影报导》专家说的那些,其实没问题,但是电影肯定是存在倖存者偏差的!
    不能因为很多人不是这样,就觉得电影不真实了!”
    不得不说,这波公关还是有点效果的。
    这不,当天#向阳被恶意压分#,#文艺片被资本打压#,#《向阳·》从未消费苦难#等词条就衝上了热搜。
    另外一边,陈默这边自然也看到了这些。
    但是他根本就没在意。
    “现在不少人都信了,说《向阳·》被资本打压了,资本,说的就是你呢。”赵莉影拿著平板电脑一边看一边说道。
    陈默却是不以为意地道:“老套路了,我?还资本打压?呵呵,不用担心,根本不需要做什么,会有人用数据打脸的!”
    果然,隨著《向阳·》没有那么差,《向阳·》被资本打压,《向阳·》排片被砍等话题被炒了起来。
    这波悲情营销还是有一些用处的。
    《大唐漠北》其实也不可能真的让所有人都满意。
    而且一部分人最討厌的就是这种“情怀”电影。
    所以网络上,《向阳·》居然有一点触底反弹的趋势,《大唐漠北》倒是开始出现了不少差评。
    “《大唐漠北》感觉还不如《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帐》短片,除了最后一战,感觉整部电影根本没有什么创新!”
    “最烦这种营销情怀绑架了!好像说这部电影不好就是不尊重白髮老兵了!”
    “大唐安西军,白髮兵的確令人惊嘆嘘唏,可是电影最后那一战明显的不符合歷史吧?歷史上他们根本没有发起衝锋,而是在守城!”
    陈默根本没有对此做出任何的反应。
    因为真的不需要。
    果然就像他说的那样,不需要他出面做什么,院线方面很快地就给出了回应。
    某院线经理在接受记者採访的时候表示:“从首日数据来看,《大唐漠北》黄金场次上座率高达82%,部分影城甚至出现加场仍售罄的情况;而《向阳·》平均上座率仅35%,晚场空座率超过六成。
    其实从宣传效果来说,最初的时候两部电影算是捆绑宣传,效果也是势均力敌。
    我们最初给出的排片是相当的,可是这种差距真的太明显了。
    我们只看数据,毕竟,总不能看的人多的电影我们不给排片,反而看的人少的给增加排片吧?
    我们的排片从来都是基於实时上座率与观眾购票意愿,与“资本打压”无关。”
    “其实我们最初的时候,还尝试將两部电影相邻排映,可是监控显示:《大唐》散场时观眾在走廊討论歷史细节,而《向阳》观眾大多沉默快步离场,还有人直接去服务台投诉价值观导向问题。
    特別是那些带孩子观影的观眾,对《向阳·》的意见很大,他们认为这部电影根本不適合带孩子观看,里面有很多脏话,很多不適合孩子观看的剧情。”
    如今的华语电影市场其实已经比较成熟了。
    前期或许还可以通过一些营销炒作手段,影响观眾的观影选择,可是隨著电影放映时间拉长。
    观影人数多起来之后,口碑就不是控评能控的住的。
    观眾自己会选择。
    这不,很快地就有不少观眾和影评人开始发力了。
    “之前还真的信了是被资本打压,毕竟,《大唐漠北》可是陈默的电影。
    《向阳·》只是文艺片。
    可是看完之后,我就感觉自己是真的犯傻了,居然相信所谓的资本打压!
    果然甩锅资本打压是万金油啊!
    说说观后感吧,先晒电影票,《向阳·》电影票.jpg!
    说实话,本以为这次大导演出手一定是一部佳作。
    並且题材非常特殊。但是当我看到剧情简介的单薄力度之后,我就有了一丝的担心。直到看完电影之后,我的担心变成了伤心!
    选择这个题材,不得不说,是个好选项,只能说导演野心挺大,又是撕社会伤疤又是照人性之光,可惜拍得稀碎。
    看了《华国电影报导》,之前觉得副教授的评价有些不太客观,但是看完电影之后,真的觉得,非常客观!
    为什么这么说?首先说標籤!
    对方说《向阳·》有个非常不好的地方就是容易给人感觉是在给女囚们贴標籤!
    而且是非常不好的標籤!
    事实是什么?看完电影之后,发现女主和女二对骂的时候一口一个表子,踏马的这种词,爆粗非常多非常的不適!
    而这部电影偏偏又打著现实主义电影的名號,那么问题来了,看完电影观眾会怎么想?是不是真的女囚们都是这样的?
    这个標籤贴的真的很噁心人人,仿佛编剧对她们的认知仅限於“泼妇骂街”!
    这种刻意製造的“粗糲感”非但没体现真实,反而暴露主创对女性形象的刻板偏见——难道穷苦女性就必须满口污言秽语?真正的现实主义是展现人物复杂性,而非用脏话贴標籤。
    女主是因为传播淫hui物品罪进牢的,会有时隱时现的暴露镜头,我不知道怎么描述,可是这些镜头真的有必要吗?
    没有这些镜头会影响剧情吗?
    所以难道文艺片就必须有这种镜头才能凸显出“艺术”?
    我最不喜欢的一场戏:女主打工,老板想要那个女主,那里的台词设计的非常的例如你要和我深度交流一下啊那种台词,灯味十足!
    突然明白,那位副教授说的话了!
    电影標榜“女性互助”,实际拍的是性转版《古惑仔》:
    暴力解决一切:女主和女二刚认识就薅头髮打架,转头又“拜关公”结拜,下一秒因误会互扇耳光。女性友谊被简化成“不打不相识”的江湖套路,完全忽视女性间细腻的情感联结。
    乍一看是底层敘事,可是实际上呢?
    电影里面很多东西,都让人无比鬱闷和反感。
    监狱居然成了她们眼里的快乐老家了,女主轻鬆表示“管吃管住比流浪强”,狱警全是无脑反派,完全抹杀司法系统的进步。
    最最最让人不满的是,价值观真的很有问题。
    女主骗钱、卖假酒、差点杀人,最后竟能“幸福团圆”,仿佛在说“只要你惨,犯罪也能被原谅”。这种扭曲的价值观,是对真正奋斗的底层人民的侮辱。
    所以,这次別扯什么资本打压了,如果真的有的话,我希望,可以打压的狠一点!”
    中立的影评人在这个时候也开始说话了。
    “《向阳·》號称要展现底层女性的奋斗,但拍出来的全是老套的標籤化內容。
    导演反覆用老板x骚扰这种烂俗桥段,却根本不分析职场歧视的真正原因。
    电影名字叫“向阳而生”,可全片根本没拍出她们如何重新开始生活。
    可是整部电影看下来我觉得没有一个点是切合標题的。
    唯一贴合標题的可能就是什么东西都要跟向阳沾上关係。
    比如说影片先开始的向阳合唱队,在比如影片中间的向阳的群名,再比如影片结局的向阳洗车队。
    这种生搬硬套的取名方式,就像小学生写作文快跑题了,赶紧在段落里硬塞几个题目关键词凑数。
    而且剧情前后严重脱节:
    说要讲她们出狱后改过自新,结果还是让她们干回违法勾当。
    导演还非要加女性被侵犯的戏码——这种情节除了博眼球有什么用?
    最离谱的是主线崩坏:
    预告片里高月香对女儿的爱是重点,正片里却变成黑化的藉口。
    女儿被送养时她哭了两分钟,转头就去和姐妹拜把子打架——说好的母爱呢?
    更可笑的是结局:女儿莫名其妙就回来了,连个解释都没有。
    观眾钱看故事,结果要自己脑补关键剧情?
    拜託,这是主线剧情啊!一边说著高月香有多爱女儿,一边却又一笔带过,转而去说別的,好像女儿不重要了?”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