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玄幻小说 > 这个导演睚眥必报 > 第465章 乌儿鱔:导演评竞品不合適 饺子:我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65章 乌儿鱔:导演评竞品不合適 饺子:我

    第465章 乌儿鱔:导演评竞品不合適 饺子:我没说话啊?
    乌儿鱔是真的抓狂了!
    事实上《封神第二部》因为第一部的关係,还是积攒了一些粉丝影迷的。
    可是所谓期待有多高,失望就有多大。
    点映期间,其实对《封神第二部》的批评的声音就有不少。
    但是普通人,乃至於影评人的批评和吐槽,都没有那么大的影响,毕竟,电影还没有正式上映。
    控评还是很容易的事情,而且可以用水军对冲。
    儘管第二部的质量的確不如第一部,但是他还是有信心能获取不错的成绩的。
    可是陈默完全不同啊!他的影响力太夸张了。
    而且你可以控其他普通人的评论,但是陈默这一次简直不讲武德,直接正面贴脸开大,这特么的怎么控?
    而且,说难听点,你想要用资本的方式对付陈默,那才是真的傻逼了。
    在华国娱乐圈,陈默和背后的盛世影业才特么的才是大资本好吧?
    人家只是在规则內和你玩,真要是破坏规则,陈默分分钟能把他给碾了。
    所以,这特么就很无解啊!
    最关键的是,陈默的评论太特么犀利了,过去哪怕是烂片,陈默也还至少会留点面子,顶多阴阳一下,影响虽然有,但是更多的是被人解读调侃。
    可是这一次,神特么的天线宝宝,神特么的蓝精灵大战伏地魔,就差没有直接指著他乌儿鱔的脸大骂:“你拍的都是什么狗屎玩意!”
    而影响很快地就来了。
    #陈默评封神:蓝精灵大战伏地魔#直接衝上热搜。
    虽然说,热度相当高,如果硬要说黑红也是红的话,那这会儿《封神第二部》绝对可以说是黑的发红。
    只是可惜的是,这会儿这种黑红,乌儿鱔是真的不想要啊!
    因为《封神第二部》的预售通道在首映礼之后就开启了,本来凭藉第一部积攒的粉丝基础,预售票房还是蛮不错的。
    虽然不如那些头部电影,可是至少还算是可以。
    可是陈默的这直接懟脸的评论,直接就把《封神第二部》给踩在了脚下。
    之前控评也失去了意义,许多看过点映的影迷也纷纷开始爆发出来。
    最直观的影响就是,《封神第二部》的预售直接迎来了一波退票潮!
    这下子,不止是乌儿鱔,其他几家也是瑟瑟发抖,因为这波影响力太炸裂了。
    他们虽然之前也知道,陈默的影响力很可怕,特別是这些年来,陈默一件件事情让他身上天然的自带权威属性。
    甚至於可以说,从眼下来看,华娱电影圈,真的没有谁比陈默对电影更权威了,至少在商业电影范畴。
    可是他们还是低估了陈默正面开大的影响。
    乌儿鱔坐不住了,虽然《封神第二部》的確有些粗製滥造的嫌疑,他自己叶门清,至於什么原因,他自己也最清楚不过了。
    这可是关係到他的核心利益的事情。
    但是面对陈默,他肯定不敢玩那种阴招,毕竟,魔法才能打败魔法,可是问题是,陈默才是真大魔导师级別的!
    可他也不能什么都不做啊!
    乌儿鱔连夜召集核心团队商討对策,会议室內烟雾繚绕。
    宣传总监率先拍桌:“陈默这是破坏行业潜规则!导演公开踩竞品,以后谁还敢投资电影?”
    眾人纷纷附和,认为必须从“行业道德”角度反击。
    这其实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比实力,比势力他们都比不过陈默啊!
    编剧组组长灵光一闪:“我们可以发声明强调『导演互评』的危害性——今天陈默能骂《封神》,明天所有烂片都能互相甩锅!”
    他激动地调出数据,“大家看,去年春节档七部电影豆瓣均分5.2,要真放开互喷,整个行业就完了!”
    舆情监控负责人却苦笑:“网友现在全站陈默那边。热搜第三是#建议陈默出任电影质检局局长#,第五是#封神剧组连夜订购天线宝宝版权#”
    他投影出网友恶搞图:乌儿鱔被p成蓝精灵,头顶对话框“陈导我错了,第三部改拍《宝宝巴士》。”
    最终乌儿鱔拍板定调:“发通稿重点打两点:第一,导演评价应客观专业,不能娱乐化,暗示陈默为流量譁眾取宠;第二,呼吁尊重电影工业的复杂性,暗示7亿特效费確有苦衷。”
    他沉默了一下,又补充特意强调:“千万別说陈默影评不实,要强调『不专业,不客观』!”
    很快的,《封神第二部》剧组就针对陈默的影评发布了官方声明。
    针对近日网络上的爭议性评价,我们秉持对电影艺术的尊重,作出如下回应:
    关於导演互评的行业准则!
    电影创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导演间应保持专业客观的交流態度。
    我们呼吁行业避免將严肃的影视批评娱乐化,以维护健康的创作环境。
    若放任主观情绪化评价蔓延,恐导致“劣幣驱逐良幣”——未来投资者或將因畏惧舆论风险而迴避创新题材。
    关於特效与工业化的复杂性
    《封神》系列始终致力於推动华语电影工业化进程。
    7亿预算中,60%用於搭建全新虚擬拍摄系统及培养本土特效团队(附技术白皮书连结)。部分镜头因技术调试未达预期效果,但正如所有工业化探索一样,短期阵痛是为长远发展奠基。我们欢迎专业影评人提出技术建议,但拒绝將复杂工艺简化为“页游特效”的片面论断。
    致观眾的一封信:
    影片的艺术风格本就有爭议空间,封神宇宙的“魔幻写实”设计初衷是为突破传统神话敘事(例:闻仲坐骑的赛博朋克化是对“神性与科技”的隱喻)。我们理解观眾落差感,但恳请给予华语特效团队成长时间。即日起开启“观眾意见直通车”,所有批评將纳入第三部优化方案。
    很快的乌儿鱔转发声明並配文:
    “接受批评,但拒绝標籤化。从《画皮2》到《封神》,我们团队始终在挑战华语电影天板。若『天线宝宝』能唤醒行业对特效人才的重视,这骂名我背了。ps:第三部闻仲摩托已改装新能源,欢迎@陈默老师来质检。”
    对方的这份声明和乌儿鱔的转发回应,的確有一点用,但是用处不大。
    说白了,作为电影导演,一切都要看作品,作品好了,自然有网友为你背书,不用说观眾也会主动帮你解释,反驳。
    可是电影拍的不好,那不好意思了,说的再多也是欲盖弥彰。
    虽然很快地,其他几家有些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同仇敌愾的意思,比如陈四成等导演纷纷点讚乌儿鱔的转发並且配文:“同档期的导演本就处於直接的竞爭的位置,所以过去很少有同档期的导演会针对性的对同档期电影的竞爭对手的作品给予点评,因为很难保持客观!”
    其实他这话倒是没说错,可惜的是有时候,潜规则就是潜规则,本身就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规则。
    只不过,过去大家都保持克制罢了。
    可是这次如前文说的那样,完全不一样啊!
    咋地,你们可以批判陈默的“吹牛”,人家就不能喷你的电影了?
    所以网友们根本不买帐。
    “哈哈!早干什么去了?而且陈默也不是《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导演啊,所以@陈四成你这一拳打的有点空啊!饺子导演表示,我没吭声啊!”
    “无语了,乌导这声明翻译过来就是:我们了7亿搞科研,拍电影只是顺带?建议申报国家863计划,片尾字幕该写『本片由中科院特效实验室赞助播出』!#封神之科研经费去哪儿了#”
    “严正声明!我们宝宝天团拒绝碰瓷!蓝精灵起码有帽子,殷郊这造型分明是《植物大战殭尸》里的忧鬱菇成精了!@乌儿鱔请支付形象侵权费!”
    配图:殷郊剧照p上“忧鬱菇+50阳光”游戏界面!
    “乌导声明漏了重点:1.通天教主不是伏地魔,是伏地魔中国分魔 2.魔家四將的'天线'其实是5g信號接收器 3.7亿含3亿『艺术想像力增值税』”!
    而非常魔幻的事情出现了,乌儿鱔他们这波的声明发布后,预售票房没见有什么起色,但是数据监测显示:声明发布后,“天线宝宝”搜索量暴涨300%,淘宝同款蓝精灵帽子销量增长250%
    只能说真的是还不如不发声明,除了多了几个让网友玩的梗,没有任何卵用。
    吃瓜群眾们的注意力很快地就转移了,这一点,乌儿鱔还真的要感谢同行的徐老怪。
    因为《射鵰英雄传:侠之大者》的首映礼来了。
    按照网友的话说,这瓜,包甜!
    事实上,《射鵰英雄传:侠之大者》的点映的口碑同样的不咋地,只不过因为点映的场次太少,在加上官方控评,所以流出来的几乎都是好评。
    可是谁看谁知道啊!有些东西是控评也很难完全控的住的。
    《射鵰英雄传》可以说是武侠里面的经典,很多武侠迷们都有自己的一套评判標准。
    说白了,这部片子,从宣传海报出来之后就没少被人吐槽。
    只不过,这些吐槽很多都是一出就秒没。
    《射鵰侠之大者》首映礼自然没有邀请陈默,毕竟,徐老怪也不可能真的邀请陈默去现场当面开大啊!
    可是有了《封神第二部》珠玉在前,网友们可就太期待陈默的影评了!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