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玄幻小说 > 青囊医书之都市医仙 > 第251章 跳樑小丑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51章 跳樑小丑

    钱局长看出来了,李部长真的生气了,但是有些关係也得说明白了。
    只有把事情的难度凸显出来,才能体现自己的办事能力,压低声音说:
    “科学不科学就不知道了,但我听说泽生堂製药厂其实也有很多不符合规定的地方。
    但以前是牟省长特別关照,现在是廖省长一直在帮著说话,所以大家对他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李长明缓缓站起身,做出要走的样子,拍了拍钱局长的肩膀说:
    “老钱啊,企业合规经营是底线问题,该检查的都要检查,该管理也要严格管理。
    企业再大也要合法合规,省里的领导不一定能看得那么全面,很多事还需要地方干部给把关。
    尤其是知名企业,越是领导重视的企业越要帮助他们做到最好,要树立行业標杆嘛,我想领导也会理解这一点的。
    不管是企业家还是干部,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嘛,离开了这个基本点,企业也没有了存在的价值,你说是不是?”
    钱局长立刻领会了那声“標杆”里的深意,这是要往死里查,不能放过任何蛛丝马跡的意思。
    钱局长给李部长打开门,跟著李部长出了贵宾室,小声说:
    “您放心!我明天就安排……不,今天就通知药监局启动『標杆企业专项提升』。”
    李长明很满意的点了点头说:
    “要是其他部门干部也有钱局长这样的担当,那中都市的企业一定都能成为全国遵规守纪的典范。”
    钱局长马上心领神会,这就是让他给攒个局,让其他部门想在李部长面前体现自己的能力的干部也表现表现。
    但他也知道,泽生堂和一般的民营企业不一样,毕竟以前的牟省长现在可是核心层的人。
    和唐神医有没有联繫不確定,廖省长可是一直关照著。所以这件事既要让领导满意,又不能明著得罪唐泽仁。
    至於如何把握尺度,是得好好想想,想做好这件事不光要有专业能力,还要知道如何把握时机。
    总之,企业做得再大毕竟也只是少数人在受益。在为人民服务的干部心里,永远要把遵规守纪放在首位。
    其实对於廖老爷子那次抢救过程,钱局长心知肚明,他也算是全程参与。
    只不过他既不是参与抢救的专家,又是最没存在感的干部,廖省长和其他领导至始至终都没多看他一眼。
    当时他听说廖老爷子得了急病,被送到人民医院的icu里,心急如焚,放下所有工作就赶了过去。
    当他到了icu抢救室外面,听医院的医护人员说,里面的心电监护警报声响成一片。
    八十五岁的廖老爷子虽然意识非常清醒,但面色金黄如铜,腹部胀得像扣了口锅。
    西医专家会诊完后,一位专家指著ct片上的白色阴影说:
    “血栓已经蔓延到肠繫膜上静脉,隨时可能……”
    另一个肝病专家就建议做手术,並让准备人工肝支持。
    但是老爷子一直嚷嚷著,要等小唐大夫来给他看,这才將老爷子又转回特护病房。
    刚从美国出差回来的唐泽仁,被从机场直接接到医院。一给老爷子號脉,就皱著眉问道:
    “昨晚是不是偷喝酒了?”
    廖老爷子像个做了错事的孩子,尷尬地回答:
    “就、就抿了一小杯……”
    唐泽仁做出很不高兴的表情,隨后又很自信地说:
    “您这是酒毒挟瘀血上冲脑络,不过有我在,没啥大事!”
    说完就在老爷子的双侧太冲穴各下一针,说是先醒神开窍,再逐瘀通络。
    银针刚捻转三圈,老爷子突然“哇”地吐出一口黑红淤血。其他人嚇了一大跳,只有唐泽仁气定神閒地说:
    “吐出来就好了!”
    后面的事就是开方喝药,两天后老爷子就自己走著下楼。
    这件事一时之间在中都市传为美谈,但现在却被无限放大,变成了针对他的一个理由。
    人民医院的icu病房里,李老爷子浮肿的眼瞼下渗出混浊的泪,呼吸机管道隨著胸廓起伏发出规律的“嘶嘶”声。
    上周他的手还微微动过,想自己扯下那些插在自己身上的管子,无奈已经没有了做这件事的力气。
    现在除了监护仪上跳跃的数字和波形显示,以及呼吸机的“嘶嘶”声之外,已经看不出一点儿生命跡象。
    这到底是尊重生命,还是在实施“酷刑”,已经没人去深究,因为大家都认为自己在尽力將事情做得更好。
    早上八点二十分,泽生堂製药的质量管理部赵经理刚开完部门早会,回到办公室,就接到了行政部的电话:
    “赵经理,药监局说今天来公司检查,九点到公司,您赶快准备迎检。”
    赵经理一愣,问道:
    “今年的定期检查不是上个月刚结束吗?”
    行政专员也不明所以,有些疑惑地说:
    “我也问了,他们说是市里临时安排的专项抽查。”
    赵经理也没再说什么,只是有些纳闷,泽生堂作为国际顶尖的中药企业,省里一直都非常关照,市里的部门一直都很少来检查。
    虽然每年都要接受一次药品生產质量管理规范检查,每次都是省里牵头,这些流程早已轻车熟路。
    但“专项抽查”从来也不会抽查泽生堂,因为这种突击抽查通常只针对有严重违规嫌疑的企业,而且根本不会提前通知。
    虽然心里有疑惑,还是赶快將工作布置下去,他心里很有把握,最近的生產一切正常,没有任何紕漏。
    会议室里,赵经理正在和两个职员核对资料,药监局的人就到了。
    带队的男子大概四十岁,戴著黑框眼镜,表情严肃的中年男子,赵经理也是第一次见。
    行政专员还没给介绍呢,带队男子就很客气地和赵经理握手,並主动介绍道:
    “您就是赵经理吧?我是中都市药监局药品生產监管处的林志明。今天对你们的中药饮片生產进行专项检查,还请您多配合。”
    同时递过一份加盖公章的通知书。赵经理接过文件,快速扫了一眼。
    文件確实是市卫生局下发的,检查事项也写得清清楚楚:重点核查“中药饮片生產过程的合规性”。
    “没问题,我们全力配合。”
    赵经理也点了点头很客气地回应著,心里却隱隱觉得哪里不对。
    检查的很详细,从仓库原材料入库开始。
    林志明带著两名检查员,手持执法记录仪,对每一批原料的入库记录、检验报告、存储条件进行逐项核对。
    赵经理正犹豫著,是不是向上面匯报一下,这时林志明指著货架上的药材问道:
    “这批黄芪的供应商资质文件呢?”
    赵明示意仓库管理员调出电子档案,很自信地介绍道:
    “所有供应商资质都在系统里,包括產地证明、农残检测报告。这些药材都是我们自己的生產基地供应的,绝对没问题!”
    林志明翻看了看,突然指著其中一项,皱了皱眉说:
    “这份检测报告上的取样量是500克,但国標要求的是1000克。”
    赵明一怔,感觉这次检查確实不同寻常,他对国標也很熟悉,解释道:
    “国標里写的是『不少於500克』,我们都是自己的基地供应,所以一直就按最低要求执行,这么多年都是这样操作的。”
    林志明轻轻摇了摇头,推了推眼镜说:
    “文件上写的是『推荐取样量1000克』。既然有推荐值,为什么不按更高的標准执行?”
    赵明一时语塞,这摆明了就是来挑刺的。
    进入生產车间后,接下来的检查更加细致。
    林志明站在洗药机旁,指著操作记录说:
    “这台设备的清洁验证周期是每周一次,但你们的生產记录显示,上周五生產后没有立即清洁,而是隔了一天才做。”
    车间主任连忙解释道:
    “我们当天生產结束后做了初步清洁,完整验证是第二天做的,这在gmp里是允许的……”
    说完拿出gmp的文件標准,指著对应的条款让检察人员看。林志明扫了一眼,不耐烦地说:
    “这上面说要求『及时清洁』『及时』的定义是什么?是生產结束后的4小时內?8小时內?还是24小时內?
    既然没有明確定义,那就应该从严执行,就是要求立即清洁。”
    车间主任张了张嘴,还想再反驳,但赵经理给他摆了摆手,示意他不用解释。
    整个生產过程检查用了大半天的时间,赵经理想请检查人员出去吃午饭,三人都很客气的拒绝了。
    赵经理以为这就结束了,谁知道人家吃完午饭下午又过来了,將检查的重点转向了文件管理。
    林志明翻著记录本说:
    “你们的批生產记录里,所有过程的签名都是电子签,没有手写签名。”
    赵经理虽然已经有些不耐烦了,中午吃饭的时候,也向上面的领导匯报了。
    但是领导指示让他们积极配合,等检查完了看情况再说,耐著性子解释道:
    “我们去年就推行了无纸化办公,电子签名是经过系统认证的,符合《电子签名法》。”
    林志明略显不耐烦地说:
    “西川省中医药生產管理规定中要求,所有的记录必须本人签字不能代签,没有说过可以电子签的。”
    赵明深吸一口气,林志明说的那个规定都是九十年代制定的一直也没改过。
    泽生堂现在执行的是国际標准,这都什么时代了,还拿那些规定说事,真让他感到憋气。
    检查结束后,三名检查人员匯总了一下问题点,林志明语气平静地说:
    “从整体上来看,泽生堂的生產管理还是比较规范的,但有几个细节需要整改。”
    他递过来一份《现场检查缺陷项记录》,上面列了七条“不符合项”,包括:
    原料取样量未按推荐值执行、设备未做到『及时』清洁、所有批记录缺少责任人签字……等。
    每一条都算不上大问题,甚至有些吹毛求疵,但偏偏每一项都“有据可依”,哪怕那个“依据”本身已经该扔进垃圾桶了。
    赵经理接过文件,很勉强地笑著说道:
    “我们会儘快整改。”
    临走时,林志明又给写了一个《停產整改通知单》强调道:
    “问题整改没有验收前不能生產,要不上面追问下来我们也得跟著受处分!”
    赵经理一下子愣在当地,这显然做得有些过了,泽生堂成立这么多年还没有被要求停產过呢。
    现在全省谁不知道,泽生堂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中药製药行业的明星企业,全世界都在向泽生堂学习。
    就连省长、省委书记也对泽生堂的唐总、邢总客气有加,这么个小科长就想关停泽生堂,也太拿自己当回事了。
    但是自己就是个基层管理者,没必要给自己找气受。表面上很客气地回道:
    “好的,我会向上面匯报,一定按照领导的要求办!”
    赵经理將情况报告给了生產总监,邢娜接到生產总监的匯报后,也觉得很蹊蹺,直接给省卫生厅的领导通了电话。
    但省卫生厅的领导说,这件事是中都市卫生局主导的,而且都符合程序,他们不好干涉。
    但是这么多年,泽生堂就很少和中都市的那些行局打过交道,也和那些领导不熟。
    邢娜看他们挑的那些毛病也不属於真正的违规,就没按照要求停產,企业照常生產,她倒想看看是谁真的敢拿著鸡毛当令箭。
    过了一个周,中都市药监局也没再来核查,他们的目的就是给开个单子,至於有没有按照要求去做,他们並不关心。
    因为领导没有进一步的指示,也没有人愿意做那种得罪人的事。
    药监局的检查完没几天,环保、消防、税务的检查组又陆续来了,和药监局差不多,都是没事找事。
    但都会提出六七项整改项,类似於“污水处理程序不符合规定”,事实上就是污水处理池中有树叶和枯草。
    消防检查更离谱,就因为他们的消防培训没有实战视频记录,文字记录不是全员签字等要求停產整改。
    税务局查出,“收购药材的进项税抵扣有问题”,其实就是因为从药农手里直接收购的药材没有增值税专用发票。
    他们提供的农產品收购凭证,不能作为证据。
    各部门检查人员的態度都很好,都表示对泽生堂现在的做法表示理解,但该开单子还是要单子。
    似乎他们的目的就是开个处罚单,整个工作就完成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