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玄幻小说 > 末世基建:我靠拆解变废为宝 > 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增模块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增模块

    第183章 新增模块
    【“火种”新增模块:工业復兴模块、枪械工坊模块、生物信號模块、基因工程模块、文明存续模块】
    隨著系统等级提升,一连串模块信息直接显现在项安的视网膜上。
    工业復兴模块包含的全新区域有精密零件加工车间、燃油精炼塔、模块化工业生產线和材料合成厂。
    目前青檀苑已储备了十多位相关领域的专家。虽然建立完整工业体系尚不现实,但依靠这些新建设施,可以显著提升整体实力。
    以作为杀手的外骨骼装甲为例,机械工程部已完成大部分部件的逆向工程研究。藉助这些新设施,有望快速研发出类似装备,
    若青檀苑成员全部装备模块化外骨骼装甲,面对变异体集群也不会逊色。
    项安仔细阅读说明:“燃油精炼塔,可將普通燃油转化为高能燃料·——“
    他情绪再度振奋。
    此前气温回升的作用仅仅是激活了雪中休眠的户潮,如今严寒再度降临,户外活动严重受限。
    高能燃料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既能减少前哨站供电供暖的燃料消耗数量,又能让车辆无需预热即可快速启动,危急时刻还能帮助躲避户群追击。
    此外,防御工事中的火焰喷射器等陷阱效能也將显著提升。其高温足以融化冰层,未来若开发为便携武器,將成为关键战力。
    “材料合成厂可以直接让陶承泽来负责。”项安自语道。
    当前制约装备研发的主要瓶颈在於材料强度,无论是车辆改装还是外骨骼装甲都是如此。恰好基地有专业材料工程师,藉助合成厂可实现高端材料从零到一的突破。
    而精密零件加工车间和模块化生產线,则能为未来车辆改装和制式装备提供批量化生產能力。
    项安继续查看其他模块。
    枪械工坊模块功能明確,专门用於枪械弹药製造。
    目前可生產手枪、衝锋鎗和步枪等轻型武器,虽暂不能製造重型枪械,但已满足当前需求。
    自苍岩基地沦陷后,核心成员始终担忧枪械补给问题,虽找到部分库存,维修压力依然存在。
    如今获得自主生產能力,这一后顾之忧终得解决。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弹药装填车间也需儘快建设,”项安若有所思道,“关键技术在於设备,但原材料供应是关键。”
    其后便是生物信號模块。
    生物信號模块功能明確:可对指定区域进行精准扫描。建成后既能搜寻倖存者,也能定位金雕、黑熊等变异生物。
    “找人確实方便,但系统下一等级如何提升?”
    项安翻阅系统日誌,发现这次升级后没有像往常一样显示下一等级所需倖存者人数。
    他找到之前的记录:
    【系统等级升至“火种”以后,完成相应任务即可解锁避难所等级】
    显然下一步是提升的是避难所等级而非系统等级,但相关任务尚未触发。
    项安稍作思索,继续查看剩余的新模块。
    基因工程模块从名字上就带给人无限遐想,其內容也没有辜负他的期待!
    该模块主要有以下三个区域:
    病毒基因解离区一一分析丧尸、变异体的基因突变点位,从基因层面解析变异机制。
    生物適应培育场一一对现有生物进行基因適应性改造。通过调整抗寒、抗病等基因表达,优化生物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能力;亦可解析变异动物的基因序列,针对性强化特定生理特性。
    靶向药剂合成中心一一基於病毒基因解离区的研究成果,开发新型进化药剂或抗体浓缩剂。重点优化药剂的稳定性、普適性及副作用控制,並通过合成技术提升量產效率。
    这三个区域建成並配备研究人员后,青檀苑在基因层面的研究將取得全方位突破,涵盖人类自身、农作物、家禽、变异动物乃至丧户群体。
    最后是文明存续模块。
    相比於之前的四个模块,该模块的功能更是不同,但对青檀苑的正规化发展,乃至人类文明的重建,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它包含三个区域:知识传承与教育区、技术存档与產业恢復区、社会协作体系重建区,
    这三个区域的核心设施分別是:基础技能普及站、技术档案封存库和生產协作调度中心。
    建立这些区域后,所有成员的相关训练或技术培训,都將得到比之前更规范的教育。
    例如蒋明文管理的青檀苑学校,便可藉助这些设施,系统化地传授基础读写、数学、农业常识及生存技能,建立標准化课程库,以保障末世中知识的代际传递。
    而后勤部藉助生產协作调度中心,也能更高效地对整个青檀苑的成员进行管理和协调。
    查看完所有新增模块后,项安没有立即著手建设,而是探索如何从当前的“便携工作檯”中获取更方便的工程机器人。
    【是否要启用“工程机器人”?】
    (注意:该设施是微型基建工厂的基础单元,当前阶段启用会小幅降低便携工作檯的效率!)
    项安没有迟疑,立刻默念:“启用!”
    对他来说,工作檯效率的轻微下降並不紧要,主要目的是利用工程机器人实现多线並行施工来保证青檀苑的整体工程效率。
    片刻后,他身前的便携工具台笼罩在蓝光中,內部传出机械运转和零件摩擦的声音。
    项安等待了约十分钟,蓝光才开始减弱与他预期略有不同,所谓的工程机器人並非传统人形机器,更像是一组分离的机械臂组合。
    此次启用后,便携工作檯共分离出5组工程机器人。
    项安上前查看参数,发现一组工程机器人的效率相当於便携工作檯的25%,而便携工作檯的效率仅降低了30%,仍保持原效率的70%。
    但效率並非关键,重点在於这相当於能同时对六个工程项目进行施工!
    “杨鑫,到我这里来一趟。”项安立即拿出通讯器联繫。
    现在,他可以直接选定5名项目负责人,让他们各自带领团队,立即展开施工建设。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