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玄幻小说 > 这个学霸是魅魔 > 第221章 流浪的气球!(7k)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21章 流浪的气球!(7k)

    第221章 流浪的气球!(7k)
    “,你说他们的高空气象观测气球飘走了?这要紧吗?”
    “当然没事,气球只不过碰巧遇到了西风带高空急流。”
    “那就没办法了,我是说那群龙国人都不著急,看来应该不是什么大事。”
    听到一旁的大毛人在那儿嘰里咕嚕,林婉找来了翻译,让对方翻译旁边人的话。
    得知別人都觉得他们不够著急后,林婉走到小组成员身边,说:“气球飘走了,我们应该表现得更著急点,你们一个二个都没事是怎么回事?”
    “额,姐,不就是个气球吗?我们这里还有备用的。”
    小组成员有些发憎,不就是个气球吗?
    他们多的是!
    要知道这次出来,他们可是做了万全的准备,就是为了以防这种意外的发生。
    这群人都是老气象人了,都知道多准备几个气球备用著。
    一般情况下到了4万米就爆炸了,飞走的那个气球可能是太结实了,到现在都没爆炸。
    林婉心想这气球能和普通气球一样?
    万一有人觉得他们提前知道了西风带高空急流,那计划就失败了。
    “別管备用的了,你们按照我说的做就行了。”
    小组成员摸不著头脑,最后还是按照林婉的要求好好的表演了一番。
    在大家把工作都做的差不多时,林婉找到了所长。
    “所长先生,我们的气象气球丟失了,这对我们工作影响非常大,不知道是否可以借用你们的气象气球进行探测?”
    “你们没有备用的吗?”
    “没有,我们之前没有预料到会出现这种情况。”
    所长听到林婉的请求,立刻露出了热情的笑容。
    他知道,这是向龙国展示他们友好的机会。
    “没问题,林女士!我们当然有备用的气象气球!而且,我们这里的气球,绝对是最好的!”
    所长拍著胸脯保证道。
    林婉心里一喜,但脸上依然保持著焦急的表情,她跟著所长来到了气象站的仓库。
    然而,当所长拉开仓库大门,指著里面的气球时,林婉的笑容瞬间僵在了脸上。
    那是一个巨大的、像热气球一样的气球,通体都是由一种老旧的橡胶製成,上面甚至还有一些修补过的痕跡。
    在气球的下方,悬掛著一个破旧的木箱子,里面装著几个看起来像玩具一样的传感器。
    林婉的嘴角抽搐了几下,她艰难地挤出一个笑容:“所长先生,您確定这是气象气球?“
    “当然!”
    所长自豪地说道:“这是我们所里最好的气象气球!它能飞到一万米的高空!虽然造型上没有你们的那么好看,但这玩意耐造,你如果需要更多,我可以让人去隔壁城市调。”
    她看著那个巨大的气球,心里涌现出一种复杂的情绪。
    大毛的东西,真的主打一个便宜,量大管饱。
    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
    “行,那就先用这个收集数据。”
    林婉心想管它飞多高,先测了再说,毕竟,她来这里的主要目的还是要完成测量气象数据这种正经工作的。
    另一边,飘走的气象气球在北极涡旋的影响下向东漂流,逐渐来到了阿拉斯加。
    阿拉斯加,费尔班克斯。
    位於埃尔门多夫-理查森联合基地內的防空雷达站,一如既往地繁忙而有序。
    巨大的雷达屏幕上,一个个光点有条不紊地移动著,代表著民航客机、军事运输机,以及偶尔掠过天际的侦察机。
    凌晨两点三十分,一名年轻的雷达操作员约瑟夫,发现了一个异常。
    一个没有应答器信號的光点,以每小时数百公里的速度,从阿留申群岛上空,进入了阿拉斯加的防空识別区。
    “长官,发现一个未知目標,高度约四万米,无应答器信號。”约瑟夫的声音打破了控制中心的沉寂。
    他的上司,一个经验丰富的中校,立刻走了过来。
    中校的眉头微微一皱,四万米的高度,又是非应答器目標,这確实不寻常。
    但他很快注意到,这个目標的雷达反射面积极小,几乎就像是空中的一个微尘。
    “约瑟夫,这目標是新的吗?”中校问道。
    “是的,长官,它似乎是突然出现的,我们之前的雷达轨跡上没有任何记录。”
    中校思索片刻,然后下达命令:“切换到高解析度模式,放大目標。”
    屏幕上的光点被进一步放大,虽然依旧模糊,但其移动轨跡变得更加清晰。
    它没有战机的那种急转和爬升,也没有飞弹的直线衝刺,而是一种相对平稳,但又被高空强风裹挟的漂流。
    “长官,我看这更像是个气球。”约瑟夫大胆猜测。
    中校哼了一声:“哪有气球能飞这么快的?除非是火箭助推的。”
    他拿起桌上的电话,简短地向空军第11联队的值班官通报了情况,並建议派出一架f22战斗机进行目视確认。
    然而,空军联队的回应很快就传了回来。“中校,值班官说,现在夜里派f22上去拦截一个疑似气球的东西,成本太高,而且,那个高度,我们的大型侦察机也可以进行拍照確认。”
    中校有些不满,但也没有多说什么,他知道,在这些日常值班中,成本和风险是永远要被考虑的。
    最终,一架正在空中进行例行巡航的u-2侦察机被临时调转了方向,前往目標空域。
    一个小时后,u-2侦察机传回了照片。
    照片被放大,呈现在中校面前。他仔细端详,然后忍不住笑出声来。
    “看吧,约瑟夫,我就说嘛。”
    “就是一个长得像飞艇的气球。”中校指著照片上的白色球体,语气轻鬆:“你看,它的下面还掛著一个载荷舱,上面似乎还有些太阳能板。”
    “这分明是某个大学或科研机构做的研究气球。只不过,他们可能没跟我们打招呼,也可能是在什么地方放飞的,碰巧被高空急流吹到我们这里了。”
    “所以·我们不用管它了吗?”约瑟夫问道“管它干嘛?我们又不是气象局的。”
    “只要它不携带武器,不威胁民航,我们就不需要理会。”
    中校耸了耸肩,挥了挥手:“让它飘吧,这种东西,过一阵子自己就掉下来了,也许明天新闻里,就有哪个科学家在抱怨他的宝贝飞丟了。”
    就这样,在阿拉斯加的“善意”忽略下,龙国的“幽灵”气球,在强大的西风带急流的推动下,继续向东漂流。它横跨了阿拉斯加的冰原,进入了枫叶国的领空。
    在枫叶国,norad的雷达系统同样捕捉到了这个不速之客。
    但加拿大的军事指挥中心,在接到阿拉斯加方面的通报后,同样没有太在意。
    “一个高空科研气球?从阿拉斯加飘过来的?”加拿大上校听完简报,有些无所谓:“看起来,我们的邻居又在搞什么科研项目了,通知我们的空军,保持监控,但不要採取任何行动,如果它真的有什么问题,让它去惹丑国那帮傢伙头疼去吧。”
    在枫叶国,这个气球也只被当成了一个无害的空中漂流瓶。
    他们的系统只是象徵性地保持了雷达跟踪,並没有进行任何主动的拦截或侦察。在他们看来,
    这种东西並不会对国家安全构成任何威胁。
    而且,如果真有什么问题,丑国那庞大的军事机器,自然会去处理。
    在枫叶国的躺平態度下,气球畅通无阻地穿越了枫叶国广的领土,最终,进入了丑国本土。
    六角大楼。
    “纳森將军,能解释一下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吗?”一位身著空军制服的將军,语气不善地打破了沉默。
    被点名的纳森將军,是一位头髮白的空军上將,他清了清嗓子,试图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更权威一些。
    “各位,我们的雷达已经確认,这是一个来自龙国的高空气象气球,它从阿留申群岛进入,穿越了枫叶国,现在已经进入了蒙大拿州上空。”
    “气象气球?见鬼,居然是这玩意。”一位陆军中將不可思议地摇著头,仿佛在听一个滑稽的冷笑话。
    “別开玩笑了!”海军上將打断了他,“这东西在我们的领空,谁知道上面装了什么?我建议立刻派遣f22,把它给我打下来!”
    纳森將军面无表情地看向旁边的技术专家,一个戴著厚厚眼镜的年轻人。
    “杰克,告诉他们,我们为什么不能『立刻”把它打下来。”
    杰克推了推眼镜,有些紧张地站起身:“报告將军,这枚气球——它飞得太高了。”
    “多高?我们的f22能飞到一万米,飞弹能飞得更高!”海军上將不耐烦地说道。
    杰克深吸一口气,用一种近乎颤抖的声音说道:“將军,它的高度,目前稳定在四万米。”
    “这个高度,已经超出了我们现役战斗机空空飞弹的有效射程,而且·它的雷达反射面积极小,用飞弹瞄准一个飘在空中的气球,就像用狙击步枪去打一只在风中摇摆的蚊子,成功的机率微乎其微。”
    会议室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四万米?
    气象气球可以飞那么高吗?
    “那——我们的高射炮呢?”中將弱弱地问道。
    纳森將军终於忍不住笑了出来,他摇了摇头:“中將,我们的高射炮,射程最高也就三四千米,用高射炮打四万米的气球,你还不如直接用弹弓。”
    “那还有別的办法吗?”海军上將不甘心地追问。
    杰克犹豫了一下,看了看纳森將军,见对方点头,他才开口:“有一个办法,就是-萨德系统。”
    “什么?!”
    “你疯了吗?”
    “用反导系统去打一个气球?!”
    会议室里顿时炸开了锅。
    萨德系统,是专门用来拦截弹道飞弹的战略级武器,一枚拦截弹的造价高达数百万美元,
    用它来打一个气球,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用萨德去打气球,就好比我们为了拍死一只苍蝇,用上了核弹!”
    中將气得鬍子都翘起来了:“如果这事传出去,我们丑国的脸往哪儿搁?全世界都会把我们当成笑话!”
    “诸位,稍安勿躁,你们確定这是一个气象气球?”
    “確定,应该是从海参崴那边飞过来的,多方打听得知,是龙国和大毛的人在做高空气象观测。”
    “那这个问题就好办了。”顾问说道。
    “为什么说好办?”
    “诸位,这可是气象气球,它是顺著气流飘过来的,能有什么可害怕的?”
    “你的意思是—”
    “等它自己爆炸或者飘走。”
    “气象气球材质没有那么好,在高空,空气越来越稀薄,气球內外压差会越来越大。气球的球皮,也就是它的材料,是有拉伸极限的,当它上升到一定高度,外部气压低到一定程度,它內部的氮气就会把球皮撑破,然后!”
    “现在这个气球已经达到了四万米的高度了,相信不久之后就会爆炸。”
    “再不济,它也会隨著气流飘走。”
    “爆炸或者飘走这听起来有点道理。”
    上將摸著下巴,若有所思地说道。
    “它没有动力,不是吗?它完全受制於高空急流,我们只需要预测它的轨跡,然后等著它离开我们的领空就行了,这既避免了浪费昂贵的反导武器,也避免了任何的麻烦。”
    纳森將军也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自会议开始以来第一个笑容。
    “没错,这確实是个好办法,我们只需要保持监控,確保它的轨跡不会偏离预定路线,威胁到我们的关键设施,然后·静静地等待它自己消失就行了。”
    陆军中將也鬆了一口气,他重新坐下,端起面前已经凉掉的咖啡。
    “那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预测它的轨跡,並向上面提交一份详细的报告,我们应该强调,
    这只是一个无害的气象气球,它的行为完全符合自然规律。”
    “另外,外面要封锁消息。”
    当天下午,丑国人突然在社交媒体上发现了一则看似很普通的消息。
    这条消息发布在龙国某官方气象研究所的帐號上,语气平淡而专业。
    “我所在进行气象方面的科研活动时,一枚用於高空探测的气象气球因设备故障,意外遭遇了突如其来的西风带高空急流。”
    “受其影响,该气球已严重偏离预定航线,目前,我所正在持续对该气球进行追踪,目前得知,该气球已经飘至丑国中部地区,我所会与相关方面保持沟通。”
    “该气球会一直隨著气流流浪,请大家不要惊慌。”
    一个网民在福克斯新闻的评论区留言:“这绝不是一个普通的气象气球!它的高度比飞机还高,它上面一定装了先进的侦察设备!这是对我们的挑,我们应该立刻把它打下来!否则,我们如何向世界展示我们的强大?”
    另一位网民则声称,自己曾是空军退役军人,他信誓旦旦地说:“我在军队里待过,我觉得这很像是一种新的侦察技术!”
    “你们都別瞎猜了!这枚气球能飞到四万米的高空,恰好证明了它受到了西风带高空急流的影响!这种风速通常在每小时数百公里,足以让一个没有动力的气球漂流到地球的另一端!”一位气象学专业的学生在社交媒体上科普道。
    一个天文爱好者则在论坛上贴出了气球的照片,並详细分析了它的轨跡:“根据我们对气球照片的分析,它似乎没有主动转向能力,所以,它的轨跡完全符合高空急流的走向,与其担心它会做什么,不如把它当成一个免费的移动气象站。”
    在俄亥俄州的一个小镇上,一位老奶奶一边在园里浇,一边对邻居说:“我可不关心什么气球不气球的,它能帮我把帐单付了吗?只要別掉下来砸到我的,我就谢天谢地了。”
    一位卡车司机则在电台里抱怨:“我每天都在路上跑,从东海岸到西海岸,我可没看到什么气球,我只看到油价又涨了。他们有空去研究气球,不如去研究怎么把油价降下来。”
    在蒙大拿州,一位农场主在自家田地里,用望远镜看到了天空中那个遥远的小白点。
    他嘆了口气,对儿子说:“儿子,別再看气球了,快把拖拉机修好,我们还要赶在下雨前,把地里的活干完。”
    对於一般人来说,气象气球什么的,跟他们没有一毛钱的关係,但对於有些人而言,这简直要了他们命。
    “凭什么別人的气球要往我们这里飞?六角大楼那群人除了吃饭喝酒还会什么,连个气球都拦不住吗?”
    “弗兰克,你明白这意味著什么吗?这意味著我了整整两年时间,去宣传我们强大的空天防御系统,现在却被一个他妈的气球给搞砸了!我这里的人会怎么想?他们会觉得我是在说谎!”
    弗兰克的语气显得有些无奈:“先生,这不是您的错,六角大楼已经发布了声明,说这是一个无害的气象气球,没有威胁。”
    “无害?无害的气球会飞到四万米的高空?无害的气球会让我们丑国如此被动?你別忘了,我们丑国人最不喜欢的就是被动,我们总是掌握主动权的!现在,我们却被一个气球牵著鼻子走,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而在另一个角落,六角大楼的人也因为这个气球而感到头疼。
    原本,他们想隱瞒信息,等气球自己飞走或者爆炸就好了,谁知道龙国的气象所会那么实诚,
    直接把气球飞到他们这里的事情公布了出来,现在好了,全世界都在围观他们会如何处理这些该死的气球。
    “气球炸了吗?”会议室里面的人忍不住询问了第十五次。
    “目前还没有。”
    “还没炸?这个流浪的气球怎么如此结实?”中將不满的嘀咕道。
    “现在能打下来吗?”纳森问道。
    “还是不行,不过目前来说,有下降的趋势。”
    “將军,根据最新的数据分析,气球正在以每小时约1500英尺的速度下降,它似乎进入了一个气流不那么强劲的空域,高度目前在38000米左右,而且还在持续下降。”
    纳森將军的眼睛亮了起来。这个消息就像是在漆黑的隧道里,终於看到了一丝亮光,他立刻看向海军上將。“现在呢?我们的f-22可以够到这个高度吗?”
    “我们的f22,最佳作战高度在一万米左右,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爬升到一万五千米。”
    “空空飞弹的射程虽然更远,但在如此高的高度,空气稀薄,飞弹的机动性会受到影响,命中率会大大降低。”
    海军上將沉思片刻,然后缓慢说道:“如果它继续下降,我们成功的机率会越来越高,但现在风险依旧很大。”
    “风险?”中將猛地站起身,他环视四周,语气中充满了愤怒。
    “我们现在最大的风险,就是什么都不做!那个气球,全世界都知道了它的存在!如果我们继续坐视不理,我们强大的空天防御系统,將沦为全世界的笑柄!”
    “但如果我们贸然行动,而飞弹没有命中——”
    顾问说出这话后,大家都沉默了。
    如果他们打不中,那么很显然,其他人都会嘲笑他们连一个气象气球都搞不定。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继续等,等它下降。”
    “再这么等下去,恐怕国內质疑的声音会越来越大。”
    “那也没办法,如果x-37b还在的话—”
    “如果还在,现在就是它出击的时候,可惜目前为止,新一代的空天无人机还在实验室中。”
    “f22的实际数据也没有我们对外宣传的那么高,所以,我们只能等。”
    六角大楼的密谈其他丑国人根本不知道,他们现在一心想官方能够出动f22把气象气球击落。
    在推特和脸书上,一个名为“把气球打下来”的標籤迅速登上热搜。
    无数人加入了这场声討。
    “我们的f22是用来干嘛的?是用来在天上飞著玩的吗?!”
    一位退役老兵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段怒骂的视频:“我们每年数万亿美元的军费,
    就是为了在关键时刻,看著一个气球在我们头顶上空飘来飘去吗?!”
    各大新闻媒体也嗅到了这个话题的热度,纷纷加入了这场“气球风波”的报导。
    福克斯新闻的一位主持人,在节目中用一种夸张的语气说道:“我们现在正在经歷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一个来自其他国的气球,正在我们的领空上自由飞翔。”
    “而我们的官方,却选择了沉默!”
    不过一旁的一名专家说了:“我认为官方出动f22非常不值得,”
    “一枚空对空飞弹的造价可能高达几十万美元,甚至上百万美元,而这个气象气球的成本,可能还不到一千美元,用上百万美元的飞弹,去打一个造价低廉的气球,这在经济上是完全不划算的,这就像是用一枚价值连城的钻石,去砸一只苍蝇。”
    专家的话音刚落,网络上便炸开了锅。
    愤怒的民眾,將他的话视为官方的傲慢和无能的藉口。
    “什么叫不值得?!”一位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大声疾呼:“我们的尊严不值得出动一枚空对空飞弹?!”
    另一位网友则讽刺道:“原来在官方眼里,我们纳税人每年付出的军费,只配用来对付那些值得的敌人,而对於气球这种『廉价的,我们只能选择视而不见,听之任之吗?”
    “不会是打不到吧?”
    周宇、卫宏还有专家们实时在监控著丑国人的舆论风向,当得知丑国官方还没有行动的时候,
    周宇也不禁发出了同样的疑问:“他们该不会真的打不到吧?”
    一位老专家推了推眼镜,沉思片刻后说道:“从技术上讲,f22的空空飞弹,理论上可以够到那个高度。”
    “但是,在高空稀薄的空气中,飞弹的机动性会大打折扣,命中率会大大降低,而且,气球的雷达反射面积极小,用飞弹去锁定它,难度非常大。”
    “所以,他们现在,就陷入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
    卫宏分析道:“天智系统和小苔蘚结合,数据预测的太准確了,气球可以说是按照我们的预想准確地飘了过去。”
    “只不过,这对於他们来说,就难受了。”
    “打,有风险,有损失,不打,有耻辱,有舆论压力,他们现在,就像一个被架在火上烤的烤鸭,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那我们好心一点,给他们降低下难度吧。”周宇非常善良地提议道。
    “反正现在这个高度,应该拿不到数据了。”
    卫宏一愣,隨即反应过来,他看向周边的技术人员,问道:“我们还有控制权限吗?能让它下降吗?”
    “当然可以。”
    一名年轻的工程师自信地回答道:“气球的载荷舱內有我们设计的备用控制系统,可以通过卫星链路进行远程操作,让它下降到两万五千米的位置。”
    “嗯,他们f22对外宣传的作战高度是两万米,这个高度应该没问题了吧。”
    “两万五千米,虽然还有些挑战,但对於他们来说,绝对是触手可及的高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