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巴拿马运河的想法与突尼西亚的建设
第466章 巴拿马运河的想法与突尼西亚的建设慕尼黑,在寧芬堡区一座气派的新古典主义別墅里,莫里斯·德·赫希男爵正在他那间装饰豪华的书房里等待客人。
这位犹太银行家据说拥有超过两千方英镑的財富一一这在当时几乎是天文数字,流言称他为欧洲最富有的五个人之一。书房的橡木书架上摆满了各种语言的书籍,墙上掛看伦勃朗和鲁本斯的真跡,波斯地毯厚得能没过脚踝。
管家轻轻敲门:“男爵阁下,法国客人到了。”
“请他们进来。”赫希放下手里的《维也纳金融时报》,整理了一下领带。
斐迪南·德·雷赛布快步走进书房,这位建造苏伊士运河的传奇人物已经69岁,但依然精神翼鑠。他身后跟著两个年轻人,看装束应该是他的助手。
“好久不见,杰罗伊斯。”雷赛布热情地握住赫希的手。只有老朋友才会叫他的犹太名字。
“是啊,自从战爭爆发之后,我们就很久没往来了。”赫希引著客人们在壁炉旁的真皮沙发上坐下,“来人,上茶。或者咖啡也行,你们觉得呢?”
“要咖啡吧,请给我多来点。”雷赛布摘下礼帽,解开外套的扣子,显然是把这里当自己家了。
僕人很快端来银质咖啡具。赫希亲自为老朋友倒了一杯,加了三块方。
“杰罗伊斯,”雷赛布抿了一口咖啡,突然压低声音,“我有一项大生意跟你谈。”
“很大的生意。”他又重复了一遍,眼晴里闪著兴奋的光。
赫希笑了笑,往壁炉里添了块木柴:“怎么?法国国內被战爭破坏的铁路、公路需要我投资修復吗?我可提前跟你说,刚给柏林政府垫了一百一十方英锈修復战爭损失,我这里的閒钱可不算多了。”
这当然是谦虚。整个欧洲都知道赫希男爵的財力深不可测。
“比这大得多。”雷赛布神秘兮兮地探过身子,像是要透露什么天大的秘密,“跟苏伊士运河一样伟大的工程—一巴拿马运河!”
“什么?”赫希的咖啡杯在半空中停住了,“可巴拿马现在不是奥地利的殖民地吗?我记得是之前从大哥伦比亚割让过去的。”
“没错,所以才来找你这个在奥地利手眼通天的人啊。”雷赛布示意助手递过一个皮革文件夹“你看看这个。”
赫希接过文件夹,里面是厚厚一叠技术报告和財务预算。最上面写著:《巴拿马地峡运河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855年,美国工程师威廉·肯尼什就勘查了巴拿马地峡,”雷赛布一边解释一边指著报告上的地图,“整个运河只需要80公里长,比苏伊士运河短一半。虽然要穿过山脉,技术难度大一些,
但绝对可行。”
赫希仔细翻阅著报告。预算是6到8亿法郎,工期8到10年,预计股票会上涨至少10倍,每年运河通行费收入可达5000万法郎.::
“你想想看,赫希,”雷赛布的声音里充满蛊惑,“当初我找你投资苏伊士运河,你投了多少?500万法郎?现在值多少?两亿!40倍的利润!世界上没有比运河更赚钱的生意了。巴拿马也一样。”
“可那不太一样啊。”赫希放下报告,若有所思地说,“我们去东方的贸易比去美洲多得多。
苏伊士运河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缩短了到印度、中国的航程。但巴拿马运河..:”
“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雷赛布激动地打断他,“想想看,从纽约到旧金山,不用再绕过南美洲最南端!从欧洲到亚洲西海岸,路程缩短一万公里!这是改变世界贸易格局的工程!”
赫希点点头,但还是有顾虑:“奥地利政府会同意吗?他们刚得到巴拿马没几年..:”
“所以才需要你啊!”雷赛布凑得更近了,几乎是在耳语,“我已经找了罗斯柴尔德家族的阿尔方斯,还有查尔斯財团。但你知道的,维也纳对罗斯柴尔德家族一直有些...忌讳。维也纳罗斯柴尔德家族分支的消亡就像是个警告一样。”
“而你不同,”雷赛布继续说,“你跟弗朗茨皇帝关係很好。上次茜茜皇后生日,你以皇室夫妇的名义在加利西亚捐建了三所中学。皇帝很感动,还亲自写信感谢你。”
“那只是尽一个奥地利公民的义务。”赫希谦虚地说,但心里確实有些动摇了。
“別谦虚了,杰罗伊斯。”雷赛布放下咖啡杯,正色道,“这次的利润就算达不到苏伊士运河那么夸张,至少也有七成。想想看,你的財產可能翻一番!”
赫希沉默了一会儿:“可是...就为了这件事去找陛下?总得有个合適的理由吧。再说,奥地利在美洲的利益有限,他们为什么要开凿运河便宜美国人?”
“我们可以先成立一个'环球运河公司』,”雷赛布显然早有准备,“你负责跟维也纳沟通。至於理由...赚钱难道不是最好的理由吗?”
他站起身,在书房里步:“整个工程会吸引三四十亿法郎的资金!想想看,这些钱会给奥地利带来多少就业机会,多少税收!而且.::”
雷赛布停下脚步,神秘地一笑:“我们准备了礼物。法国財团愿意拿出300万英镑,投资奥地利在突尼西亚的基础设施建设。修路、建港口、铺设电报线...这些不赚钱但必要的工程,我们来做。你也可以强调一下巴拿马那边的战略地位,而且,相信过路费什么的也可以给奥地利政府带来一笔不菲的收入。这都是优点。”
“你们法国不是也百废待兴吗?”赫希有些惊讶,“普法战爭才结束没多久,东部那些城市.”
“哎,赚钱嘛,总要有取捨。”雷赛布摆摆手,“国內的重建我们也在参与。但巴拿马运河是百年一遇的机会!上次苏伊士运河,多亏了奥地利政府后期注资,还提供了大量非洲劳工,才能顺利完工。这次有你帮忙,应该问题不大。”
雷赛布突然凑过来,压低声音:“说不定完成这个项目后,你就是欧洲首富了。不,应该说是世界首富!”
赫希的脸色突然严肃起来:“別开玩笑,斐迪南。这可不是什么好名声。我已经是个犹太人了,太招摇会惹麻烦的。”
“对不起,是我失言了。”雷赛布赶紧道歉,然后期待地看著他,“那么,这件事..:”
赫希沉思良久,手指在扶手上有节奏地敲击著。壁炉里的火焰啪作响,书房里一时只有这个声音。
“我可以找个合適的时机跟弗朗茨陛下提一下。”他终於开口,“但成不成,完全看陛下的意思。毕竟那是奥地利的领土,不是我能做主的。”
“太好了!”雷赛布兴奋地举起咖啡杯,“来,让我们以咖啡代酒,敬伟大的巴拿马运河!敬我们的友谊!”
“敬友谊。”赫希也举起杯子,但心里已经开始盘算该如何向皇帝陛下开口了。
地中海的烈日无情地炙烤著大地,气温已经攀升到了35度。在通往內陆的铁路建设工地上,数百名黑人劳工正在挥汗如雨地工作。
“哎,这些黑人劳工实在是太好用了。”包工头兰斯特坐在临时搭建的遮阳棚下,一边擦著额头的汗水,一边看著远处的工地,
铁轨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两条银蛇向远方延伸。黑人劳工们分成几组,有的在搬运沉重的枕木,有的在挥舞著十字镐平整路基,还有的正用大锤將道钉砸进枕木。儘管天气酷热,但他们的动作依然麻利有力,號子声此起彼伏。
“一、二、嘿!一、二、嘿!”
领头的是个叫萨姆的刚果人,块头很大,肌肉虱结。他光著上身,黑的皮肤在阳光下油亮亮的,每挥一次锤子,背上的肌肉就像波浪一样起伏。
奥地利公职人员库尔也在旁边,他穿著卡其色的殖民地制服,领子都被汗水浸透了。听到兰斯特的话,他不住地点头:“是啊,整个奥属非洲的建设一半以上都是这些黑人建造的。你看这条铁路,原计划三年完工,现在看来两年就够了。”
“他们能吃苦,不挑剔,给点吃的就干活。”兰斯特点了根雪茄,深深吸了一口,“比那些阿拉伯人强多了。阿拉伯人事儿多,动不动就要祷告,还挑三拣四的。”
库尔苦笑了一下:“可惜,他们没机会留在这里了。”
“什么意思?”兰斯特愣了一下。
“上面的新政策。”库尔压低声音,“帝国准备逐步减少非洲殖民地的黑人数量。鼓励他们移民美洲。”
“移民?他们哪有钱移民?”
“政府有补贴。干满三年的,政府出船票钱,还给安家费。去美利坚联盟国的种植园,或者去巴西的咖啡庄园。”库尔嘆了口气,“听说皇帝陛下...不太希望殖民地有太多黑人。”
兰斯特皱起眉头:“那以后谁来干活?这些脏活累活,白人愿意干倒是,但是工资费多啊,
而且咱们这白人也不多啊。”
“白人来了。”库尔指了指远处,“你看,那不是来了吗?”
远处扬起一阵尘土,一队马车缓缓驶来。车上坐满了人,看穿著打扮,应该是欧洲来的移民。
男人们戴著破旧的毡帽,女人们包著头巾,孩子们好奇地张望著这片陌生的土地。
就在这时,一个骑马的官员疾驰而来,勒住韁绳后大声喊道:“库尔!別聊天了,赶紧过来!
本土搬迁来的四十多户村民到了,我们要给他们分配房屋、田地,你负责登记!”
“哦哦,来了!”库尔赶紧掐灭手里的烟,转身对兰斯特说,“那我先走了。”
他走了两步又回过头:“对了,兰斯特,我得提醒你一下。帝国很可能会逐步停止使用黑人劳工。这些新来的移民,如果不愿意种地,我们也要给他们安排工作。比如修铁路、建房子什么的””
“开什么玩笑?”兰斯特差点把雪茄掉地上,“这些黑人几乎不要工资,管吃管住就行。一个月成本不到2金克朗。换成白人?光工资就得8金克朗起步!这是一大笔开支!”
“別抱怨了。”库尔整理了一下制服,“这是政府政策。我们总不能一辈子让这些黑人在这儿吧?听说皇帝陛下不太喜欢...”
“不喜欢他们,还让人家给奥地利卖命建设殖民地?”兰斯特撇撇嘴,嘟了一句,但声音很小。
库尔耸耸肩,跳上那个官员给他牵来的马,“政治的事,咱们小人物哪懂?反正你提前做准备吧!”
看著两个官员策马远去,兰斯特鬱闷地灌了一大口啤酒。他望向工地上那些卖力工作的黑人劳工,心里盘算著该怎么跟维也纳的老板匯报这个坏消息。
“该死,成本至少要翻三倍。”他自言自语道,
確实,这些年奥地利在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惊人,铁路、公路、港口、城市...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於这些廉价且高效的黑人劳工。其他殖民国家,比如英国和法国,虽然占据非洲更早,
但建设速度远远比不上奥地利。
现在突然要换人,这对所有习惯了用黑人劳工的承包商来说都是个噩耗。
远处,刚到的移民们正在官员的带领下参观他们的新家。这些来自加利西亚贫困山村的农民们,看著眼前整齐的石头房子和广阔的田野,脸上露出了不敢相信的表情。
而工地上的黑人劳工们对即將到来的命运一无所知,依然在烈日下卖力地工作著。
兰斯特又看了一眼工地,无奈地摇摇头:“唉,好日子要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