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法国的登陆作战 英国关於伏击的爭论
第410章 法国的登陆作战 英国关於伏击的爭论普鲁士王国海军在1872年与法国海军的实力对比中处於明显劣势。
作为舰队核心的威廉国王號铁甲舰,这艘1868年下水的战航代表著普鲁土造船工业的最高成就。其满载排水量达到10761吨,装备了18门240毫米口径和5门210毫米口径的前膛炮,舷侧装甲厚度达到305毫米,虽然採用单轴蒸汽机推进,
但仍能达到14.5节的航速。从技术指標来看,威廉国王號的性能已经全面超越了法国海军的光荣级铁甲航。
普鲁士海军的困境在於数量上的绝对劣势。除威廉国王號外,普鲁士仅有6艘铁甲舰,而且这些舰只大多採用过时的木质框架结构,防护能力和航行性能都难以与新式铁甲舰相比。此外,普鲁土海军还拥有约50艘各型木质舰艇,包括护卫舰、炮舰和辅助船只,但这些传统战舰在铁甲舰时代已经失去了决定性作用。
面对法国海军42艘铁甲舰和总计超过200艘各型舰艇的庞大阵容,普鲁土海军司令海因里希·威廉·阿达尔伯特亲王制定了一套基於地理优势的防御策略。
丹麦海峡,包括斯卡格拉克海峡和卡特加特海峡,构成了进出波罗的海的天然屏障。普鲁士海军计划利用这一地理优势,配合岸防炮台、水雷和轻型快速航艇,构建近海防御体系。这种策略被动了一些,但考虑到双方实力差距,这是保护普鲁士核心海域和海上贸易线的最好的选择了。
法国海军虽然舰队规模庞大,但其力量分散在全球各地的殖民地。主力地中海舰队拥有20艘铁甲舰和60多艘辅助舰艇,这支舰队本可以轻易压制普鲁士海军,但战爭初期法国高层显然低估了海军在这场战爭中的作用,认为陆军的快速推进就能解决问题。
直到1871年末,当法国陆战不利,陷入僵局后,法国陆军將领阿道夫·尼尔和海军上將皮埃尔·德·热努伊才联合制定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从日德兰半岛北部实施两棲登陆,在普鲁士的后方开闢第二战场。这个计划的关键在於爭取斯堪地那维亚联合王国的支持。日德兰半岛北部居住著大量丹麦人,他们对1864年普丹战爭后被迫割让什勒斯维希-霍尔斯坦一直怀恨在心。
经过秘密谈判,斯堪地那维亚王储奥斯卡王子最终同意参战。作为回报,法国承诺战后將北日德兰,什勒斯维希归还丹麦,至於荷尔施泰因,由於已经属於汉诺瓦王国,需要另行协商。如果谈判失败,斯堪地那维亚联合王国將获得梅克伦堡-什未林大公国作为补偿。
1872年8月17日,黎明时分,柏林王宫笼罩在晨雾之中。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正在寢宫中安睡,突然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陛下,陛下!”侍从官的声音透看焦急。
威廉一世睁开眼晴,看到床边站看儿个神色紧张的侍从。
“什么事?”国王揉了揉眼晴,声音还带著睡意。
“陛下,斯堪地那维亚联合王国大使奥尔森伯爵求见,他说有极其重要的外交文件必须立即呈交给您。”
威廉一世看了眼窗外,天色刚刚泛白:“这个时候?让他进来吧。”
片刻后,奥尔森伯爵走进寢宫。这位六十多岁的外交官平日里总是保持著北欧贵族的优雅风度,但此刻他的脸色异常凝重,甚至有些憔悴。
“陛下,请原谅我在这个时刻打扰您。”奥尔森伯爵深深鞠躬,然后从公文包中取出一份文件,“这是我国政府的正式照会。”
威廉一世接过文件,借著烛光快速瀏览。突然,他的表情凝固了。
“鑑於普鲁士王国拒绝就北日德兰半岛的合法归属进行建设性谈判,无视该地区丹麦族居民的正当诉求,斯堪地那维亚联合王国政府认为,为维护北欧地区的和平与正义,保护我国同胞的合法权益,不得不採取必要行动...”
威廉一世抬起头,直视著奥尔森:“这是宣战书?”
“陛下,”奥尔森的声音有些颤抖,“根据国际惯例,从现在起两小时后,
两国將正式进入战爭状態。但是.::”他停顿了一下,“如果陛下愿意重新考虑北日德兰半岛的问题,战爭仍可避免。”
寢宫里一片死寂。威廉一世缓缓站起身,他特意掏了掏耳朵,然后转向身边的侍从:“我是不是听错了?我们北方的邻居对我们宣战了?”
“呢,是的,陛下。”侍从官战战兢兢地回答。
出乎所有人意料,威廉一世突然大笑起来:“哈哈哈哈哈哈!”
笑声在寢宫里迴荡,让在场的人都感到不安。奥尔森伯爵的脸色更加苍白了。作为理智派的代表,他一直反对斯堪地那维亚参与这场战爭,但王储奥斯卡和激进派占了上风。
“陛下,”奥尔森不得不硬著头皮继续说道,“您还有两小时时间。如果您能將北日德兰半岛转交给我们,战爭可以避免。”
威廉一世的笑声夏然而止。他冷冷地看著奥尔森,声音里充满了轻蔑:“既然你们想要战爭,那就来拿吧。”他走到窗前,望著渐渐亮起的天空,“当然,
別怪我没提醒你们,法国人的巴黎可都在我们的兵锋之下了。你们选择在这个时候背后捅刀,真是...有趣。”
奥尔森深深嘆了口气:“好吧,陛下,宣战詔书已经送达。我告辞了。”他再次鞠躬,“愿上帝保佑我们两国的士兵。
2
“上帝?”威廉一世冷笑,“上帝站在大炮多的一方。”
而在奥尔森大使走后,威廉一世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刚才的轻蔑和嘲讽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忧虑。他猛地转身,声音严厉:“安东亲王、陆军大臣罗恩伯爵、阿达尔伯特亲王都通知了吗?”
“通知了,陛下,”侍从官立即回答,“信使已经派出,他们马上就到。”
“很好。”威廉一世快步走到书桌前,“立即发电报给在法国前线的弗里德里希·卡尔亲王和毛奇总参谋长,告诉他们,我们的北方出现了新的敌人。还有,通知所有波罗的海沿岸的要塞进入最高戒备状態、通知汉诺瓦王国,告诉他们一旦有法军试图从北方或者他们那边登陆的想法,一定要以中立国的名义阻止,通知我们。”
“是,陛下!”
荷尔施泰因公国目前是汉诺瓦王国的,他得到了英国和奥地利的独立保证,
而从地图上看,就算法军从日德兰半岛登陆,他们最多只能夺回这里,想要深入到普鲁士北方核心领土,一个方案是直接登陆,另一个就是强行通过汉诺瓦的领地。
1872年8月17日上午9点整,斯堪地那维亚联合王国的宣战时限到期,战爭的序幕以一阵猛烈的炮击拉开。
菲英岛上布置的数十门大口径火炮同时轰鸣,炮弹如雨点般落向小贝尔特海峡对岸的胖特烈西亚港(前二就是威廉军港和基尔),虽然精度都不太准確。
与此同时,斯堪地那维亚海军舰队也加入了炮火攻击。炮火將普鲁士海军的三艘铁甲舰封锁在港口出不来,这样一来,普鲁士失去了將近一半的机动兵力。
双方进行了一波波的炮战。
就在排特烈西亚遭受炮击的同时,一支庞大的法国舰队正在斯卡格拉克海峡展开。这支从挪威各港口集结的舰队,护送著法国北方军团的登陆部队,开始在日德兰半岛北部实施两棲作战。
斯卡恩、勒肯、希茨海尔斯等地的海滩上,法军土兵如潮水般涌上岸。他们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普鲁士军队的防御部署出现了失误一一他们將主要兵力集中在奥尔堡、排特烈港等深水港口,认为敌人必然会选择这些便於大型舰只停泊和物资卸载的地点登陆。
深水港口可以让运输船直接靠岸,便於快速卸载重型装备和大量补给。但法国人偏偏反其道而行之,选择了那些看似不適合大规模登陆的浅滩和小型渔港。
他们用平底驳船和小艇將士兵送上岸,虽然效率较低,但完全避开了普鲁士的防御重点。
普鲁士的防御计划完全是基於对丹麦王国的假想。在他们的战略推演中,威胁始终来自东方的丹麦本土。谁也没有想到,敌人会从西面的海上发起进攻。
至於法国海军,他们还真没想到这一点,一方面是英国情报,另一方面就是在这之前也没有大规模登陆作战的先例。
法国人为了避免引起国际社会的过度关注。他们没有进行大规模的舰队集结,而是採取“化整为零”的方式,將航只分批调往不同港口。一部分先遣舰队悄悄前往挪威沿岸,悬掛的都是他国国旗,而且走的是北海航线,不易察觉;另一部分则在布雷斯特港口集结,摆出防御英吉利海峡的姿態。
直到8月16日,当法国舰队主力突然在英吉利海峡会合时,其真实意图才完全暴露。27艘铁甲航和147艘各型辅助舰艇组成的庞大航队,浩浩荡荡地向北航行。
而作为海上霸主,英国將英吉利海峡视为自己的“后院”,任何大规模军事力量的通过都会引起他们的极度警惕。当法国舰队进入多佛尔海峡时,英国海军的巡逻舰立即进行了拦截和警告。
消息迅速传到伦敦。唐寧街10號的內阁会议室里,气氛异常紧张。
英国首相威廉·格莱斯顿其实早就收到了相关情报。过去一个月里,情报部门不断报告法国海军的异常调动,但谁也没想到法国人会集中如此庞大的力量。
直到8月16日上午,法国政府正式照会英国,说明他们的舰队需要通过多佛尔海峡。这与其说是请求,不如说是通知。
“我们必须採取行动!”第一海军大臣柴尔德斯站起身,自光炯炯,“诸位,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本土舰队已经集结了二十二艘铁甲舰,如果联合普鲁士海军,完全可以在海峡伏击这支舰队!”
英国本土舰队14艘铁甲舰的规模,而为了监视法国海军,从海峡舰队调来了几艘。
“你疯了吗?”外交大臣格兰维尔伯爵立即站起来反对,这位老练的外交官脸色铁青,“休,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你想直接引发英法之间的战爭吗?”
“怎么不可以?”第一海军大臣柴尔德斯毫不退让,他重重地用手杖敲击地板,“格兰维尔,睁开你的眼晴看看!普鲁士军队都快打到巴黎了!拿破崙三世政府摇摇欲坠,法国人把舰队集中起来,显然是要做最后的挣扎。如果我们现在出手,直接灭了他的舰队,让他最后一点翻盘的希望都覆灭,这样,一直以来威胁我们的法国海军就不復存在了!”
他停顿了一下,声音变得更加激昂:“法国也会永远倒在大英帝国的脚下!
诸位,想想看,没有了海军的法国,他们在北非的殖民地、在印度支那的野心、
在太平洋上的据点,全都会成为无根之木!”
“这些地方,全都可以让我们来接受!帝国將成为真正的日不落国家。”
这番话在內阁成员中引起了一阵窃窃私语。殖民地大臣金伯利伯爵若有所思地摸著下巴,印度事务大臣阿盖尔公爵则和旁边的同僚小声交谈著什么。
“我必须提醒诸位,”陆军大臣爱德华·卡德维尔缓缓开口,“帝国陆军目前的规模太小了。我们本土只有不到十万正规军,其中大部分还分散在印度和各个殖民地。面对欧陆这种动輒百万级別的大战,我们能做的实在不多。”
他摊开手:“而且,诸位都知道,我们的陆军还在改革中。短管亨利-马蒂尼步枪才刚刚开始装备,新的团队制度也在试行阶段。现在实在不太適合介入这场战爭。”
“谁需要你们陆军?”第一海军大臣柴尔德斯不屑地挥挥手,“只要我们下定决心,在海峡上灭了法国舰队,剩下的交给普鲁土人就行了!我们可以给他们提供贷款,让他们继续作战。等法国彻底崩溃后,我们再派遣远征军登陆,占领几个港口作为赔偿。这不就了结了?”
“你把战爭想得太简单了。”外交大臣格兰维尔伯爵摇著头,“法国人还没丟掉巴黎呢,而且別忘了,奥地利人正在维也纳主持普法和谈。如果我们贸然出手,不仅会破坏和平进程,还可能把奥地利推到法国一边。到时候,我们面对的就不是一个法国,而是整个欧陆的敌意。”
“整个欧陆?奥地利怎么可能站在法国人一边。”
“怎么不可能?奥地利和俄国都不可能真心看到法国的灭亡,以及我们和普鲁士强大起来。”
而首相格莱斯顿皱著眉头,他拿起桌上的海军部报告仔细查看:“休,你確定我们有把握吗?根据这份报告,我们本土舰队目前只有二十二艘铁甲舰,其中'勇士'號还在船坞维修。就算能全部投入战斗,面对法国人三十五艘铁甲舰..:
这个数量对比,实在谈不上万无一失啊。”
“至少可以重创他们的主力舰队!”第一海军大臣柴尔德斯坚持道,“而且別忘了,普鲁土人在威廉港、基尔港、排特烈西亚港口还有七艘铁甲舰。如果我们现在就通过电报通知他们,让他们南下配合,二十九对三十五,再加上我们占据地利,胜算很大!”
“普鲁士海军?”海军部的次官这时候插话道,“恕我直言,大臣阁下,普鲁土人的海军经验有限。他们的腓特烈大帝號和?威廉亲王號虽然是新式铁甲舰,但舰员训练水平...”
“这不是重点!”柴尔德斯打断他,“重点是火力!现代海战拼的是大炮和装甲,不是风帆时代的操船技术!”
討论越来越激烈。有人支持柴尔德斯的冒险计划,认为这是彻底消除法国海上威胁的良机;有人担心引发更大规模的战爭,主张保持中立。
就在爭论最激烈的时候,会议室的门突然被推开。一位年轻的秘书气喘吁吁地跑进来,手里拿著一份刚刚收到的电报。
“首相阁下,紧急电报!”
首相格莱斯顿接过电报,快速瀏览。会议室里的人都紧张地看著他,试图从他的表情判断消息的內容。
片刻后,格莱斯顿的眉头舒展开来,他放下电报,环视眾人:“诸位,不用再爭论了。法国海军舰队已经通过了海峡。”
“什么?!”第一海军大臣柴尔德斯几乎跳了起来,“这不可能!我们的巡逻船呢?海峡监视哨呢?”
“根据多佛尔的报告,”格莱斯顿平静地说,“法国舰队在今天凌晨四点趁著大雾快速通过。他们没有一丝一毫的停留,我们的巡逻船太少了,根本无法阻止如此庞大的舰队。”
第一海军大臣柴尔德斯的脸色变得通红:“首相阁下,我们还有机会!他们现在应该还在北海,如果立即下令,我们可以联合普鲁士军舰在那里伏击他们!”
“够了,休。”首相格莱斯顿坚定地摇头,“时机已经过去了。我不会让大英帝国捲入一场准备不充分的战爭。”
他站起身,双手撑在桌上:“但这不意味著我们什么都不做。从现在开始,
立即停止对法国的一切秘密补给。那些通过中立国运送的军火和物资,全部截停。”
“同时,”他转向財政大臣,“罗伯特,准备一笔紧急贷款。是时候给普鲁士人输血了。既然法国人要孤注一掷,我们就帮助普鲁士人挺过这一关。”
“贷款数额?”財政大臣罗伯特询问。
“先准备一千万英榜。”格莱斯顿说,“如果需要,可以追加。我希望看到普鲁土人继续他们的攻势,而不是被法国人的海上行动嚇倒。”
第一海军大臣柴尔德斯颓然坐下,但还是不甘心地说:“首相阁下,我们错过了一个歷史性的机会。”
“或许吧。”首相格莱斯顿摸著下巴,若有所思,“但是休,有时候,不作为也是一种作为。让法国人和普鲁土人继续消耗彼此,对大英帝国来说,未必是坏事。”
“呵呵,现在这场战爭已经塑造了两个不死不休的敌人了,而我们,完全可以渔翁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