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毛熊很开心,到帐了与奥地利所得
第130章 毛熊很开心,到帐了与奥地利所得在俄奥边境那座古老而沧桑的克拉科夫,一列蒸汽火车正呼啸著驶向铁路的终点站。
站台边,一名身披厚重大衣的老者正专注地盯著眼前的棋局。他伸出两根枯瘦而颤抖的手指,犹豫地拿起白色的国王棋子,左思右想,最后还是无奈地放了下来。
他长嘆一口气,声音中透露出些许沮丧:“唉,我输了。”
“哎呀呀,施密特男爵阁下,那在下就不得不胜之不武了。”坐在对面的俄国瓦尔拉姆上校笑著说道,他穿著一身笔挺的黑色军装,脸颊因胜利的喜悦而泛著红晕。
施密特男爵紧了紧身上的大衣,仿佛要抵御內心的失落。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枚闪闪发光的金幣,轻轻拋给了瓦尔拉姆上校,“罢了,
这枚珍贵的玛利亚·特蕾西亚金幣,现在是你的了。”说完,他缓缓站起身来,
狂看丰杖朝铁道边走去。
瓦尔拉姆上校敏捷地接住金幣,吹了吹上面细小的灰尘,然后將其举到阳光下仔细端详。金幣在阳光下闪耀著迷人的光芒,精美的雕刻栩榭如生。“好东西啊,”他喃喃自语道,眼中闪炼著贪婪的光芒。
上校那圆滚滚的肚子几乎要把紧绷的腰带撑破,他吃力地站起身来,笨拙地提了提裤子。隨后,他威严地挥了挥手,一名身材瘦小的少尉立即小跑过来,手里还提著一个沉甸甸的皮箱。
“怎么还没来啊?”瓦尔拉姆上校也步到施密特男爵身边,有些不耐烦地抱怨道。
他的身后不远处,一排排马车整齐列队,周围还有约莫一个营的俄军士兵严阵以待。
他们正在等待一列来自奥地利的特殊火车。为了安抚强大的俄国,奥地利皇帝弗朗茨决定赠送沙皇五万支先进的洛伦茨步枪和一百万发子弹。
毕竟奥地利吃下了南德意志,但是说好的瓜分罗马尼亚联合公国还没影呢。
事实上,洛伦茨步枪现在堪称世界上最先进的步枪之一。
即使歷史上普奥战爭爆发时,它仍然是最顶尖的步枪之一。在美国南北战爭期间,无论是北方联邦政府还是南方邦联政府都曾大量进口这种精良的武器。
然而,彼时的人们尚未意识到后装步枪在射速和战术上的巨大优势。这种步枪不仅射速快,而且允许士兵採取臥姿射击,大大降低了被敌方击中的风险。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现在的俄国军队正处於一个尷尬的境地。由於军费遭到大幅削减,加上国內正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无暇顾及军事现代化,绝大多数俄国士兵仍在使用老式滑膛步枪,如普列士莫洛夫步枪。
这种武器射程短,精度差,在克里米亚的战场上已经被证明难堪大用。
因此,能够免费获得一批先进的洛伦茨步枪,对俄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沙皇亚歷山大二世欣喜若狂,立即下令由近卫军亲自前往接收这批珍贵的武器。
作为俄罗斯帝国的统治者,亚歷山大二世当然知道俄国地方官僚的腐败程度,所以他选择从圣彼得堡直接派遣自己最信任的近卫军来执行这项重要任务。
奥地利方面的负责人是德高望重的施密特男爵,而俄国一方则派出了瓦尔拉姆上校,他是歷史悠久的普列奥布拉任斯基近卫团的团长。
两人在站台上焦急地等待著,百无聊赖之际,便开始了一局西洋棋来打发时间。
“別著急,我的朋友。”施密特男爵掏出一只镶金的怀表,优雅地警了一眼,“距离约定时间还有整整十分钟,我们的客人向来守时。”
就在瓦尔拉姆上校准备搭话时,远处传来了一阵尖锐的汽笛声:“鸣鸣呜!”声音由远及近,越来越响亮。
紧接著,一名骑著骏马的传令兵飞奔而来,高声喊道:“大人,火车来了!”
隨著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声,那列载满军火的火车缓缓驶入站台,车轮与铁轨摩擦发出刺耳的“哎呀”声。终於,在一片蒸汽中,火车停稳了。
车门打开,一队身著笔挺制服的奥地利士兵鱼贯而出。为首的是一位英姿讽爽的连长,他大步流星地走到施密特男爵面前,立正敬礼,洪亮的声音响彻站台:“弗朗茨皇帝陛下万岁!”
连长从怀中取出一份仔细摺叠的文件和一支镀金的钢笔,恭敬地递给施密特男爵:“尊敬的男爵阁下,这批军火共计一万支洛伦茨步枪、十万发子弹以及一吨上等火药。请您过目並签字確认。”
施密特男爵戴上单片眼镜,仔细审阅文件的每一行內容。確认无误后,他龙飞凤舞地签下自己的大名,然后將文件和钢笔递给不远处正急不可耐的瓦尔拉姆上校。
老男爵用那沙哑却不失威严的声音说道:“上校先生,请签字吧。这些武器从现在起就是你们俄国的了。
瓦尔拉姆上校兴奋地接过文件,笔尖刚要落下,却突然顿住了。
他狡点地眨了眨眼,说道:“哎呀,施密特男爵阁下,不如等我们將货物装车並清点完毕后再签字如何?毕竟谨慎一些总是好的。”
施密特男爵微微一笑,优雅地点了点头,对这位俄国军官的谨慎表示理解。
得到首肯后,瓦尔拉姆上校立即挥手下令。早已等候多时的俄国土兵们在各自长官的带领下,有条不素地登上火车,开始卸载那些珍贵的军火,然后小心翼翼地將其转移到准备好的马车上。
俄国的铁路建设非常落后,华沙-维也纳铁路刚开始建设了一年多,按照歷史时间需要到1862年正式通车,因此,俄国派了一批马车来运输这批物资。
他们的计划是先用马车將货物运送到俄属波兰的拉多姆,再通过现有的铁路线到达华沙,最后沿著华沙-圣彼得堡铁路线辗转运抵帝国的心臟一一圣彼得堡。
“都给我小心点,这些可都是价值连城的宝贝疙瘩!”一位身材魁梧的俄军军官站在一旁,瞪大眼睛盯著搬运过程,不时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两名身强力壮的俄军土兵小心翼翼地抬著一箱沉甸甸的洛伦茨步枪,或是一箱装满弹药的木箱,努力保持又稳又快的步伐。他们的额头上沁出豆大的汗珠,
显然是在全神贯注地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突然一名年轻的俄军土兵不慎踩到一块突出的石头,脚下一歪。
顷刻间,一整箱珍贵的洛伦茨步枪如同不听话的孩子般散落一地,发出刺耳的撞击声。这突如其来的意外顿时打乱了整个搬运队伍的节奏,造成了不小的混乱。
一位脾气暴躁的俄军军官见状勃然大怒,箭步上前狼狼地端了那名倒霉的土兵一脚,怒吼道:“你这个蠢货!这箱枪比你那条贱命还要珍贵,懂不懂!”说罢,他又掏出隨身携带的皮鞭,对著那名士兵劈头盖脸地抽打起来。
这野蛮的一幕看得在场的施密特男爵直皱眉头。
这也太野蛮了。当然,这个时代军队体罚是正常的,奥地利军队中也不乏这种惩戒手段。
不过从维也纳来的施密特老爷心善,看不得这些。
眼尖的瓦尔拉姆上校注意到了施密特男爵的不適,他心思敏捷,不动声色地挥了挥手。
一名军官会意地上前制止了那位暴躁军官的惩罚。隨后,几个人小心翼翼地扶起那名摔倒的士兵,仔细检查了一下他的伤势。確认无大碍后,他们迅速恢復了搬运工作的秩序。
还有外国人看著呢,要注意点形象,尤其是在金主面前。
“都给我打起精神来!睁大你们的狗眼,看清楚脚下的路!”瓦尔拉姆上校用低沉而富有威力的声音喝道,目光如炬地扫视著每一个士兵。
搬了大半天儿,夕阳西下,装运工作终於完成了。
瓦尔拉姆上校耐心地等待手下人清点完毕並报告数量无误后,这才取出一支精致的羽毛笔,在签收文件上籤下了自己的大名。
“尊敬的施密特男爵阁下,”他用略带口音但礼貌的德语说道,“我很高兴地通知您,货物数量完全正確。我们由衷感谢您的专业和信任。”说著,他伸出自己那只肉乎乎却有力的手,与施密特男爵热情地握了一下。
“嗯,非常好。”施密特男爵微微頜首,声音中透著一丝疲惫却又带著如释重负的语气,“等下一批货物抵达时,我会通过电报及时告知贵国政府。”说完,他伸手拿起放在桌上那顶做工精良的礼帽,准备告辞。
“且慢,尊敬的男爵阁下。”瓦尔拉姆上校突然微微前倾身子,脸上露出了一抹神秘的笑意,“请允许我代表沙皇陛下,赠送您一份小小的礼物,以表达我们两国之间深厚的友谊。”说著,他优雅地接过身后一位军官恭敬递上的精美手提包,小心翼翼地打开。
包內静静地躺著一把造型华丽的军刀。
刀鞘由上等皮革精心缝製,上面绣看繁复精美的纹;刀柄则镶嵌看儿颗闪闪发光的宝石,在昏暗的光线下依然熠熠生辉。
“这是一把珍贵的切尔卡斯军刀,”瓦尔拉姆上校语气中带著几分自豪,“我们特意为您准备的,尊敬的施密特男爵。”
“一枚金幣,一柄军刀。”瓦尔拉姆上校玩味地把玩著那枚闪烁著金光的玛利业·特蕾西业金幣,然后用他那双深邃如大海般湛蓝的眼晴直视看施密特男爵,郑重其事地说道:“愿我们两国的友谊如同这金幣和军刀一般,永远闪耀,
坚不可摧。”
俄国,圣彼得堡,冬宫。
当接到第一批洛伦茨步枪已经顺利运抵拉多姆的消息后,沙皇亚歷山大二世难掩兴奋之情,他那標誌性的浓密鬍鬚都欢快地翘了起来。“看来弗朗茨还算是个讲信用的忠厚之人啊,”他满意地感嘆道。
“陛下,”站在一旁的俄国战爭部长尼古拉·奥努弗里耶维奇·苏霍扎內特將军恭敬地开口,声音低沉,“根据陆军部的详细测试,洛伦茨步枪的有效射程可以轻鬆达到三百米到四百米,最大射程甚至可以触及八百米左右。更重要的是,它的精確度比我军现役的步枪高出太多了。”
他顿了顿,然后建议道:“我认为我们可以考虑採购十万支,优先装备给我们的精锐部队。这將大大提升我军的战斗力。”
奥地利帝国目前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武器装备更换,更换成后装步枪是大势所趋,还有火炮,也要淘汰一部分。
那么,总不能还和之前一样销毁或者放在仓库里吧。
弗朗茨就想到了这个方法,后世的体验式营销,类似於“先用后付”。
他送给亚歷山大二世的这几万支步枪一方面可以提高俄国的好感度,另一方面就是让他们亲身体验產品的品质和价值。
弗朗茨可不信俄国的近卫军用惯了先进的洛伦茨步枪之后还愿意回去用自己那老掉牙的滑膛烧火棍。
俄国有著庞大的军火市场,这就是奥地利军火打开国际销量的第一步。
另一个潜在的大客户则是美国南方各州,虽然现在还没和联邦政府闹,但这是迟早的事情,可以先让红脖子们买几支回去看家护院用,为日后爆发的內战提前布局。
火炮也同理,就算奥地利的火炮不如法国的线膛炮,但是还是世界先进水平,扔进国际军火市场照样一堆人买,这可就算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可以用於武器研发。
“呢。”沙皇亚歷山大二世看向自己的財政部长亚歷山大·克尼亚热维奇,
眼里满是期望。
步枪算是消耗品,如果能再採购十万支,加上弗朗茨送的五万支,可以组建一支十万人的精锐部队,用於以后对外战爭或者镇压起义。
然而,克尼业热维奇大臣的脸色却阴沉得像西伯利业的寒冬。他冷冷地提醒道:“陛下,恕我直言,您似乎忘了一件事。奥地利人虽然慷慨,但也只送了我们一百万发弹药和些许火药罢了。”
说著,他警了一眼一旁的战爭大臣苏霍扎內特將军,语带讥讽地补充道:“就算火药可以用我们自己生產的,那弹药呢?还不是得向奥地利人买?这可是一笔天文数字啊!若您执意再添购十万支,那我看这財政部还不如直接併入陆军部算了。”
苏霍扎內特將军自然不甘示弱,立刻反唇相讥:“哼,要是財政部的金库现在已经空得能跑老鼠了,我倒觉得不如让別人来管理更妥当些。”
眼看两位大臣剑拔弩张,一触即发,沙皇亚歷山大二世轻咳一声,及时制止了这场即將爆发的口舌之爭。
“五万支,”沙皇一脸肉疼地说道,“我自掏腰包出一半。至於弹药问题,
派人去维也纳和弗朗茨好好商量商量。別忘了,帝国军队上次吃败仗,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武器落后。至少要让我们的近卫军用上好枪啊。”
財政大臣克尼亚热维奇虽然脸色难看,但也只得勉强应承下来。
没钱啊,关键是没钱,而俄国內阁的共识是只要解放了农奴,帝国就会有钱了。
然而,这谈何容易?那些视农奴如命根子的贵族们,怎会轻易放弃自己的特权和土地?
这项艰巨的任务一直落在內政大臣谢尔盖·斯捷潘诺维奇·兰斯科伊的肩上。他和內政次官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米柳京为此四处奔走,但目前收效甚微。
“还有一事,陛下。”財政大臣克尼亚热维奇微微欠身,“先前英国人曾来找我们谈判贸易条约,但出於国家利益考虑,我们婉拒了。鑑於自前俄奥关係日渐密切,我们不妨与维也纳商討签订贸易协定。这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们的財政状况。”
亚歷山大二世若有所思地沉吟片刻,隨即说道:“可以,就这么办。让帕维尔·帕夫洛维奇·加加林亲王作为特使前往维也纳,全权负责这些事宜。戈尔恰科夫亲王刚刚启程不久,就不必打扰他了。”
“说起来,我们在维也纳的大会上可谓是大获全胜啊!把套在我们脖子上的柳锁卸去了天半,”业歷山大二世忽然爽朗地大笑起来,眼中闪炼看自豪的光芒,“戈尔恰科夫亲王和在座诸位功不可没。待亲王归来,我定要设宴款待大家,好好庆祝一番!”
“谢陛下。”几位大臣恭敬地欠身道,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陛下,第一批来自法国和英国的战爭赔款已经到帐了!”財政大臣布鲁克男爵兴奋地报告,脸上的笑容如同现今维也纳的阳光般灿烂,“整整5000万弗洛林,已经安全地存入了帝国金库。”
现在金本位制逐渐流行的时代,奥地利帝国、俄国是银本位制,英国已经確立了金本位制,法国则是金银复本位制,一口气拿出7亿弗洛林价值的黄金或者白银储备是不可能的。
因此,法国和英国將在未来三年內分期付清这笔巨额赔款。
“我敢打赌,我们亲爱的財政大臣从今以后再也不会因为国库空虚而失眠了,哈哈哈!”弗朗茨皇帝也难得开起了玩笑。
为了维繫帝国的运行,布鲁克男爵这位財政大臣当得可真是苦,歷史上为了弗朗茨战败背了黑锅,最后自杀明志。
这次弗朗茨一定会给他应有的荣耀。
大臣们纷纷会意地笑了笑,隨后,首相布尔伯爵开始匯报这次奥地利帝国领土合併的具体情况。他神采奕奕地说道:
“陛下,请允许我向您详细匯报。南德意志四邦国的人口约为1100万,萨克森王国加上萨克森-魏玛-艾森纳赫大公国等国的人口约300万,阿尔萨斯地区的上莱茵省则有约50万人口。这些新併入的地区,都是德意志人聚居之地。”
布尔伯爵顿了顿,继续道:“根据1857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我们奥地利帝国原本有3600万人口,其中德意志人约950万。如今加上这些新增的德意志人,我们的总人口將跃升至惊人的五千万!其中,德意志民族的占比將达到约百分之四十八。更可喜的是,我们的领土也扩展了十四方多平方公里,使帝国的总领土面积达到了令人瞩目的八十一万多平方公里。”
他自信满满地总结道:“在这次扩张之后,我相信我们伟大的奥地利帝国將会更加稳固、繁荣。”
“首相阁下,容我补充一点,”奥地利外交大臣安东·冯·施默林彬彬有礼地插话道,“您似乎遗漏了我们新纳入版图的亚歷山德里亚和塞西亚河以东的领土。这些地区可都是撒丁人的聚居地啊。”
“啊,是的,谢谢提醒。”布尔伯爵微微点头,“不过那里的人口应该不会太多。”他补充道,“前撒丁领土的人口统计工作还在进行中,另外还有一些人需要按照协议礼送出境。”
“哦,说到前撒丁领土,”首相布尔伯爵恭敬地转向皇帝,“陛下,您对这片新领土有何安排?是併入伦巴第-威尼西亚王国,还是.....:”他的声音逐渐变小,显然对皇帝的意图有些拿不准。
事实上,他和其他內阁大臣们私下里都在猜测:皇帝陛下是否会成立一个新的附庸国,並让那位美丽动人的玛利亚·克洛蒂德公主出任女公爵。
毕竟,维也纳的贵族圈里盛传这位克洛蒂德公主经常出入美泉宫,与皇帝、
皇后夫妇关係匪浅。
弗朗茨皇帝仔细翻阅著手中的简要报告,眉头微,陷入了沉思。
片刻之后,他抬起头宣布:“將这块地方成立新的皇室直属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