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第111章布达佩斯一件宽的办公室,
“总统阁下,这是我匈牙利共和军最新的报告。”乔治·克拉普卡上將的声音打破了办公室里的寂静。他刚从海外匆匆赶回,接手了混乱的匈牙利共和军,
短时间內就將军务整理得並井有条。
他从办公桌抽屉里取出一份百色的文件递给了刚步入办公室的匈牙利总统科苏特先生。
“我已经以秘密训练的军队为基础进行了扩编训练,”克拉普卡上將继续匯报导,语气中带著一丝自豪,“现在我军数量从5万人增至约十五万人。不过......”
他顿了顿,脸上浮现出一丝遗憾,“不过质量上,恐怕还是比不上奥地利的部队。”
“很不错了,我的老伙计。”科苏特总统疲惫地拍了拍自己这位老朋友宽厚的肩膀。他的眼中布满血丝,显然已经好几天没有睡个安稳觉了。
科苏特总统摇了摇头,语气中充满感激,“多亏了你,把混乱的军队整编完毕,这已经比十年前强太多了。”
克拉普卡上將张了张口,最终还是无奈地说道:“但是我们面临的对手也比十年前强太多了。根据萨勒格布那边传来的情报,奥地利军队已经击败了法-撒联军,很快就能腾出手对付我们了。”
“怎么?你怕了吗?”科苏特瞪大了通红的双眼,直视著身著一身黑色军装的克拉普卡。儘管如此,他的语气却出奇地平和。他心里清楚,自己的这位朋友和他一样,都是愿意为了匈牙利付出生命的人。
“不,科苏特。”克拉普卡上將深深地嘆了口气,“我只是在阐述事实罢了,
克拉普卡从自己的办公桌里抽出一张画满標记的作战地图,神情凝重。“克罗埃西亚那边我们本来以为能打个大胜仗,但是,”他用遗憾的语气说道,“马祖拉尼奇先生的部队错失了良机啊。”
“赛克什白堡被我们攻下来了,这是一件好事,”克拉普卡上將用自己粗糙的手指指向布达佩斯的西南方向,然后又补充道:“但是我们损失了太多的土兵。多瑙河畔也有几个要地没有攻下来,这样我制定的防御计划效果会大打折扣。”
克拉普卡上將越说越沮丧,眼镜后的双眼甚至有些湿润。突然,科苏特握住了他的手,语气坚定地说:“冷静点,乔治。”
科苏特安慰道,声音中充满了激情:“匈牙利王国永远会存在下去,就算我们失败了,我们的子孙、也会为了马扎尔民族而不停地奋战!”
克拉普卡上將用手帕轻轻擦拭眼角,声音有些硬咽:“对不起,我失態了。”
他稍稍平復了一下情绪,继续匯报:“好消息是阿图尔·戈尔盖將军率领的秘密部队已经顺利抵达锡比乌附近。如果罗马尼亚联合公国的军队能够配合,至少特兰西瓦尼亚大公国我们可以拿下大部分。用亚歷山德鲁大公的名义来號召,
至少会有部分罗马尼亚人愿意加入我们。”
科苏特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可是罗马尼亚人真的会加入吗?这要看是弗朗茨皇帝陛下的名头大还是亚歷山德鲁大公的名分大了。大部分罗马尼亚平民恐怕还是不愿意掺和这种叛乱的事情,毕竟,现在生活还能过得下去。只要生活能过得下去,谁又愿意做这种砍头的买卖呢?
杜伊勒里宫。
英国外交大臣拉塞尔勋爵的第一站就是这里,奥撒战爭的规模不断扩大,先是演变成奥撒法战爭,后来德意志邦联也捲入其中。拉塞尔勋爵忍不住在心里咒骂了一句前任首相德比勋爵,真是给他们留下了个烂摊子,欧洲的格局恐怕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了。
“陛下,”拉塞尔勋爵开门见山地说道,语气中带著一丝焦虑,“眼下局势愈发复杂。普鲁土王国一方面攻打贵国的阿尔萨斯地区,另一方面又在和北德意志邦国进行合併谈判。与此同时,奥地利帝国也已经开始了南德意志邦国的谈判。”他停顿了一下,说:“我想,我们两国都不希望看到普鲁士这条狗变得太强大吧。”
“普鲁士这条狗”,这个称呼不经意间流露出了大英帝国的傲慢。
普鲁士王国这个准列强竟被英国的外交大臣如此轻蔑地称呼,这也的確体现了这个时代大英帝国的傲气。
毕竟,普鲁士目前不过是大英帝国扶植的对抗奥地利帝国的棋子。若是少了普鲁士,很可能奥地利帝国真的能吞下整个德意志,成为一个令人生畏的巨无霸。
哈布斯堡家族的声望在德意志地区非常高,没有其他家族可以与之相提並论,毕竟他们可是出了无数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
拉塞尔勋爵凝视著明显苍老了几分的拿破崙三世,继续说道:“陛下,俄国是绝对不会坐视普鲁士王国强大起来的,他们之间本就存在矛盾。再者,因为克里米亚战爭时的背叛,奥地利帝国也不被亚歷山大二世所喜。我们三个国家联手,足以主宰整个欧洲..:”
拉塞尔勋爵心中还是颇有几分自信能说服法国的。毕竟法国与奥地利也算得上是宿敌了,加上最近这次战爭的教训,为了避免奥地利帝国过度强大,法国很可能会站在英国这边。
就在拉塞尔勋爵扶了扶眼镜,准备继续他的说辞时,却被拿破崙三世突然打断了,“恐怕事情没那么简单,俄国可能已经和奥地利帝国达成协议了。”
“什么?”拉塞尔勋爵惊讶地张大了嘴,一时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英国外交部目前可没收到这方面的情报。
阿奇尔·福尔德首相见状,轻咳一声接过话茬,解释道:“事情是这样的,
之前我们和俄国人签订了协议,让他们帮忙监视俄奥边境上的奥地利军队。然而,他们却没有向我们传递奥地利边境军秘密撤离的消息,导致我们在布雷西亚之战中吃了个大亏。”
“我们分析,这很可能是因为弗朗茨和亚歷山大二世已经实现了和解。再加上这几天满天飞的消息说奥地利帝国要合併南德意志,也没看到俄国人有任何反对的跡象。这个俄奥协议,恐怕是真的达成了。”
听到这里,拉塞尔勋爵的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如果俄奥再加上个普鲁士一起对付英国和上了几分元气的法国,这仗恐怕是打不了的。而且,拿破崙三世也不会傻到当这个出头鸟。拉塞尔勋爵沉思片刻,决定採取另一套方案。
经过一番激烈的討论后,拉塞尔勋爵终於开口道:“陛下,英国会支持您获得一个体面的和平。但是,我们需要您来確保汉诺瓦王国的存续。”这是他们此行的最低条件。
掌破仑三世僵硬地扭了扭脖子,看向英国的拉塞尔勋爵,一字一句地说道:“我需要保证本土没有任何损失。还有,被俘的法军士兵,我们必须接他们回家。”
拉塞尔勋爵沉吟片刻,终於点头道:“可以,陛下,英国会支持您这些正当的条件。”他的措辞也变得含糊起来,“正当的条件”这个词留下了很大的解释空间。
在拿破崙三世离开不久后,留在最后的阿奇尔·福尔德首相拉住了准备离开的拉塞尔勋爵,將他拉到一个僻静的角落。首相压低声音说:“拉塞尔勋爵,因为这次战爭的失败,巴黎的共和派已经蠢蠢欲动,有人甚至在准备示威游行了。”
“所以,我们需要保证至少明面上法国不能失败,您明白我的意思吗?”
看著阿奇尔·福尔德首相闪烁的目光,拉塞尔勋爵心领神会。
他在心里暗自感嘆,巴黎可真是个革命老区啊,动不动就要搞事情。要换做我们英国,就该出动骑警狠狠地镇压这帮不安分的泥腿子。
“首相阁下,”拉塞尔勋爵也趁机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关於我们两国的贸易条约..:”
“哦,当然,”福尔德首相立刻会意,“我会安排財政大臣皮埃尔·马格尼先生儘快与贵国开启谈判进程的。”
“合作愉快,首相阁下。”拉塞尔勋爵伸出手,脸上掛著圆滑的微笑。
“嗯,愉快,尊敬的拉塞尔勋爵。”福尔德首相也露出了狡点的笑容,与之握手。
都灵,这座1859年常驻人口仅有十几万的城市,在加富尔首相的精心规划下,曾经被誉为“小巴黎”。城市的市政建设井然有序,街道整洁宽敲,建筑优雅华丽。然而,如今这座往日寧静祥和的都市,已经陷入了一片混乱与恐慌之中。
奥地利大军如同一张巨网,从三面將都灵团团围住。城內不时传来震耳欲聋的炮弹爆炸声,每一声轰鸣都让这座美丽的城市颤抖不已。
攻破一座坚城,除了用无数土兵的生命去填平城墙,还有两种方法:一是长期围困,慢慢耗尽城內的粮草;
二是从內部瓦解城防。就像拿破崙战爭末期那样,被反法联军攻入的法国本土並没有如拿破崙皇帝所期望的那般奋起反抗,將入侵者淹没在法兰西民族的汪洋大海中。
相反,一座座城市爭先恐后地向反法联军投降,有的城市向一个连队投降,
有的甚至向一个班投降,更有甚者,竟有一座城市对单独一名骑兵举白旗。
如今的撒丁王国,处境与当年的法国何其相似。长期的压榨已经让民眾苦不堪言,接连不断的失败更是让他们对强国的美梦彻底幻灭。农村地区遭受的压迫最为严重,也最容易向奥地利军队投降,这正是奥军能够如此迅速地包围都灵的主要原因。
撒丁新任都灵集团军司令曼弗雷多元帅虽然还算有几分本事,至少他明智地收缩了兵力,避免在野战中被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奥军轻易歼灭,努力维持著撤退的生命线。但是,实力的悬殊差距摆在那里,就像一个成年人认真对付一个屡次挑鲜的顽童,胜负已经註定。
在都灵郊外名为爱若诺的防御阵地上,一位留著浓密大鬍子的奥地利军官悠閒地坐在一个弹药箱上,嘴里叼著一支刚点燃的劣质香菸。他拿起望远镜,饶有兴致地观察著被反覆轰炸的撒丁阵地,不禁感嘆道:“哦,天哪!真他妈的狠啊,这肯定是攻城白炮吧,瞧这威力。”
“轰!”“轰!”“轰!”
一枚枚从维也纳千里迢迢运来的重磅炮弹不断落在都灵的防线和市区。曾经引以为傲的建筑在瞬息之间灰飞烟灭,扬起的尘埃遮天蔽日。
奥地利帝国皇帝弗朗茨已经下达了明確指令:奥军土兵的性命高於一切。
至於都灵的损毁,等战后再重建便是,反正也不关他的事。
“团长,”大鬍子军官的副手小心翼翼地看了看手中的怀表,向悠哉悠哉的长官报告道,“按照计划,我们还有十分钟就要发起进攻了。”
“好吧,好吧。”团长不以为然地挥了挥手,“让小伙子们都装上刺刀,这可是千载难逢的立功机会啊,哈哈哈!”
与此同时,在摇摇欲坠的都灵王宫內,一场激烈的爭执正在上演。
“陛下,为了王国的未来,您必须立即撤离!”加富尔首相额头上渗出豆大的汗珠,他使出浑身解数,试图將死死抱住石质椅子的国王拉开。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双目赤红,宛如一头受伤的雄狮。他声嘶力竭地咆哮道:“我决不能拋弃我的子民!我是撒丁的国王!这是我的首都!!!”
加富尔首相的额头都急的冒汗了,现在这个时代,国王也是一个很大的筹码,俘虏了国王,可就什么就都完了。
在轰鸣的炮火声中,这座曾被誉为“小巴黎”的美丽城市正在一点一点地化为灰烬。
都灵的命运,似乎已经被烽火中的硝烟所笼罩,一个时代即將在炮火中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