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祸乱根源
第148章 祸乱根源似乎是听到了李察和侍从的脚步声,弗拉维乌斯大公声音苍劲有力的道:
“过来吧,陪我欣赏这些荆棘。”
侍从不动声色的离开了园,李察则是走到了弗拉维乌斯大公的身前,默默无声的看著弗拉维乌斯大公修剪著野蛮生长的荆棘丛。
这生命力顽强的植物深深扎根於园贫瘠的土地之中。
杂乱纠缠著的枝丫表面满是倒竖的棘刺,墨绿棘刺上隱隱泛著寒光。
和帝国其他地方品种的荆棘不同,北境的荆棘更加坚韧顽强,即使在冻土和荒漠也能生长,正如在北境顽强生存了多年的北境民眾。
弗拉维乌斯大公的钢铁剪刀不断穿行在荆棘丛之中,再坚韧的荆棘丛也无法抵挡钢铁的锐利。
大公的修剪不像是为了美观,反而像是单纯的摧毁。
李察眼前的一片荆棘丛很快就被修剪的支离破碎,只留下一些短茎留在地表,但是不远处的荆棘丛仍然张牙舞爪,似乎在向这边延伸著。
眼看一片荆棘丛被修剪的一乾二净,弗拉维乌斯大公常常吐出一口浊气。
李察略微感到一阵不解,弗拉维乌斯大公的修剪完全像是一种摧毁,经过他修剪的荆棘丛只剩下了一片废墟。
“鐺!”
弗拉维乌斯大公隨意的將钢铁剪刀弃置在地上,转头对著李察悠悠开口道:
“弗拉维乌斯宫內所有的园都种植著铁荆棘,它是北境最顽强的植物之一,无论是颶风还是凛冬都无法將它们毁灭。”
“这片冻土之上曾经生长过无数植物,但千百年的恶劣天候和战爭动乱过去,长存在这片黑色土地的仍然只有铁荆棘。”
“所以我最爱这种植物,没有什么能摧毁它们,无论是极寒还是凛冬。”
李察挑了挑眉毛,大致明白大公在用铁荆棘隱喻北境人。
不过看样子弗拉维乌斯大公作为一位传统武人,艺术文化水平也不是很高,至少李察不太容易从他的话中领会到这层意思。
好在弗拉维乌斯大公也没有继续抒情,而是带著李察在园之中走了一段距离,来到了一处岩石小亭之中。
两人对坐在石桌两侧。
弗拉维乌斯大公率先开口道:
“就在你来之前不久,我刚刚接见了三皇女殿下的使者,那位名叫维洛塔的军官向我索要效忠书,希望我能在之后的派系斗爭之中支持三皇女。”
“据她所说,帝国东南已经有十二位总督向三殿下献上了效忠书,请求殿下在大皇子的迫害之下得到庇护。”
“这些人之中还有著我的老朋友,当年也曾追隨陛下开疆拓土。”
“何等荒谬,莱恩王国,巨魔部落和海族联合都在对帝国虎视,所谓神圣的奥古斯都们竟然在筹备一场庞大的內战。”
“他娘的,我们的帝国怕是要完。”
大公笑著摇了摇头,眼神之中也浮现出些许悲哀之色。
李察自然也是眉头微皱,维洛塔也告知了他关於效忠书的事宜。
但是具体向三皇女献上效忠书的总督人数並没有透露。
看来是自己的领地和军力强度都不足,这些核心的机密並没有提前告知自己,而是告诉了权势军力更加强大的北境大公。
帝国东南因为出海口的缘故贸易发达,行省普遍要比中部和西部富庶。
十二位东南总督的效忠加上三殿下手中紧握著的三支申种军团,已经勉强可以和占据中央和帝国中央部队的大皇子抗衡。
未来內战的主导双方势力均衡,军力强大的同时都有著正统性。
这场內战一定会旷日持久,打的帝国十室九空,糜烂万里都有可能,最后的好结局是大皇子和三皇女两分天下,坏结局怕是整个亚兰帝国被內外动乱倾轧的粉碎。
一个庞大的乱世就要来了,那既意味著动乱也意味著阶梯。
李察心中不免思考起未来北境乃至尤里乌斯领在动乱之中所处的位置,与自己未来的方向。
荒野沃土千里,大半已经被自己收入囊中。
正如维洛塔所言,这千里黑土沃野是一个庞大的粮仓,只要將它死死入手中,自己就绝不发愁军队粮草的事。
在加上骑砍系统提供的练兵能力,自己只需要时间就能拥有一只足够庞大的军队。
到时候有粮有兵,自己也未必不能爭霸天下。
当然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解决莱恩王国必然发动的入侵战爭,千里黑土沃野不只是自已需要,饱受苦寒之地粮食產量折磨的兽人们更是垂涎欲滴。
心中思绪电转,只用了数秒时间。
李察继续將注意力集中在和大公的谈话之中。
此时弗拉维乌斯大公正在捶胸顿足,对著往昔的经歷开始恼恨起来:
“其实我早就预料到会有今天的动乱,祸根早在十五年前就已经种下,那时候皇帝就错了,他大错特错!”
李察微微挑眉,继续听著弗拉维乌斯大公讲了下去。
只见大公深吸了两口气平復著激动的心情,隨后才缓缓继续讲述道:
“帝国只应该有一个继承人,也只能有一个继承人。”
“陛下既然已经选择了大皇子作为太子,就决不能將伊莉莎白外放到远东担任军官,
大皇子为皇帝,伊莉莎白为元帅,內外辅佐壮大帝国的构想完全是痴人说梦。”
“孩子五岁时就能看出秉性,他们都是虎狼!”
“一个掌管中央,一个外放领军,这样做的唯一结果就是同室操戈,就是一场席捲全国的內战。”
弗拉维乌斯大公一边说著,一边还不忘重重锤了两下大腿。
他粗大的铁拳砸在腿上发出沉闷的声响,简直像是铁锤砸击石板。
李察默默將这一幕收入眼中。
看样子这位八十多岁的传奇战士和大公爵仍然有著不俗体力和战斗力,接下来和莱恩王国的战斗中应该还能承担起领袖的人物。
不等李察开口讲话,弗拉维乌斯大公眼中射出冷厉的光:
“帝国局势倾颓到今天这一步,我也难辞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