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新的擂台赛
沈幼宜依旧遵守著她最初的那个想法,沈幼宜不是一个很喜欢挑起是非的人。但倘若是非选择了她,她必然不会忍受的。
她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又怎么会接受当一个傀儡,自己什么错事都没有做,反而要被摆布被操控,被害了性命还要说一句感恩的话,那样的事情沈幼宜可做不来。
“倘若有一日必须在反与不反之间选一个,我会很赞成你这个想法的。”
沈幼宜果然和他想的一句,不谋而合。
“不愧是我的宜儿,你我的想法竟然出奇的一致。”
“我们这才是正常人的思想,不要被那些腌臢事给污染了才是。”
“有你这样的人在我身边,那种事情就永远都不可能发生的。”
“我觉得只是一部分与我有关,聿珩,你心思纯善,纵使有这样的想法也是被迫的,我知道你內心是极度不想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她是懂他之人,他亦是懂她之人。
而时隔半月,第二封信很快就邮寄到了宋家。
宋玉安出府的时候刚好有信差上门送件,见宋家有人出来,便將信交给了宋玉安。
宋玉安也没有想到宋玉笙的书信送的如此勤快,还以为是爹爹的信。
“您是宋家的公子吧,这有一封从南方送过来的书信,今个刚到,您请收好。”
“多谢了。”
他看了看信封的表面,上面画了一朵茯苓,小妹爱作画,定是小妹的手笔。
宋玉安给了信差赏钱便回了府上。
“大哥,你怎么又回来了?”
宋玉徽適才从院子里出来,准备去看看园子里的蔬菜,帮忙除除草。
素日里这些閒散的活都是小妹承包的,原本是由娘亲亲自打理的,因府上下人经验不足。
本书首发10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前院那一块小园子平日里只有娘亲,爹爹和茯苓经手,娘亲肚子显怀,行动不便,弯腰这样的动作更是不易,宋玉笙心疼娘亲,便主动揽下了差事。
娘亲当时也没有拒绝,觉得这是锻链宋玉笙的动手能力,她这个年岁,正是学什么都很快的时候。
宋玉笙乾的倒也津津乐道,她就像是有使不完的力气一样,喜欢做一些没有尝试过的事情,一整日都在忙碌也不会嫌麻烦,反而乐在其中。
“这丫头也不知隨了谁,总是如此。”
此话爹爹常常掛在嘴边。
想起那个时候,一家子其乐融融,聚在一起也有说不完的话,日子过得很快乐。
如今少了一人,府上每日看起来也没有什么变化,只有心中思念小妹的人心底都空嘮嘮的。
小妹將园子打理的很好,她走之前宋玉徽正好春闈结束,便接手了差事。
临行前宋玉笙还对她的二哥哥千叮嚀万嘱咐,让对方照顾好府上的园子。
娘亲平日里做的那些新菜式,在大酒楼里都没有见过的食谱,很多食材都是娘亲自己种植出来的,包括那些佐料。
“是小妹的书信。”
京中新开了家拳馆,今日在城中开了擂台,宋玉安打算去比试比试,正好也看看他的能力。
他特意穿著朴素,脸上做了简单的改变,不熟悉他的人不会想得到他是宋家的大公子。
“娘现在不在府上,书信还是等娘和爹回来再拆吧。”
宋家家风很好,便是连这样的小事都顾及到彼此。
宋玉安闻言轻轻点头:“虽然现在就想拆开来看看,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不过你说的有道理,我將它交给茯苓姐,我先出去了。”
擂台赛应该快要开始了,他可不想错过练手的机会。
“行,家中一切有我,你行事也要多加注意,宋府如今仍然在风口浪尖上,诸事都需要顾全整个宋府。”
“这一点我清楚,你放心好了。”
宋玉安做事比三年前有分寸多了,这些年的经歷铸就了如今的他。
此事他虽然没有跟娘亲说过,但也不会给宋家惹麻烦的。
而爹爹如今刚刚官復原职,一切看起来都显得顺遂的许多。
“一切当心。”
宋玉安再经过园时,宋玉徽正提著壶从园子里走出,见宋玉安还未离开,思索了片刻还是再提醒了一句。
“我这几年拳法也不是白练的,定有分寸。”
他挥了挥拳头,显得十分自信。
宋玉徽是顾虑他的安危,但更多的是外面盯著他们的那群人隨时都有可能拿一件事情来做文章,若是让那群人抓住把柄可不是什么好事。
不过他兄长当是有分寸的人,也不必多加提醒。
京城武馆,擂台之上,报名者十分踊跃。
那新开的赵家武馆为了打响自家的名號,投了不少钱进去推销。
擂台赛的奖金丰富,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他们当中也有不少做工的老百姓,也想来碰一碰运气。
宋玉安急急小跑过来的时候,就看到有不少人还在朝著擂台的方向走过去。
他加快了脚程,想在其他人面前寻到一个好位置。
“公子,这里报名。”
宋玉安的贴身书童也跟著宋玉安一起来了擂台,他先宋玉安一步出了府,给宋玉安寻找位置。
武馆擂台,需要先报名才能参加比赛。
报名的队伍已经排到了东街的后面,队伍一点点缓步挪著,书童玉明眼尖,隔著人群便看到了他家公子。
他连忙招呼著他家公子上前,这个队伍他已经排了有一段时辰了,公子只需要顶替他的位置就好。
“我来了。”
宋玉安夸讚玉明机灵,朝著玉明竖了个大拇指。
玉明是当日娘亲为他和二弟挑选书童时为他择选的,原本想给他选个性子沉稳的,在他身边帮著他做事情也能细心些。
不过他不想要性子沉稳的,他觉得太闷,这种贴身书童时常伴在他左右的,他还是想要性子活络一些,动作麻利一些的。
沈幼宜便遵从他的想法,为他挑选了一个合適的过来。
玉明已经跟隨在宋玉安身边快一年的,宋玉安需要他的时候就带著他,不需要他的时候就將他留在府上。
玉明也很懂事,主子不让做的时候绝不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