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关於赵家的未来
第96章 关於赵家的未来就在云天养在关山镇大杀四方的时候,整个汉乡城陷入了一片紧张和肃穆之中,
李旦遵照云天养的军令,带著正在港口修整的水师部队上岸,从周勇的手中接过了维持城中秩序的责任。
李旦也不敢怠慢,接到命令后立刻便集结好部队,並立刻带著水师的士兵上岸,將士兵们布置在城市的各个位置防守,甚至还亲自坐在了汉乡城的城头。
现在的汉乡城中有大量刚刚从朝鲜弄来的移民,还有很多倭寇的奴隶。总人口已经达到了將近6000人之多,如果没有一定的武力坐镇,很可能会出现一些乱子。
公然作乱那些人肯定是不敢的,毕竟在这样出了城就是荒郊野岭的地方,他们就算乱起来了又能怎么样?
但是小偷小摸的肯定是少不了的,別高看这个时代的人的素质,正所谓仓稟足才知礼仪,在物资条件尚不富足的汉乡城,这些事情是免不了的。
以往这些事情都是民兵们在做,云天养有心模仿后世的一些政策,將一些退伍的老兵下放到地方去充当警察,这能有效的提高地方治安,也能给这些老兵们留下一条退伍后的好路子。
只不过因为兵力和人口的不足,云天养只能先让当地的民兵兼职一下治安官。而现在面临战爭,这些民兵们都跟著周勇上了前线去了,只能让这些水师的部队再兼职一下了。
可是就水师的这些人,一个个打家劫舍是个好手,你指望他们维持治安?
说白了,他们才是一个地方治安的最大破坏者.....
要是城中全是泥腿子倒也好办,无非苦一苦百姓罢了。可是住在汉乡城的,特別是汉乡城中心的那些人,哪个不是汉军中老兄弟的家眷?
结果一天下来,李旦搞的是心力交,一边要维护城中的秩序,一边还要约束手下那些跟劫匪一模一样的部队。
最后思来想去,只能让赵秉带著赵家的那帮子弟在城中不停的巡逻,这才勉强维持住了城中的秩序。
可就算是这样,到了晚上李旦也不敢睡觉,生怕一觉醒来这些傢伙给自己捅出什么大篓子来,
硬是挺了一晚上。
直到凌晨时分,传令兵传来捷报:云將军率领骑兵冲阵,阵斩虾夷人头目三人,首领二人。敌军已经溃散,现在步兵们正在漫山遍野的抓俘虏呢。
传令兵举著旗子策马在城中连续转了三圈,將大捷的消息传遍了每个人的耳朵中,顿时整座汉乡城都传来了欢呼声。
民眾们欢呼雀跃,李旦的心里也鬆了口气,
这担子终於能卸下来了.....
这才一天一夜,李旦只觉得比自己亲自上阵都要累,也不知道將军平日里是怎么处理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的。
越想李旦就越佩服云天养,能把这些事情繁杂的事物都给处理好了的,这才是真正的人才啊。
可是李旦不知道的是,管理这些人对於云天养来说实在是太简单了。
要知道他上辈子在工地的时候,那面对的可是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的大爷们,相比於这些大爷,汉乡城里的实在是太好管理了。
毕竟他上辈子在工地的时候可没有权利给听话的人涨工资,更没权利对不听话的人来上一刀不是。
毕竟是“军政府”,有些事情其实很好处理,只要保证好了士兵的利益,那么士兵和他们的家属就会支持云天养,而这些人又占据了他人口的绝大多数,所以此时的汉乡城还没有出现所谓的利益纠纷。
不过这才多长时间,来犯的虾夷人便被击溃了?这个將军的武功还真是不得了啊李旦的脑子正胡思乱想著,却看见一个老人在侍从的扶下,拎著一个食盒颤颤巍巍的朝著自已走来。
来的正是他的便宜老丈人,赵家的赵老爷,赵哲。
见李旦朝著自己走来,赵哲连忙挣脱身边扶著他的侍从,一溜小跑的迎了上去。
一边走他还一边乐呵呵的说道:“贤婿辛苦啦。”
看他这走三步晃两步的样子,李旦连忙上前扶著他:“此地风大,丈人怎么来了呢!”
赵哲提起手中的食盒,用手指著乐呵呵的说道:“我就知道你晚上肯定不会回去,这不,天一亮我就安排人给你准备了饭食,这会还没冷呢,赶紧趁热吃!”
见著老爷子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样子,李旦赶紧將他迎进了城门旁边的一栋小屋子里。
这里是负责值守城门的士兵的休息间,是用来让值班的士卒们轮岗时休息用的。条件自然算不得多好,卫生那更是不用谈了,硕大的屋子里到处都是之前士卒们吃剩下的残羹剩饭,还有他们那脱下的换洗衣服,搞的屋子里臭烘烘的。
李旦手忙脚乱的开始收拾了起来,总得给人收拾个能坐下的地方吧!
看他有些狼狐的样子,赵哲连忙示意跟著他一起来的侍从也赶紧过去搭手,几人折腾了半天终於搞出了一块还算乾净的地方,也算是让这翁婿二人坐下了。
『这种事情,隨便让个下人送来就好了,怎么能劳烦丈人亲自来呢?
”
李旦抹了把脑袋上的汗水,话语中带著点责怪,又饱含了一些关心的说道:“此时天气还未转暖,若是不慎受寒了可不好。”
简简单单的一番话让赵哲听的心里乐呵呵的:“矣,不碍事,不碍事。我每日在家读书,静极思动,也想出来转转了。”
一边说,还一边指看脖子上那厚厚的一圈皮草笑道:“再说了,有你送的这件皮草,我可觉得暖和著呢!”
这是一件用整条狐狸的皮毛製做而成的围脖,自然是李旦送他的。
赵哲唤来侍从,让他把食盒端上来,隨后便站起身帮李旦打开:“这不,你之前要么在海上征战,要么就是在军营之中练兵,咱们翁婿俩也鲜有能见面的时候,正好有机会,也好说说话。”
说起来其实挺惨的,赵老爷子的两个儿子在他眼里都是笨蛋,但凡说话超过三句都能把他气死。两个女婿里面,他肯定是不敢在云天养面前拿大的,想来想去,也就只有眼前的李旦能跟他说说话了。
因为云天养的关係,再加上李旦本身就比较尊敬一些有知识的人,几番相处下来倒是对赵哲颇为尊敬。
食盒甫一打开,便传出来一股好闻的味道,李旦这才想起来自己已经几乎一天一夜没来的及吃东西了,肚子里顿时传来了一阵雷鸣般的巨响。
他是真饿了。
赵哲不紧不慢的將食盒里的食物一一放在李旦的面前,隨后又给他递上一双筷子:“来,饿了就赶紧吃!”
饭菜很简单,先是两个大白馒头作为主食,一看就是刚刚蒸出来的,抓在手上鬆软的很,散发著一股浓烈的麦子香气。
接下来便是两盘子清炒的蔬菜和一碟子切的好好的烤肉,最下面则是一大碗肉汤。
毕竟是云天养和李旦的老丈人,所以即使是在这里,赵哲还是保持了一丝上等人的体面,不仅日常的粮食配额比別人多点,云天养还特地將以前服侍他的几个奴僕还还给了他,所以他的生活倒也还算是不错。
李旦也不客气,拿起饭菜就吃了起来。只见他抓起一个馒头,三口两口便將其干掉。李旦这才感觉自己的肚子稍微舒服了一点,拿起一旁的筷子开始慢悠悠的吃菜。
二人很自然的就閒聊了起来,赵哲问问李旦的生活,李旦也关切关切赵哲的日子过的怎么样,
一时间还真有那么一点翁婿情深的样子。
待李旦吃的七七八八了,赵哲则檳退左右,屋子里只剩下了他和李旦二人。
李旦见此也知道赵哲肯定是有重要的话跟他说,连忙放下了手中的筷子,翁婿二人就这么相视而坐。
赵哲深深的嘆了口气,脸上的皱纹显的更加的深刻,整个人也有些瘫软了下来:“贤婿啊,这里没有旁人,有些事情我就直言不讳了。”
“丈人请讲。”
“矣,那我就直说了。”
赵哲双手交错,两只手来回盘弄著自己脖子上的狐狸毛,语气悠悠的说道:“贤婿啊,你说...我赵家该何去何从呢?”
一句话让李旦感到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赵老爷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这.:.丈人有什么想说的,不妨说的明白点?”
赵哲伸出一只手抓住了李旦的手:“你知道的,我这个糟老头现在还能坐在这里,完全是因为我那两个女儿的关係。”
“但是將军不会只有一个女人,婉儿也不可能永远拴住將军的心,你说等到了那个时候,我又该如何自处呢?”
其实按照一般情况下,就算日后赵婉失宠了,赵家也多多少少是个外戚,但是赵哲可没忘记他这个所谓的“外戚”身份是怎么来的。
说的好听的点叫外戚,说个不好听的,你就是被人抢来的压寨夫人。今天跟你关係好,大家都敬你一尺。明日若云天养烦了,他们赵家顷刻间会被直接打入地狱。
所以赵哲愁啊,要知道维护双方关係的最好办法,那就是双方各取所需,这样才能长长久久,
为了赵家在汉乡城的地位,赵哲这些天也算是绞尽脑汁却只能一筹莫展。
“嗨,这些事也不是我能决定的。”
赵哲挥了挥手,做出一副洒脱的神情说道:“日后的事情日后再说吧,先说另一件事。”
“我的大儿子,赵贞,他......
被云天养砍掉了一个手指头,不过这话赵哲没说,李旦也知道。
“我想让他出来做点事情。可是你也知道,我这个大儿子手无缚鸡之力不说,那脑袋也读书读的有点轴了,我一时之间竟然也想不到能让他做点什么......
一“正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赵秉在你手下有你照拂著我也放心,可这赵贞却.....
是啊,这少了一根手指头,能干嘛呢?
李旦也不由的为自己的大舅子思考了起来,怎么说也是一家人,该帮的还是得帮啊。
从军肯定是不可能了,就算那手指头没少也不行。
当官?可是现在的汉乡城不需要那些读书人啊,云天养似乎很討厌那些只会之乎者也的读书人,他曾经不止一次的说过,相比於那些读书人,他寧可找一堆帐房来管理城市。
事实上也的確如此,现在的汉乡城中,管理各种事物的全是一帮帐房。这些帐房有来自赵家的,有来自千户所的,也有一些招募来的朝鲜人,反正是没有读书人的。
这也是赵哲发愁的一个点。
他们赵家虽然做生意,但是本质上还是读书人。这要是云天养还用读书人治理地方,那么他们赵家作为现在唯一的读书人,自然会得到重用。
可是现在这情况却不一样了,云天养喜欢用帐房,以往那些赵家的帐房们全部一个个占据了位置,可是他们赵家却只能枯坐冷板凳了。
真是世易时移啊。
“贤婿啊,你帮我想想,到底有什么地方適合我那大儿子的呢???”
看著赵哲那期盼的眼神,李旦只能绞尽脑汁的开始思索了起来。
军队肯定是不行的,他的那大舅子別说握刀了,杀只鸡都能折腾的自己一身的血,让他去军队就是让他去死。
行政体系肯定也不行了,他那个大舅子就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只会之乎者也的读书人,云天养估计看到他都觉得头疼。
总不能去农庄吧...:..他那个大舅子会种地么,总不能去给那些奴隶们上课吧?
!有了。
李旦突然想出来了一个绝对適合他大舅子的地方。
“识字班啊!”
李旦笑著对他的老丈人说道:“將军不是在城里办了很多的识字班么?专门教授那些朝鲜人和女真人说汉话。不仅如此,还负责教那些孩子们识字写字,去当个教习,不是正適合么?”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李旦短短的两句话顿时让赵哲恍然大悟:“著啊!这不是正所谓君子教化万民,功德无量嘛!如此一职,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