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F1:绝对车感 > 第277章 阿布达比,我记得那里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77章 阿布达比,我记得那里

    第277章 阿布达比,我记得那里
    梅奔的反应相当之快,第34圈就立即让汉密尔顿进站换胎。
    不过跟维特尔换上的旧软胎不同,汉密尔顿换上的是新中性胎。
    威廉士这边则陷入了犹豫之中。
    如果吴軾换胎,那么和kimi的秒差將扩大到25秒。
    这需要吴軾在接下来的时间段去追回差距,並且要儘量在kimi二停之前完成这个动作,不然很可能被kimi反向追回差距。
    所以留给新胎的时间仅仅只有15圈左右,这无疑是个风险。
    如果吴軾不换胎,也会產生两种可能性的结果。
    从整体数据上来说,吴軾的圈速会比kimi快上不少,在最后一个stint有著超越的机会。
    但也有可能完全被kimi挡在身后,这反而是概率较大的情况。
    要是按照之前的思路,威廉士决策组压根不用犹豫,说什么都要尝试一把进站换胎,去爭取拿到更多积分。
    可当车队的诉求只是需要稳定拿分的时候,他们变得保守起来。
    进站是有风险的,不仅仅在於车组操作失误等极小概率的事情。
    更在於如果出现安全车,很可能会被別人占到便宜。
    此时吴軾进站,將会掉落到马萨、霍肯伯格、科维亚特等人的身后。
    只是说到这里,不进站换胎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机遇——换完胎的梅奔二人组將落在吴軾的身后。
    如果吴軾稍微阻挡一下,是否有可能影响汉密尔顿的得分呢?
    毕竟拉低汉密尔顿的得分,跟吴軾多拿几分的意义是一样的。
    不过看完圈速对比之后,罗德里戈觉得还是不现实。
    换完胎的梅奔双雄仅仅需要一圈就能逼得吴軾跳脚。
    新引擎还要准备好最后一站,可不能像前面那样乱来。
    其实主要是轮胎不行了,引擎好也没有用。
    在罗德里戈还在和策略组总部商量的时候,乔纳森的声音在內部语音中响起:
    “我们现在面对的风险是已知的,收官战面对的风险还是未知的,所以我建议进站。”
    “明白,那进站吧。”罗德里戈点头。
    “好。”
    乔纳森按下吴軾的tr,说道:“box box box。”
    第35圈,吴軾进站换胎,同样换上了新的中性胎。
    出来后,吴軾瞬间滑落到科维亚特身后。
    而这一圈,霍肯伯格也进站了,这意味著阻拦在前面的人又少了一位。
    “儘快超过他们。”乔纳森说道。
    “copy。”吴軾应道。
    36圈出场圈,吴軾没有狠狠推,想让轮胎温度暖上来。
    前排的梅奔二人相继超过kimi。
    果然,换上新胎的梅奔领先非常多,kimi连防守的机会都没有多少。
    换作是吴軾估计也无可奈何。
    第37圈,吴軾展现了相当快的速度,刷出最快圈,1分15秒3。
    这个速度完全是因为策略从二停变成了三停,轮胎管理变得轻鬆起来。
    一套中性胎省著跑能跑30多圈,而现在大概率只用跑15~20圈。
    多出来的余量都可以用在push上。
    唰!
    第37圈没过完,吴軾就超越了科维亚特,速度继续提高。
    第39圈,追赶上马萨,並被让过,此时已经来到了kimi身后19秒。
    “这个决策是正確的,没有kimi在前面挡著,吴軾的圈速非常之快。”兵哥说道。
    “嗯,现在吴軾圈速在1分15秒7的样子,而kimi的圈速已经跌落到了1分17秒8。
    “要知道刚刚吴軾在kimi后面,圈速也被拖慢到了1分17秒的样子,现在放开跑好多了。”飞哥点头。
    然后两人就意识到,明天三停策略也是相当不错的,可kimi为什么不进站呢?
    就算之前不敢进,但是吴軾进了总该进了吧?
    “法拉利这是在干什么呀?简直决策昏厥!”
    兵哥喷了起来,但脸上却掛著笑容。
    “法拉利总是喜欢搞错位策略,今天也是这样。”
    飞哥回想了下这个赛季的法拉利的情况,补充说道。
    每圈將近两秒的追近,確实相当夸张。
    但是法拉利指挥墙下方的领队毛里奇奥並没有什么错愕。
    这些对於车队来说都是已经预料到的事情。
    第40圈,维特尔超越了kimi,重新回到第三位。
    同圈,科维亚特进站换胎。
    第41圈,汉密尔顿领先罗斯伯格2.6秒,维特尔9.4秒,kimi 13.5秒,吴軾28.1秒,马萨31.9秒,霍肯伯格1分05秒,博塔斯1分06秒,科维亚特1分07秒。
    第45圈,吴軾距离kimi仅仅剩余7秒多。
    可下一圈,kimi选择了进站。
    “嘶!吴軾没有追回秒差啊!”兵哥笑不出来了。
    “仅仅10圈的功夫也追不出一次进站来吧,法拉利那边也进行了策略应对啊。”飞哥感慨。
    相较於二人组的不明不白,乔纳森相当清楚情况,所以提醒道:
    “push。”
    唰!
    第46圈,吴軾的圈速加快,又来到1分15秒3。
    而第48圈,kimi第一个乾净圈,1分15秒4。
    威廉士预料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成为了现实。
    不过罗德里戈也好,乔纳森也好,都没有紧张过度。
    早已经测算过的策略计划让他们知道在下一次换胎之后,仍然有机会对kimi进行进攻。
    他们现在需要测算出的数据是吴軾在第几圈的时候进行三停。
    因为跟前排领奖台已经脱节,所以维特尔48圈就进站的策略並不能给威廉士参考。
    梅奔两位也相继完成了进站,出来后已经在吴軾的前方了。
    显然,梅奔这站不知道又搞了什么研发,速度更快了。
    反倒是维特尔三停后落在了吴軾的后面。
    不过吴軾並不具备阻拦维特尔到比赛结束的能力,所以现在的位置也是看个笑话。
    第51圈,汉密尔顿刷出最快圈,1分14秒832。
    等到第53圈,吴軾终於是进站。
    换上最后一套中性胎后,仍旧落后kimi將近6秒。
    可是比kimi新6圈的轮胎完全不用过於顾忌保护,吴軾的圈速很快就拉到了1分15秒1。
    显然能够跟梅奔过过招的威廉士在乾净空气下的速度並不慢。
    第57圈,吴軾追上了kimi,比起对汉密尔顿穷追猛打,他对冰人的进攻就缓和得多。
    f1赛场就是这样,如同勇敢者游戏般,现在是吴軾怕退赛,而不是kimi怕退赛,所以自然要给对方些面子。
    第60圈,持续的drs让kimi无力招架,在1號弯被诈骗到外线后无法回去,吴軾隨即从內线进行了超越。
    “p4。”
    乔纳森冷静播报排名。
    此时吴軾距离维特尔有足足13秒,剩余的11圈基本难以追上。
    吴軾的跑法开始变得养生,难得在赛道上保护起引擎来。
    此时赛场上的格局基本確定,一直持续到比赛结束都没有什么变动。
    当汉密尔顿衝过终点线的时候,梅奔p房里的工作人员也仅仅是鼓鼓掌,並没有十分欢庆。
    反倒是威廉士里眾人纷纷站起庆祝,简直比之前拿到领奖台还要兴奋。
    吴軾难得的在公共採访区接受採访。
    他刚刚擦完汗走进去,一堆话筒就懟到了嘴边。
    “嘿!吴軾,虽然你少有的没有登上领奖台,但是我知道这仍然值得庆祝。
    “今天你从14位发车,一路来到了第4位,这相当不错,你是如何做到的?”
    吴軾揉了揉太阳穴说道:
    “是的,我获得了12个积分,这是一件十分令人高兴的事情。
    “至於为什么能够从第14位来到第4位,我认为主要还是团队的功劳,他们给了我一辆足够棒的赛车,让我能够去进行操作。
    “我在发车的时候,其实遇到一些问题。”
    吴軾说到这里,记者们都竖起耳朵听。
    “因为我太久没有尝试过在后排发车,所以在大量超越其余车辆的时候没有进行充分的思考,不然的话我应该能够在起步后获得更好的位置。”
    记者们傻了下,这是在炫耀吗?
    “呃,需要我祝福你以后有更多的机会练习一下在后排发车吗?”
    记者身经百战,立即一个玩笑话放了回去。
    “哈哈哈!那都不用了,有些体验只要一次就够了。”吴軾笑道。
    “哈哈哈。”
    记者们也跟著笑了起来,继续问道:
    “嗯,你知道的,当你完成这场比赛之后,你领先了足足19分。
    “也就是说哪怕刘易斯在阿布达比取得了胜利,你也只需要获得第6名,就可以获得世界冠军。
    “我们认为这个事情对於你来说並非是什么难事,你现在如此的接近世界冠军,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吴軾看向远方,思考片刻后才开口道:
    “比赛还没有结束不是吗?结果还没有確定不是吗?
    “我现在想说的就是,我依然会全力以赴的去准备最后一场大奖赛。
    “不管世界冠军距离我多近,如果我因此而沾沾自喜,驻足不前,甚至於退后的话,那么也永远不会拿到世界冠军。”
    记者们听著都不禁点点头。
    “你沉稳的不像是一个年轻人。”
    吴軾笑了笑道:“沉稳也是追求世界冠军路上的必备品质,我正在磨链它。”
    回到维修区里,吴軾和马萨击掌並握手,说道:
    “抱歉。”
    马萨立马拉住了他的手,说道:
    “你想道歉?道什么歉?这不是我的事情不是吗?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我自己都没有实现,更不会说去抱怨另外一个人了。”
    “哈哈,那是我想多了。”吴軾笑著和马萨拥抱。
    事实上,如果一开始就採取三停战略,他会猛烈进攻kimi,说不定就有机会超过,然后去摸一摸维特尔了。
    但比赛这种事情,总在马后炮说怎样怎样是没有意义的。
    毕竟每场比赛的条件情况都不一样,成功者都是千篇一律——车又快又稳,人也又快又稳,策略还是又快又稳。
    而落后者的原因却是千奇百怪。
    “阿布达比,等你的好消息,我可要准备好好庆祝庆祝了。”
    马萨拍拍吴軾的背,看著他的脸说道。
    吴軾点头,说道:
    “当然,阿布达比,我记得那里。”
    “你已经去过了?”
    “那倒没有,只是收官站总归是记得的。”
    吴軾笑了笑。
    这时,领奖台那边传来了欢呼声,不用看也知道,那是法拉利在庆祝维特尔的又一个领奖台。
    “嘿,你们都在这里?”这时候,戴夫走了过来。
    “怎么了?看你脸色似乎不太好。”马萨问道。
    “是有个坏消息,我们得到了国际汽联的消息,你的右后轮在起跑时温度过高。”戴夫无奈说道。
    “这怎么可能?”
    马萨的第一反应是不信,但隨即就笑著摇了摇头,说道:
    “幸好他们说的不是吴軾的轮胎。”
    吴軾也是摇摇头,这些东西车手只能等著听个结果了。
    比赛结束三个小时后,国际汽联依然决定取消马萨的成绩。
    因为他们拿到的数据指明马萨轮胎137度,而允许的温度是110度。
    即使赛后威廉士一直在申诉,认为是国际汽联的数据错误,却並没有被认可。
    在等待收官站——阿布达比大奖赛到来前,国际汽联依然在想法设法改变f1。
    他们提出由独立的引擎製造商来製造“替代引擎”的想法,认为可以凭藉这个方法平衡大赛中四家品牌的影响力。
    可惜,梅奔、法拉利、迈凯伦-本田都持反对意见。
    这件事情闹得非常大,甚至於影响了在准备阿布达比大奖赛的车队们。
    看起来f1似乎想要毁了几支大车队,不过这事儿很快没有了声音。
    又是一次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试探?
    在这期间,法拉利和吉恩·哈斯之间的技术合作引发了波澜。
    梅奔认为法拉利在同时使用两个车队的风动时间,並要求国际汽联对法拉利进行调查。
    实际上,这没有结果。
    隨后托托表示,这不是为了打扰法拉利,而是想要知道合作车队之间如何釐清关係。
    毕竟梅奔作为厂队,多家车队都在使用他们的引擎。
    他们自己或许就有借用客户车队的风洞时间的想法。
    结果国际汽联迫於梅奔提交的证据太多,言辞太过於犀利,不得不出来发表声明。
    称法拉利確实有“可能”通过和哈斯的合作来学些东西,可是並没有严格的证据证明这件事情。
    不过国际汽联也表示,將在休赛期后对合作范围进行实打实的圈定。
    风波主要影响的是梅奔这些厂队。
    威廉士作为私人车队,並没有太多参与,反而是全身心的积极备战。
    现在哪怕汉密尔顿拿到阿布达比的冠军,也只能拉开吴軾6分,也就是说吴軾获得第六名,就能够完成领先。
    虽然第七名就能够同分,可是汉密尔顿今年的冠军显然比吴軾更多。
    同分的情况下,依然是汉密尔顿拿到世界冠军,所以最终目標还是拿到8分,也就是第六名。
    正如吴軾那天和马萨谈论的那样,阿布达比令他印象深刻。
    只是再次来到阿布达比,心情却完全不一样了。
    那次是不成功便成仁,不管怎样都只有殊死搏斗。
    而这次,却是要稳扎稳打拿下应该拿到的积分,就能够锁定wdc。
    若说两种心境有什么不同,恐怕也就是后者已经带著洋洋得意的自喜了。
    可吴軾知道,九十步半百步,笑到最后,才能够拿到想要的一切。
    2015年11月27日,星期五,阿布达比大奖赛练习赛揭开序幕。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