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F1:绝对车感 > 第236章 冲线!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36章 冲线!

    第236章 冲线!
    汉密尔顿对路面的感知已经是极为灵敏,但不管怎么灵敏也不如吴轼。
    当他跟车队交流这个问题时,吴轼已经利用更早感知到的路面变化和他快速接近了距离。
    两人的秒差进一步缩小。
    而随着雨水渐小,原本就没有完全浸润的路面因为赛车的飞驰立马变干了。
    换上了半雨胎的车手们不得不去找雨,开得非常不好受。
    前排车手里,kimi第40圈比佩大师慢了足足5.8秒!
    显然之前的预测成真了,如果雨水不够,kimi的比赛将被毁掉了。
    现在kimi已经是完全不敢将速度提起来,不然轮胎将飞速过热。
    唯一能够拯救他的,只剩下可能降下的大雨了。
    第42圈,佩雷兹过了kimi,过热的半雨胎在这种干地上根本没有办法阻拦干胎。
    第43圈,一直念叨着要下的雨有了苗头,镜头镜面上再度出现落下的雨滴。
    这时候吴轼已经进入汉密尔顿1秒内。
    显然老汉更老的轮胎迈入了衰竭曲线,毕竟这套胎出场几圈他推得相当猛!
    吴轼的drs开启,两段drs他都是全油门踩过。
    依靠更高的尾速,直接拉近了0.3秒的秒差,再加上弯道上的0.1秒,仅仅一圈过去,两人的秒差就缩小到了0.5几秒。
    “刘易斯,你需要加快速度,吴轼距离你非常近了,大雨还没有降下。”bono告知汉密尔顿。
    “吴轼,你距离刘易斯0.511秒,还需要一圈,你可以发起进攻。”乔纳森说道。
    两段tr说出了两人不同的处境。
    “新了两圈的硬胎会强上这么多吗?”兵哥思索着。
    “路面更湿了,汉密尔顿今天湿滑路面的速度不是很理想。”飞哥说道。
    然而一转过15号弯,汉密尔顿走到了中线。
    吴轼以为老汉要防守,结果就听到了tr里传来乔纳森急促的声音:
    “box,box,box!”
    不附带任何解释性,连续的喊声生怕吴轼听不到。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15号弯到维修区入口的距离也就短短一瞬间。
    好在吴轼反应快,没有去思考为什么,及时刹车。
    嗤!
    锁死轮胎带起白烟,前方汉密尔顿一头扎入了维修区。
    吴轼紧随其后。
    让威廉姆斯独立做出决策很难,但是跟风做决策就很简单了。
    既然汉密尔顿进了,不管此时的大雨下没下来,那他们也要进!
    随着两人的进站,罗斯伯格上升到第一,马萨上升到第二。
    梅奔p房在第三个位置,威廉姆斯的在更后面。
    汉密尔顿就位,换胎工迅速更换了轮胎,耗时2.6秒。
    另外一边,威廉姆斯换胎工早就做好了准备,车组给他们的指令就是梅奔那边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
    四套半雨胎刚刚从暖胎毯中拆出,他们显然比梅奔那边更加匆忙。
    咔嗤!
    轮胎换上,车辆落地,身侧汉密尔顿驶过。
    嗡吼!
    吴轼立即一脚油门跟上,当他驶出的时候,看到法拉利的换胎工也抱着轮胎跑了出来。
    他就知道,这圈换胎是大车队的一致选择。
    不过他在后视镜里没有看到罗斯伯格的身影,看来这位是暂时不准备进站了。
    他收回注意力,维修区的出口在2号弯处,出去后就是第一段drs的检测点。
    赛会没有说drs禁用,那就是可用的。
    他准备利用这段drs在5号弯后进行追近,顺便感受下半雨胎和路面的情况。
    进攻是带有风险的,稍有不慎容易把自己搭进去。
    驶入赛道,赛车提速。
    乔纳森的声音立马响起:
    “吴轼,你现在和汉密尔顿的秒差是0.59秒,drs依然可用,你将获得drs。
    “现在罗斯伯格和马萨依然没有进站,他们分别领先你25.6秒和10.5秒。”
    两段重要信息给到,雨也应声变大。
    转播镜头立即给到了领跑的罗斯伯格,他t架的摄像头上沾满了不断滑动的雨水。
    几个弯角中,他的车都在剧烈打摆,显得有些挣扎。
    但他手握25秒的领先优势,而比赛还剩下9圈。
    镜头回到大直道上,汉密尔顿快速拐入其中,后方的吴轼紧随其后,drs开启后飞速接近汉密尔顿。
    “要来了吗?吴轼要开始尝试超越汉密尔顿了!两人都是全新的雨胎啊!”
    临近6号弯的时候,汉密尔顿略显谨慎,走了个更大的弯以便获取维持抓地力。
    吴轼却如同楞青头一样,直接如同干地的开法强插向内线。
    果不其然,锁死带来的白烟让他没法进行超越。
    ‘更近了。’
    吴轼心里有着自己的打算,现在北边的赛道还没有彻底浸润,抓地力是南边的赛道无法比拟的。
    虽然半雨胎的抓地就是不如干胎,可刚刚的操作一切都在计算之中。
    他想要尽早超越汉密尔顿,不然雨势变大,当水雾扬起,对于后车来说是非常绝望的!
    “0.47秒”乔纳森的声音在耳机中不断响起。
    紧接着的7号回头弯上,汉密尔顿依然走了更大的圆弧线。
    吴轼这次没有继续走内线了,而是跟在了老汉身后。
    等到7号弯出弯口子,他却更早开始加速了,后轮顿时出现了颤动。
    ‘0.4秒’
    他心中默默念叨,同时前方的梅赛德斯奔驰开始加速。
    两三米高的水雾扬起,轻易遮盖了吴轼的视线。
    但银石赛道早就烂熟于心,再加上前方闪烁的红色尾灯,他知道要怎么处理8号全油门弯道。
    簌唰!
    雨水飞溅,吴轼紧紧吃住汉密尔顿尾流,依靠着这段超长的大直道,直接在中段就完成了尾速的领先。
    而后他猛然向内线抽头,汉密尔顿却是防守都不防守。
    吴轼见到自己的诈骗失败,也没有变道回去,就油门焊死。
    直到车辆前翼来到老汉的侧箱处,刹车区到了。
    对地面抓地力清晰的感知让吴轼不敢造次,只能先老汉一步刹车。
    嗡嗤~!
    老汉拐着更大的弯,获得了更好的速度,让吴轼抽头而来的优势化为乌有。
    “差一点啊!差一点就过去了!”解说叹惋。
    9号弯一过,吴轼却没有回到汉密尔顿身后吃尾流,只是占据着内线全油门冲刺。
    两车的速度都来到极限,梅奔的尾速略高于威廉姆斯。
    显然,梅奔的空动平衡做得更好。
    这段直道,汉密尔顿略微拉开了距离,这是性能上的胜利。
    但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斗争才刚刚开始。
    10号弯后是第二段drs的检测点,吴轼自然将获得drs。
    那么等过了10-14组合弯后的直道上,吴轼会借助drs直接进行超越吗?
    所有人都期待了起来。
    接下来的组合弯中,雨势进一步增大,两人的车辆扬起的雨雾几乎将整个赛道遮蔽。
    “这相当危险了啊!”
    “吴轼在后面能够看得清楚赛道吗?”
    有人担忧着车手,然而车手早已经将这些忧虑扔到了一边去。
    赛车本就是勇敢者的游戏!
    13号弯拐出,吴轼和汉密尔顿的出弯路线决然不同。
    汉密尔顿更加偏外侧,吴轼更加偏内。
    13号弯一出,14号这个假弯的影响就不太大了。
    汉密尔顿直接将车辆推到中线,不管怎样都要模糊吴轼的所有视线。
    吴轼的护目罩上,灰蒙蒙一片,即使撞风不断吹开雨水,却依然只留有模糊的视野区。
    前者闪着的红灯微微方向微微一变。
    吴轼知道,14号弯过了。
    drs立即启动,他如同不要命一样竟然沿着老汉的行车轨迹跟在后面。
    唰!呼哧!呼哧!
    心中默默感知前翼和轮胎的情况。
    突然,吴轼心思一动。
    唰!
    车辆整个向着右侧移动,更高的尾速让他立马完成了抽头。
    嗡嗡!!!
    两台梅奔引擎都在全力嘶吼,在这条直线上就要决一生死!
    因为抽头的足够早,加上更低的阻力,吴轼在中段就完成了并排。
    “应该过了!”
    “不,还要看入弯!马萨就是因为在弯道里奇慢无比,才被罗斯伯格超越的。”
    当车辆不在淹没在雨雾中时,视野瞬间变得清晰几分。
    引擎奋力嘶吼,电池全力输出。
    终于在直道四分之三处吴轼的后轮和汉密尔顿前轮并排了。
    几乎是感知到后轮周围气流变化的一瞬,吴轼就往左侧挤压了过去。
    移动之迅速,汉密尔顿根本来不及反应。
    嗤呀!
    前后轮磨在一起,发出刺耳的橡胶声。
    汉密尔顿心头一跳,却将本能要往左打的冲动遏制住!
    他的心思远比外人预料的更为沉稳,在决定胜负的时候他从不怕威胁!
    嗤嗤!
    轮胎挨着旋转几圈之后,胎壁上的绿色标识物全然不见。
    15号弯前,吴轼进行了大力制动以保证进入内线。
    汉密尔顿依然走得中线,他可以更晚制动。
    两车在弯道口一瞬间持平,但紧接着吴轼的车就弯了进去。
    轰!
    apex点一过,吴轼轰了脚油门。
    后轮上略微过量的扭矩瞬间带动尾部向左滑移。
    而此时汉密尔顿因为在减速,又是侧箱和其后轮持平。
    当听到引擎高昂的声音瞬间,汉密尔顿丰富的经验就告诉他,这小子绝对会打滑失控的!
    所以他毫不犹豫将方向往外偏了些,心想别被这小子撞出去了。
    但是雷声大雨点小,轻微晃动的车辆虽然导致吴轼的出弯速度受到了影响,却被他控制在其中。
    汉密尔顿反而因为偏外去,节奏受到了影响。
    轰!
    这一次油门轰响的更为嘹亮。
    从内线进来的吴轼此时已经度过了速度最慢的点,可以尽情加速了。
    汉密尔顿却因为更快的入弯速度,此时没法做到吴轼的出弯。
    唰唰!!!
    雨声伴随着破风声响起,吴轼完成了对汉密尔顿的超越。
    “过了!超过去了!”
    “漂亮!精彩的慢快转化!”
    “好!”
    “yes!”
    解说和威廉姆斯p房里的众人都在喝彩。
    但只有吴轼知道,这并不是结束。
    刚刚他只是用了些技巧完成了超越,实际上在他拥有drs的情况下,两人圈速几乎没有差别!
    这时候,所有车手都选择了更换半雨胎。
    罗斯伯格再度落到第三去了。
    马萨更惨,他用干胎多跑的一圈让他丢失了打量时间,落到了先一圈换半雨胎的维特尔身后。
    第45圈,还在场上的仅仅13位车手。
    当大家都换上了半雨胎,位置几乎已经定下。
    此时唯有一二位的争夺依然吸引着大家的目光。
    “吴轼无法拉开秒差,争斗仍将继续啊!”
    两辆赛车过了15号弯后,在小直道上,梅奔更强的牵引力又让老汉接近了吴轼。
    不过该吴轼恶心老汉了,他骑在中线,将大量的水雾甩满整条赛道。
    老汉根本不能在中线跟住吴轼,只能选择了左侧边线,保证自己的视野。
    但是当来到16号弯,老汉又不得不变道进入中线,以便更好应付16-17组合弯。
    呼哧!
    两辆车如同雨中飞舞的精灵,周身水汽缭绕,尾部雨雾弥漫,以优美到没有任何甩动的姿态接连过了两个弯道。
    最后一个弯道,在雨天会非常困难,赛车要跨越整条赛道,因此会出现积水变化,油门把控稍有不慎就会失控。
    罗斯伯格已经在这里吃过亏。
    但在雨雾朦胧的转播镜头中,头排两辆车却过得十分轻松,飘然通过。
    “太漂亮了!”
    “吴轼的雨战能力也相当强悍啊!”
    “这不是在f3我们就知道了的事情吗?”
    解说们看着如同艺术般的走线拍手赞叹。
    只是接下来的发车直道,又到了车辆的搏杀之中。
    吴轼能够明显感觉到,汉密尔顿并没有被他甩开。
    巅峰时期的“七冠王”果然不是说着玩的。
    他一直跟着老汉,自然知道这短短三四圈里,这位强大对手已经摸清楚了赛道情况,驾驶开始变得几乎完美无缺。
    短暂的直道老汉只是接近了吴轼,但接下来的1-5号弯,后车天然有着劣势。
    所以两人的差距略微拉开。
    不过一过来5号弯,汉密尔顿直接开着drs,狂暴加速中就要赶上领先的吴轼。
    吴轼深吸口气,在刹车区前进行了边线,挡住了老汉的前路,让雨雾来影响老汉的入弯判断。
    而他则是通过前面的经验和严重扫过的路面,结合轮胎的抓地力,选择了一条抓地力最优的路线。
    在雨天,抓地力越好,就意味着速度越快。
    唰唰!
    弯道中,左拐右拐,立马带出了一定的距离。
    “吴轼和马萨开得是同一辆车吗?怎么感觉不到一点儿滑动?”兵哥用疑惑的语气笑问。
    “他对赛道的理解非常深,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判断哪条线路更好的。”飞哥也看不懂吴轼的开法。
    事实上,到了雨天,车手们的赛车线差别会非常之大。
    赛道中,汉密尔顿哪怕对这条家乡的赛道烂熟于心,但是缺乏了视觉的辅助,在弯中的速度还是不可避免被影响了。
    好在弯中速度慢,雨雾扬起的也低。
    7号弯一过,吴轼迫不及待开始了加速,他知道梅奔的车速会更快。
    这种判断是正确的,老汉追得很紧,哪怕没有drs和尾流,他的速度都不会慢。
    只是没有drs,不算长的直道无法让他建立优势,不过却能让他追回弯中丢失的速度。
    两人依然紧密相连,一路冲到了14号弯。
    “汉密尔顿距离你0.26秒,他会借助drs发动进攻。”
    乔纳森的声音响起。
    吴轼没有精力回复乔纳森,为了保证优势,每个出弯后,后轮几乎都将抓地力用尽。
    他右脚极致的油门控制,对扭矩传递的完美预估,才让每次出弯都能够发挥到最好。
    他能够清晰感知到车辆的所有部件都在紧密配合。
    只是这种强度之下,他的脑中只有车和路,没有任何余量去考虑其余的事情。
    唰!
    第二段drs直道,汉密尔顿果然进攻了。
    开启了drs的梅奔,好似猎豹一样,强大的加速能力让他起肉眼可见在追近威廉姆斯。
    两道拖曳出的巨大雨雾,如同两条银龙,它们的龙头一银一白。
    此时银龙凭借着更高的尾速,很快就拉到了白龙的左侧。
    ‘外线’
    吴轼感受到了左侧的气势,知道了汉密尔顿的想法。
    他预估着距离,不断将车身往左侧挤压。
    汉密尔顿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变道留了空间,所以立即像右侧偏动,将两人之间的空间彻底占完。
    就这样,两车几乎又是靠在一起向15号弯驶入。
    吴轼更偏向于内线,他必然要更早刹车,可他不想,不然会被老汉超越的。
    被超越后,老汉必然利用车身领先的优势做文章来挤压他,就算他不让,也会在接下来的直道再被带开些距离。
    终于,到了要彻底进不了弯的地步。
    嗤呀!
    吴轼踩下了刹车。
    这次重刹非常狠,后轮几乎锁止,前轮也因此无法转向。
    汉密尔顿没有办法转动方向,只能陪着吴轼一同驶入缓冲区。
    呼!
    吴轼重重呼出口气,压过缓冲区和路肩重回赛道。
    而侧方的汉密尔顿则出现了轻微的打滑,抓地力的差异让老汉没能抓住最佳抓地力。
    “吴轼,请不要这么做,赛会会调查你这次的行为。”乔纳森的声音响起。
    “copy。”
    吴轼当然知道,他在15号弯刹不住的行为,跟鱼雷的区别并不大。
    因为刹不住,哪怕他在刹车区里的位置是领先的,赛会也会认为他将对手故意挤出赛道。
    当然这里面的事情足够扯皮一阵子了,车队的运动主管已经直接离开了指挥墙,去和赛事总监进行起了沟通。
    转播屏幕上出现了(59)和(44)15号冲出赛道将会被调查的字样。
    “奇怪了。”兵哥突然说道。
    “怎么了?”
    “汉密尔顿是没有说什么吗?一般这种情况,他不都是要抱怨下的吗?”兵哥疑惑。
    “嚯,可能是汉密尔顿在想别的事情。”飞哥回答道。
    “想什么事情?难道在想为什么第一名又丢了吗?哈哈哈。”兵哥笑了起来。
    “吴轼现在的局势并不妙,看起来很难坚持到比赛结束。”
    飞哥说道,如果15号弯吴轼没有将汉密尔顿挤出赛道,那么汉密尔顿就已经完成了超越。
    吴轼如果再想要超回来,只怕会变得更难了。
    最主要是,比赛已经来到了46圈,算上这圈,还剩下最后七圈比赛。
    “雨势减小了,但赛道的湿润预计会持续到结束。”乔纳森告知吴轼。
    吴轼没有回话,他已经看到护目镜上滴落的水滴变少。
    雨小了,意味着视野也将变好了。
    吴轼看了眼自己的电量,如果继续保持这种烈度,他恐怕很快就会被梅奔在直道硬吃一次。
    是否要现在将汉密尔顿放过去?
    然后再凭借drs维持住和老汉的距离,将电量留在最后?
    不!
    为什么后车跟车后会很难超越前车,就是因为脏空气带来的影响会不断加强。
    领先的位置完全是不能够放弃的!
    接下来的1-5号弯,吴轼使出了浑身解数来拉大差距。
    而后这些差距立马又在drs区还了回去。
    第47圈一整圈,吴轼感觉轮胎损耗非常严重,甚至于有些后悔刚刚应该执行前面构思的策略了。
    不过这个时候汉密尔顿突然在tr里说道:
    “我的轮胎情况怎么样?我感觉后轮抓地力丢失严重。”
    过了会,bono说道:“一切正常,你的后轮状况还可以,我们没有发现问题。”
    说罢,tr里车手的声音再度消失。
    只是开着开着,汉密尔顿确实发现了问题。
    吴轼的出弯已经开始肉眼可见的有轮胎空转,可却依旧能够保持不错的出弯速度。
    但他踩大油门,后轮的滑动令他心惊胆战。
    48圈,他知道为什么了,吴轼简直不是人!
    他是怎么做到完美利用抓地力而不出现打滑的?!
    弯道中,汉密尔顿始终无法将优势带出来。
    他感受到了比赛开始时面对马萨的情况,根本无法进行有效超车!
    49圈,雨已经完全停了,路面开始变干。
    车手们需要开始寻找水源了。
    吴轼眨了下眼,脑力剧烈消耗,竟然感觉到一阵眩晕反胃。
    “第,第几圈?”
    “50,50,还有3圈结束比赛。”
    ‘3圈?’
    吴轼想要双手用力,却发现已经麻木,唯一能够提神的办法,只有不断啃咬嘴唇。
    痛楚猛然刺激,一股铁锈混着咸的味儿在舌尖上漫开。
    唰!
    第51圈。
    fia:wus(59)和ham(44)将不会被调查。
    “嘿!吴轼,倒数第二圈了!刘易斯发车直道无法完成超越,他的轮胎情况变得糟糕了。”
    乔纳森在tr里喊道。
    “.”
    吴轼依然没有回应,他麻木的打转方向盘。
    后视镜中,汉密尔顿仍然没有放弃,只是秒差已经扩大到了0.3秒。
    半雨胎在半干半湿的情况下要保证跟车,已经变得困难。
    脏气流在剧烈损耗老汉的轮胎。
    第52圈,最后一圈。
    赛道上已经半干半湿,因为需要找水,路线开始有了更多的变化。
    1号弯、2号弯
    “看来.”
    兵哥刚要说话,却转过头去,镜头外似乎有人有什么事情找他。
    等他听完转回头,已经忘了要说什么,只是看着转播画面已经换成了阿隆索。
    “导播也是懂的,阿隆索将收获自己的第一个积分啊!”兵哥说道。
    “是啊,这赛季的麦克拉伦,真是太艰难了。”
    两人说话间,一分多钟的最后一圈也进行到了最后。
    直升机镜头给到了领先的吴轼,在他身后六个车身位的是汉密尔顿。
    终于,转过18号弯,压到最左侧的路肩和旁边的一点儿水渍,前方的方格旗不断挥舞。
    冲线!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