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纠缠
第253章 纠缠“假设你是信息的接受方,我是信息的发送方。”会议室里,苏冥继续道,“现在你分发光子。”他將b奶从桑梓面前拿到了自己手里,“信道构建完成,你使用剩下的这颗光子a,进行反事实通讯。”
桑梓的瞳孔微微收缩。
“我对你传递了纠缠对的一半光子。”她喃喃道,“確实还是反事实通讯——作为信息接受方的我,我依然没有从你那里接受到任何粒子。”
苏冥摊开手掌,掌心的奶b连同纸一起,碎成残渣。
异界列车车厢中,苏冥的手心,一颗一模一样的奶被素材组合了出来。
“请问这个光子b,现在在哪?”在这间狭小的会议室里,苏冥声音显得有些空灵。
他的能力本质是秩序投射,“纠缠”这个熵信息,未必就不能转移到异界。这意味著异界的另一颗光子,很可能替代地球的这颗光子b,与光子a构成量子纠缠对!
****
桑梓突然猛地砸向桌面,力道之大让后台的监控人员全都嚇了一跳,以为发生了什么意外。
苏冥隱约听到了一声脆响,怀疑她的手掌这一下已经骨折。桑梓站起身,左手扶住受伤的右手,却示意自己没事。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01??????.??????】
“请您。”她深吸一口气,声音微微发颤,“继续!”
“没了,司苒只告诉我这些。”苏冥摇摇头道,“她原本的设计,是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反事实通讯的適应性和效率。”他的眼神有些黯淡,“但是这个思路被驳回了。她那天很难过,所以久违的联繫了我,向我抱怨了一下。”
桑梓立刻转向靳荣嘉,“这位司苒是谁,为什么我不知道?”
“司苒只是一个一般性研究单位的成员。”靳荣嘉迅速回答,“这个是她所在小组的一个探索性分支,甚至没有进入立项流程就被驳回了。”
每年科研立项申报多如牛毛,通过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更不说这种申报都没提出就夭折的,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构思脑洞。
桑梓立刻用左手拨通了一个电话,声音冷得像冰:“调司苒小组所有的资料,一切!包括研究笔记、实验记录、个人日誌;不管纸质还是电子版本,一个標点符號都不能漏!”
“司苒在一个月前死亡,从现在的跡象来看,並不正常。”靳荣嘉对苏冥道,“我们正在调查。”
苏冥猛地转向靳荣嘉,满脸震惊,“司苒的死亡怎么了?”
苏冥让苗欣寻找司苒灵魂的时候,也顺带了解她的死因,是病毒性心肌炎带来的心臟骤停。
苏冥知道司苒是有心律不齐的毛病的,虽然非常遗憾,但在生死无常面前也无可奈何。
但他从未想过,司苒的死亡竟然会有问题!
“其实今天正准备跟你说这件事。”靳荣嘉道,“你们在墓地遇到的那位高博阳,是司苒同事。”
各种线索在苏冥脑海中串联,苏冥猛地握紧拳头。
“这些人先杀了司苒,然后又杀他!”
如果当时不是苗欣跟著,那个『灾厄刻痕』已经杀掉了高博阳,“司苒並不是自然病死的!”
靳荣嘉点头,“我们目前没有任何直接证据。但既然这群人能用灾厄刻痕製造车祸和坠机,那么怀疑他们用某种超凡手段製造心梗,並不是什么需要跨越的推论。”
苏冥的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銫137的结果?”
“刚刚出来,代號『豺战』的目標1,是五年前来到地球的。”桑梓回答。
通话信息解析出来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这群人的名字。当时被击毙的是狄奥多斯,出手释放『灾厄刻痕』的是阿利驼,还有个开车的同伙爱赛克娜。
行动组给这他们的代號为:“豺狼”,分別称为豺战,豺咒,和豺狼司机。
那名一开始被天基武器埋在越南工业园的,叫豺碎。
“五年?”这个数字大大超过了苏冥的预料,豺战的头发生长这么慢的吗?
但桑梓没有多解释细节。
豺战的头髮长度並不够,他们绞尽脑汁,拆骨扒皮,费劲心力建立出生理沉降模型。又结合多种放射性同位素对比时间轴,经过极其复杂的测算才得出这个结论。
“按照95%置信区间,时间波动为正负一年;99.7%置信的话——”桑梓道,“算了,可以百分百给出结论:豺战绝对不是地球人!”
****
靳荣嘉挥了挥手,示意桑梓先离开会议室。
“我们被入侵了五年,一无所知。”他语气低沉,却也没有丝毫沮丧,“不过有个好消息是,『豺狼』的规模只有这四人。”
靳荣嘉简要讲解了下,五年期豺狼初临地球,因为不熟悉留下了大量痕跡。在藉助大数据筛查和有目的的追踪下,这些线索已经浮出水面。
但藉助超凡能力,这群人很快站稳了跟脚,他们用极快的速度学会了地球的语言。这之后,留下的可追踪线索越来越少。
“他们没有发展邪教或者组织?”苏冥想到了异界的劫盪之钟。
“没有。”靳荣嘉回答,“我们分析,地球是『贫魔』区,超凡能量补充缓慢,做这些事不合算。”
人不多,且五年没有增援。
苏冥捕捉要点,“这確实算好消息,至少说明他们不是能隨意来地球的!”
“但他们在人类的盲区活动了这么久。”靳荣嘉面色凝重,“我们不確定他究竟製造了多少起意外事件,到底做了些什么。”他正色道,“好在因为你们的关係,这群人暴露了出来。”
“追踪进度如何,能儘快解决吗?”
靳荣嘉摇摇头,“五年时间,他们已经对这个社会了解太多了。前几天钓鱼行动之后,我们没有捕捉到任何新產生的线索,调查到的全是他们之前留下的痕跡。”
“有没有可能,跟我和苗欣当初一样,润了?”苏冥询问。
“不排除这种可能。”靳荣嘉承认道,“但没关係,现在事件的性质和层次已经完全变了。”
——
以下內容为更新后修改追加,不计入收费字数,仅供有兴趣的读者了解相关。
1、墨子號,世界首颗空间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2017年1月交付。
6月,首次完成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实验,並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空间尺度下严格满足“爱因斯坦定域性条件”的量子力学非定域性检验。
8月,首次成功实现从卫星到地面的千公里级量子密钥分发和地面到卫星的量子隱形传態。
9月,“京沪干线”与“墨子號”科学实验卫星进行天地链路,成功实现了洲际量子保密通信。
2018年1月,在中国和奥地利之间首次实现距离达7600千米的洲际量子密钥分发。
2020年6月,首次实现1000千米级基於纠缠的量子密钥分发。
2022年5月,首次实现了地球上相距1200千米两个地面站之间的量子態远程传输。
****
2、量子纠缠
爱因斯坦:粒子之间幽灵般的超距离作用。
定义:粒子通过相互作用,拥有的特性已综合成为整体性质,无法单独描述各个粒子的性质,只能描述整体系统的性质。
最简化的情况:两个粒子纠缠,构成密不可分的系统,对其中一个的操作將影响另外一个,无论距离多远。
量子纠缠被认为是在未来实现超远程即时通讯(即使跨越千万光年)的突破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