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巡视各方 巽坤尘影(求追读!)
渊河滔滔不绝,陈玄以隱萍无踪遁入水,顺水而下。在顾昭焰御使河神权柄,渊河多次改道,途径陈玄麾下数十修士灵地洞府,已然连成一片。
自西南一路向下,转而在新月坊市东侧拐向东南,蜿蜒曲折,最终与玄河交匯成一道,浩浩荡荡,涌向势力极南的本土秘境凶兽聚居地。
“自开闢渊河和玄河,通天河河水虽薄上半丈,露出寒月宫遗蹟的痕跡,可水量依旧不减,此水从何而来?玄河和渊河又去向何处?太阴秘境占地究竟有多广?”
默默思索,不得其解,陈玄隨波逐流,已然来到渊河途径的第一处修士灵地洞府。
“在下竹叶青,见过陈道友,上次多谢道友之助,解密《慧断九难经》,凭藉此经,我方才能渡过妄劫,没有迷失本心。”
竹叶青的声音悠悠入耳,似飘荡於天地之间。
“一山之神灵,掌一方地脉,山中一切如掌上观纹,纵然是我这隱萍无踪遁,或许可欺瞒炼气境界修士,却不可能骗过神灵。”
“但若藉助坤元遁地法,以地气包裹自身,与地脉同频,应当能瞒过地神感知。”
若有所思,陈玄隱约有了想法,破水而出,与竹叶青相见。
“无妨,《慧断九难经》本就是道友机缘所得,贫道只不过出手解密,亦从此受益匪浅。”
陈玄谦逊拱手回礼,以观势之法,凝望竹叶青。
以符代神,登临翠云山山神之位,竹叶青的势,又或说是气运,如脱胎换骨,一跃而上。
有此气运加持,凡在翠云山內行事,无往不利,对敌斗法更是胜上三分。
“神灵不愧是天地所钟之子,气运鼎盛,莫说杀之,就是镇压亦有损气运功德,怪不得西海一方神朝能绵延至今,迫得宗门研究出这等以符代神法门,来曲线灭神。”
思绪一转,陈玄与竹叶青交谈起妄劫一事,谈及此事,他亦是后有余悸。
原来於东伐妖族一战之中,竹叶青机缘巧合,孤身一人斩杀一只炼气圆满的蟾妖,而蟾妖的毒囊正巧合他修炼毒功,突破至炼气七层所用。
一鼓作气,竹叶青在一身毒功为之克制的情况,以炼气六层斩杀炼气圆满的蟾妖,志得意满,自是要以蟾妖毒囊一举突破至炼气后期。
可他却忘却唯有集齐五毒之物,同参五毒,方算稳妥之法,以一毒突破,轻则百毒噬体,修为跌落,重则毒发噬心,身陨道消。
所幸临近突破之时,《慧断九难经》轰然示警,竹叶青如梦初醒,悬崖勒马,明悟前路,此才渡过妄劫。
“原来如此,三灾九难,怪不得有三灾难渡,九难难逃之说法。”
明悟前因后果,陈玄亦知晓当日桃岛的明悟,乃是他转世而来,依仗神农图,就已陷入的妄劫,视天下英雄为无物,若无趁早明悟,早晚因此陨落。
一番探討丹毒之道,换取诸多毒物以炼製毒丹,陈玄辞去,继续沿渊河南下,一路与诸多道友谈玄论道,了解以符代神的效果,默默推衍阵法。
“五行五方阵,敕封五方神灵镇压五方,可进一步演化五行五灵阵,由原先十八重变化之上,生出九重变化,可惜五方神灵尚未齐全。”
“东方青龙,可由叶青蘅代之;南方朱雀,可划赤穹峰为顾明渊暂代;西方白虎,若是孤独白愿意,自是最好不过,可惜只怕得另觅人选;北方玄武,顾昭焰自是適合不过;中央麒麟,正是小寒山,合该我坐镇。”
止步於渊河和玄河交匯之处,陈玄没有再度向南而去。
纵然相距甚远,可亦无须感应,就有五道炼气圆满,煞气冲天的妖兽气息锁定碾压而来。
“阴煞入体,灵智尽失,可亦祸兮福所倚,阴煞大大增强肉身,本就蛮荒的妖兽肉身更发强大,堪比黄品极阶的防御法器,零零散散被截杀,亦学会报团取暖,因而难以向南推进。”
凝视远方,陈玄若有所思,上岸土遁,没有急於回返小寒山,转而钻研土遁之法,实践自己的想法。
时而施展坤元遁地法,藏形匿跡,雁过无痕,忽而转巽尘掠影诀,疾行千里,空余烟尘长扬。
“坤元遁地法,可取『地脉为桥,厚土藏形』之意,此中与巽尘掠影诀的『风行地脉,尘掩八方』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知不觉,遁行不知多少里,豁然开朗,一处沙海映入眼帘。
沙海骤现於眼前,无边无际,残阳映照下,赤金色的波涛延展至天际。
陈玄收住遁光,踏足於沙丘之上。
抬眼望去,远方腾起昏黄巨幕——亿万沙尘为巽风捲起,壮似一条横贯天地的黄龙,龙躯扭动间,天地失色,岩石崩碎,沙粒彼此摩挲,声响宛如龙吟。
“风行地脉,尘土藏形......”
呢喃自语,陈玄瞳孔微缩,映出沙尘暴的中心:巽风捲起亿万尘沙,撕扯出地底的地脉,地气如风飘摇,却始终凝而不散。
神识如蛛网铺开,捕捉组成黄龙的每一粒风沙的痕跡。
沙隨风起,飞扬之间,勾勒无形巽风之形。
地气沉浮,流转之际,暗合九宫地脉之络。
风沙交响,陈玄似有所悟,神识附著在微不可见的沙粒之上,无有干涉,隨风漂浮。
神识感应,一时如登九天之上,冯虚御风,忽而似入九幽之下,沉入地脉。
“风起沙画骨,气沉脉通幽。”
一语道破,无须捏起遁诀,地气自发沸腾,捲起陈玄,一息十里,所过之处,无有半点痕跡乃至气息。
一路遁行,回返小寒山,掌控一山地脉的胡明无有察觉半分,只觉地气有所躁动。
破土而出,陈玄有所明悟,取《坤元遁地法》之隱匿藏形和《巽尘掠影诀》之轻灵迅疾,集两者之长,独创《巽坤尘影遁》,借地脉行走,来去无踪亦无形。
“今法未必不如古法,继往开来,开拓创新,此方为仙道传承。”
感慨一句,回味悟道过程,陈玄眉头微蹙,疑惑不已。
“太阴秘境若是和太玄界一般,天圆地方的构造,那么我从地下十丈余的深度潜行,为何会从另一处地表出现?”
一叶障目,难见全貌。
如梦初醒,陈玄有所猜想,心神震撼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