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一朵桔梗花》
杀人手法现实不具备可行性。动机薄弱。
文笔差!
隨著扶桑那边开通社交帐號和建立粉丝俱乐部,解决了只能与《小说宝石》杂誌社单线联繫,信息来源单一的问题。
隨著《占星术杀人魔法》正式开售,关於书籍在扶桑市场的情况不断回传到这边。
“主要是扶桑文学界对这本书的爭议很大,读者群体的反馈给出了非常高的好评,现在的情况是骂的人越来越多,但书的销量越来越好。”
视频电话中的杨秀秀说著现在的情况。
“和华夏这边差不多的情况。”
小说2月14號扶桑上市后,相隔不到一周,国內隨即上市开始销售。
因为从去年八月份,这本小说就在活动期间开始连载,积攒了更多的读者群体,加上国外热销的刺激,首销比扶桑那边还要好。
“怎么了,看你的样子好像並不开心的样子?”
陆清风看著电脑上的讯息,眉头是皱著的。
“嗯。”
他点点头,电脑椅转过来,看向屏幕中的邻家姐姐。
“现在虽然销量好,但要是被这些扶桑文人一直这么搞下去,很容易坏了路人缘,后续搞不好要大幅下跌。”
文艺作品的好坏,很难客观去判定,在没有接受外界信息干扰的情况下,去阅读欣赏,还能自我判断,是否对自己的喜好。
如果自己没有去看过,先听到很多心中认为是专业人士的批评,就会下意识的拒绝为这样的商品买单。
而哪怕是去看了,也会抱著一种偏见去欣赏,在看到一些本来没有太多问题的地方,也会因为已经被外部影响的心理,而生成【原来真的这么差】的想法。
这点在电影上面最为明显。
有些確实烂的电影没办法,但有部分电影是那种优点很明显,但缺点也不少的,就很容易被差评毁掉。
《占星术杀人魔法》属於优点极其突出,缺点有一些,瑕不掩瑜的那种。
而作为突破现有推理小说框架,开创『宏大谜题+科学解密』的新本格推理的作品,更是具备里程碑式的意义。
“而且第一本书就口碑就搞坏了,以后其他作品在扶桑市场想有好的销量,就更难了。”
“这么一说確实,但也没什么办法啊。”
杨秀秀也苦恼起来。
陆清又看了一眼,被批评的三个点。
杀人手法不具备可行性,这点是新本格的核心,在编织如此复杂的诡计时,就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拋弃现实因素。
这点也不用过多考虑。
毕竟,打出来的就是新本格的旗帜,要和其他推理小说区別开来。
至於其他两点。
陆清风五个手指头轮流敲击桌面,往復了好几次后,突然一定。
“秀秀姐,我先掛了,一会儿找你。”
“啊?”
话音刚落,视频电话就中断了。
杨秀秀眨眨眼睛,觉得这一幕有很熟悉的既视感。
想起来了,以前在《儿童文学》做编辑的时候,和那些作家聊创作的时候,来了灵感的人都是这副样子。
“新书?还是想到了应对办法?”
她摇摇头,也猜不到少年的想法,只能先去忙自己的了。
忙忙碌碌一直到深夜快十二点钟,要上床睡觉的时候,收到一个邮件,是来自陆清风的,其中有一个文档插件。
没来得及下载,就收到他的微信。
【联繫一下和我们合作那个留学生,让他帮忙找一个好点的翻译。】
杨秀秀一愣,正要回过去,又看到新的信息发了过来。
【困死了,我先睡了。】
后面跟著一个『困』的表情包。
她隨即明白过来,邻家弟弟应该是从电话断开开始,就一直在写东西,写好后就给他发了过来。
回了一个『ok』的手势后,就抱著好奇的心態下载了文档打开。
映入眼帘的是標题。
《一朵桔梗》
【尸体倒伏在地,朝污水沟伸出右臂,似乎要捞起漂在水面上的什么东西……】
……
杨秀秀大学时读的是古典文学鑑赏,后来又做了一段时间文学编辑,对文字的赏析自然是专业的。
这篇短短不过两万字的故事,她整整读了一个多小时,看完后,一晚上没睡好久,一直在消化文字中蕴含的过於浓烈的情感。
作为和陆清风接触最早的文学编辑,甚至算得上文学路上引导者,少年的每一篇文章她都看过。
在她心里,文学艺术性最浓厚莫过於《山月记》,文笔最好的属於《温一壶月光下酒》,主题最深刻是《天蓝色彼岸》
而这一篇,她觉的或许在单独一样上都比不上者三篇,但確实结合的最好的文章。
虽然这就是一篇推理小说。
但她从未见过有谁能將推理小说写到这种程度。
没有了复杂的诡计和让人津津乐道的杀人手法,更没有了固定套路中的侦探和其助手和让人惊嘆不已的推理水准。
只有温柔的极致笔触,將爱情的纯粹描写出来,再把它化为复杂的情感,塞入读者的心里,成为一种难言的酸涩。
为什么会突然写这么一个故事?
躺在船上瞪著俩眼睛的杨秀秀忽然想到,然后想起白天和陆清风討论的事情,原来是这样啊。
確实是他会做出来的事,也怪不到要找一个好翻译,这样的文章想要將其中文字的美感传达过去,一般的翻译確实做不到。
翻来覆去一夜没睡著,第二天一早,顶著两个黑眼圈联繫了扶桑那边的粉丝俱乐部负责人。
……
沈川最近在扶桑过得挺滋润的,成为偶像在扶桑的运营管理后,也顺利实施了之前的想法,成为这边最大的粉头。
收到来自杨秀秀的信息时,並不惊讶,只是其中要求让他有些迷惑。
【翻译的事情,联繫出版商不是更好么?】
【出版社主要考虑是挣钱,不一定愿意钱找好的翻译,不如我们自己来,而且也不通过他们的渠道发表,直接发在推特帐號。】
那边回应。
沈川若有所思。
这几天扶桑这边的爭议他自然是知道的,出版商这边对此一点动静都没有,只是加大宣传,且还把这种爭议作为买书的推力。
有点竭泽而渔的意思
而工作室这边自然不想这样,所以,面对压力,两方其实不在一条心。
他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