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阳滋公主的才智!
正式场合请称职务?嬴阴嫚也忍不住抬头,看向端坐於上方的秦王嬴政,秦王嬴政严肃的面孔正望著自己。
大殿之內,剩下的几人也都静静的侍立於一旁,並未过多言语。
也只有公子扶苏,脸上带有急迫之意,生怕自己的父王当真惩处自己的妹妹。
就在公子扶苏刚想再说些什么的时候,原本还一脸严肃的秦王嬴政,突然露出笑容。
“哈哈……”
秦王嬴政爽朗的声音突然在大殿之中响起,让眾人皆是一愣,一脸诧异地望著秦王嬴政。
刚才还剑拔弩张的气氛,怎么突然之间就发笑?
而且,再看秦王嬴政的面孔之上,哪里还有之前的严肃,取而代之的是笑容以及欣慰。
公子扶苏一时无言,刚刚到喉咙的话也被咽了回去,诧异地望著自己的父王。
而嬴阴嫚,听到秦王嬴政的笑声,紧绷的身体也放鬆了下来。
“阳滋……当真是格外聪慧!”
秦王嬴政大步从九层丹陛之上走下,来到嬴阴嫚的面前,目光之中满是喜爱之色。
而至於廷尉李斯和武城侯王翦等人,对於秦王嬴政的反应,並没有太多的惊讶之色。
倒是一旁的公子扶苏,却是一脸的疑惑。
只听到廷尉李斯说道:
“幸亏刚才阳滋公主在朝堂之上,主动请封食邑,在一定程度上堵住了悠悠眾口。”
“郡县之制,若是推行起来,虽说也会非常顺利,但暗中更会受到他人的反对。”
“今日之后,他人也都知晓了大王之意,虽然心生不满,但也给了他们其他的选择!”
此刻,廷尉李斯不禁如此说道。
站在一旁的上卿蒙毅看到公子扶苏依旧一脸疑惑,主动解释道:
“刚才在朝堂之上,阳滋公主主动请封食邑,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群臣的反对。”
“大王有意於天下施行郡县之制,而在如今的六国旧地,也都施行的是郡县制。”
“但是朝堂之上,大多数人皆期盼大王分封功臣,曾经施行郡县,不过是於征战之中,他们自然不会说什么,但是如今,大王主动提及,必然会招致他们的反对!”
听到上卿蒙毅的解释,公子扶心中也终於明白了。
可是他又不禁问道:
“若是父王於天下推行郡县制,父王为秦王,朝堂诸公岂能不从?”
话虽如此说,但是……
听到公子扶苏如此问,上卿蒙毅不禁摇头,如今的公子扶苏,还是太过天真了。
再看一旁的阳滋公主,刚才在朝堂之上,便能迅速做出决断,甚至顶著秦王的“愤怒”,主动请封食邑!
看似是在支持主张施行分封制之人,但实则是在支持郡县制!
以此来迷惑主张分封制之人!
所以,之前在朝堂之上,眾人观公主所作《千字文》,虽说也知晓阳滋公主聪慧,但却没有直观感受。
但是此刻,阳滋公主的聪慧、反应迅捷,当真令人惊嘆!
同时,也给了那些主张分封制的人一个心理暗示。
暗示他们,可以封赏食邑的方式,取代分封制!
听到上卿蒙毅的解释,公子扶苏眉头紧皱,不过片刻之后,也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抬头向一旁的嬴阴嫚看去,面色惊嘆。
“刚才听大王所言,公主是主动要求让臣为公主之师,传授公主武艺与兵法?”
武城侯王翦也看向嬴阴嫚,苍老的面孔之上带著些许好奇。
“正是!”
嬴阴嫚立刻点头,对於武城侯王翦,因为歷史光环的缘故,对他还是颇为尊敬的。
身为战国四大名將之一,虽然后世之人对於这个名头,也多有质疑,但是他在灭国之战中建立的诸多功勋,也不可磨灭。
其自身的实力,也远超他人。
“之前听大王之言,以为只是不想让臣閒著,然而现在看来,公主当真是天纵奇才!”
“让臣为公主之师,的確是莫大的荣幸!”
嬴阴嫚倒是不禁多看了一眼武城侯王翦,又看向上方的秦王嬴政,怎么感觉这两人之间的关係,极其复杂呢!
明白全部的公子扶苏,看向嬴阴嫚的目光之中,也充满了兄长对妹妹的喜爱之色。
不过,上方的秦王嬴政目光从嬴阴嫚的身上移到公子扶苏的身上,原本的喜爱之色又变为了严肃。
“扶苏!”
“儿臣在!”
听到父王的呼唤,公子扶苏立刻躬身行礼。
“你……”
“有时间也跟隨在武城侯身旁学习,也算是与你妹妹搭个伴……”
秦王嬴政暗自嘆了一口气,对於公子扶苏,似乎颇为无奈。
对此,一旁的武城侯王翦倒没有说什么。
……
从咸阳殿走出来的嬴阴嫚感慨万千。
今日在朝堂之上的言行举止,也算是让自己在这大秦朝堂崭露头角了。
从一位籍籍无名的公主,逐渐被眾人所知。
此时,已艷阳高照,接近正午时分,璀璨的阳光照耀在身上,传来温暖滚烫之感。
威严肃穆的宫殿在阳光的照耀之下,更显威严壮阔,蓝天深邃,万里无云,回首看向咸阳殿,耸入云霄,犹如九天宫闕!
然而接近午时,秦王嬴政也没有放廷尉李斯等人离开的意思,显然还有诸多朝政之事需要商议。
“今日朝堂,也算是其他人对秦王的一个试探,而在接下来,便是秦王嬴政力排眾议,推行郡县制了!”
嬴阴嫚站在高高的台阶之上,心中思索著。
“郡县制推行之后,必然会影响许多人的利益,更是对周礼的一种改革……”
虽说礼崩乐坏已几百年,周礼也名存实亡,甚至周国也被秦国所灭。
但是周礼已深入天下之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岂能轻易全部废除?
而郡县制,便是对周礼这种思想的衝击,以及对曾经治理方式的一种革新。
“从来没有一次改革,是和平温和的,无一不是流血残暴的……”
嬴阴嫚缓缓走下台阶,身后拂柳抱著滴星剑跟隨,两道身影在威严肃穆的宫殿之中前行,逐渐消失在宫苑转角之间。
……
“阳滋公主有大才!”
“得阳滋之封號,可见大王对公主之喜爱!”
“更能看出,公主之才能!”
“听闻在朝堂之上,阳滋公主展现勇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