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其他小说 >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 第237章 还阴不死你,老子跟乔治五世姓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37章 还阴不死你,老子跟乔治五世姓

    第237章 还阴不死你,老子跟乔治五世姓
    关于自己为什么想要把伏尔加河-里海这条生命线暂时留着,勾引露沙人和布列颠尼亚人看到最后一丝希望、从而不断往这里面下注、加码,
    最终尽量把布狗的血也在援露的过程中多放干一些,
    鲁路修其实是有非常深远的考量的。
    只是,他至今对自己的计划,都还没有完全的把握。
    很多细节之处只有一些朦胧的想法,需要走一步看一步。要看客观条件是否满足了、看敌人是否中招,自己才好想下一步的见招拆招。
    战争充满变数,没有人能够提前规划好一切。
    所以他也从没有跟任何人说过自己的全盘计划,包括跟鲁普雷希特元帅。因为时机还不成熟,他对敌人的很多预判都是基于穿越者的先知先觉,没法解释信息来源。
    但现在,随着战机越来越迫近,形势也稍稍明朗了些,很多原本鲁路修靠着穿越者先知关注到的细节点,也渐渐核实了。
    所以,鲁路修觉得,现在或许可以和李斯特中将这个绝对心腹稍微透露一点点,以便让他配合自己做局。
    毕竟眼下有个德尔门辛根中将不服自己、有可能惹出祸来,鲁路修刚升上来根基不深,找个绝不会泄密的铁杆合谋,执行层就好办得多。
    在这个思路的指导下,哪些话适合现在就跟李斯特说,哪些话要将来再慢慢说,也就渐渐理顺了。
    鲁路修组织了一下语言,这才循序渐进地解说道:
    “我留着伏尔加河-里海这条布国援露的理论生命线不掐、勾引布国投入更多资源,这个计划具体是这么想的:
    只要我军不掐断伏尔加河和里海,反而先孤军冒进打下高加索。那么,随着巴库油田这些关键节点被掐断,布国人还想再利用里海航线援露,就只能想办法全面投入伊拉克和波斯的战场,争取打通巴格达、摩苏尔、大不里士等关键节点,并确保稳定控制德黑兰。
    战争打到现在,中东战区此前帝国和布国主要是在巴格达和巴士拉之间拉锯,帝国派出过戈尔茨元帅坐镇巴格达,协调奥斯曼军队防守伊拉克腹地,并尝试反攻被布露瓜分的波斯大部分地区。而布列颠尼亚人则利用海运优势,一直控制着波斯湾两河入海口位置的巴士拉港。
    如果我们解决了高加索地区,我们第6集团军就可以分兵一部分南下,通过大不里士支援巴格达、反推巴士拉和德黑兰。到时候,布列颠尼亚人就不得不拼死保住巴士拉和德黑兰——而我有一计,可以让布国人的陆军和海军,因为支援中东而再次遭遇灭顶之灾!”
    欧根.李斯特中将听得很仔细,听到这儿,见鲁路修停顿了一下,他还有些惴惴,谨慎地确认道:“计谋的细节,也是我能听的么?如果未来打到中东,参谋长打算用什么计谋干掉那里的布国人呢?”
    鲁路修报以一个鼓励的微笑,先启发性地反问:“你也别光听,也要自己动脑子想一想,你了解现在中东的近况么?能看明白目前敌我的优劣势么?”
    李斯特中将认真思索了一下:“我对中东的近况,倒也略有所知,我知道之前打得不是很顺利,一直相持消耗,不过这个月戈尔茨元帅已经抱病回到巴格达前线了,情况应该会重新好转。具体能好转到什么程度,我不好说。
    据我所知,目前中东战区布国人和露沙人的正面战斗力是远不如帝国的精锐的,只是投入中东的帝国精锐太少,名义上也只有一个军,实际上完全不满编,连2个师都凑不出来,主要还靠那20万奥斯曼军队在作战。
    布列颠尼亚人主要的优势,在于他们战前就傀儡波斯卡扎尔王室多年,所以用了相当多的波斯当地伪傀儡军,组建‘南波斯步枪军’和‘邓斯特军’,他们还有从印度拉来的源源不断的殖民地军队,而且可以通过印度洋和波斯湾的海运就近补给,源源不断。
    帝国和奥斯曼的军队,在巴格达附近补给很困难,除了粮食够吃,其他东西很难运上去,因为奥斯曼的国内基建太差了。
    战争爆发前多年,帝国就向奥斯曼人推销过‘巴格达铁路方案’,试图规划一条从柏林到伊斯坦布尔再到巴格达、巴士拉的铁路,但因为布国认为这会严重威胁其在印度洋的霸权,所以一直威胁和阻挠。
    我记得战争爆发前,这条铁路也只修通了伊斯坦布尔至安卡拉和科尼亚的路段。但从科尼亚再往东、翻越东托罗斯山脉至摩苏尔的铁路,虽然帝国早在1903年就取得了授权,但一直被布国阻挠,直到开战也没修,后来就更没资源修了。
    如今奥斯曼给前线部队运武器弹药和其他非粮食补给品,也全靠火车运到科尼亚后,靠人畜力量翻越东托罗斯山脉、进入伊拉克地区西北部,再转公路或铁路运输。
    这条路运输太困难了,所以前线只能维持那么点军队,还缺炮少弹。要是补给能充足一点,多支持一些军队,就靠中东那点布军及其殖民地仆从军,战斗力根本不值一提!
    不过,最近情况好像又有新的变化,我听说这两个月,在中东还有很多奥斯曼治下的阿伯人,也在群起响应布列颠尼亚的挑唆,好像有一个叫劳伦斯的家伙,不知道算是外交官还是搞破坏的,在疯狂许好处鼓动当地人叛乱。
    内志和汉志地区已经乱了,黎凡特南部也乱了,伊拉克地区暂时还好一点。如果不能扑灭这个家伙,中东的战况也有可能急剧恶化。”
    李斯特中将还是挺专业的,而且平时很关心友军动向,对这些情况说起来也是如数家珍。
    这都是公开资料,想了解都能了解,只看一个将军是否好学。
    所以他提纲挈领便点出了未来中东战场的几个关键问题:
    论军队的战斗力,敌人根本不够看,但敌人可以大量鼓动当地人作战,还掀起了很多阿伯部落土著,还有源源不断的印度援军。
    帝国的精锐战斗力绝对强,但补给不够,维持不了大军团部署。
    如果能够解决两个关键问题:首先是解决帝国的后勤,或者是扑灭劳伦斯刚刚掀起的当地人叛乱。
    这两个点只要能根治一个,再结合将来露沙人在高加索战区被打崩、高加索的德玛尼亚军队可以分兵一小部分南下支援中东,那么中东的局势就有可能决定性逆转。
    这两个点要是全部根治,那没得说,布国在当地的势力会被彻底秒杀,迎接他们的将会是又一场全军覆没的灭顶之灾。
    李斯特中将梳理了思路后,最后总结式地向鲁路修请教:
    “所以,未来中东的胜败,关键就是‘我军的后勤’和‘安抚敌军搅起的当地人叛乱’这两个点。
    而参谋长您有办法解决这两个点么?解决这两个点的办法,与我们今天高加索战役要采取的方略,有关联么?”
    鲁路修见李斯特中将已经颇擅长思考,也赞许地点了点头:
    “这个问题问得好,总结得非常关键!既然你已经看到这一步了,那我也可以正面回答你:
    这两个点,我都有计策解决;
    而且所用到的计策,都跟未来几天要实施的高加索战略环环相扣。”
    李斯特中将闻言也不由精神一振,连呼吸都屏住了,聚精会神聆听参谋长后续的教诲。
    鲁路修便伸出两根手指,侃侃而谈地分析道:“要解决后勤问题,我其实有一计,未来我们或许可以考虑用一条更好用的铁路线,来为大军运输物资,绕开目前的伊斯坦布尔-安卡拉-科尼亚铁路。
    因为从科尼亚到巴格达西北的摩苏尔之间,要翻越险峻的东托罗斯山脉。这段路太难走了,东托罗斯山脉的险峻程度,在中东地区是仅次于大高加索山的,运力太低下。
    我们完全可以用一条铁路-海路-铁路的组合,来替换目前的铁路-翻山-铁路组合。比如,我们可以考虑从伊斯坦布尔或者小亚细亚半岛南岸的某个海港,走一段海路到东地中海最东岸的黎凡特地区(今叙利亚/黎巴嫩等地),
    然后利用亚历山大勒塔-摩苏尔-巴格达的铁路,或是利用贝鲁特-摩苏尔-巴格达铁路,完成最后的前线物资运输。
    因为东托罗斯山脉在陆地上是无法绕过的,它一直从大高加索山区的亚美尼亚一路延伸到东地中海沿岸,斩断了小亚细亚半岛和中东腹地的交通。正是这座山脉,导致当年修通柏林-巴格达铁路遇到了重重险阻,可以说是柏林-巴格达铁路方案的最大瓶颈。
    但是,如果稍微走一段海路,沿着小亚细亚半岛南部的沿海航线,经过塞浦路斯附近,抵达亚历山大勒塔或贝鲁特,东托罗斯山脉就彻底绕过去了。海路的运力也非常庞大,只要筹备得当一次性运去几万吨甚至十几万吨的货物都没问题,只要这条路稍微走通一两次,中东的布、露军队必然遭遇灭顶之灾!
    到时候,我们打完高加索战役、分几个军走陆路南下巴格达,这些部队就能得到充足的给养,彻底把中东的敌人掀飞!”
    李斯特中将听了鲁路修这个计划后,顿时惊得目瞪口呆,他立刻意识到一个巨大的问题:
    “这……这也太大胆了吧?虽然谁都知道走海路可以绕过东托罗斯山脉,但这么些年来从来没人敢动过这个念头,想都不敢想,布列颠尼亚人在东地中海的制海权可是绝对的!他们的地中海舰队会把我们的补给船队撕得连碎片都不剩!”
    鲁路修闻言却笑了:“连你也这么想,那就说明我将来的计谋有戏了。我们完全可以偷偷摸摸小规模偷运一次嘛,偷运还是有可能得手的,至少第一次很有机会。就算失败了,也不过是损失一些物资,人员损失不会太多的。
    其次,我们可以用一些航速快的驱逐舰来偷运,不一定靠慢吞吞的火船。最后,我们甚至还可以考虑出动黑海舰队为偷运物资的船队护航。帝国如今已经彻底掌握了黑海的制海权,露沙人的黑海舰队已经彻底覆灭,黑海岸边的港口城市除了索契也都被我们占领了。
    而布列颠尼亚人此前一直把海军的重兵放在本土,地中海舰队就只是一些前无畏舰为主,想要以量取胜。如果帝国的‘毛奇号’和‘戈本号’战巡利用敌人的麻痹秘密出击、只带其他高速辅助舰艇杀出伊斯坦布尔海峡,杀出爱琴海,进入东地中海的塞浦路斯海域,提供一两次护航,完全是有可能把敌人的地中海舰队打得措手不及的!
    尤其敌军的地中海舰队去年已经在加里波利战役中被重创削弱、沉了很多前无畏舰了!剩下那些前无畏,就算有数倍的数量优势,也不一定能对‘毛奇号’和‘戈本号’形成优势。虽然敌人也有派出少量无畏舰来地中海,但还不够,我们就是要逼得敌人把更多战舰从本土北海方向调来地中海!
    如此一来,说不定还能联动为北海的帝国公海舰队找到一次战机。皇帝陛下其实去年就向提尔皮茨元帅以及希佩尔上将反复要求过了,希望海军能打得更积极一点,寻找一些敌军舰队兵力不集中、局部有兵力劣势的机会,来一场舰队决战,集中优势兵力削弱敌军一部。
    当时提尔皮茨元帅和希佩尔上将都反复劝说陛下冷静,最后认为,今年二季度应该是敌我海军兵力差距最小的黄金时期——今年二季度时,我军的‘巴里亚号’和‘巴登号’新锐战列舰能够形成战斗力,帝国也将拥有2艘380主炮的超级战舰,同时其他去年受损的主力舰也都能修复。
    而敌人的‘伊丽莎白女王号’战列舰这时候还没能完全修复,‘厌战号’去年沉没了。虽然‘伊丽莎白女王级’的3~5号舰‘巴勒姆号’、‘勇士号’和‘马来亚’号也已经建成了,但15吋炮战列舰2打3,帝国还是有机会的。
    再往后拖的话,如果到了3季度,‘伊丽莎白女王号’就会修复,2艘最新锐的‘声望级’战巡也会在3季度入役,帝国的‘巴里亚级’后续舰却要更慢一些才能服役,情况就对我们不利了。
    尤其是‘声望级’高速战巡,会导致敌人拥有15吋炮的战巡,我军战巡前哨舰队就会被碾压。帝国要寻求海上决战,一定要在敌人的‘声望级’服役之前,要么就索性只能等到我们的‘马肯森级’也服役能对抗敌人的‘声望级’。
    所以,如果我们能在今年二季度,在东地中海战场打出一个小优,利用‘毛奇号’和‘戈本号’逼得敌人不得不从本土舰队抽出相当一些无畏舰来围杀我黑海舰队。到时候希佩尔上将在北海寻找战机的把握就会大得多。”
    鲁路修还有一点没和李斯特中将说,那就是他早就跟希佩尔上将和古斯塔夫.克虏伯商量好了。
    后续时机合适,就可以让“巴登号”战列舰在海试的时候伪造记录宣布“新式380主炮技术方案过于激进,对新炮管钢耐膛压过于高估,导致强装药的新发射药包出现炸膛”。
    然后让“巴登号”重新“入坞修理”,让“巴里亚号”也宣称“重新检修大改强化炮管”,拉到东普罗森甚至里加附近的造船厂,隐秘修复,确保布国间谍刺探不到。
    这样才有可能让布国海军轻敌,到时候鲁路修再制造一些逼得布国海军不得不出击、又自以为靠着本土舰队能打赢的战机,本位面的日德兰海战,也就会变得更从容。
    当然了,到时候肯定不会再叫日德兰海战了,因为交战地点肯定会变。
    按照鲁路修的估计,本位面的北海大海战,估计会围绕挪威海问题,以及北极航线展开了。
    因为露沙人四五月间就会彻底修通那条砸了数百万人命的摩尔曼斯特-圣彼得堡铁路,也会修好摩尔曼斯克海港。到时候已经饿了大半年的露沙肯定会如饥似渴疯狂需要摩尔曼斯克航线输入物资。
    只要德玛尼亚海军找个机会去拦截摩尔曼斯克航线,布国皇家海军是非应战不可的。
    这可比地球位面舍尔上将那些花里胡哨的勾引有效得多了,鲁路修才不玩那些偶然性的伎俩,他要打就打那些攻敌之所必救的战斗!
    更何况,鲁路修早在去年入冬之前,就在波罗的海的波的尼亚湾埋下了一些伏子。
    当时波罗的海战役刚打完、里加湾沿岸被德玛尼亚军彻底占领,马肯森的北方集团军群大胜。鲁路修就抓到了一些“挪威亲布破坏中立分子,勾结瑞典国内某些反王亲布派,一起对露沙运输武器”的证据。
    后来,因为冬季来临,波的尼亚湾被冰封,这条路也就暂时没什么可挖掘的。
    如今都快4月份了,海水含盐量极低、冰点接近淡水的波的尼亚湾,也会再次解冻适合航运。到时候挪威那些贼子、和瑞典的少数瞒着国王自行破坏中立的乱臣,也都会再次浮出水面。
    而鲁路修已经让巴登大公通知他姐夫古斯塔夫五世、早就暗中查访,已经在瑞典国内拉开一张网了。
    到时候德玛尼亚方面觉得海战时机成熟,古斯塔夫那边再把“挪威破坏瑞典中立”这张牌一掀桌子,海陆并进来一场挪威海陆大战,
    要是还不能把皇家海军卸条胳膊卸条腿,他鲁路修就认了奇耻大辱跟乔治五世姓!
    当然,这一切如今都还只有一个朦胧的谋略雏形,后续很多细节,必须走一步看一步。
    比如,布国人要是拉了法兰克海军在地中海做事,或是拉了意呆利舰队到东地中海联合作战对付两艘‘毛奇级’,到时候又该如何应对?
    对于这些可能的变故,鲁路修心里其实也都另有预案的,只是现在事情还没到那么复杂,没必要把那些谋略推演都说出来。
    但不管怎么说,先勾引布国人在中东和东地中海疯狂投入,这一步先行棋子落得肯定是不亏的。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