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玄幻小说 > 重燃1978:工业神手从修车铺开始 > 第97章 订单雪片飞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97章 订单雪片飞

    实验室內。
    红星厂高层会议室,烟雾繚绕。
    总工程师王工將测试报告复印件分发下去。
    钱副厂长脸色灰败,手指无意识地敲著桌面,试图维持镇定。
    他旁边,张德彪的脸色比锅底还黑,一言不发,只是呼哧呼哧地喘著粗气。
    “情况,大家都清楚了。”
    王总工推了推眼镜:“数据不会骗人。前进厂的【长城一號】,各项指標,尤其是抗磨损、高温稳定性和极限压力,全面超越了红日厂的產品,甚至优於我们部分在用的进口润滑脂。”
    他顿了顿,看向生產副厂长:“老刘,你那边几台关键设备磨损异常的情况,原因也基本可以確定了。”
    生產副厂长脸色难看,点了点头:“换了试用的红日厂油品后,磨损確实在加速。再用下去,设备非得提前大修不可!这损失谁担?”
    矛头,无形中指向了力主引进红日厂產品的钱副厂长和背后的张德彪。
    钱副厂长额头冒汗,强辩道:“这…这只是初步测试,也许…”
    “初步测试?”王总工打断他,语气加重。
    “四球机测试、高温氧化测试、极限压力测试,哪一项不是行业標准?
    数据就在这里,钱副厂长,你是想质疑我们红星厂自己的实验室,还是质疑国家颁布的测试规程?”
    钱副厂长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技术面前,任何辩解都显得苍白无力。
    赵国栋適时开口:“各位领导,事实很清楚。
    前进厂的【长城一號】不仅性能卓越,能有效保护我们的设备,延长使用寿命。
    而且,李向前同志也给出了初步报价。
    虽然单价比之前的旧產品高了百分之十五,但综合考虑其更长的换油周期和对设备的保护效果,实际使用成本反而能降低至少百分之十!”
    他看向財务科长,“这一点,財务科可以核算。”
    財务科长点点头:“初步估算,赵科长说得没错,综合成本確实是下降的。”
    经济帐算得明明白白。
    性能好,还省钱。
    生產副厂长拍了板:“没什么好犹豫的了!恢復和前进厂的合作!立刻,马上!就用这个【长城一號】!设备等不起!”
    “我同意。”王总工附议。
    其他几位参会的科室负责人也纷纷表態支持。
    大势已去。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钱副厂长瘫坐在椅子上,脸色惨白。
    他知道,自己这次栽了,而且栽得很彻底。
    推荐劣质產品,险些造成重大生產事故,这个责任太大了。
    他对张德彪投去怨毒的一瞥,要不是这个老东西怂恿,他何至於此!
    张德彪感受到了那怨恨的视线,心里咯噔一下。
    他明白,自己不仅在红星厂彻底失去了立足之地,还得罪了钱副厂长这个潜在的盟友。
    会议很快形成决议:
    一、立即终止与红日化工厂的一切採购接洽。
    二、恢復与前进五金厂的供货合同,並扩大採购范围,全厂主要设备统一换装【长城一號】新型润滑脂。
    三、鑑於张德彪同志在此次事件中推荐不当、干扰测试,给予內部通报批评,建议其原单位加强管理教育。
    赵国栋拿著签好字盖好章的会议纪要,第一时间冲向电话机。
    电话接通,他声音里难掩兴奋:“小李师傅!成了!成了!厂里决定了,恢復合同!而且是全面採购你们的【长城一號】!订单量比以前翻了至少一番!”
    前进厂办公室里,李向前握著听筒,脸上露出了久违的轻鬆。
    成了!最大的危机解除了!
    这笔大订单,足够支撑前进厂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运转和发展,甚至可以支撑他下一步的技术团队扩充计划!
    “谢谢你,赵科长。”
    “谢我干什么,这是你们自己凭本事挣来的!”赵国栋感慨万千。
    “对了,张德彪那老小子,被通报批评了,听说在红星厂那边灰头土脸,威信扫地。
    那个钱副厂长也受了牵连,估计以后日子不好过,对张德彪怕是恨到骨子里了。”
    掛了电话,李向前站在窗边,看著院子里忙碌的身影,心情激盪。
    危机解除,订单到手,前进厂,活过来了!而且活得更好!
    红星厂的內部通报批评,对张德彪而言,无异於公开打脸。
    他在红星厂多年经营的关係网,因为这次推荐劣质產品、险些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件,以及试图干扰测试的拙劣行为,顷刻间土崩瓦解。
    以前那些称兄道弟的人,现在都唯恐避之不及。
    而那个红日化工厂,更是倒了大霉。
    据说厂长老王当天就气得晕了过去,醒来后面对的是雪片般飞来的退货单和银行的催款函。
    產品低劣、搞商业欺诈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行业內传开。
    本就没什么技术实力的小厂,名声彻底臭了。
    不出半个月,厂门口就围满了討薪的工人,红日化工厂彻底停摆,离倒闭只差一张封条了。
    前进厂的电话,彻底成了热线。
    铃声刚停,下一通又急促响起。
    孙强嗓子冒烟,放下听筒,抓起搪瓷缸子猛灌一口水。
    “李哥,又是个区属厂,打听【长城一號】的。”孙强放下缸子,抹了把嘴。
    “这已经是今天第五个了!都想要样品,还问能不能签长期合同!”
    李向前走到窗边,看著院子里工人们干劲十足地搬运原料,脸上不见多少喜色。
    红星厂的大订单是救命稻草,更是烫手的山芋。
    这种碾压级別的性能,太扎眼了。
    “样品可以给,合同暂时不签。”李向前转过身。
    “告诉他们,產能有限,优先保障红星厂。”
    孙强愣了一下,隨即点头。
    “行,我这就回绝。”
    门口人影一晃,林薇走了进来,手里拿著几张稿纸,脸上是抑制不住的笑意。
    “向前!你看!”她把稿纸递过来。
    “我把红星厂测试那天的事写出来了,虽然报社那边不一定能发,但我给內参投了稿!”
    稿纸上字跡娟秀,標题醒目:《技术突围,市场反击——前进厂【长城一號】纪实》。
    “写得很好。”他把稿纸还给她。
    林薇的笑容灿烂:“这次危机彻底解决了,真为你高兴!”
    她顿了顿:“不过,向前,前进厂现在名声太响亮了。俗话说,枪打出头鸟。以后行事,要更加小心才行。”
    李向前嗯了一声。他何尝不清楚这个道理。
    【长城一號】的技术来源,是他最大的秘密,也是最大的隱患。
    傍晚,李向前踏著夕阳回到胡同。
    还没进院门,就被李婶一把拉住。
    “向前回来了!快进来快进来!”李婶嗓门洪亮,满面红光。
    “大伙儿都等著你呢!”
    院子里果然聚了不少街坊邻居,七嘴八舌,全是恭喜和称讚。
    “向前这孩子,有出息!”
    “听说把那个姓张的都给扳倒了?解气!”
    “前进厂现在可是大名人了!”
    李婶拍著李向前的胳膊:“必须庆贺!婶子做主,明儿晚上就在院里摆几桌,请厂里骨干和咱们街坊邻居,大家好好热闹热闹!”
    “李婶,不用这么麻烦……”
    “麻烦啥!应该的!”李婶不由分说,“就这么定了!”
    第二天,前进厂內部也开了个小型的庆功会。
    没有铺张,就是食堂加了两个硬菜。
    李向前举起酒杯:“这次能渡过难关,靠的是大家齐心协力。尤其是刘虎、张峰,你们俩在研发【长城一號】时立了大功。”
    他从口袋里掏出两个厚厚的信封,分別递给两人。
    “这是奖金,拿著。”
    刘虎和张峰又惊又喜,推辞不过,只好收下。
    其他工人看著,眼里满是羡慕,干劲更足了。
    简单的庆功之后,李向前把刘虎、张峰和孙强留了下来。
    “红星厂的订单量翻了一番,我们现有的生產线,肯定跟不上。”李向前手指敲著桌子。
    “必须儘快扩大產能。”
    刘虎立刻道:“向前哥,设备可以再添置,人手也可以招。关键是原料,尤其是那几种核心添加剂,合成工艺复杂,產量提不上去。”
    张峰也点头:“是的,李工,那几步反应时间长,对条件要求苛刻,很难快速放大。”
    这是核心问题。
    【长城一號】的性能依赖於【基因图鑑】和【破障之眼】结合带来的特殊添加剂,而这些添加剂的製备,目前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无法大规模工业化生產。
    李向前陷入沉思。
    名声打出去了,订单也来了,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长城一號】的性能,已经超越了这个时代应有的水平。
    红星厂的测试结果一旦扩散,会不会引来更高级別的关注?
    那些真正需要顶尖润滑技术的单位,比如军工,比如航空……
    他甩了甩头,將这些暂时压下。
    “先解决眼前的问题,扩大產能,设备和人手是次要的,关键是核心添加剂的合成效率。”李向前看向刘虎和张峰,“现有的实验室方法,產量太低,满足不了大规模生產。”
    刘虎皱著眉:“那几步反应確实是瓶颈,温度、压力控制要求太高,放大生產风险很大,良品率也难保证。”
    张峰补充:“我们尝试过优化工艺参数,但效果不明显。似乎……需要更精密的反应釜和控制系统才行。”
    更精密的设备?这个年代,国內哪里去找?进口的想都別想。
    李向前指尖无意识地划过桌面,【破障之眼】和【基因图鑑】的信息在脑海中流转。
    褐家鼠皮脂腺的自適应分泌,蛞蝓粘液的常温固化……这些生物过程,似乎並不完全依赖极端的高温高压。
    或许,可以换个思路?仿生合成?常温催化?
    这些念头一闪而过,过於超前,暂时还无法实现。
    “原料供应必须稳定。”孙强插话。
    “现在厂里就靠【长城一號】顶著,一旦断供,后果不堪设想。”
    李向前抬起头:“我会想办法解决添加剂合成的问题。你们先做好现有设备的维护保养,人员培训也要跟上,为后续扩大生產做准备。”
    会议散去。
    李向前独自留在办公室,电话铃再次响起,他接起。
    是赵国栋打来的。
    “小李师傅,告诉你个好消息,也可能是个……嗯,需要注意的消息。”
    赵国栋的声音有些复杂:“省机械厅的一个处长,今天打电话到我们厂,详细询问了【长城一號】的测试情况和性能指標。”
    “他还问了你们厂的生產能力和技术来源。”
    赵国栋补充道:“我按你之前交代的,就说是咱们技术人员长期攻关、优化配方的结果,產能嘛,还在逐步提升。”
    “知道了,谢谢赵科长提醒。”
    掛了电话,李向前走到窗边。
    省厅的关注,是机遇,也可能是麻烦的开始。
    前进厂这艘刚刚驶出浅滩的小船,过早地暴露在了深海的风浪之中。
    他拿起桌上那罐琥珀色的【长城一號】样品,轻轻晃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