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人才难题,主动出击
周厂长带著陈工,脚步匆匆地走了。车间里,那股子兴奋劲儿还没散去。
没有多久,厂门口就传来了汽车喇叭声。
不像周厂长那辆半旧的吉普,这次的声音更响亮些。
一个穿著的確良衬衫、戴著眼镜的中年男人,在门卫老张的指引下,快步走了进来,身后还跟著两个提著公文包的人。
“请问,李向前同志在吗?前进五金厂是这里吧?”来人语气客气,但透著一股子机关单位的派头。
王厂长愣了一下,赶紧迎上去。“是是,我就是厂长王桂香,您是?”
“哦,王厂长您好,我是市纺织厂採购科的,姓吴。”吴科长推了推眼镜,目光快速扫过车间,“我们厂之前订购了一批【前进牌】润滑脂,效果非常好!今天特地过来,一是想再追加一批订单,二是听说…贵厂在设备改造方面,有独到之处?”
他的视线最终落在了那台崭新的千升级反应釜上,眼睛里闪过一丝惊讶。
这台釜,和他印象里街道小厂该有的设备,完全不一样。
李向前走了过来。“吴科长,你好。”
吴科长立刻转向李向前,脸上堆起笑容。“哎呀,这位就是李向前同志吧?久仰大名!你们的润滑脂,真是解决了我们纺织机保养的大问题!”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寒暄几句,吴科长直奔主题。“李同志,王厂长,是这样的。我们纺织厂那些老机器,效率低,能耗高,故障也多。听说你们厂能改造设备,提高效率,我们厂领导很感兴趣,想了解一下。”
王厂长看向李向前。
李向前心里清楚,周厂长的消息传得真快。
“吴科长,设备改造涉及具体情况,需要现场勘查评估。”他没有立刻答应,保持著谨慎,“纺织设备和化工设备原理不同,能不能改,怎么改,得看了才知道。”
吴科长连连点头。“明白明白!应该的!那…李同志什么时候方便,去我们厂指导一下?”
“等我处理完手头积压的订单,会安排时间。”李向前给出答覆。
送走纺织厂的人,还没等喘口气,市化工厂、运输公司的人也相继找上门来。
有的是衝著【前进牌】润滑脂来的,拿著现金就想提货,或者要求籤更大的长期供货合同。
有的则和纺织厂一样,听说了设备改造的事情,抱著试探或者合作的心思,想请李向前去他们厂里“看看”。
前进五金厂那个狭小的办公室,头一次挤满了这么多人。
王厂长忙著端茶倒水,应付各路人马,脸上的笑容几乎僵硬,但眼里的光彩却是前所未有的。
孙强和刘虎也被叫来帮忙维持秩序,看著那些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大厂干部,客客气气地跟向前哥说话,两人既紧张又自豪。
李向前坐在办公桌后,冷静地应对著。
追加润滑脂订单的,他让王厂长登记,说明生產需要周期,按顺序排单。
询问设备改造的,他统一口径,表示需要实地考察,並暗示技术服务需要另外签订合同,不是免费的午餐。
他表现得越是专业和有原则,那些人反而越是热情和急切。
技术,尤其是能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生產效率的技术,在这个年代,就是硬通货。
一时间,前进五金厂门庭若市。
各种车辆停在外面不宽的街道上,引得附近居民和工厂都好奇地张望。
李向前“技术能人”的名声,像是插上了翅膀,迅速在滨城工业圈子里传开了。
甚至有人开始称呼他“设备改造专家”,这个名头,似乎比“润滑油大王”更响亮,也更让人敬畏。
毕竟,能生產好產品的人不少,但能改造生產线、提升整个工厂效率的人,凤毛麟角。
喧囂持续了整整两天。
等到送走最后一波访客,办公室里终於安静下来。
王厂长瘫坐在椅子上,端起搪瓷缸子猛灌了一大口凉白开。
“我的乖乖…这两天,比过去一年见的领导都多…”她放下缸子,长舒一口气,脸上既有疲惫,更有难以掩饰的兴奋,“小李师傅,咱们厂…这是真的要火了!”
李向前靠在椅背上,揉了揉眉心。
火了?或许吧。
但隨之而来的,是新的、更大的麻烦。
他看著桌上堆积如山的订单意向书,还有好几份希望进行设备改造的初步接洽记录。
润滑脂订单暴增,现有的两台反应釜,即使是改造后產能翻倍,也已经排到了几个月后。
设备改造的技术服务,更是个无底洞。
去现场勘查、分析数据、设计方案、定製零件、指导安装、调试运行…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更关键的是,需要懂技术的人。
他自己分身乏术。
孙强和刘虎,干活是把好手,跟著他做具体的製造、安装没问题。
但让他们独立去面对其他工厂那些复杂的老旧设备,去分析问题,拿出改造方案?
现在还远远不够。
管理也是个大问题。
订单多了,生產计划、原料採购、成品仓储、质量检验、客户对接…哪个环节跟不上,都会出乱子。
王厂长热情有余,但管理这种快速扩张的局面,经验明显不足。
摊子铺得太快,根基却还很薄弱。
甜蜜的烦恼,现在变成了沉重的压力。
必须儘快扩充团队。
不只是增加干活的工人,更需要能独当一面的技术人员,需要懂生產管理的人才。
去哪里找?
从现有工人里选拔培养?太慢了,远水解不了近渴。
去外面挖人?现在的前进厂,名声是有了,但终究底子薄,能吸引来什么样的人才?那些国营大厂的技术骨干,会看得上这个街道小厂吗?
或者,利用现在这股热度,主动出击,去寻找那些可能被埋没、或者有志向但缺乏平台的人?
李向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著桌面。
他的“万象工业”,不能只靠他一个人的【破障之眼】和【基因图鑑】。
它需要真正的血肉,需要一个能支撑起更大野心的组织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