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玄幻小说 > 重燃1978:工业神手从修车铺开始 > 第76章 甜蜜的负担產能又告急了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76章 甜蜜的负担產能又告急了

    红星厂的检测报告像一阵强风,吹散了笼罩在前进厂上空的疑云。
    “前进牌”润滑脂的名声,借著这份权威认证,不脛而走。
    最直接的变化,体现在红星厂的態度上。赵国栋科长不仅兑现了增加两成订单的承诺,还时常打电话过来,询问生產进度,言语间满是客气和倚重。
    隨之而来的,是市里其他几家大厂的关注。
    之前林薇提过的那些名字——大型纺织厂、老牌化工厂、市运输公司——不再是遥远的目標。
    他们的採购科、技术科人员,开始频繁出现在前进五金厂那个不起眼的胡同口。
    原本破旧甚至有些寒酸的厂门,头一次显得拥挤起来。
    各种牌子的吉普车、小轿车,甚至还有印著单位名称的麵包车,小心翼翼地停在坑洼不平的空地上。
    王厂长彻底忙疯了。
    她换上了自己最好的那件的確良衬衫,头髮梳得一丝不苟,脸上是难以抑制的红光。
    办公室里,暖水瓶里的开水几乎没断过,菸灰缸也总是满满的。
    “哎呀,陈科长,您看这……合同条款我们没意见,就是这个交货期……”
    “李主任,您放心,质量绝对保证!我们厂现在是严格按照我们自己公布的企业標准生產的!”
    “张师傅,您先坐,喝口水,我这就去催催库房那边……”
    她像个陀螺一样旋转著,接待、洽谈、签合同。
    每一份新签的合同,都让她脸上的笑容加深一分,眼角的皱纹也似乎舒展了许多。
    屠宰场那个原本被戏称为“养蚊子”的厂区,如今也热闹非凡。
    白天黑夜,总能听到卡车进出的引擎声和工人装卸油桶的吆喝声。
    空气里瀰漫著机油的独特气味,混杂著夏日午后的尘土,形成一种带著希望的、忙碌的味道。
    然而,喜悦如同潮水,来得快,退去后露出的,是坚硬的礁石。
    订单,雪片一样飞来。
    李向前的办公桌上,堆积的合同越来越厚,几乎要淹没那只旧搪瓷茶缸。
    甜蜜变成了沉重的负担。
    產能,再次亮起了红灯。
    那台费尽心力改造的500升反应釜,还有后来从红旗搪瓷厂半买半送弄来的那台千升级反应釜,两台设备已经是不分昼夜地运转。
    炉火熊熊,搅拌桨不知疲倦地旋转。
    孙强带著刘虎,还有后来陆续招来的几个手脚麻利的年轻人,分成了三个班次,人歇机器不歇。
    即便如此,生產的速度,依然远远追不上订单增长的速度。
    交货日期一拖再拖,客户的催促电话也越来越多。
    “向前哥!顶不住了!”
    孙强一阵风似的衝进办公室,身上的工装沾满了油渍,额头上的汗珠顺著脸颊往下淌。
    他嗓音嘶哑,带著浓重的焦虑。
    “电话都快被打爆了!纺织厂的、运输公司的,都在催货!说我们再不交货,他们生產线都要停了!”
    他一屁股坐在旁边的破椅子上,呼哧呼哧地喘气。
    “咱们这两台锅炉,烧禿嚕皮了也赶不上啊!再这样下去,好不容易来的客户,都要得罪光了!”
    刘虎跟在后面,也是一脸愁容,手里还攥著一张刚接到的催货单。
    李向前放下手里的计算器,揉了揉突突直跳的太阳穴。
    窗外,反应釜运转的低沉轰鸣持续不断,像是工厂沉重的心跳。
    他当然清楚眼下的困境。
    “我知道,强子。”他的声音还算平稳,但眉头紧锁,“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自乱阵脚。”
    他站起身,走到孙强面前。
    “告诉所有人,手上的活儿,慢一点没关係,但是质量必须给我盯死了!每一个环节,都要按照標准来!我们『前进牌』这块牌子,是拿命换来的,不能砸在自己手里!”
    质量,是底线,也是他们唯一的依仗。
    “可是……”孙强还想说什么。
    办公室的门又被推开,王厂长风风火火地走进来。
    她脸上交织著兴奋和焦急,手里捏著几份刚签的合同,纸张边缘都有些捲曲了。
    “小李师傅!强子!你们都在正好!”
    她把合同往桌上一拍。
    “刚才化工厂的也来了!又签了一笔大单!”
    她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尖锐,但很快,焦虑又爬上眉梢。
    “可是这產能……真是愁死人了!”
    她看看李向前,又看看孙强,急得原地转了两圈。
    “小李师傅,你看……要不……要不我们再去红旗搪瓷厂问问?周厂长上次不是挺好说话的嘛!再去他们废料场看看,或者问问他们有没有淘汰的旧锅炉?”
    她眼睛里闪著一种急於求成的光芒。
    “或者,再去废品收购站转转?上次不是也淘到好东西了吗?多弄几台旧锅炉回来,修修补补,一起开火!总能多对付一些订单!”
    巨大的订单量,让她有些失了方寸,本能地想起了过去解决问题的“老办法”。
    捡破烂,打补丁,先应付过去再说。
    “不行!”
    李向前几乎是立刻出声打断,语气斩钉截铁。
    王厂长和孙强都愣住了,看著他。
    “王厂长,”李向前调整了一下呼吸,让自己的语气儘量平和,但態度不容动摇,“旧设备,东拼西凑,解决燃眉之急,偶尔为之可以。”
    他走到窗边,看著车间方向。
    “但现在不一样了。我们要的是长期、稳定、大批量的生產。我们要保证出厂的每一桶油,质量都是一样的,性能都是可靠的。”
    他的视线转回王厂长和孙强脸上。
    “这就必须要有標准化的、性能稳定的新设备!我们不能永远靠捡破烂、打补丁过日子!前进厂要发展,就必须摆脱这种小作坊式的生產模式!”
    他的话语掷地有声。
    这不仅仅是解决產能问题,更是对工厂未来发展方向的规划。
    王厂长被他说得一怔,脸上的急色褪去了一些,但隨即化为更深的忧虑。
    “新设备……”她喃喃自语,声音都低了下去,带著一种近乎畏惧的情绪,“那……那得多少钱啊?”
    她掰著手指头,一项项数著。
    “咱们现在是看著订单多,红红火火的,可那都是合同,钱还没真正回来多少呢!”
    “买原料要钱吧?这几天进货量翻了几番!”
    “工人工资得按时发吧?还新招了人!”
    “还有,还有上次买那台大反应釜,欠著红旗搪瓷厂的尾款还没结清呢!”
    她越说,脸色越是发白。
    “到处都是窟窿!到处都要用钱!哪还有閒钱去买什么……新设备?”
    资金。
    这个最根本、最现实的问题,像一座冰冷的大山,再次横亘在所有人面前。
    办公室里陷入一片沉寂。
    窗外机器的轰鸣,此刻听起来格外刺耳。
    李向前看著桌上那堆积如山的【订单合同】,只觉得无比烫手。
    钱从哪来?
    等红星厂和其他单位的回款?太慢,解不了近渴。帐期一拖就是一两个月,甚至更久,生產却不能停。
    找银行贷款?前进厂这种街道小厂,没固定资產抵押,没过硬的关係,想从银行拿到钱,难如登天。就算去找林薇帮忙,动用她父亲的关係,这人情债欠下去,以后怎么还?他不想公私不分,更不想被这种关係束缚。
    引入外部投资?他立刻否定了这个念头。前进厂是他一手拉扯起来的,核心技术更是不容外人染指。前世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轻易相信別人,最后落得什么下场?控制权,绝不能旁落。
    路,似乎都堵死了。
    难道真的要被这突如其来的“幸福烦恼”压垮?眼看局面一片大好,却卡在最基础的设备和资金上。
    他的指尖停留在合同纸张粗糙的边缘。
    目光无意间扫过墙角,那里堆放著几块从红旗搪瓷厂弄回来的【含镍耐热合金钢板】切割余料,泛著暗沉的金属光泽。
    脑海中,【破障之眼】汲取的那些零碎信息闪过——【高频感应加热】、【等离子弧切割】、【真空钎焊】、【精密磨削与表面处理技术(残缺)】……还有【基因图鑑】解析出的【高效粘附性生物胶体配方(片段)】、【生物陶瓷层级结构(微观片段)】……
    这些不成体系、甚至有些互相矛盾的技术碎片,一直静静躺在意识深处。
    或许……可以换个思路?
    买不起整套崭新的反应釜,动輒几万甚至十几万,那笔钱现在根本拿不出来。
    但是,反应釜真正技术含量最高、决定性能和效率的部分是什么?
    是搅拌系统,需要保证物料混合均匀,传热迅速。
    是温控单元,需要精確控制反应温度,避免过热或不足。
    是密封结构,尤其是在高温高压下,需要绝对可靠,防止泄漏。
    还有釜体本身,特別是內壁,需要耐腐蚀、耐高温、耐磨损。
    如果……
    如果集中有限的资源,利用手头这些別人不识货的特种合金材料,再结合【破障之眼】和【基因图鑑】提供的那些超越时代的技术原理,去设计、製造这些最核心、技术难度最大的部件呢?
    比如,用耐热合金製造更高效、更耐磨的搅拌桨叶和轴套?
    比如,设计更精密的、带有特殊涂层的加热/冷却盘管,实现快速精准温控?
    比如,利用【生物胶体】或【陶瓷结构】的原理,开发出耐高温高压的新型密封件?
    再用这些技术含量极高的“黑科技”核心部件,去武装相对简单、容易製造、甚至可以外协加工的普通钢材釜体?
    就像给一辆普通的自行车,换上顶级的变速器、剎车和轴承。车架还是那个车架,但性能却能脱胎换骨!
    这条路,投入相对会少很多。製造几个核心部件,总比买一整套设备便宜。
    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前进厂现有的技术积累和那批特种合金材料的优势。
    这或许是一条投入较少,又能快速形成先进產能的捷径!
    当然,风险巨大。
    那些技术碎片都是残缺的,原理性的东西居多,如何將它们整合、落地,变成可用的实物,需要大量的摸索和实验。
    加工那些坚硬的特种合金,本身就是巨大的挑战,上次切割已经费尽周折,更复杂的精密加工呢?
    自製核心部件,性能和可靠性能达到预期吗?万一失败,时间和材料就都浪费了。
    但……不试,就只能眼睁睁看著订单飞走,看著工厂被活活憋死。
    赌一把?
    李向前缓缓吐出一口气,紧锁的眉头舒展少许。
    他走到王厂长面前。
    “王厂长,新设备我们暂时买不起。”
    王厂长刚燃起的一点希望又黯淡下去,脸上愁云更密。
    “但是,”李向前话锋一转,“我们可以自己造。”
    “自己造?”王厂长和孙强同时愣住,异口同声。
    “不是造整台,”李向前指了指墙角那几块合金板,“是造反应釜最关键的部分。用最好的材料,最好的技术,把搅拌、温控、密封这些核心弄出来,然后装到普通的釜体上。”
    “这……这能行吗?”王厂长听得云里雾里,本能地觉得不靠谱。
    孙强也皱著眉:“向前哥,这玩意儿……比上次切割那板子还难吧?咱们厂里这点家当……”
    “难,但不是没办法。”李向前打断他,“设备不够,可以想办法凑,可以自己动手改。技术不懂,可以学,可以试。”
    他看向王厂长,语气平静却带著力量。
    “王厂长,给我点时间,也给点信任。与其坐等天上掉馅饼或者去求爷爷告奶奶,不如我们自己闯出一条路来。”
    王厂长看著眼前这个年轻人,看著他脸上那种熟悉的、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执拗,心里五味杂陈。
    她想起他当初捣鼓润滑脂配方时的样子,想起他面对红星厂刁难时的沉稳,想起他硬是用废铜烂铁造出那台能熔化钢铁的“怪物”……
    或许,他真的能行?
    她咬了咬牙。
    “好!小李师傅,厂里这点家底,你看著用!需要什么,只要我能弄到的,绝不含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