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產能飆升
改造后的反应釜轰隆运转,热浪滚滚。前进厂的车间从未如此喧囂,空气中混合著机油、汗水和金属灼烧后的独特气味。
那台经过李向前“魔改”的500l反应釜,如今成了生產线上的绝对主力。
“向前哥!这小锅炉改了以后,劲儿真猛!以前一天最多出两锅,现在小半天就能出一锅!”孙强满脸油污,嗓门洪亮,兴奋地衝著李向前比划。
汗水浸透了他的工装,但他毫不在意,脸上全是满足。
旁边,刘虎拿著记录本,用力点头附和。
他看向李向前的背影,敬畏之外,更添了几分狂热。
这简直是化腐朽为神奇!
李向前站在稍远的地方,看著两台反应釜协同运转,热气蒸腾。
【资源增值-產能】提升是显而易见的。
计算了一下產量,几乎翻了一番。
紧绷的心弦略微鬆弛。红星厂那座大山般的订单,按时交付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工人们的士气也空前高涨。
產量直接掛鉤奖金,谁不乐意多干点?
但李向前並未就此停步。
他把刘虎叫到身边,指点著仪錶盘上的数据。
“这些数字,温度、压力、搅拌速度、反应时间,都要仔细记下来,对比分析。”
“还有,设备运行时的声音、震动,有任何异常,立刻告诉我。”
他打算把这个肯学肯干、对机械有悟性的年轻人培养成自己的助手。
刘虎郑重点头,眼神专注,將每一句话都刻在心里。
李向前自己则利用生產的间隙,重新铺开了那些从红旗厂淘来的合金板材图纸。
加工难题解决了,焊接难题也克服了,但这只是开始。
这种特种合金的潜力远不止於此。
他的意识沉入【破障之眼】和【基因图鑑】的信息库。
零散的【精密磨削与表面处理技术】碎片,【齿轮嚙合优化算法片段】,甚至【生物陶瓷层级结构】的微观概念……这些看似不相关的知识点,在他脑中碰撞、交织。
或许,可以开发出耐磨性、耐高温性更强的特种润滑脂?或者,利用合金特性,製造更精密、更耐用的机械零件?
前进厂不能永远只靠一种產品。
必须儘快实现產品升级和多元化。
就在他沉思规划未来时,电话铃声突兀地响起。
是厂办公室那台老旧的摇把子电话。
孙强跑去接了,捂著话筒喊:“向前哥!红星厂赵科长!”
李向前走过去接过听筒。
“喂,赵科长。”
“向前啊,”赵国栋的声音听起来有些迟疑,不似往常那般爽朗,“最近……厂里生產还顺利吧?”
“挺顺利的,赵科长,產量提上来了,保证按时交货。”李向前应道,察觉到对方语气里的不对劲。
“那就好,那就好……”赵国栋顿了顿,压低了声音,“不过,向前,有件事我得跟你提个醒。”
“最近市面上有些风言风语,是关於你们『前进牌』润滑脂的。”
李向前眉头微蹙。
“哦?什么风言风语?”
“说……说你们的產品成分有问题,短期效果好,长期用会腐蚀机器……还有人说你们品控不稳,批次差异大……”赵国栋的声音更低了,“甚至有人拿出了什么『检测报告』,说某些指標不达標。”
李向前的脸色沉了下来。
果然来了。
不是之前那种低劣的假冒偽劣,而是直接攻击產品质量和技术標准。
这种手段更阴险,也更致命。
“这些话,主要是在咱们厂內部,还有一些其他厂子,像纺织厂、运输公司那边传。”赵国栋补充道,“虽然还没形成大气候,但总归不太好听。你……心里有个数。”
“我明白了,谢谢你,赵科长。”李向前语气平静。
掛了电话,办公室里一时安静得可怕。
孙强和刘虎都看著他,大气不敢出。
他们隱约听到了电话內容,知道出事了。
“向前哥,这……谁他娘的在背后嚼舌根子?”孙强忍不住骂道,拳头捏得咯吱响。
李向前没说话,走到窗边,看著车间里忙碌的景象。
怒火在胸中翻腾,但很快被理智压下。
张德彪。
除了他,不会有別人。
正面竞爭抢不过订单,就开始玩这种泼脏水的把戏。
黄副主任那条路走不通,就换个方向,从產品信誉下手。
够狠,也够毒。
这种针对质量的质疑,一旦发酵,对前进厂这种根基尚浅的小厂来说,打击將是毁灭性的。
特別是那些大型国企客户,最看重的就是稳定和可靠。
“成分不明?腐蚀机器?品控不稳?检测报告?”李向前低声重复著,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想用这种莫须有的罪名搞垮我?
没那么容易!
辩解是苍白无力的。
唯一的办法,就是拿出铁一般的证据,狠狠抽在造谣者的脸上!
“狗日的张德彪!”孙强一拳砸在桌子上,震得搪瓷缸子跳了一下,“上次搞假货不成,又来这套阴的!”
刘虎没吭声,但攥紧的拳头和紧绷的下頜线,显露出他內心的愤怒。
李向前缓缓转过身,脸上已不见怒容,只有一片冰冷的平静。
对手选择从技术层面攻击,这恰恰说明,他们找不到其他更好的突破口。
这也意味著,他们认可了“前进牌”润滑脂的市场衝击力。
但这平静之下,是更深的寒意。
这种流言蜚语,杀人於无形。
尤其是那个所谓的“检测报告”,如果真被对方拿出来大做文章,后果不堪设想。
这个时代的检测標准本就模糊不清,对方完全可以利用信息差和普通用户的不了解,混淆视听。
光靠嘴巴去解释?没用。
只会越描越黑。
必须拿出最直接、最有力的反击。
“强子,虎子,”李向前开口,声音不高,却带著不容置疑的力量,“从现在开始,把每一次生產的数据,都给我记录得更详细,精確到每一个步骤的时间、温度、添加量。”
“另外,把我们之前封存的样品,还有现在生產出来的每一批次產品,都单独编號,留样封存。”
孙强愣了一下:“向前哥,这是要干啥?”
“留下证据。”李向前吐出四个字。
他需要证明自己產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更需要找到一种方式,公开、公正地证明產品的优越性和安全性,彻底粉碎那些谣言。
那个所谓的“检测报告”……是真是假?
张德彪从哪里弄来的?
是隨便找人偽造的,还是真的找了某个机构,利用標准漏洞做了手脚?
下一步,张德彪会怎么做?
是继续散播谣言,还是会拿著那份“报告”上门发难?
这场围绕產品质量和信誉的暗战,已经打响。
他走到那台改造后的反应釜旁,手掌轻轻贴在温热的金属外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