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李崇驾临大观园,黛玉钟情瀟湘馆
第323章 李崇驾临大观园,黛玉钟情瀟湘馆又过了几日,等一切准备妥当之后,李崇便带了贾元春,林黛玉,薛宝釵,以及一眾后宫嬪妃还有一百名龙禁尉,五百名侍卫亲军,以及两千名左右护军。
再加上隨行伺候的太监宫女,数千人浩浩荡荡,出了紫禁城,径直往荣国府而去。
而昨日便已经得知消息的贾政,在卯时初刻,便带著荣国府上上下下的主子,丫鬟僕役等人,
以及贾氏族中有些脸面之人,尽皆等候在荣国府三间兽头大门之前。
而贾环,贾琮,贾兰等人,更是在寧荣街之外等候。
至於林之孝,赵国基等人,则等候在皇城之外,只要瞧见御驾出了紫禁城,便快马加鞭赶回去报信。
而从皇城一路到荣国府,俱是黄土垫道,清水泼街,打扫街道,逐閒人。
五城兵马司的数千官兵,以及顺天府的衙役差官们,也早早的在各处巡逻不停,防止有哪个不开眼的,吃了熊心豹子胆衝撞了圣驾。
整条寧荣街,从头至尾全部用围模遮挡,街头巷口,更有官兵驻守,以防有人窥视天顏。
贾政等人从卯时初刻,一直等到了已时,依旧不见圣驾的踪影。
此时的贾政,因为站得太久,双腿都有些发麻了。
便在这时,远远的瞧见宫內大监,也是他们贾家的老熟人一一汪安,身著蟒袍,骑著高头大马,身后跟著七八名龙禁尉,顺著寧荣街,逕往荣国府而来。
贾政见状,连忙满面堆笑,迎了上去。
汪安翻身下马,朝贾政拱拱手,口称贾政为老大人。
一番寒暄之后,贾政连忙探问消息,圣驾和娘娘们的凤驾何时能到。
汪安哈哈一笑:“早著呢,陛下此时刚刚散了早朝,此次陛下临幸贵府,入住大观园,且还要住上好一阵子,
此番动静著实不小,不於移宫,自然是要先行祭告天地,稟告我大乾列祖列宗的,一整套流程走完,估摸著最快也得两三个时辰。”
说著,汪安执了贾政的手腕,无比亲厚的笑道。
“陛下也是担心老大人会一直等在这里,故而刚刚散朝,陛下便命咱家前来传旨,让老人且回去歇著,等时辰差不多了,再来这里迎驾也不迟。”
贾政闻言,先是朝著紫禁城的方向,跪地叩首,谢恩不迭。
起身之后,贾政依旧还是不回去,执意等在这里迎驾。
贾政还说,陛下以及一眾后宫娘娘,能驾临荣国府,入住大观园,是他们荣国府的荣耀,更是他们贾氏全族的体面。
若是他进去歇息,不仅有失恭敬,也有违臣子侍奉君主之道。
汪安苦苦劝说,奈何贾政执意不从。
没法子,汪安只好陪著贾政,一起在荣国府正门前等著。
如此这般等啊等啊,一直等到午时末,才瞧见大管家林之孝,和赵国基二人纵马而来。
二人一边纵马狂奔,一边高声喊道。
“御驾来了,眾人跪迎!”
贾政等人见状,连忙跪伏在地,
其身后的荣国府上上下下一眾人等,以及贾氏宗族有些脸面之人,有一个算一个,也赶紧跪倒在地。
而在寧荣街口等候的贾环,贾琮,贾兰等人,则早已经跪伏在那里了。
如此这般,眾人在这里又跪了小半个时辰,才听见一阵响鞭之声,远远的传了过来。
不多时,便瞧见数十名身著飞鱼服的龙禁尉,个个披盔戴甲,人人高头大马,来至荣国府门前。
在这些龙禁尉的身后,又是数百名身著斗牛服的侍卫亲军。
这些人到了之后,分成三队,將荣国府正门,將整条寧荣街,围了个水泄不通。
贾政等人又等了好一会,隱隱有鼓乐之声传来,这才远远的瞧见了皇帝的龙。
在皇帝的龙攀之后,长长的一溜车队,有三位贵妃乘坐的四望翠霞承凤,有其他后宫嬪妃们乘坐的翠盖珠缨八宝车。
而更多的则是那些服侍主子们的丫鬟宫女,她们所乘坐的朱轮华盖车。
至於那些伺候主子的太监们,则人人执鞭,个个骑马。
而在这些人之后,才是两千名披盔戴甲,手持刀枪的左右护军。
等皇帝的龙攀停稳之后,贾政等人连忙山呼万岁。
“贾氏全族,恭迎圣驾!”
在这山呼海啸一般的万岁声中,李崇与贾元春携著手,一起下了御,来至贾政身前站定。
贾府眾人见状,一个个喜形於色,有的人甚至激动得落了泪。
陛下和他们家的大姑娘贾元春,同乘御琴,又携手而下。
这是什么规格?
不是皇后,堪比皇后啊!
再加上贾元春又生下了皇长子李肇,若是將来...
他们贾家的富贵,將来不可限量啊!
几乎在一瞬间,这些人山呼万岁的声音,都不由得提高了好几十个分贝,险些將嗓子给喊破了。
而贾政依旧面容肃穆,跪倒在李崇和贾元春的面前,恭声叩拜道。
“微臣叩见陛下,叩见贵妃娘娘。”
李崇唇角含笑,俯身扶起贾政,又看向那些跪伏在地的贾家之人,摆摆手道。
“別跪著了,都起来吧!”
眾人谢恩领旨,尽皆起身。
贾元春这会儿,才终於有机会,双眼含泪喊了一声。
“父亲,您身子一向可好?”
贾元春问候贾政的时候,並没有任何弯腰,或者屈膝的意思。
其实想想也正常,以礼法而论,贾元春是君,而她爹贾政是臣。
以君拜臣,不仅坏了规矩,贾政也承受不起。
看著一脸疲惫之色的贾政,李崇皱眉说道。
“不是让汪安前来传旨,让你別在这里候著,进去歇息的吗,怎么会累成这样?”
汪安闻言正要解释,贾政连忙说道,
“汪公公一直劝微臣来著,是微臣执意如此的,陛下和娘娘能驾临贾府,是贾氏全族的荣耀,
更是陛下给微臣的恩典,如此天高地厚之恩,微臣无法报答,只有等在这里,微臣这心里才能好受一点......”
李崇点了点头,嘆息了一声,没有再说什么。
有一说一,贾政的心思,他是能理解一二的。
只是贾政的这片忠心,还有他这份谦恭的姿態,还是让李崇极为满意,甚至有些许感动。
毕竟贾家出了这么多后宫嬪妃,贾元春又是眾妃之首,还诞下了皇长子李肇。
如此恩宠,如此煊赫,要是放在別人身上,尾巴都有可能翘到天上去。
而贾政却能一直谦恭行事,从不逾矩半步,也算是难能可贵了。
希望他能初心不改,一直如此吧!
接著,李崇摆摆手,命贾府眾人退下,只留下贾政一个人在近前伺候。
要说贾母为贾元春,更是为李崇建的这座大观园,虽说都是由南派园林大师山子野设计,並主持修建的。
但是与原著中的大观园,却截然不同,其规模更是大了三倍不止。
这座大观园,將荣国府原有的园,寧国府原有的园,以及东边一块空地,还有李崇批给贾母的那一大块空地,四块地合在了一起,占地无疑是极广的。
不然今儿跟隨李崇而来的那些人,除了在大观园之外,负责警戒保卫工作的一百名龙禁尉,五百名侍卫亲军,两千名左右护军,他们並不住在大观园里之外。
其他太监宫女,足足有上千人之多,他们可都是要入驻大观园,近前伺候李崇和他的一眾后宫嬪妃的。
若是大观园占地不广,房屋不够多的话,这么多人又怎么可能住的下呢?
而且这座大观园,三间正门並不是开在荣国府之內,而是正对寧荣街。
也就是说,大观园与荣国府,乃是相毗邻的独门独院,所有人进进出出,並不用经过荣国府。
而在大观园与荣国府的相连之处,开有一座角门,由二十名龙禁尉负责把守,若无皇帝陛下,
亦或者是三位贵妃娘娘的旨意,等閒人物是禁止通行的。
贾府眾人退下之后,贾政在前躬身引领,却並不进荣国府之门,而是往前走了数十米,又拐了一个弯,这才来至大观园正门口。
这时候,林黛玉,薛宝釵,薛姨妈,李紈,秦可卿,贾迎春,贾探春,史湘云,薛宝琴,妙玉,王熙凤,平儿等人已尽皆下车,跟著李崇和贾元春,来至大观园正门口。
李崇抬眼观瞧,只见正门五间,极其高大,只说那巨门上金灿灿的门钉,便有孩子的脑袋大小。
正门两侧,门栏窗福,皆是新鲜样,精细雕琢而成,並无金箔朱粉等俗物涂饰,清一色的水磨靛青群墙,下面则是汉白玉台磯,凿成各色新奇样。
李崇一番张望,见左右皆是雪白粉墙,下面砌著一尺多高的虎皮石,墙体隨著地势或高或低,
豌蜓游走,不见尽头,果然是不落富丽俗套。
李崇和贾元春,林黛玉,薛宝釵等人见了,纷纷面露笑顏,欢喜不已。
这时候,早已经提前进去的数名小太监,合力打开了大观园正门。
只见一座座无比巨大的假山,好似一带翠嶂一般,横亘在正门之內。
一般富贵之人,进门必有一块影壁,起到遮挡视线,调和风水之用。
而大观园正门之內,竞然是用一座座假山,充作影壁之用。
如此的大手笔,就连李崇见了,都不由得连连讚嘆,心说那位南派园林大师山子野,果然是胸有丘壑,匠心独运,堪称是夺天地造化的鬼斧神工。
还是贾政躬著身子在前引领,李崇与贾元春,林黛玉,薛宝釵等人拾级而上,迈步进了大观园正门。
等走得近了,才发现这一座座假山,或白石峻赠,或如同鬼怪,或如猛兽,纵横拱立,上面已然苔蘚成斑,藤萝掩映。
好似这里的一座座山,並不是假山,也不是由人力堆砌而成,而是天地自然生成一般。
而在一座座假山之中,则微微显露出一条羊肠小径来。
贾政恭声笑道:“陛下,娘娘,请从这条小径而入,方能遍览园中景致。”
李崇点点头,携了贾元春的柔嫩小手,顺著小径当先而行。
只是走了十数步,便见左侧假山之上,有一块光洁平整,如同镜面一般的白石。
而在白石之上,则刻著『曲径通幽”四个大字。
看著曲径通幽这四个大字,贾政先是偷眼瞧了瞧李崇,见他满面笑意,这才授著頜下鬍鬚笑道。
“这块石头,本就是用作留题之处,园子建成之后,微臣也曾带著一眾清客相公前来游览,並试著在此处题字,
当时微臣和清客相公们,穷尽毕生所学,绞尽脑汁想出来的,也不过是些『叠翠”『锦嶂”『赛香炉』『小终南』等等庸俗不堪的文字,
而陛下都未亲临此处,只是看了微臣呈上去的建筑图册,竟然毫不思索,便题下了『曲径通幽”四字,真真是才情不凡,让天下读书人尽皆汗顏啊!”
说著,贾政又將大观园中各处景致,皆是由李崇一一命名的事情说了出来。
贾政一边说著,一边大吹彩虹屁,竟然將李崇给吹捧到了天下第一才子的高度。
李崇站在一旁听著,不由得面色微微发红,很是有些不好意思。
毕竟剽窃他人文字这种事情,李崇干起来,还是有一点心理负担,和道德压力的。
可是贾政,林黛玉,史湘云,贾探春等人,她们又不知道这些东西,都是李崇一字未改,直接抄曹雪芹的。
她们这会儿,是真的以为李崇,乃是一位不世出的大才子。
而李崇以前之所以不作诗词歌赋,乃是因为国事繁重,不愿意在这些诗词小道上费精力罢了。
而现如今,既然决定要在大观园长住,想来李崇的閒暇时光,定然要比在宫里的时候多一些。
那么她们下一次建诗社,大家一起赋诗联对之时,说不得也要邀请李崇参加了。
见林黛玉,史湘云等人,在那里一本正经的商量此事,李崇不由得大呼不妙,心说再让贾政这么吹捧下去,朕往后可就没有清净日子可过了。
故而李崇轻咳一声,看著贾政问道。
“爱卿,朕看你面色发白,满脸的疲惫之色,可是从清晨至此,一直水米未进,一直等候在街上啊?”
见李崇发问,贾政不敢隱瞒,连忙將他一夜未睡,今儿卯时便等在门外的事情,轻描淡写的说了一遍。
李崇眉头微皱,颇为不满的埋怨了几句,大意是说忠君是好,但也要爱惜自己个的身子。
一夜未睡,今儿一整天又水米未进,若是病倒了,岂不是朕的过错吗?
接著,李崇挥挥手,让汪安將路上带的茶点,去拿一些过来,就让贾政坐在假山石子上,凑合著对付两口。
贾政大惊失色,连忙跪地叩首,连称不敢。
李崇笑著扶他起身,温言劝慰道:“这里又没有外人,你我翁婿之间,又何必如此见外呢?
真要依著朝廷礼法,朕的这些后妃都在这里,你这个外男站在此处,只怕也很是不妥当吧!
朕既然出了宫,这些个繁文节,便能免则免吧!如此一来,你也舒服,朕也得了安逸不是。
北贾政的女儿贾元春和贾探春,一个是贤贵妃,而且还是眾妃之首,一个则是荣妃,可贾政素来谦恭,从不敢以国丈自居。
现在听李崇说,你我翁婿之间,又何必见外呢?
顿时让贾政受宠若惊,跪在地上叩首不迭,连称不敢。
李崇见他如此谦恭,如此的有分寸,知进退,心里更是欢喜,连忙俯身將贾政扶起。
贾元春和贾探春见状,也连忙过来一起劝她爹。
林黛玉也过来劝她舅舅。
贾政这才一脸志忑的,斜著身子坐在假山石子上,勉强用了两口点心,饮了一杯清茶。
肚子里有了食,贾政的面色和精气神,果然好了许多。
贾政起身谢恩,继续躬著身子在前引领,让李崇和贾元春等人游览大观园,
一路穿过小径,也不知过了几个山洞子,只见佳木笼葱,奇烟灼,一条溪水清流,从木深处,曲曲折折倾泻而下。
又往前走了十数步,道路渐渐变得平坦宽阔起来,只见道路两侧飞楼插空,雕绣槛,尽皆隱藏於山坳树秒之间。
而在清流溪水之上,有一座石橙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兽面衔吐的石桥。
这里便是沁芳桥了。
过了沁芳桥,只见一山一石,一一木,皆成妙景。
便在这时,转过弯,忽见一片竹林。
一阵清风吹过,竹叶沙沙作响,只觉得龙吟细细,凤尾森森。
而在竹林深处,则有一带粉垣,数楹修舍,掩映在千百竿翠竹之中。
看到如此景致,如此房舍,別人还没怎么样,林黛玉却不由得眼前一亮。
只因这里的景色,这里的房舍,和她的储秀宫简直太像了。
林黛玉不由得默默咋舌,暗暗称奇。
突然,林黛玉蛾眉微,轻轻摇了摇头,心说这里和她的储秀宫,只是像,还是有一些不一样的。
她的储秀宫,景色虽好,却过於富丽堂皇了。
不像此处所在,更为清静幽雅一些,好似山中隱士的居所一般,
林黛玉越看越心生欢喜,暗暗思付道:若是能住在这里,於月夜之时,坐在竹影窗下读书,她也不枉此生了。
在未出宫之前,李崇便下过一道旨意,说大观园中的各处院落建筑,他並不一一分派,而是凭著各人的喜好,让她们自主选择。
林黛玉想了想,便来至李崇身前,那双似泣非泣含情目,脉脉含情的看著李崇,柔声说道。
“皇帝哥哥,玉儿爱极了这里,便让玉儿住在这里吧!”
李崇似笑非笑的看著林黛玉,心说在原著之中,这里本就是林黛玉的居所。
而现在,她连別的地方都没看,却偏偏一眼便相中了此处。
难道真的是命中注定吗?
李崇轻声笑道:“园中各处景致,十停里连一停都未看完,要不等都逛完了,你再做决定,万一有更符合你心意的呢?”
林黛玉却无比坚定地摇了摇头。
李崇见状,微微一笑。
“好,难得你如此喜欢,这里朕便赐给你了。”
林黛玉闻言,嫣然一笑,紧忙谢恩。
几乎在剎那之间,满园的紫嫣红,竟然被林黛玉这淡淡一笑给比了下去,尽皆失了顏色。
林黛玉柔声笑问道。
“皇帝哥哥,这里叫什么名字?”
这会儿,眾人穿过曲折游廊,踏著石子漫成的甬路,已经来至这处院落的正门。
李崇一手指著正门之上的匾额,另一只手则轻轻挽起林黛玉的纤纤细手,轻声笑道。
“瞧,这里便是瀟湘馆了!
你是朕的淑贵妃,更是朕的瀟湘妃子,
你住在这瀟湘馆里,天底下再没有比这更合適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