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 > 第138章 起居注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38章 起居注

    第138章 起居注
    平阳侯府外。
    张汤和众绣衣直指御史被“礼送出府”。
    证词改了。
    连最后的证据都没有了。
    愤怒的绣衣们恨不得当场抓人。
    “司空,她们之前的口供和现在的口供完全不一样……”密使连忙向张汤解释。
    张汤摆摆手,示意属下无需多言,作为大汉有数的酷吏,他什么样的案子没见过,又什么样销毁证据的手段没见过。
    改供,不是什么稀奇事。
    “本来可以一举扳倒平阳侯府的!”
    密使余怒未消,“她们改什么口供啊!”
    “她们得到了本来一辈子无法得到的东西。”张汤望着平阳侯府高高的门槛,知道这次遇上对手了。
    偌大的侯府,能动用的力量太多了,只要是能反复的证据,都让令其翻转。
    张汤转头望向众绣衣,淡笑道:“如果你们不相信,可以去查一查,那两个海棠的家庭,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是她们命运中本没有的。”
    钱财、田宅、酒色,甚至是权力,平阳公主都是可以赋予凡人的,其程度,可谓“仙人抚顶”。
    “我现在就去抄了她们的家!”
    “唉?”
    张汤摇摇头,阻止了属下的想法,“她们所受的苦难够多了,能有富贵的机会肯定要死死地抓住,又何必为难她们、为难她们的家庭呢。”
    从入仕以来,他都对普通百姓怀有朴素的同情,在陛下时,在上君下,他常常饶恕那些庶民。
    既能博得虚名,也是为了手触摸胸膛时,仍能感受到心在跳动。
    “司空,接下来该怎么办?”
    “是啊,怎么办呢?”
    张汤望着河内郡的方向,以平阳公主的手段,诽谤圣誉的事,十有八九也不会留下破绽。
    河内流民那么多,对朝廷,对上君心怀怨怼之下,有几句牢骚被人听去,广为流传,这怎么没有可能呢。
    总之,想倒查流言散布之地,牵连到封地上的平阳侯府,再牵连到在京城的平阳侯府,平阳侯,平阳公主,甚而是更多人,基本不可能。
    虽然知道敌人是谁,但想要将之拿下,却不是那么简单的。
    “司空,巫蛊之类的手段……”
    “上君是仁恕之君,从来不会搞栽赃陷害那样的阴谋诡计,我从廷尉署到兰台,凡受上君之案,皆有实证,皆录史载,经得起后人的检验,怎么,你是想毁了上君吗?”
    张汤似笑非笑望着意动的绣衣们。
    依然在是陛下时期当酷吏的毛病,查案找证据太麻烦了,不如一个“小人”放进土里,就能大查特查了。
    一再的说,上君和陛下不一样,太史令司马谈奉诏始终记录着上君的言行举动,称之为“起居注”。
    为的是标榜,甚是超越孝文帝的贤君之名,这就使得天底下的大案,罪名、罪证,正推、反推,都不能让后人找出问题。
    以平阳公主的立场,是有秘祝上君可能的,但没得到确凿证据前,就栽赃陷害,那不和陛下一样了吗?
    “进了诏狱就有实证了。”
    绣衣们连连表示不敢,但也表示进了诏狱里,哪怕是平阳公主,也有办法撬开嘴找到罪证。
    不管是先抓人,或是先找证据,有了证据,办案顺序又有什么重要的。
    “你还想动刑?那是孝景帝的长公主,是陛下的同母姐,是上君的亲姑母,她要在诏狱一死,怎么办?”
    张汤坚定了挑选新人的想法,这群属下路径依赖太过严重,根本不是言语解决的,一不留神,就可能会惹出大麻烦。
    绣衣们僵住了。
    这可是刘氏血亲,真要无故死在诏狱里,和渭水刑场一样,残害血亲之名将贯穿上君一生,别说是贤名了,就是当国之位都要动摇。
    这正是宗室的特殊性。
    先有证据,再抓人,即使未等判决就死了,那也叫畏罪自尽。
    先抓人,证据未确,人死了,这就叫残害血亲,没有仁恕之心。
    “司空,接下来该怎么办?”
    “等。”
    张汤想到了上君赐下的那四万金,没有对绣衣们多说,而是道:“是毒蛇,迟早要吐出舌头,是狐狸,总会露出尾巴的,各地的诸侯王都要进京了,宗室浩劫在前,平阳公主,又怎会忍得住呢,你们都给我盯着平阳侯府,平阳公主和平阳侯见过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我都要知道。”
    “是!”
    众绣衣领命,其中一人问道:“司空,那卫长公主呢?”
    这是张汤一直在避讳的人。
    陛下和卫氏皇后的长女,上君的同母长姐,大汉长公主。
    张汤沉吟良久,咬了咬牙道:“一同监视!”
    “是。”
    ……
    府内。
    平阳侯曹襄去见了母亲平阳公主,近前行礼时,狠狠地一巴掌,落在了他的脸上。
    曹襄一趔趄,险些摔在地上。
    “知道为什么吗?”平阳公主收回了泛红的手掌,望着儿子的目光满是失望。
    曹襄顺势跪在了地上,答道:“儿子不该去找海棠。”
    他的父亲,年纪轻轻就死在海棠的肚皮上,母亲的平阳公主在心伤之余下令,严禁族中子弟去找海棠,更不许快活。
    但是,海棠是真美啊,从小到大练习的一招一式,也都为了让人快活,徜徉在丛中,曹襄觉得,皇帝都不过如此了。
    有禁令,那就更刺激了。
    平阳公主坐着,身躯没有任何晃动,又是一巴掌抽在了曹襄的脸上,曹襄下意识地想躲,但想到让母亲巴掌落到空处的惩罚,强行忍住了动作,“啪”的一声,另一边脸颊也火辣辣的疼了起来。
    “不对。”
    母亲的声音,让曹襄一愣,抬头望着母亲,不明白母亲的意思。
    如果不是违反禁令的原因,母亲为什么要生这么大的气。
    “是你把事情暴露了。”
    平阳公主给予了儿子答案。
    与海棠的快活,怎么可能瞒得过她,姑是她的人,身心都是,早早地就把儿子的行径告诉了她。
    孩子大了,她没有想着多做干涉,只让姑控制着少侯爷快活的次数和程度,免得赴了老侯爷的后尘。
    所以,儿子的所作所为,连招式都在她的“注视”下。
    偏偏地,儿子不喜欢那些顺从的儿,一眼瞧上了那个名为梁平君的海棠,强行得手几次后,梁平君依然没有顺服,但曹襄似乎喜欢上了那种感觉,纠缠着。
    直到闹出了京兆尹登府,梁平君投河自尽的事,引起了恶犬张汤的注意,要不是她反应及时,侯府的丑恶就将大布天下了。
    她不在乎海棠死活,只在乎侯府名誉。
    不能授给她那个便宜侄儿,大汉上君丝毫把柄。
    想到这位卫氏太子,她就恨得牙根直痒痒。
    卫子夫、卫青,全是从平阳侯府走出去的,但连半点风光都没有沾上。
    就连她纡尊降贵,主动想要巴结卫氏太子,让人传说自己想要让卫青成为她新的夫君,都招到了连番拒绝。
    一次,大将军幕府委婉拒绝,被她以卫青从前的出身骂回去了。
    一次,她再降身份,通过皇帝,以“提亲”的方式,试图说通卫子夫下诏成婚,卫氏太子干脆发动了“长安之夜”,摧毁了所有亲上加亲的可能。
    她对卫青没有爱情,看重的是卫氏太子地位稳固,卫氏一门多侯,是为了自己和儿子的未来,卫青、刘据这对舅甥一点机会都不给,简直欺人太甚!
    既然得不到,那就彻底毁掉。
    上一个长公主,就干涉了皇位更迭,没理由窦太主能做到的事,她做不到。
    民间的风,是她一手唤起的,要是因为这件事,引起了卫氏太子对平阳侯府的注意,导致最后功亏一篑,杀子的心都有了。
    “儿子知错。”曹襄利落地认错。
    这么多年,母亲说什么是什么,他都习惯了,母亲的意思理解不理解的,先把错认下来。
    平阳公主不明白为什么儿子总是这副窝囊模样,除了色胆上不用教,其他时候教一下动一下,怒声道:“去向卫长公主认错,求她饶你、救你一次!”
    “啊?”
    “啊什么啊?”
    巴掌声再响,平阳公主的手微微颤抖,打脸也要力气,反震的力也有几分疼,拧眉瞪目道:“你以为能瞒得住卫长公主?”
    海棠之死,虽说蒙上了个烈女之名,但瞒得住府外的人还能瞒得住府内的人,再怎么样,卫长公主也是从皇宫里走出来的,眼睛毒辣,不比她差。
    曹襄嘴角渗血,铁锈的味道让他的心态有了变化,曾经的大汉长公主是自己老母,现在的大汉长公主是自己老妻,不似老母,胜似老母。
    娶谁都好,就是别娶公主,更别娶大汉长公主。
    如果不是母亲非要他娶表亲卫长公主,娶到家中的妻子又没有什么趣味,他又怎么会流连于海棠中,又怎么会喜欢上“烈马”梁平君,又怎么会有今天之事……一切或许都不会发生。
    “还不快去!”平阳公主震怒道。
    曹襄所有心思瞬间消失,从地上爬起,“儿子这就去!”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