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玄幻小说 > 这个学霸过于自律 > 第132章 普林斯顿大学邀约,数学奖项机会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32章 普林斯顿大学邀约,数学奖项机会

    第132章 普林斯顿大学邀约,数学奖项机会
    徐铭从杨老那里回来,同导师和田院士,说出关于多尺度解析筛法进展,当天便成为数学科学院和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的重点关照对象。
    生怕外界因素会打扰到徐铭,影响对孪生素数猜想的证明进度。
    其中张鲁平和田纲等人,更是彻底放下心来。
    甚至已然不在意,徐铭是否研究物理,毕竟不到一年便优化出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已经能说明很多东西。
    只要保证住理论数学上的突破性进展,想接触什么学科都无关系。
    至于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实验的成功,后续热度逐渐发酵之下引起学界轰动。
    尤其海外几个实验团队,验证后也公开送上祝贺。
    恭喜燕大和箐华物理人员摘取这项圣杯。
    另外不少知名高校的物理学院,也纷纷向燕大发出交流探讨邀请。
    仿佛一时间国内物理界,在国际的权威大幅度增长。
    徐铭则没有参加类似的活动,还特别让数院这边出面拒绝了媒体记者采访,让自己专注沉浸在证明中。
    “路径移动后的误差分为水平线和垂直线,其中水平线误差,由Φ(s; x)的指数衰减性,垂直线误差则利用凸性界与零密度估计。”
    “结合二者可得:”
    “误差项<<x^1/2+∈<<x/logx(当∈足够小)”
    4月17日,周五,数院理教楼。
    上午阳光透过窗户打在实木办公桌上,使得铺在上面的散落草稿纸格外显眼,尤其布满着黑色数学公式。
    而旁边徐铭神情格外专注,右手快速书写着步骤。
    整个人完全沉浸其中。
    伴随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所使用的草稿纸数量,正在快速增加。
    同时面板上新的提示信息不断浮现。
    【经过努力学习,你的[数学]水平提升了,获得经验值30点。】
    【经过……】
    直到桌面旁的时钟指针来到十二点,徐铭总算暂时停下手上动作。
    缓缓吐出一口浊气的同时,脸上现出几分轻松。
    “只剩下奇偶性问题的代数化解过程。”
    自顾自低喃句,站起身走到窗户旁,边放眼打量外面风景边活动着身体。
    距离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观测实验论文,被科学顶刊发表过去了一个多月,在这段时间内徐铭大部分时间,基本都泡在自己课题办公室内。
    使用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对孪生素数猜想进行推导和最终证明。
    在主项成功提取s=1处的留数,处理误差项控制,后面只需化解奇偶性问题,最终通过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得到渐近公式。
    推出孪生素数猜想。
    丝毫不夸张的讲,按照眼下这个进度,有望在本月内彻底解决此项数论经典难题。
    另外随着正式对孪生素数猜想发起攻坚战,数学的学科经验值也大幅度增长,虽说提升到四级还需时间,起码算是看到了明确的希望。
    说起来这几天还是院里,新一届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举行的日子。
    尽管有很长一段时间,没去看未名社区论坛,但也能想到眼下应该会比较热闹。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那天从杨老办公室离开,回到数院从吕昂和杜翰文口中倒是听到,不少关于外界平台社区用户对他的讨论。
    竟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说他放弃了理论数学,转投入到凝聚态物理的怀抱。
    参与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发表科学论文,便是此观点最好的证明。
    当然大家讨论归讨论,却没人对他的实力质疑。
    全属于为国内理论数学表示遗憾。
    这种无语的情况,算是让徐铭彻底明白,自家导师和田纲院士为何急匆匆跑到箐华找他。
    确实会令人容易多想。
    但尽管知晓了外界的观点,他依旧没有做出回应。
    毕竟刚在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中取得突破,自己又被两位教授给了论文一作,确实很难靠几句澄清让其他人相信自己精力仍旧在数学这边。
    归根结底还是要拿学术成果说话。
    毕竟就好比竞技游戏只看成绩,体育比赛拼金牌。
    反正等他成功证明孪生素数猜想,所有的风评都会瞬间发生逆转。
    正当念头停留在这里,只听一道锁舌转动声响,从房门把手的位置传出。
    徐铭扭头向门口方向投去目光,下秒房门打开视线中出现陈璐的身影,使得他脸上迅速绽出淡淡笑容。
    “你忙完了吗?”
    “我带了土豆牛腩盖饭和小炒肉,快过来吃吧。”陈璐扬起手中的东西率先说道。
    她知道徐铭在研究重要的孪生素数猜想,平时都会主动过来帮忙带饭,可以让徐铭专心投入在数学的推导中。
    徐铭如今和陈璐的关系自然不用多说,连导师以及物院那边也都知道,相处起来非常自然不会拘谨什么,闻言应了声便迈步走过去。
    期间徐铭想到什么,主动关心询问一句。
    “你们院的毕业答辩快开始了吧?”
    “嗯。”
    “下个月集中进行。”陈璐毫不犹豫点头回答。
    她的毕业论文早就被导师通过,这些时间更没闲着应对最后的毕业答辩,加上身边还有徐铭这位博士,稍微指点上几句便无需有什么可担心的。
    把陈璐这句话听进耳中,徐铭并未沉默,而是继续接着往下补充了句。
    “到时候我去给你加油鼓劲。”
    正常情况下,为保证学生的正常发挥,答辩现场不允许其他学生旁听。
    需提前进行申请,且通过负责导师的同意。
    徐铭虽和陈璐的导师宋红梅不熟,但架不住自家导师认识有过交集,因此想去参加陈璐的毕业答辩,倒也不是什么比较麻烦的事情。
    反正到下个月的时候,他应当成功证明了孪生素数。
    陈璐刚开始还没多想,听到徐铭最后一句话时,立刻眼中闪过惊喜。
    脸上堆着开心笑容,再次猛地点了下头。
    “嗯。”
    接下来的时间,待两人吃完午饭,陈璐则又帮忙收拾起散乱的草稿纸。
    并将其特意装订好。
    对于这些最原始的数学猜想证明手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属于数学遗产,将来无论留在燕大数院,还是放到博物馆展览都具有极大意义。
    徐铭对此则是早就习以为常,也乐得陈璐帮忙整理。
    下午的时间,徐铭继续坐在办公桌旁,接着上午的工作继续推导后续步骤。
    陈璐则没有离开,只是安静坐在对面,目光时不时沉浸在徐铭认真专注的样子中。
    主打一个陪伴。
    ……
    当太阳逐渐偏西,这一天进入尾声时,课题办公室房门却再次被人给敲响。
    不等徐铭停下自己的动作,陈璐就已经起身。
    迈步走过去拉开房门,看到是两位教授,连忙柔声打招呼喊人。
    “张教授好。”
    “唐教授好。”
    是的。
    此刻站在房间外面的,正是张鲁平和唐亚愚。
    两人显然对陈璐不陌生,用慈祥的神情回应完,走进去后立刻落在徐铭身上。
    “导师……唐教授,你们找我是有事吗?”徐铭注意到来人同样赶紧开口搭话。
    询问具体情况。
    自从他讲出优化出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的事,导师便几乎没打扰过他,生怕影响到他对孪生素数猜想的证明。
    今天突然和物院的唐亚愚一起过来,很明显有着比较重要的事情。
    张鲁平在椅子上坐下,借助这个机会,面对询问还是忍不住抛出一个问题。
    “徐铭。”
    “最近还顺利吗?”
    “进展速度很快,预计本月内能完成证明。”徐铭闻言没卖关子沉声回答。
    张鲁平大喜道:“太好了。”
    “我就知道你小子,每次都能给我带来惊喜。”
    脸上堆出着如朵般的笑容,褶子都多出几个,这个月前所未有的开心。
    这种证明速度,可比上个月说的还要快。
    差不多过去将近半分钟,张鲁平才算调整好,重新让表情平静下来讲起正事。
    “今天本来不应该打扰你,不过有个机会,还需要你自己拿主意才行。”
    “就只好跑这一趟。”
    “详细情况就让唐教授讲吧。”
    说完便把话题转移到了唐亚愚的身上。
    该说不说,此刻唐亚愚心情是比较复杂的,用五味杂陈四个字来形容都没问题。
    本以为徐铭作为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论文一作,在以后有机会获得诺奖的诱惑下,会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物理上。
    结果谁能想到,徐铭这么快就优化出,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
    甚至即将解决孪生素数猜想。
    顿时被数学科学院方面重视起来,这段时间再想接触凝聚态物理是不大可能。
    对此可谓深感遗憾。
    哪怕连今天的事,也是他先找到张鲁平。
    并未直接来徐铭这里。
    不过他很快便调整好了自己的情绪,下秒不再耽搁时间讲出事情原委。
    “是这样的。”
    “普林斯顿大学物理院举办了一个交流活动,邀请我们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团队参加。”
    “主要是针对凝聚态物理,拓扑量子场论探讨。”
    “时间就定在月底。”
    “所以想来询问下你的意见。”
    徐铭听到普林斯顿大学,脑海中最先浮现出,数学年刊数论编辑卡茨教授的身影。
    还记得对方作为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成员,在国际数论会议结束的时候,便正式向他发出了访问邀约申请。
    但因临近奥运会开幕,这才出言婉拒,表示等以后有机会再行前往。
    没想到将近一年过去,等到的机会,竟然是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院发来的邀请。
    当然他对于两个学校的情况倒也知道些,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院,和燕大以及箐华方面都有着合作关系。
    除经常进行人员互访和交流外,每年还有着博士生互换名额。
    毕竟像杨老和田纲院士等,都曾和普林斯顿大学有过不小的交集。
    该说不说这还确实是个不错的机会。
    虽名义上去参加普林斯顿物理学院的交流,却并不影响他拜访数院和高等研究院,反正关于孪生素数猜想的证明论文撰写出来后,也要投稿给数学年刊进行验证发表。
    倒不如直接去现场交流论证,还能有所收获,从中得到新的启发优化内容。
    于是当念头停留在这里,他直接讲出自己想法。
    “我这里没有问题。”
    “等到月底的时候,我想我已经差不多完成对孪生素数猜想的证明,确实应该趁机会和数学年刊编委接触。”
    伴随他的话音落下,旁边的张鲁平点点头接话,对这个决定表示支持。
    “田院士也是这个意思。”
    “另外数学年刊的主编萨纳克教授,还是国际数学联盟imu执委会成员,对本届的拉马努金奖有提名权。”
    “这次若你成功证明孪生素数猜想,有很大概率可以拿到首个国际数学奖项。”
    讲到这里张鲁平面露笑容,发自内心为徐铭高兴。
    徐铭既然研究理论数学,对国际数学奖项的认知肯定不会只局限于菲尔兹奖。
    对于自己导师口中的拉马努金奖,同样不会陌生。
    作为纪念天才数学家拉马努金,在几年前才正式设立的一项新的数学奖项,却由国际理论物理中心,以及国际数学联盟等机构共同颁发。
    虽属于知名度不算很高的新奖,相比较菲尔兹这种每四年才颁发一次的存在,拉马努金每年都会授予。
    并且因为陶哲轩在获得菲尔兹奖前,先被授予了拉马努金奖。
    这使得获得拉马努金奖,就相当于拿到了,夺取菲尔兹数学奖的门票资格。
    具有重要意义。
    倒是萨纳克教授担任着imu的执委会,且对拉马努金奖有提名权,倒是让徐铭稍微感到有些意外和惊喜,如此就更要跟随燕大物院访问普林斯顿大学。
    他很期待自己的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又会给数论界带去怎样的活力。
    唐亚愚听到徐铭给出的回答,心里面也顿时涌现出高兴的喜悦之情。
    尽管徐铭现在精力都在数论上面,但如果有机会他还是希望其能够在物理界多活跃。
    “那就这样决定。”
    “相关手续证件之类的,交给我来办就行。”
    嘴角浮现着笑容,沉声丢出这句话,算是拍板把人员给正式确定下来。
    ……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