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玄幻小说 > 大唐梟贼 > 第236章 品茗之会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36章 品茗之会

    第236章 品茗之会
    “治理之道,无非是大兴教化,开启民智。”黄巢侃侃而谈:“有韩文公韩愈治理潮州的例子在先,我辈自然要踵武前贤。其余劝课农桑,广兴商贸等等,也是应有之义。”
    冯诚想问的是利益分配的事情,黄巢却避而不谈,把话题带到教化上。
    冯诚眼神微动,全无慍色,抚掌笑道:“教化苍生,那可是大好事啊!咱们这些岭南大姓,亦聘请了许多中原士人。黄帅欲宣教化,定有用得著的地方。”
    两人言语听起来情投意合,实际上片刻之间,就过了一场机锋。
    岭南眾多大姓,无论祖上是汉人还是俚僚,只要能从朝廷捞到一官半职,必然设法攀附门阀望族,以雅好文学自我標榜。
    为了提升自家子弟的文化水平,他们不惜大价钱,延揽豢养一批五岭北边不得志的文士。
    收容落第书生这块,这些人与黄巢不谋而合。
    目的却全然不同。
    通过汉化建立家门荣誉,混进仕宦交游圈子后,岭南大姓们想方设法让领民与知识隔绝,甚至禁止领民说汉语学汉字。
    领民们被圈在大姓们的地盘上,无法与外界的汉人文化圈交流,对大姓的人身依附也就无可斩断。
    这些大姓要人们,往往有两张面孔。既是岭南筵席上的风雅文士,又是蛮人部落的勇猛头人。
    冯诚的意思相当明白,搞文教很好,但不要在我们的地盘上搞,我们自己知道怎么办。不仅如此,咱们的师资还有富余,若黄帅有需要,岭南大姓还能匀给草军一些儒生。
    黄巢皮笑肉不笑:“冯君好意,某心领了。但教化非一日之功,待克城之后,局势底定,方好做个全盘计划。”
    眼神投向一旁的朱温:“凉玉,看茶!”
    朱温早已做好准备。
    盛水放於木炭火上的小锅釜隱约有声。
    水面显鱼眼纹,微微发声时,谓之初沸。
    朱温將精盐悠然撒入水面。
    釜边缘冒泡如连珠涌泉,谓之二沸。这时用铜瓢舀一瓢水,放一边备用。
    两头包银的竹筴搅动著沸水,细如麦屑的茶粉簌簌向水心洒落。此时茶水又沸,將此前舀出的水倒回釜中,压一压火头。
    待到“腾波鼓浪”的三沸,茶就算煎好了,马上提釜离火,將茶水分倾入各口茶碗当中。
    这才是茶道最见功力的时候。
    高手倾茶,不仅要厚薄均匀,色泽通透,更讲究浮沫的倒法。
    唐人几乎不喝叶子茶,都是以茶粉煎泡。茶粉却不够细,没法溶於水,大部分在碗面上漂浮,有道是“碧云引风吹不断,白浮光凝碗面”。
    配合精妙的斟茶技巧,就能让碗面浮现各种图案,谓之斗茶。
    朱温以银勺击水,给冯诚家主上了一碗双鲤跃龙门,又给另一位家主上了一碗天女散。
    如是倾了五碗,弃去余水,朱温慢悠悠地坐回自己的位置。其他的来客,就只能享受僕役泡的茶了。
    本书首发????????????.??????,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这是献茶的规矩,煎一釜茶,最多只能倒五碗。余茶被视作废水,依照茶圣陆羽的说法,这才显出珍贵之处,与俗人鯨吸牛饮区別开来。
    打量著这帮岭南土馒头嘆为观止的神情,朱温突然觉得相当滑稽。
    自己十几岁时住在张家三兄弟庄子上,练了一阵烹茶和煮酒,想的是日后可以用来收揽文武人心。
    后来自己做了將帅,才知道几乎一点用没有。他得到兰素亭的忠心,靠的是真心相待,兰素亭从没喝过朱温泡的茶,倒是经常做菜给他吃。
    这种活,却能够拿来唬附庸风雅的土馒头。
    “冯某只知盐帅弟子朱凉玉善战多谋,竟还有如此登峰造极的斗茶之技,不逊簪缨名士。教出如此文武兼资的天骄人物,足见盐帅又是何等惊才绝艷。”
    冯诚前倨后恭,简直如同变脸。
    他想当然地以为朱温这样的江湖男儿,烹茶的手艺是黄巢所授。
    草军虽然是草莽义师,但黄巢文武双全,本就是有名的大才子,还有闻名天下的诗人皮日休为其羽翼。
    一路走来,黄巢收揽儒生为己用,更是尽人皆知。
    朱温这手献茶,无疑让眾客极大高估了草军的文化底蕴,肃然起敬。
    很多事情如果亲自用心去做,会发现没有那么难。
    后世一种叫咖啡的饮品,比茶更適合弄出纹来。隨便一家店里端水的博士,都能拉出精美的纹,一般学几个月就能熟练。
    但唐代的茶博士,是不提供此等服务的,斗茶都是名士之举。许多人想当然觉得,极富地位有涵养的名士,才有妙到毫巔的斗茶技艺。
    冯诚这些岭南土馒头,跑来冒充门阀子弟,对於各种风雅之事,都是懂个皮毛,然而只懂一点。
    没想到只是朱温十几岁时学著玩的。
    斗茶之所以在士人酬酢之中,极其盛行,也因为其高雅氛围,契合人心中的攀比之念。
    黄巨天的入室弟子,草军谋主朱凉玉亲自烹的茶,先上给冯家主,再是其余四人。再多没有了,这是茶圣陆羽定下来的规矩,余者只能喝僕役煮的茶。
    无形起到分化眾家主,令其互生狐疑的效果,就好比春秋之时,“晏子二桃杀三士”。
    本是来挑衅的冯诚得到了枣子,头碗茶给冯诚,几乎意味著草军承认冯家是高凉一带诸氏之首。
    但与之对应地,没得到茶水的各家只觉挨了闷棍,回去就得担心冯家等五家凭著黄巢的支持,侵夺吞併他们的地盘。
    黄家家主黄海山坐不住了,霍然站了起来。
    他虽然也姓黄,但明白人都知道,岭南黄姓出自洞蛮,和汉人黄姓八竿子打不著,他和黄巢也就谈不上什么同姓之谊。
    黄家崛起时间不长,势头却甚劲。没得到五碗茶之一,黄海山很有想法。
    “盐帅口称破城之后如何如何,想来已经有了破城的法子。不知义军有什么妙策,对付李迢的广州水师?”
    桂林之战后,草军整体情况一片大好,但仍有不和谐的消息。
    比如黄巢新组建的水军,被李迢长子李逸冲了个七零八落。李逸大摇大摆地带著舰队跑到交州,运了海量稻米回来。
    在岭南,交州是相当重要的粮食產地。
    义军短时间却不可能连安南都打下来。
    也就意味著无法通过围城,令广州因飢饿崩溃,必须强攻破城。
    黄巢捋须从容道:“不错,本月之內,吾军將对广州发动总攻。”
    黄海山又问道:“官军在交趾和邕州、容州,都还有兵力。我听说义军围城好几个月,感染疫病者不少。假设围城的时候,官军作困兽之斗,再派来援军,里外夹击,又该如何是好?”
    “南詔边境上的蛮酋好利,闻知官军惨败於桂林,早已蠢蠢欲动。本帅再派人煽动利诱一番,他们必定出师盗边。官军倘敢大出,巢穴將被南詔蛮人残破。你可听说过大唐的官吏,能急公好义到死不顾家的地步么?”
    黄巢竟是早有布置。
    他敢於当眾说出自己的盘算,也意味著计策已经发动,就算泄露出去,也无所谓了。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