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玄幻小说 > 九零沪上发家日常[弹幕] > 第70章 一箭三雕 要想解决第七百货当前的困境……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70章 一箭三雕 要想解决第七百货当前的困境……

    要想解决第七百货当前的困境, 增加客流量,首先就要搞清楚,它为什么生意不好。
    都说国营百货没落是因为大环境不好,但叶薇不这么觉得。
    是, 改开后私营小卖部确实遍地开花, 进了九十年代后, 个人开百货商场都不算稀奇事, 竞争大了,国营百货难做是很正常的事。
    可沪市这么多家百货公司,也不是个个都和第七百货一样在苟延残喘。
    像第一百货, 生意就非常红火。
    当然, 第一百货能屹立不倒,和它是建国后的第一家国营百货零售企业, 名气大, 以及位于沪市中心区的中心脱不开干系。
    但第七百货也是辉煌过的啊,工业区的商业街客流量虽然赶不上南京路,但杨树区在沪市位置不算很偏, 而且街上生意好的店铺不少,怎么第七百货客流量就那么差呢?
    叶薇觉得,归根到底,还是人的问题。
    高鹏这个人,说他没有想法和行动力肯定苛刻了,要真这样, 他不可能想到把柜台改成店铺,收租贴补营收的决定,更不可能将它落实下来。
    但在国营单位呆久了的人,都有一个通病, 那就是做什么都喜欢留有余地,导致事情办得不够利落,太保守了。
    如果是她决定把柜台改成店铺,她肯定不会像高鹏一样,这改一点,那改一点,导致第七百货的柜台显得七零八落,店铺又东一间西一间。
    如果柜台必须保留,她可能只会隔出一块地方,专门摆第七百货的柜台,然后其他的全部隔成商铺出租。
    然后,她会给予入驻商家一定免租优惠,并在报纸上刊登相关消息,争取吸引到知名品牌入驻。
    现在可不比十几年前,当时物资匮乏,有些东西能买到就不错了,根本不挑品牌。
    哦不对,也不是完全不挑,像自行车,大家会更倾向于买飞鸽凤凰,手表大家倾向于买梅花表一样。还有衣服,沪市这样的大城市服装厂生产的,在其他城市就比本地服装厂生产的品牌效应更强。
    高鹏为了增加收入,在挑选入驻店铺时根本没有门槛,这就导致入驻店铺别说名气,有的老板以前根本没有做过生意。
    没做过生意,就没有老顾客,只能指望第七百货的客流,但第七百货客流量大的话,根本不会走到将柜台改造成商铺出租这一步。
    于是店铺入驻后没有生意,老板很快破产,退租,高鹏为了补上这部分收入,在选择入驻店铺时更加来者不拒,然后入驻店铺资质更差,形成恶性循环。
    不仅店铺资质差,种类也五花八门。
    其实像第七百货这种面积不大的商场,在选择入驻商铺的时候,最好是选择同一类型的,比如都卖服装,或者都卖特产。
    同类型店铺多了,更方便吸引到准确的客户群体,像新村夜市定位就很清晰,所以客流不断。
    又或者什么类型的店铺都有,足够全面,也能吸引不少客流,有些人逛街可能就是这样,没有特别目标,什么都想看看。
    而第七百货,着实有点两边不靠。
    但这问题并不好解决,改造不用说,第七百货已经改了大半,推倒重来需要不少钱,而第七百货没有那么多资金。
    调整店铺类型更不容易,这些已经入驻的店铺老板都是和第七百货签了合同的,把人赶走光违约金就是一大笔钱,第七百货出不起。
    而且店铺空置下来后,短时间内能不能租出去也是个问题。
    再加上忠言逆耳,这番话要是全说出来,等于把高鹏这几年的努力全否定了,再心大的人听了,心里也会不高兴。
    叶薇答应帮高鹏出主意是为了减租金,而不是想得罪人,当然不会上来就说掏心窝子的话。
    斟酌过后,她略过了这一点,重点说商品种类和员工的服务态度。
    论商品的大类,第七百货有的不少,小到针头线脑,大到家用电器,应有尽有。但在大类基础上细分到每款商品的品牌,种类就不是很多了。
    而且第七百货的很多商品,都是本地国营厂生产的。
    其中名气大销量好的当然有,像大白兔奶糖,梅林罐头,金星牌的电视机,但更多的,是和机械厂这样难以为继下去的国营厂生产的商品。
    这很正常,在计划经济时代,百货公司就承担着销售国营厂产品的任务。
    虽然改开后经济体制渐渐转变成以市场为导向的,但这本身就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所以在大多数国营的百货商店里,国营厂生产的商品依然占大头。
    而且国营单位是个很讲关系的地方,同类型产品卖什么不卖什么,并不完全看销量决定,有时候还要看哪个供应商的关系更硬。
    类似的问题,第一百货当然也有。
    但第一百货经营状况好,能同一商品可以采购多个品牌的货。甚至因为他们在供销关系中处于强势地位,供应商为了上货架,先供货,卖出再结款项的要求也愿意答应。
    所以第一百货虽然也需要承销那些卖得不太好的商品,但因为品牌齐全,顾客逛后总能选购到心仪的产品,客流自然越来越多。
    第七百货没有那个条件,滞销商品占了大半货架,剩下畅销的,其他私营国营的商店百货都能买到。
    甚至人家进货价还低一些,卖得也便宜些,第七百货拿什么吸引顾客?
    至于员工的服务态度,其实近几年大多数国营百货的售货员,都渐渐有了服务意识,面对顾客时态度比以前好了很多。
    但这个好了很多,仅针对七八十年代售货员敢打骂顾客而言,和私营百货的售货员依然没法比。
    看看宝贝星球和第七百货柜台售货员,面对顾客时的态度就知道了。
    宝贝星球的售货员在面对顾客时会面带笑容,不管能不能成交,在顾客有需求时都会积极给他们推荐款式,并帮助搭配。
    第七百货柜台的售货员,在面对顾客时笑不笑要看心情,顾客问多几句就不耐烦,更有甚者会直接对客户说“不买别问”。
    顾客又不是受虐狂,以前去哪都一样,受气也就忍了,可现在人私营店铺售货员接待时如春风化雨,怎么可能上赶着来找罪受。
    久而久之,人自然就少了。
    听完叶薇的分析,高鹏赞同点头:“这两年我一直在跟大家强调微笑服务,但都不怎么奏效。”
    叶薇心想光靠嘴巴强调当然没有用,她店里的员工为什么能把顾客当成上帝?还不是因为销售额和他们工资有直接关系?
    第七百货的售货员拿的是死工资,销售额高还是低到手的钱没什么差别,他们当然懒得搭理顾客?
    叶薇试探着问:“高经理,您考虑过在第七百货实行提成制度吗?”
    提成制度并不新鲜,现在私营的带销售性质的工作,工资基本都是底薪加提成。这种制度的好处也显而易见,高鹏自然考虑过,但是……
    他叹了口气说:“两年前我就提过,但员工们意见很大。”
    第七百货成立至今已有三四十年,售货员很多都是老职工,工龄长,相应的工资也不低,他们什么都不干,每月工资都有三四百。
    如果实行提成制度,底薪肯定不能定这么高,那样工资开支太大。
    但降底薪,大家又不愿意,因为他们本来什么都不用干,每个月都能拿三四百。底薪降了后,他们可能累死累活才能挣到这么多钱。
    还是前面的原因,高鹏这个人有想法,但是做事又喜欢留余地,做不到力排众议,见大家都反对,就选择了放弃。
    叶薇能理解那些员工为什么反对,老话说人往高处走,他们干了几十年不说涨工资,还要降底薪,他们当然不高兴。
    而高鹏也不可能答应不降工资只涨提成,因为这样改革成功,第七百货像宝贝星球一样客似云来还好,要是生意并没有好多少,但多了提成开支,第七百货的生存压力会更大。
    叶薇问道:“能不能设限制呢?比如单人业绩破几万才有提成?”
    高鹏无奈道:“搞过,但他们觉得要求太高,提成太少,效果不大,到现在,相关制度规定形同虚设。”
    高鹏倒是考虑过把要求定第一点,提成定高一点,但第七百货售货员基础工资高,要求低提成高可能会亏更多钱。
    “那直接按照销售额发奖金呢?”
    高鹏目光微凝:“你的意思是?”
    “宝贝星球设置了先进员工奖,销售岗不同品类,每个月销售额最高的售货员可以得到一定额度的奖金。”
    叶薇思索着说:“第七百货内部也可以设置类似奖项,可以多选几个人,比如三个,第一名设置一到两百的奖金,第二名七八十,第三名三五十。对第七百货来说,一个月两三百的奖金支出不多,但对员工个人来说……”
    叶薇话没说完,高鹏便欣喜接话:“对个人来说,几十上百的奖金诱惑不小,肯定会有不少售货员为了奖金提高服务意识。”
    “没错。”叶薇点头说。
    “这办法好,晚点我开会跟大家商量一下具体操作。”
    高鹏边说,边唰唰在笔记本上记下叶薇提供的办法,等他写完,话题很快过渡到增加商品种类上。
    在这方面,高鹏也做过努力。
    因为第七百货资金不足,这几年,高鹏一直在争取和那些生产热门商品的国营厂,以代销的方式合作。
    代销说白了,就是国营厂先供货,百货公司卖出去再结款,第一百货和不少供货方的合作方式就是代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