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玄幻小说 > 九零沪上发家日常[弹幕] > 第64章 拉锯 机械厂这次募集资金确实不算顺利……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64章 拉锯 机械厂这次募集资金确实不算顺利……

    机械厂这次募集资金确实不算顺利。
    虽然通知贴出来后, 谢厂长为了表态,第一时间拿出了五万认购股票。而在他之后,厂里领导各有表态,多的拿四五万, 少的拿两三万。
    再就是研究转产的工程师和技术员, 这段时间已经被新厂长折服, 都对机械厂的未来很有信心, 各自都拿了几万出来认购股票。
    还有已经回到工作岗位的职工,也或多或少拿了点钱出来。
    但领导和工程师技术员终究是少数,而已经回到工作岗位的职工, 一个因为机械厂组织复工时, 会优先考虑那些家庭条件不好的职工,二个他们没那么有信心, 所以能拿出两三千认购股票的都不多, 大多数只认购了几百甚至几十股股票。
    总之发售内部职工股第一阶段结束,厂里募集到的资金总额不到五十万,远远低于厂里领导的预期。
    得知这结果, 会议室里坐着的几名高层领导脸色都不太好看,谢厂长本人看上去倒是很平静,只用不大不小的声音询问罗丽娟:“参与认购的基层职工有多少?”
    收钱是财务的工作,汇报这件事自然落到了担任财务科长的罗丽娟身上,她看一眼手里的统计资料,报了个数。
    听到罗丽娟报出的人数, 几名副厂长忍不住问:“确定只有这么多职工参与认购?”
    “这也太少了,是不是统计错误?”
    见他们质疑财务工作准确性,罗丽娟说:“资金和人数对得上,参与认购的基层职工确实只有这么多, 何况……”
    看出罗丽娟的欲言又止,谢厂长说:“讲。”
    罗丽娟抿唇道:“据我所知,厂里职工参与认购的意愿确实不强烈。”
    说不强烈都是委婉的,厂里不少职工根本避之如蛇蝎,在他们看来,花钱认购股票跟把钱扔水里没差别。
    嗯,他们现在的想法,和去年厂里强制用认购证抵工资时差不多。
    听出罗丽娟的言下之意,谢厂长问:“知道他们认购意愿不强烈的原因吗?”
    还能是什么原因,当然是怕亏钱。
    但这话不好当着谢厂长的面说出口,大家为什么担心亏钱?归根究底还是不信任谢厂长有带领机械厂重铸荣光的能力。
    是人都不乐意听人说自己没能力。
    虽然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罗丽娟知道谢超不是那种听不得逆耳忠言的人,但她在机械厂的数次风波中保全自己,靠的是明哲保身。
    她斟酌着说道:“具体的我也不是很清楚。”
    谢厂长没有为难罗丽娟,转头去问其他领导知不知道这件事。
    说不知道当然是假的,谢厂长刚来,办事又雷厉风行,没人敢到他面前乱说,消息不通很正常。
    何况他也未必什么都不知道。
    厂里其他领导,新调来的也就算了,不一定都住在机械厂家属院里。但那些在机械厂干了许多年的领导,就算没人敢到他们面前说,通过家属也能知道不少消息。
    面对谢厂长的询问,他们不好像罗丽娟那样含糊过去,你一句我一句,陆续把厂里职工的想法都说了。
    谢厂长听后面色不变,只平静地询问大家有什么解决办法。
    会议室里领导各抒己见,有人提议给厂里职工做思想工作,增强他们对机械厂改制转产成功的信心;也有人提议如果内部募集不到足够的资金,他们或许可以对外发售股票?
    谢厂长听后,对第一种办法表示肯定,让人记录下来并实施。
    第二种办法听起来好像可行,但问题不少,一是对外发售股票不可能绕过相关部门,资料提交上去等审核,再到股票发售,耗时一两个月都算快的。
    机械厂等不了那么久。
    二是内部职工都对机械厂的未来没有信心,外面的人又有多少愿意买机械厂股票的?
    所以谢厂长听后只说考虑,又问大家还有没有其他想法。
    有人犹豫过后说:“也许,我们可以给各部门领导制定任务,让他们去组织手下职工参与认购。”
    这话一出,整个会议室都安静了。
    坐在角落的财务科几人脸色都不太好,陈玲侧过头凑到叶薇耳边,压低声音抱怨说:“我就知道会有人提这种建议,把任务分派给部门领导,跟直接发通知,强制我们参与认购有什么区别?”
    叶薇想了想说:“区别在于直接发通知大家都骂厂长副厂长,分派任务大家更多是对部门领导有意见?”
    陈玲闻言看向提议的人,对方确实是副厂长。
    而中层领导脑子都不差,叶薇说的区别,他们都能想得到,当即有人跳出来表示反对:“我认为这么做不妥,职工们认购意愿不强是因为他们对厂子的未来发展没有信心,不解决这个问题,逼迫职工们认购只会让他们更反感这件事,说不定会聚众闹事。”
    其他中层领导赶紧附和:“对啊,在厂长您的带领下,基层职工们对厂子好不容易有了信心,现在这么搞,厂长您之前做的所有努力说不定都要打水漂了。”
    另一名副厂长也说:“老肖的提议,确实不太妥当。”
    肖副厂长刚开始只是试探着提议,听跟自己别苗头的副厂长这么说,不高兴道:“你觉得我提出的办法不妥当,你倒是提出更妥当的解决办法啊?”
    另一名副厂长说:“我认为老肖的提议,不失为一个办法,自愿认购的结果你们都看到了,一星期过去,才筹集不到五十万资金,就算按照前面的提议,挨个去给职工做思想工作,不采取措施,效果可能也不会好。”
    肖副厂长说道:“没错,你们觉得强迫职工认购不合适,但你们想想去年,厂里用认购证抵扣工资,大家反对得是不是更厉害?但结果怎么样你们都看到了,现在大家说起这件事,心里都无比庆幸。我知道,任务安排下去,职工们会不高兴,但只要厂子发展得好,终有一天,他们会感激我们现在的强硬。”
    什么?你说厂子发展不好,职工提起这件事会咒骂他们?
    要是筹集不到足够的租金,厂子只会死得更快,到那时候,就算他们不强迫大家认购股票,职工们提起他们这些领导肯定也没有好话。
    反正都要挨骂,不如赌一把。
    听到肖副厂长这番话,不少中立派领导态度有所偏移,反正主意不是他们提的,事也不用他们去办,就算职工有意见,也骂不到他们头上。
    何况肖副厂长的提议虽然招骂,但确实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只是谢厂长会不会同意这办法,是个问题。
    毕竟不管谁提议,谁办事,作为机械厂一把手的谢超都会是舆论中心,相应的,如果职工们有意见,被骂最狠的肯定是他。
    果然,直到会议结束,他都没有表态,这个办法也被按了下来。
    接下来几天,各部门领导开始找职工谈话,希望能让他们对厂子的发展生出信心,但收效甚微。
    三天过去,花钱认购股票的职工虽然翻了一倍,但基数太少,翻一倍也没多少人参与认购。
    而且这些人也不是真心想认购股票,更多的是被领导烦得没办法了。
    也是看之前参与认购的人没有被找,又听到了些许风声,想着与其拖到领导给他们下任务,不如自觉点认购些许份额。
    他们拨着算盘想,我都花钱认购了,后面总不能再强制我认购更多股票吧?
    而他们拿出来认购股票的钱,多的就两三百,少的只有几十块,全部人加起来也就认购了几万股。
    看到这情形,改制筹备小组中,倾向于制定任务的领导越来越多。
    虽然就算是在筹备小组的会议上,大家也没有明确说过,这笔资金对机械厂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可都是小组成员了,不可能不清楚这一点。
    而筹备小组的成员,基本都参与了认购。
    像叶薇这样的基层职工认购数量还不多,都只有两三千。
    嗯,虽然叶薇想认购的数量远比五万更多,但她认为这件事不能操之过急。
    虽然叶薇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情况下,预支工资囤一百份认购证这件事已经过去一年,但这时间实在不算长。
    这次机械厂发售内部职工股的消息出来,大院里来找叶薇打听的人不少。
    虽然这些人没有到她说什么就信什么的程度,但叶薇相信,如果她直接拿出五万认购份额,他们就算不是很有信心,也多少会拿出点钱认购股票。
    所以她斟酌过后,对每一个来询问她看法的人都说,她对对机械厂的未来很有信心,也劝大家认购一些股票。然后说到做到,不用领导催,就自觉认购了两千股。
    人是很复杂的,同样是认购股票,其他人认购两千股,他们会相信这人是真相信机械厂未来会更好,但叶薇认购两千股,他们第一反应是,她肯定是被领导逼的。
    原因很简单,叶薇太有钱了。
    虽然在大家的认知里,叶薇预支工资买的认购证没有卖在高位,而是拿来自己炒股了,但根据流传最广的估算,自己炒股一百份认购证盈利也在五十万左右。
    何况叶薇后来又去深市买了两百五十份抽签表,虽然深市认购证的盈利没有那么多,但两百多份,一二十万肯定能赚到。
    再加上她夜市生意越发红火,现在都招两个员工了,一个月说不定能赚上万。
    如果她自认是机械厂家属院的首富,肯定不会有人反对。
    别说两千,两万对她来说都不算大数目。
    有句话叫“论迹不论心”,所以叶薇嘴上再把机械厂的未来说得天花乱坠,在她认购两千股员工股的消息传出来的那一瞬间,大院住户就认定她不看好机械厂的未来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