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暗流涌动 平静之下,暗流早已涌动,叶……
叶薇昨晚十一点多才睡, 早上又七点多醒,摆摊结束回到家什么都不想干,回屋倒头就睡。午饭是叶兵做的,吃完叶薇回屋拿出记账本。
虽然她没有专业学过会计, 但干了好几年财务工作, 哪怕刚开始做生意, 也习惯把账记得清清楚楚的。
这样的出入库记账本, 她买了两本,一本记录童装,一本记录玩具, 这会她拿出来的是前者。
之前进货的时候, 她因为一岁以下婴儿的尺码太多,而八岁以上孩子的进货成本更高, 她担心生意做不起来货物积压, 所以只进了一到八岁六个尺码的衣服。
但事实证明童装还是好卖的,而且昨晚有好几个人因为没有尺码放弃了购买,她想也许可以补充一些之前没进的尺码, 以便拓展客户群体。
此外,虽然每年都有人生孩子,理论上每个年龄段的孩子数量差不多,但不知道是巧合还是什么,昨晚卖得最好的是四到六岁孩子的衣服。
其中男款童装又比女款童装卖得好,这点倒是好理解, 虽然计划生育实行至今已经超过十年,而沪市在政策方面卡得很严,八二年后结婚的夫妻大多只生了一胎。
但重男轻女的思想已经延续几千年,哪怕政策限制只能生一个孩子, 舍得给儿子孙子花钱的也始终比给女儿孙女花钱的多。
因为叶薇单款单尺码进货不多,所以昨晚卖得好的款,四到六岁的码好些断了货,现在也需要补货。
确定需要补哪些款和尺码,叶薇拿起电话,给远在深市的批发店老板打了电话。
能把生意做起来的一般记性都不会太差,何况叶薇进货到现在过去不到十天时间,批发店的老板自然记得她。
得知她现在就要补货,对方有些惊讶。
虽然叶薇上次进的货不多,但从业这么多年,她见多了进一次货就没下文的,而且这种通常不是立刻换批发商了,更大可能是货进回去卖不出去,生意砸了。
也有生意虽然能做,但初期谈不上好,几十上百件衣服卖一两个月的。
别觉得这么点衣服卖一两个月会亏,服装利润高,像沪市这样的大城市,进货价翻倍卖都很正常,就算是物价低廉的小县城,一件衣服赚三五块也不算多。
一百件衣服卖出去,哪怕是小县城也能赚三五百,够生活了。初期慢慢熬,后来路子打开,生意就好做了。
至于那些生意已经做起来的客户,心里早有数,不会频繁补货。
所以像叶薇这样十天不到,就打电话要补货的客户实在不多。
虽然她眼光确实不错,当时选的款都挺好,但能把生意做起来,可不是衣服质量好就可以的。
再想到叶薇来谈进货时侃侃而谈的模样,批发老板想,这人没准真是个做生意的苗子,要是成长起来,说不定会成为她的大客户。
于是电话里的声音瞬间扬了起来:“当然没有问题!您把款式尺码和需要的颜色数量报给我,我这边最迟明天就可以安排发货。”
“我想再进……”
叶薇报的不止之前没进或者已经卖断码的货,其他款式尺码也斟酌着补了些,只是数量没那么多。
另外她想起之前看过觉得不错,但价位有点高的两款外套,询问有没有货。得到肯定答案后,也适当进了些新货。
最后算下来,叶薇这次要进的有三百件衣服,对服装厂来说,她可能依然算不上大客户,但对批发商来说,这已经不是小订单。
所以不用叶薇问,批发老板就主动调低了每款衣服的进货价。
但服装成本高,就算老板主动降价,三百件衣服进货价至少也要四五千。她们又分隔两地,认识的时间也不长,不管是先付钱还是先发货两人都难安心,所以要先签合同。
签合同有两种方式,一是互相邮寄合同,虽然现在货运已经很方便,但一来一回也要差不多一周时间,二是通过传真机传输合同,相互签字再邮寄纸质合同。
为了节省时间,叶薇选择了后者,挂掉电话便出门去了邮电局。
批发店里有传真机,合同也有模版,叶薇到地方后给对方去了个电话,对方很快将填好的标准版合同传过来。
因为算是小本生意,合同并不长,条款也比较简单,没有特别的陷阱,所以叶薇看完后就签了字。
合同约定发货前付一半款项,但这天是周日,银行不开门,为了表明信任,对方直接安排了发货。
反正物流要走两三天,如果明天收不到钱,她有足够的时间打电话将货物截回。
下午忙完这些事,到点吃过晚饭,继续去夜市摆摊。
因为昨天搞了活动,今天不少消息慢半拍的人来打听情况。
只是来的人虽然多,但购买的寥寥无几,再加上有的尺码已经断货,今天童装的销量跟昨天比起来可以说是断崖式下降。
但昨天销量高,再断崖今天的销量也上了两位数,比叶薇预料中要好不少。
玩具情况也差不多,弹珠倒是卖得不错,但超过一块的玩具销量都下跌了,销量还不如上午在公园摆摊。
但她今晚运气不错,碰上了大户,她摊位上最贵的两款玩具,对方一样要了一个。人还不讲价,叶薇说多少是多少,光这两个玩具,叶薇就赚了二十五块。
最后算下来,她今晚利润在两百左右,加上白天摆摊赚的,一天下来赚了两百三四,比预想中高不少。
……
隔天叶兵要去雪糕厂辞职,叶薇一个人去的公园摆摊,昨天表达出购买意向的三个人,有两个人来给了钱。
再加上其他听说消息的家长加入,这天上午叶薇收入果然翻倍了。
忙到十点左右收摊回去,叶薇没跟昨天一样倒头就睡,带着钱出门去了银行,按照合同上的账号信息将款项转过去。
忙完回到家,叶兵也回来了,他已经辞职,并拿到了这个月的工资。加上这两天拿到的工资,他的个人存款已经突破五百,回来后不免有些膨胀,说要请叶薇吃饭。
看他那嘚瑟的样,叶薇觉得有点好笑,但没有拒绝,说道:“那我要吃好的。”
叶兵毫不犹豫:“没问题,饭馆随便姐你挑!”
叶薇看看时间,想叶芳也快放学了,说道:“那我们先去接芳芳,中午在外面吃,你请客。”
姐弟俩说定,收拾收拾就出了门。
将要到饭点,楼梯另一边的两家的女主人都在走廊炒菜,看到他们要出门,丁爱丽好奇问:“马上要吃饭了,你们这是准备去哪?”
叶薇回答说:“我们出去吃。”
丁爱丽愣了下问:“下馆子啊?”
“对。”
说完姐弟俩就下了楼,丁爱丽却久久没有转过头,直到隔壁孙红提醒:“你再不把菜盛起来要糊了!”
丁爱丽终于回过神,赶忙把火关掉,却没动锅里的菜,只若有所思地对孙红说:“听大院里的人说,小叶这几天生意很红火。”
都一个大院住着,丁爱丽知道的事,孙红不至于没听说过,将菜装盘放到一边,两手在围裙上擦了擦说:“我也听说了,好像光我们大院的人就去买了三十多件衣服,但有人说她活动做得大,看着生意不错,其实没赚什么钱。”
丁爱丽转头去瞥孙红:“你信这话?”
孙红没有立刻吭声,沉默了近半分钟才说:“她卖的衣服,价格确实便宜。”
机械厂家属院做生意的虽然不多,但也不是只有叶薇一个人,其中有做的不错已经在外面买房的,可更多走的是薄利多销路线,收入比上班可能高点,却也高得很有限。、
而便宜,通常意味着利润薄。
孙红觉得她的生意没准也是这个路线,看着花团锦簇,实际上赚的都是辛苦钱。
丁爱丽却不这么想,说道:“前天她出门摆摊,你应该看到了,货物装了半车斗,晚上他们姐弟回来,你没出来,但我看到了,货只有他们出门时的一半。”
衣服再怎么薄利多销,一件三五毛是能赚的,卖一百件就是三五十块。她们是机械厂的正式工,工资摊下来一天也就十块出头,叶薇一晚上挣的都赶上她们三五天工资了。
孙红还真不知道叶薇一晚上卖出了这么多货,但想到光大院住户就买了三十多件衣服,就不觉得稀奇了。
她说道:“她昨天好像卖的不多。”
“但昨天没活动,货都是原价出的,如果前天是不亏,昨天她卖一件衣服至少能挣十块钱,一天卖三五件衣服,收入不差多少。”
丁爱丽往楼下看一眼,叶薇姐弟已经走了,但她仍望着前一栋房子的拐角,轻声说道:“而且你想,之前小叶通过认购证赚了这么多钱,也没出去下过几次馆子,这才摆了几天摊,花钱就大手大脚起来了。”
孙红说:“按照你说的,她之前赚的那些钱不也够花这么花,跟摆摊有什么关系?”
“这怎么能一样,认购证赚钱是偶然,是天降横财,没有能耐散漫花钱,这财肯定守不住。”丁爱丽说道,“小叶不是那种没有成算的人,她敢这么大手大脚,肯定是找到赚钱的路子了。”
孙红琢磨着叶薇的性格,觉得丁爱丽说的话有道理,感叹道:“小叶这孩子确实有本事。”
“是啊,有本事。”丁爱丽低声呢喃道,“所以她选的路子,肯定能赚钱。”
两家一起住了十几年,丁爱丽什么性格,孙红自然清楚,很快意识到了她话里的意思,瞪大眼睛问:“你该不会想学小叶卖童装和玩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