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皇宫秘议
小院內。气氛突然变得有些凝重。
赵溪沉默著,眼神复杂的看著眼前的李飘渺。
这女人太冷静了,她没有表露出任何一丝的情绪来。本就清冷的性子,在这一身如白雪般的白衣衬托下,更显孤寂。
赵溪不知道再该说些什么,也没有再劝。
她太了解这女人了!
认识了这么多年,她早就清楚李縹緲的性子很倔。
她看似风轻云淡,与世无爭,可一旦当她决定了的事情,就不可能再改变。
今晚她出现在这里,是来通知她这个消息。
並不是商量。
……她要去前线了!
这个念头浮现,赵溪心头一惊。
这段时间她虽然看似两耳不闻窗外事,可前方许州境內,前线朝廷军与许王叛军的战况却一直有情报传来。
很惨烈!
朝廷军节节败退,根本挡不住许王军的脚步。若没有变故,朝廷军几乎必败。
哪怕她去了前线,恐怕也改变不了什么。这样的局势,不是她一个人能扭转的了。
一旦出了什么变故,后果不堪设想。
赵溪张了张嘴巴,最终只剩下了一句:“什么时候走?”
“明天。”
“这么快?”
坐在鞦韆的赵溪,不知何时已经停下。她微微坐起身子,赤足踩在草坪上,抬眸望著眼前的李縹緲:“所以,你今晚来找我,是来告別的?”
李縹緲不置可否,点头。
“你既然都已经做出了决定,那我还能再说些什么?”
赵溪语气微沉:“是要我祝你一路顺风么?”
李縹緲没开口,她望著眼前的赵溪,似有什么情绪涌现。
但最终,什么都没说。
“去吧去吧,你儘管去吧。”
赵溪嘆了口气:“反正我也劝不住你,你想去的话,儘管去吧。”
“好好活著,別死在那里。”
说到这里,赵溪停顿了下,脸上突然浮现一抹玩味:“你要是出了什么意外,那你的未婚夫可就得归我了。”
听到这话,李縹緲看了她一眼,半响后,只回了一个字:“好。”
这个『好』字,让赵溪有些愣神。
好是什么意思?
是答应了?
还是……
等到赵溪想要再问起时,视线中已经没了李縹緲的身影。
来的快,走的也快。
悄无声息。
剩下赵溪呆愣在原地,沉默著一动不动。良久后,方才幽幽嘆了口气。
隨即轻唤了一声:“小月。”
“小姐?!”
院外,小月听到小姐的呼喊,快步走近。
“我爹呢?”
小月开口道:“老爷不久前刚从宫中回来,如今正在书房。”
赵溪若有所思点头,从鞦韆上缓缓起身,赤足踩在草坪上,朝著房间內走去。
“更衣,准备一下,去见我爹。”
“……”
夜深人静。
大寧王朝,皇宫。
养生殿內,寂静无声。
这座大半年前曾遭到摧毁的宫殿,如今重新修缮完毕,恢復了往日的辉煌。
此刻,殿內灯火通明,壁灯明亮,殿內四周有大內禁军巡逻,给这皇室夜幕平添上几分肃静。
“咳咳……”
从殿內当中,不时传来一阵轻咳。
“陛下,时辰已经很晚了,该休息了。”
殿內,一位太监总管正满脸担忧的站在一旁,开口劝慰著。
这位太监总管在当初陛下还是太子时,便一直跟隨在太子殿下身边,在李辞寧登基后,被封为了太监总管。
不过,他还一直侍奉在陛下左右。
殿內,陈列放著大批奏摺的桌旁,正坐著一位年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明明年纪不大,却像是操劳过度似的极为虚弱,脸色苍白。
“朕无妨。”
在咳嗽了一阵后,脸上似多了几分血色,李辞寧深呼吸一口气:“你先下去吧。”
“可陛下您的身子……”
太监总管满脸担心,“陛下您若如此操劳下去,恐伤龙体啊!”
他还想劝,但李辞寧已经摆手打断了他:“朕心中有数,不碍事的。”
“如今天下大乱,北方叛乱,此乃朕之罪过,朕自责无旁贷。”
一旁的太监总管还想说什么,却已经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他劝过很多次,但陛下都不听。
最后,太监总管只能嘆了口气。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侍卫的稟报。
“陛下,长公主殿下求见!”
听到这话,旁边的太监总管诧异的抬头。
这个时候,长公主怎么来了?
他扭头看向旁边,见李辞寧神情有些喜悦:“快,让縹緲进来。”
太监总管连忙点头,快步朝著殿外走去,前去迎接长公主殿下。
作为陛下身边最亲近的太监,总管清楚陛下最信任的就是长公主了,甚至在陛下登基后的这大半年里,陛下数次提拔长公主,將朝中不少大权交到长公主手上。
殿外,夜深,冷风轻柔。
李縹緲迈步走进殿內。
刚走进大殿內,一阵轻咳再度响起。
她抬眸,看向前方。
“縹緲,你来了?!”
殿后,在瞧见李縹緲时,李辞寧面露喜悦之色。
但李縹緲却微微皱眉,目光凝神,瞥了一眼隨从旁边的太监总管:“陛下有按时服药吗?”
太监总管被长公主殿下身上那股突如其来的压迫气势压的浑身一颤,心惊胆战,连忙將脑袋低下,恭敬道:“回长公主,老奴每日定时给陛下送药,陛下也按时服用的药。”
听到这话,李縹緲眉头皱的更深。
想再说些什么,却见李辞寧摆摆手:“你先下去吧。”
“是。”
太监总管低头,退下。
李縹緲沉默,半响后开口:“皇兄,你的身子……”
“朕挺好的。”
李辞寧笑笑:“还得多亏縹緲你从如意楼带来的药,为朕续命,这段时间,朕感觉身子好转了不少。”
去了一趟临王府的李縹緲,没能找到治李辞寧的办法,但临走之前带来了不少药物。
之前在得知天子病重的消息,李縹緲马不停蹄赶回京城,在见到李辞寧时,当时的他已病入膏肓,情况极为危险。
在如意楼的药物的帮助下,成功救回了他的性命。
甚至隨著不断服药,李辞寧的状態在这两个月好转了许多,连精神都焕发了不少。
可这次再见到,却又发现李辞寧的状態似乎比上一次要差了不少!
这让李縹緲察觉到了一丝不妙。
临王府的药,似乎快到了极限?
如意楼的药並不能根治他的身子,这些年来,他身子骨早就垮了。如今情况越来越严重,很难根治。
隨著药效开始不起作用,情况变得更严重。
似察觉到了李縹緲的情绪,李辞寧衝著她笑笑,目光温和:“縹緲,不必如此担忧。朕的身子,本就如此了……”
“放心吧,一时半会儿朕还死不了。”
说著,李辞寧的语气变得有些低沉:“还未能完成父皇的夙愿,没能平定许王府的叛乱,朕死不了,也不能死……”
李縹緲默不作声,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李辞寧深呼吸一口气,脸上不知何时多了一抹苦笑,像是自嘲:“以前父皇总说,朕不適合当皇帝,如今来看,或许真的没错。”
“都怪朕太心慈手软了。”
提及此事时,李辞寧语气充满了愧疚。
是啊,他太心慈手软了。
正是他当初念在亲情,没有对三弟痛下杀手,致使了今天这样的局面。
三弟被许王府利用,借其名义起兵谋反,导致天下大乱,生灵涂炭。
他,有著不可推卸的责任!
若是当初他狠心点,就绝不可能会有今天这般严重的局面。
“许洪借三弟的名义混淆视听,在民间散布谣言,暗中拉拢各州郡兵马,对朝廷的威胁越来越大……”
李辞寧目光深邃,声音低沉。
他本就登基不久,根基不稳。虽然这大半年的时间,他以雷霆手段迅速镇压了朝堂之上不安稳的因素,打击异党,收拾各方势力,成功坐稳皇位。
如今朝堂上,他一言堂之,基本上已经没了反对他的势力。
可在京城之外,他的影响力却很低。
而他的那位三弟,在民间本就有著不小的威望。更甚,他这大半年內急於求成,也间接得罪了不少势力。如今情况下,不少人暗中投靠了三皇子。
再加上许王府兵强马壮,如今局势对朝廷而言极为不利。
李縹緲目光平静,问了一声:“朝廷军能撑多久?”
李辞寧深呼吸一口气:“目前前线情况焦灼,幸好父皇当年有先见之明,曾在许州边境布下一道天堑,暂且能拖住叛军的兵马。许洪想要快速南下,也没那么容易。”
“加上这次抽调的凉州援军赶到,勉强还能挡住。但眼下最大的问题是国库空虚,军餉不足!”
军餉不足,是朝廷军如今面临的最大问题。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哪怕许洪筹备了这么久,但受限於军需供给,他想要南下也並不容易。
可朝廷军要面临的,是军餉不足的问题。
自几年前,朝廷国库便已经空了。江南的税收上不来,朝廷官府赤字严重,早已入不敷出。先帝驾崩,三皇子谋反,为了稳定京城局势,更是费了大量银子。
虽然抄了不少官员的家,但这些也都是杯水车薪。
更重要的是,如今才刚入秋,大部分粮食都还没到秋收的季节,导致军中军餉缺少。
若是军餉充足,哪怕朝廷军不是许王叛军的对手,但也能依靠城池支撑,拖住对方的脚步。
可一旦军餉不足,要是连军队肚子都填不饱,战斗力自然会大幅下降,更甚至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兵变。
李縹緲抬眸:“有解决办法么?”
李辞寧苦笑一声:“能有什么办法?父皇留给我的,就是一个烂摊子。如今想要短时间內解决这个问题,只有那么几个办法。”
“要么,向百姓强征粮……”
这是最简单,也最直接的办法,向民间百姓征粮。
而这也是影响最坏,后果最严重的方式。若非山穷水尽,他是绝对不会走到这一步。
“或是向京中官员和世家大族借粮,但所能借来的並不多……”
早在数月之前,李辞寧便早已开始向世家借粮,但效果甚微。
原因,不言而喻。
这条路,显然也走不通。
“那么,就只剩下最后一条路了。”
“向民间商户收粮,这是唯一的办法。可是如今国库空虚,早已没有多余的银子。”
李辞寧没有再说下去,他这位天子,第一次感受到了一文钱难倒皇帝老儿。
没有钱!
“无论如何,总会有办法的。”
李辞寧在低沉喃喃半响后,重新抬起头,目光再度变得坚毅。
到了这个时候,他绝对不能倒下。
他是大寧王朝的天子,在眼下动盪时,他不能乱了方寸。
“这次……”
李辞寧看向李縹緲:“前线那边就拜託你了,军餉方面我一定会想办法筹到,绝对不会让前线的將士挨饿。”
“縹緲你,也要注意安全。”
李縹緲默不作声,点头。
“这次,是我们唯一的机会!”
李辞寧深呼吸一口气:“此次前去极为凶险,但也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夜深,大殿內,李辞寧脸色苍白,开口说著什么。李縹緲始终沉默,很少开口,只是静静听著。
直到良久之后,李辞寧脸上的倦意遮掩不住,呼吸急促,变得虚弱:“縹緲,那就,全都靠你了……”
“朕还能再撑一段时间,但王朝的未来,只能交到你手上……”
“三弟他太偏激,也太愚昧。他与许洪合作,即便贏了,到时候也不过是个傀儡,他斗不过许洪,许洪想要我的这个位置。无论如何,你我都不能让他的阴谋计划得逞……”
“这大寧江山,无论如何都不能流落到外人之手。”
“此次你前往前线,朕授你兵符,封你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可节制天下兵马。但凡有任何不听命者,皆可先斩后奏……”
“你的话,就是朕的旨意!”
灯火摇曳,照映在李縹緲清冷的侧脸上。
她缓缓抬眸,望著眼前脸上没有一丝血色的李辞寧。而后,缓缓伸手从他手中接过那象徵著皇权的兵符。
瞧见这一幕,李辞寧笑了。
他如释重负般,鬆了口气。
“縹緲,这王朝江山……”
“朕,就交给你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