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玩唄闹唄,多大的事儿!
第222章 玩唄闹唄,多大的事儿!配个电脑来做什么?
这个问题都没有必要问,说大家一起搞科研,学习新知识这话鬼都不信,一帮老爷们凑在一起配电脑除了玩游戏之外就没有第二个可能性。
算了,配就配唄,反正顾山现在电子產品依赖症也不甚严重,至少没有以前在海都工作的时候严重了。
见顾山点了头,这帮傢伙又开始商量著配置还有价格。
这些对於顾山来说都是小钱,对於蔡瀚文等人来说估计连钱都算不上,所以往高处来吧,不管用不用的上,cpu要最好的,主板最少要能插四个条的,內存是主板支持多少就插满多少,硬碟能有多大就有多大,反正主打就是別的老爷们一看到这配置单都得流口水的那种。
老爷们对於电脑配置的执著在这事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顾山也没有太关心,只是觉得电脑再贵能贵到哪里去,还是市面上都能买到的配置,所以也就没有多想,人家说他点头嗯嗯就是了。
商量了半小时,这事总算是完了,顾山连忙回屋,躺回到自己的床上,眯上眼睛没有一会儿睡著了。
再次睁开眼的时候,是被奶奶给叫醒的,揉了揉眼睛,看了一下窗外,发现外面的天都开始黑了。
“都这时候了?”顾山看了一下手机上的时间,下意识说道。
黄巧珍笑著回道:“可不是么,去洗洗脸吃饭了,今天蔡大厨做了你喜欢吃的带鱼”。
“带鱼,哪来的?”顾山有点异。
虽然顾山菜做的不好,也不是不好,是在蔡大厨的光环之下,顾山这点家常下厨男人的水平就不值得显摆了,但顾山不做菜,他买菜啊,所以家里大致有什么菜,他是知道的,尤其是像顾山家这样的情况,普通的蔬菜什么的自家都种著呢,也不需要买。
要买的都是那些家里没有的,所以每一趟现在去镇上什么的,买的都是家里没有的东西,像是香肠啊,金华火腿啊这些东西。
黄巧珍说道:“今天我和你爷买的啊”。
“你和我爷又去镇上了?”
顾山这下是真吃惊了,他自己这个年青人都不乐意有事没事跑一趟镇上,距离太远了,开车最少得半拉钟头,现在家里有信號,谁乐意有事没事去镇子上,再说了,镇子上也是什么娱乐都没有,你想唱个歌,正规的啊,都得跑县城。
至於不正规的,开在这地方得亏到姥姥家,路上都没啥人挣谁的钱,挣过路鬼的钱么。
黄巧珍笑著说道:“去什么镇子上啊,和我们一起玩球的刘老头家里就是卖这个的,让他给挑了个头大的带了一些,价格也不贵,带鱼有这么宽呢,比镇上的要好上不少”。
说著黄巧珍比划了一下,差不多比出了一个手掌宽的大小。
“那是不小了”顾山点头说道。
这边的带鱼,说的是镇子上卖的带鱼哦,普遍都不大,一般都是三指宽,甚至有些还有两指多点的,不是这边卖鱼的进不到大的带鱼,而是这边人都吃小带鱼,原因嘛那也简单,都是节约的人家,谁有事没事,因为贪嘴买上大又宽的带鱼,宽一指,带鱼的价格在这里就可能贵要一半,谁不觉得小带鱼划算?
都是谨慎过日子的人家,钱能少就儘量少,入嘴的东西,贵的就逢年过节买点尝尝味,太贵的那就別吃了,太过追求口舌之欲,那是败家的表现。
不说別人了,顾山在这边认识的,不论是周玉顺大哥还是平东升老哥,没有一个不是这样想法的。
没办法,不是谁都是顾山这一伙人,都是养家餬口的普通人家,钱要是不精打细算著来,一年不赞一点钱在手,他们心就不踏实。
说罢,顾山又想起来自己想问的事,於是衝著奶奶问道:“奶,你们是怎么认识的,这么多人凑在一起?”
顾山是真奇怪,感觉爷爷奶奶来的总体时间比自己还短呢,怎么能认识这么多老头老太太,说真的,现在爷爷奶奶的交情,都不限於本镇,本县,甚至是本市了,连著省城那边,遥远到了一千多里地外,都有认识的朋友了。
黄巧珍说道:“那边太阳能发电场的人家啊,也没有多远,开车四十来分钟就到了”。
“啊,都有人家了么?”顾山吃了一惊。
(请记住????????????.??????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黄巧珍看著孙子一脸惊的表情,笑著说道:“你这孩子,平常都干什么了,怎么这个消息你都不知道,那在太阳能厂子都快建一小半了·———.”。
顾山嘴张的能吞个鸡蛋,他可没有想到现在国企都能这么效率了么?
其实顾山是不清楚,国企效率不效率,那得看上面的领导是怎么想的,要快,咱们干什么都能做到世界的南波万,要是没硬性的任务,那就不好说了。
现在这边和氢矿配套那是政治任务,比几十年前所谓的深市速度不知道快了多少。
顾山这人一是不关心这事,二也是离的有点远,不在顾山的活动线路上,平常也就是听贾兴波提上一嘴,但贾兴波也不太关心,人家那边是中字头国字头的大身板啊,他就是地方一个科级小工务员,两方没太多交集。
人家这企业都不建在他的地头上,能有什么交集,別说他了,就算是现在的乔万安也不可能有人家经理的级別高。
跟著奶奶,一路扯著,来到了厨房桌子旁边坐了下来。
“说什么呢,这么开心?”
顾山衝著大傢伙笑著问道。
一进门的时候就能听到屋里欢声笑语的好不热闹,顾山隨口就问了一句。
“爷说要在那边开个小餐馆子,就是专门下麵条,就做来往过路司机的生意”刘昂笑著说道。
顾山听了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眨巴著眼睛消化著刘昂的话,爷肯定不是刘昂的爷,这边没有刘昂的爷,那就是顾山自己的爷,也就是顾宪伟。
在这边开个馆子,下麵条还做过路司机的生意?
这事顾山怎么听怎么觉得玄幻。
为啥?因为这省道一天下来就没有几个过路的客,这—做个馆子不得亏到姥姥家?
不过,转念顾山一想,这完全就是大好事啊!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就意味著爷爷奶奶在这边住下了呀,对於顾山来说那算不算是大好事?
“嗯,这个主意不错,的確搞个小馆子下麵条生意可做!”
想到这里,顾山脸上立刻开了,
顾宪伟这下连自己都懵圈了,如同丈二金刚似的摸著不头脑,心中也嘀咕:难道门口这条路每天经过的人很多?不可能啊,自己在这边生活了这么久,每次路过的时候,別说是人了,狗都没有一只!
顾宪伟老两口想著这个主意,还真就是个藉口,他俩想和孙子呆在一起,老人家年纪大了,虽然身体还好,但是到这个年纪了的老人,別人不知如何,但是顾宪伟和黄巧珍现在,最大的乐趣就是有事没事的看著孙子,哪怕是冒傻气的时候,老两口也开心。
更別说现在孙子交了女朋友,女孩还入了老两口的眼,
於是就扯了一个不太像理由的理由,找藉口在这边住下来。
老两口也不太乐意和孙子整天一个屋檐下,不是说怕住久了,孙子对自己不好什么的,他们没这想法,只是平常都老两口一起住惯了,而且自己也能动能干活什么的,不想这么快就依赖上儿孙们,於是便想了这么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那就是找藉口在这附近弄个小馆子,也不说挣钱不挣钱的,就是盖个小院子,弄个小厨房,每天有人吃饭呢老两口就做点,没人吃饭呢,就自娱自乐。
原本以为说出来,大家会反对,谁知道居然没有一个反对的,这让老头有点想不通了。
因为在他的剧本中故事不是这样发展的,大家开始得劝啊,苦口婆心的劝才对嘛。
不得不说顾宪伟这考虑的角度有点偏。
一般人说做生意,第一反应肯定是挣不挣钱啊怎么的。
刘昂这些人会去想一个小馆子挣不挣钱?对於他们来说挣钱了怎么样,不挣钱又怎么样?有一毛钱的关係,他们生下来就没有深入思考过,没钱要如何如何这事儿。
当然挣顺手钱这事他们也乐意干,只不过小馆子他们真不想动一点脑子。
刘昂几个听到顾宪伟说要在公路边上开个店,他们的反应就是:玩唄,闹唄,多大的事,顾老爷子想到这玩法,还挺有新意的。
轮到顾山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了,不过他很快就明白了,爷爷奶奶这是想和自己呆在一起,
一想到这里,只剩下开心了,哪里还会烦什么钱不钱的事。
就算是老两口整年整年的亏,那能亏多少?能亏二十万不?別说二十万了,就算是十万,顾山捨得,老两口这性子都捨不得,所以別管亏多少,顾山就当是钱扔水里听个乐子了。
“馆子可能不挣钱?”
顾宪伟实在是有点怀疑面前的这帮孩子脑子都有问题,自己说在路边开个麵馆居然连一个反对的都没有?
一个个的不光是不反对,还帮忙出主意,说哪个地方好,建议把馆子开到什么地方。
这话说的,好像是这条路还真的有人多人少的地方似的,整个一条路连镇子平常都没几个溜噠,公路边上馆子开对了地方就有人了?
想到这里顾宪伟开始挠头了。
黄巧珍到是没有想这么多,她心思简单,不管找什么理由,她想看到孙子就能看到,那就成了,別的她才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