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漠北之后
第154章 漠北之后草原在冰冷的寒风中,显然是有些萧瑟,泥土都已经被马儿和羊刨根了的,
根本就没什么青草在土地上。
毕竟是漠北的草原,这里太靠北了,寒冬一到,又没积雪,反而吹杀了大量漠北的青草,青草要么开始枯稿,湿润的地方则开始默默腐烂,发出一股子泥沼地带能闻到的恶臭。
无数的残肢断刀留在染红的草原上,孤马独自吃草,也不知道为什么,都正午时分了,还有大雾瀰漫了战场。
“噗l!”
不是有人在笑,而是由沾血的塑杆,被人拽著从血肉中拔出,类锋上粘稠发黑的血,一滴滴的落在土地上,发出轻微的动静。
这一大片区域,染上了一样的顏色,高空俯视会更加显眼。
漠北的十万韃骑兵失败了,没多少人活著离开这里,除了近十万具尸首在此,还有大量被马戳死,或者被弓箭射死的马驹,倒在地上一动不动。
烟雾撩开,明军脸上还掛著血珠子,戳死又一个藏在尸堆的韃靶,而一队骑兵践踏而过,铁叶子溅落不少血水,但远不及踏起泥地中,溅起的红色多。
孙传庭坐在马背上闭著眼休息,累了这么久,有些脱力,他浑身发寒,头一次感觉握著的刀柄是如此冰凉。
“一个都不要放过,陛下有旨,遇到抵抗的,全数杀了!”
“是!总督大人!”
周围副將无不遵令,命令士卒,绝不放过一个。
曹变蛟撑著马,坐在一具马尸的腹背上,口中嚼著肉乾,恢復气力。
他的目光扫视眼前战场,对於这么大的战场,也是少见,依旧在消化內心的不安。
一边骑著大马渡步路过的吴三桂,玩弄著手中那一柄精致的马刀,像是专门来寻他聊天似的淡淡道:“陛下深入漠北,咱们这一战,就算是打垮漠北草原了吧?接下来呢?曹总兵怎么看?”
曹变蛟眸子很冷,只是扫他一眼,嚼著肉乾,含糊不清的回答道:“曹某从不揣摩圣意,在此也劝吴总兵一句,莫要这么做。”
“不过为应对军事上的协调,早些沟通罢了,这有什么,曹总兵真是为人谨慎。”
”
曹变蛟收回目光,静静地调整呼吸,恢復气力。
而吴三桂虽然自討没趣,但並未有什么不快,而是命令周围的眾多魔下官兵继续打扫战场。
崇禎十二年一月十四日,孙传庭大胜车臣汗硕垒,明军屠戮十万蒙古兵丁,
仅仅停歇三日,隨后继续带著大军兵发至贝加尔湖,並迁走了当地俘虏的十几万蒙古韃靶老弱,强行占据了当地。
车臣汗大败亏输,乃至在硕垒战死之后,他整个部落都完蛋了,他部落第一个被眾多蒙古部族瓜分吞吃,妇孺和牛羊也第一时间,被愤怒的蒙古部落抢夺一空,当然,这些蒙古部落自己也不会好到哪儿去。
大明天兵近在胆尺,並且还在向西进军,大量蒙古部落被这种碾来的铁骑惊的收拾东西,连忙南下迁徙至林丹汗控制区域,这使得原本就有近三百万人口的漠南,在短短二十儿天时间,就增加了四十儿万人!
这个人口增长是非常惊人的,整个漠北也就一百万人口左右,大半个月的时间,大量蒙古部族被逼无奈的开始举族南迁,使得林丹汗惊怒不已。
但是惊讶愤怒文能怎样?
大明朝很轻易的就打败了硕垒,消息已经隨著那些逃亡的漠北韃传到了林丹汗这里。
十万大军!就这么被明军轻易荡平了?明军损失多少?
林丹汗是没想到,硕垒的十万大军就如此轻易的失败,毕竟十万草原牧骑,
少了说也有三十几万战马啊!
这股力量非常可怕。
毕竟漠北不像是漠南蒙古,漠南的大量马匹这些年都在与明朝互市中,换了粮食。
而漠北,虽然草场比漠南更加稀少,因为风寒,大量草场消失枯竭,马儿缺口想必一定很大,但是蒙古人本身就是流动民族,他们是吃光一处草场,就会跑到有草的地方继续放牧。
漠北蒙古也本身时常会选择跑到林丹汗的漠南蒙古吃草,而林丹汗也趁机可以用小米或者麦米和他们换走大量马匹,再用马去明朝那里换粮食。
其实也就是赚一笔差价。
漠北是有大量健壮的马儿的,这个林丹汗清楚,至少要比现在的漠南多,林丹汗也会时不时带兵前往,儘可能的抢夺一些马匹和黄羊。
这么强大的一支力量,居然逃出来的蒙古汉子都没几个!
出战的还仅仅是辽东镇。
辽东镇有多少官兵?
林丹汗和孙传庭本身就一直有所联繫,他非常清楚孙传庭的大致兵马数目。
辽东镇全部家底也就是大概六万到八万,其中的铁骑有三支,祖家的辽东铁骑,分戌在锦州、寧远、前中后屯所以及辽瀋、山海关的关寧铁骑,再就是现在归属在辽东镇的朝鲜附庸骑兵。
总共也就只有三万到四万铁骑撑死了。
骑兵对抗,以劣势兵力打败优势兵力,这或许很常见。
但是要想留下十万骑兵,几乎没多少人活著离开,可见孙传庭还是做了一些准备和伏兵的,否则也断然不可能发生现在的情况。
林丹汗有些不安,安抚了魔下部眾,想了想再次派出使者敖格和云,必须要明白明军的具体动作。
草原上,铁蹄的呼啸声依旧如同滚滚雷霆,响彻不止。
孙传庭的兵锋稍怠,但很快就再次绕过贝加尔湖,一路追袭到另外两部喀尔喀蒙古,就此流亡后,明军才就此止住进兵,开始沿途各边修筑屯堡,等待步兵抵达当地后,转移势头开始大举南下。
明军一路的侵蚀扫荡,盪灭了喀尔喀,速度非常迅速,全程都是骑兵攻打,
已经不採用步骑混合了,而是马骑兵混杂在弓骑兵里头,轻易打溃漠北狼骑后,再由后万的步兵前来碾压,
由步兵来做细节上的清理当地,並且构筑屯堡,安排二十到三十人的小屯堡后,再继续追赶骑兵位置。
明朝骑兵现在的打法,基本上是皇帝和辽东將门联手安排的,非常耐用好使。
打法上皇帝参考的是满文老档和满文战报档中,早期皇太极摩下满蒙骑兵的打法。
又在其中大量使用了皇太极,在几场对明作战中的经验,依赖弓骑兵衝击的方式,破坏没有重盾兵的步兵和没有重甲的骑兵,依旧非常有效。
唯一可能吃的,就是在对长枪兵上,很可能被白杆兵这种战兵打的灰头土脸。
但是毫无疑问,现在的大明北方,是没有这类兵种的,类似西班牙长矛方阵的兵种,连大明朝,也就剩下白杆兵有差不多的白杆,並且长度还只不过是三米多一点而已。
並且伴隨著歷史,衝击骑兵一直到十九世纪末,甚至於二十世纪初也依旧存在,只不过弓箭没人用了,变成了火枪乃至纯粹的刀骑兵。
而长矛兵到了欧洲三十年战爭后,就几乎夏然而止,被火枪的出现,打了个彻底消失。
火枪彻底取代冷兵器是大势所趋,骑兵凭藉远高於步兵的高机动性和特殊的衝击能力,才得以长久存在,而长矛兵则彻底消失。
铁蹄践踏而过,驱逐或者俘虏所有未能第一时间跑进漠南草原的蒙古人。
大量蒙古韃靶未能第一时间跑入漠南,而被明军截住去路,並且还出现了一些特殊情况,蒙古人跑到漠南土地內,但仍旧被明军追入分界,將人打倒在地,
又重新拖回漠北去了。
这样的行为被许多人看见,令许多漠南靠北方向的部落是人心惶惶。
有的部落在经过部落台吉和老人们的商议后,开始举族南下,目的是儘可能离归化城越近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