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玄幻小说 > 明末:崇禎二年重建大明 > 第一百三十四章 霸权本身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一百三十四章 霸权本身

    第135章 霸权本身
    就皇帝在济南耽误的这两日功夫,至少也得浪费大明朝二十多万两白银!
    人吃马嚼都留在原地,权当休整大军了。
    皇帝怒气冲冲,但也没办法,他倒是不想动不动抄人家,杀鸡做猴解决一个商人,他觉得正合適。
    但是这样一来,耽误他这北伐大计,朱由检还真是不爽的很。
    他可是带了几万京营和广西狼兵呢!
    这误工费要不济南府你来出?
    好吧,皇帝不是傻子,朱由检清楚得很,知道税都是百姓手里来的,加征影响不好。
    他也只是想想而已,就当是被蚊子叮到一巴掌打成血污,噁心到了吧。
    崇禎十一年五月末,皇帝亲自率军赶到北直隶,进入北京城稍作整顿,三日后,率各路已经集结赶到的边军、五省官兵和北直隶京营,共超过三十五万兵马,继续向北进兵。
    在六月初,经过十几天时间,大军缓慢经过了山海关,皇帝又调走总兵黑云龙,命其隨军出兵。
    大明的辽瀋地区,人烟稀薄,好在明军如今主要依靠骤马来运输粮草,从济南到登莱的铁路,南京、杭州、苏州间的铁路,都在用海路的蒸汽船来支持补给运输。
    如此方才能够勉强供应,此刻辽东超过四十多万官兵的吃嚼,当地的百姓自然皇帝没有指望过,辽民数量太少,种的那些土豆和豆子都只够他们自己吃。
    明朝北征大军的吃用,完全依赖关內从海路而来的补给线,对此朱由检很有信心。
    在大明的辽东旅顺,倭国军队是比较先到的,全部倭兵总共有不到两万人。
    德川幕府之所以答应並且遵守条约出兵,而且也出动不少人马,主要是因为在这一年的年初,幕府派来的松平信纲向驻扎日本九州的明军请求支援,希望明军配合幕府,进攻岛原之乱中,原城的天主教叛民。
    明军在倭国的千户,按照条约办事,答应了倭国请求,调度了驻扎倭国的数百明军,
    主动攻打了原城內的天主教叛民。
    明军在岛原之乱里,展现了惊人战力,数百明军的依靠火炮优势,连续炮轰岛原城墙,並且还从琉球调来一支分舰队,用舰船上的莫臥儿大口径青铜火炮连续打了两日,炮弹都快倾泻一空,才终於打溃了城墙。
    隨后这些明军就完全不受倭国控制了,杀性渐起,在千户的指挥下抵近敌军,並隨后发动了刺刀衝锋。
    战役让炮轰城墙这侧的天主教叛民损失惨重。
    这些装备新式击发枪的明军,先是会打光青铜弹仓內填装的三枚铜壳弹,隨后就一群人大喊著“万胜”,不断衝击,往前突进作战。
    明军正面的衝锋,他们手里拿著的火枪前端,明晃晃的刺刀显得锋利无比,令天主教叛民们感觉到惊慌失措。
    这种战斗方式,同样也令带幕府军前来作战的松平信纲都十分震惊。
    他认为这些明军根本不是来配合幕府军平叛的,而是一群来释放野性、只为杀人的疯子。
    幕府军还没上,明军爭先恐后的进行杀戮,最后松平信纲带著幕府军赶到城內,发现这一侧的城內战斗里,明军手里没有一个俘虏,至少有三千名叛民被杀,一些当地妇女被明军暴躁的拖走。
    至於说明军的伤亡,其实也就二百出头,真正战死的也就一百来人,就是领兵作战的千户,腹部被戳了一矛,伤势有些重。
    而这样的报告到了德川家光手里,是非常吃惊的,並且由此,他对明军的新式火枪很感兴趣。
    只可惜明军撤走的时候,也打扫了战场,將所有战死者的兵器都一同带走了,幕府军並没有获得一件明军装备。
    也就是这样的表示,使得倭国相当重视明藩条约的內容,你看,大明是真按照条约来办事的。
    说是有两万倭兵,但其实是一万七千六百人,由松平信纲率领,其中有四千来人都是火枪兵。
    这些倭人军队刚刚到旅顺,就见到数不清的明军舰船在岸上卸载粮秣和火药,令松平信纲惊讶的是,这里的明军至少也有五六万人,虽然大部分都是明朝水师官兵,但还有几千人是大明的关寧兵。
    因为朝鲜战役的缘故,这些辽兵对倭兵十分警惕。
    松平信纲带的倭兵也对辽兵很不信任,碧蹄馆之战,几万倭兵没能毁掉三千辽东铁骑,打了一仗反而自己的伤亡比明辽军大。
    当时的记忆在老辈的代代传说中,给双方都带有一些不好的回忆,因此双方都保持著对彼此的关注。
    幕府的倭兵们迅速北上,他们的甲胃轻便,並且按明朝需求,带了一些骑马武土,速度比起大明的中原兵马,有点风驰电的味道,快出近两倍。
    倭国的马种此刻还是体格小的,虽然到了后世,他们栽培出来体格比草原马儿大的多的倭马但现在的倭马比草原马还要小一號。
    他们保持速度的方式,就是靠看减少辐重,
    幕府军的武器很简单,长矛,火枪,倭刀,再多就是骑兵装备了,装备轻便,给幕府军的移动速度带来了不小提升。
    皇帝对於他们赶到的速度,还是比较满意的,虽然朝鲜兵也已经到了大明京营的侧方,但朝鲜毕竟接到消息也要早一些。
    而倭国显然动用了一部分自己的船只,否则光是依靠明朝驻扎琉球的分舰队,是不可能把两万人规模的大军,一次性运输到旅顺港的。
    潘属的態度,对於大明而言很重要。
    背地里你在思索盘算什么,这对大明现在的体量来说,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在藩属体系里头,表现出来的態度,是否积极,这对於那些看不清形势的藩属们而言,就是个內心摇摆的重要借鑑因素了。
    倭国在目前大明的藩属国体系里,综合实力是排在第一的,因为倭国的人口有一千五百多万,这个数据户部是做过统计的,也派明朝许多官员逐一调查后,得出来的结果。
    並且幕府军有超过二十万人,並且德川幕府自己还有一个幕藩体系,各个大名共同效忠幕府,实际幕府能够动员的兵力最多可以达到三十几万,或者说,接近四十万!
    这样的大明强藩能够积极配合,自然而然会影响其他藩属,比方说朝鲜、缅甸、后黎朝、越南国、暹罗等等大明传统藩属们,必然会不断比较,希望获得明朝这边更多的侧重和关注。
    这种互相影响,不断的刺激对方更加努力,大家都努力,反而让明朝在表面上获得更大的地区权威。
    这也就是“霸权”。
    或者说霸权本身,就是藩国们爭宠一般,彼此爭夺宗主国的关心和资源贸易份额,
    当然,维持霸权的代价成本非常高。
    对於一个小岛国,比方说英帝国而言,是极难承担的,而对於大明,现在的大明朝而言,成本它承担得起。
    至少朱由检是这么想的。
    事情还有很多可以牵扯,但朱由检见到这些倭兵,还算是满意。
    这些人不少都是传统倭国武士,战斗力绝对是比明朝的江南兵强多了,甚至是比中原兵马还要强一截。
    这些人个个是疯子,悍不畏死,朱由检觉得自己用起来,一定能够得心应手。
    “松平信纲叩见大明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跪拜一通,十分恭顺。
    皇帝骑著骏马,身披银身明甲,目光盯著松平以及他的军队,在皇帝的身后,是数之不尽,正在前进的明朝大军。
    无数旌旗招展的骑兵如同铁幕,彼此交错,迅速前进,一眼望不到尽头。
    皇帝凝视他,冷静平淡地说道:“松平信纲,朕知道了,起来吧!
    1
    他从地上起身,就见到一员大將赶到,英武不凡,手抓著长长马,在距离皇帝十几步远的位置停下,向皇帝抱拳行军礼道:“陛下!暹罗兵到旅顺港了。”
    “嗯!朕知道了,让他们急行军,快些赶来。”
    皇帝依旧冷漠,叫松平信纲有些怀疑,这位世上最强势的明朝皇帝,会不会是一个面瘫?
    看上去,皇帝真是一个不太好相与的人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