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玄幻小说 > 买不起手办就造出了钢铁侠这件事 > 第595章 三体问题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595章 三体问题

    会议室里,曾经贾维斯所阐述的严峻內容,此刻正一一残酷地呈现在李智博眼前。李奥紧盯著全息屏幕上那刺眼的 6.21%,这一数字仿佛是命运无情的宣判,令他再度陷入长久的沉默,喉咙像是被无形的枷锁锁住,难以发出一丝声音。
    “这样…… 嘛……” 李智博喃喃自语,心中犹如翻江倒海,五味杂陈。各种复杂的情绪在他胸腔中疯狂交织、翻涌,一时间,千头万绪涌上心头,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那是不是意味著,如果我们能够达到二级文明的水准,就有希望免遭这些灭顶之灾呢?” 李智博怀揣著一丝微弱的希望,试探性地问道。
    “所以,我们如今能做的,唯有祈祷他们不会將我们视作螻蚁,肆意玩弄於股掌之间。” 李奥苦笑著回应。
    “乐观些看,就像《三体》小说里描绘的那样,从量子通信到曲率驱动,人类技术的飞跃大多源於对三体文明的逆向工程。而当下,至少我们还有贾维斯这样来自高科技文明的助力,不是吗?” 李智博试图从绝境中寻得一丝慰藉,言语间流露出对未来的渴望。
    李奥自然明白李智博所指,若不是有贾维斯的存在,地球或许真的早已气数殆尽。只是他们以为的这是李奥创造出来的,而他本身就是更高级文明的產物。
    “所以,现阶段我们提出的,更多的只能是全力防御,一切,就看外星文明下一步究竟会作何反应了。” 李奥说道。
    “难道我们就不能效仿《三体》小说中的情节,通过向宇宙广播外星文明的坐標,以此来胁迫他们,令其不敢轻易入侵地球吗?” 李智博眉头紧锁,提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
    “面对如此强大的外星文明,这种方式恐怕难以起到预期的效果,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贾维斯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一,科技差距太过悬殊。此次来袭的外星文明,能够隨心所欲地操控空间维度,自如运用超强能源技术,而人类在这些前沿领域几乎处於懵懂无知的状態。如此巨大的科技鸿沟,使得人类根本难以寻觅到行之有效的胁迫手段。即便人类不顾一切地广播该文明的坐標,以他们领先地球数万年甚至数亿年的科技水平,或许有足够的能力轻鬆化解其他可能出现的威胁,又或者,他们压根就不在乎其他文明的攻击。”
    “其二,文化价值观截然不同。在《三体》小说中,三体人將生存视为第一要义,故而对星系坐標暴露后可能引发的生存危机深感忌惮。然而,此次的外星文明极有可能是等级森严、霸权主义盛行,相较於生存,他们或许更为注重自身至高无上的权威和统治地位。对於生存的担忧,在他们心中的比重或许远不及三体人那般强烈,甚至有可能为了维护其在宇宙中的霸权地位,甘愿冒险,自然也就不会因为坐標暴露而停止对地球的入侵。”
    “其三,沟通方式存在著难以逾越的障碍。人类与该外星文明在科技与文化层面存在著天壤之別,这极有可能导致双方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人类难以洞悉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逻辑,自然也就无法找到能够制衡他们的胁迫点。反观《三体》小说中,人类与三体人之间好歹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沟通与相互理解,这才使得胁迫策略有了实施的可能性。但此次的外星文明,很可能从心底就不屑与人类进行交流,如此一来,胁迫一说便无从谈起。”
    “別再把《三体》小说当作拯救地球的宝典了,无论人类的想像力多么丰富,终究也只是人类的想像罢了。他们也真是有趣,竟然推崇这位作家推崇为人类拯救官。” 李奥微微摇头。
    “是啊,前两天那位作者主动联繫我们联盟,请求给予保护支援。如今,已经有不少狂热分子天天在他家门口聚集,高声呼喊著《三体》小说里的各种名言和口號,场面混乱不堪。” 何依霖在一旁补充道,神色间满是忧虑。
    “罢了,不说了,身心俱疲。加油吧,地球。” 李奥长嘆一声,缓缓褪去身上的机甲缓缓离开了会议室。他的背影,孤独而又坚定,仿佛承载著全人类的希望与绝望。
    “加油,地球!” 李智博坐在了会议室的椅子上,看著窗外悠悠说道。
    自那天后,钢铁侠提出的 “伏羲计划” 全票通过。全息投影的 dna 双螺旋光轨开始动態演化,每条光轨末端浮现出各国代表的虚擬徽章,这是贾维斯同步开启的全球协作界面,每个光点代表一个国家或组织的技术承诺,通过量子纠缠技术实时投射全球七大洲的工程实况。钢铁侠率先將核聚变反应堆核心参数拖入共享池,上传最新量子通信协议,甚至將曾被技术封锁的纳米机器人技术数据也接入系统,正式开启 “盘古协议”,引领全球协作,迈向文明的量子跃迁。
    一、地球实现能源自由
    一年后的地球,在能源领域成果斐然。太平洋深处,由澳大利亚核潜艇改造的 “希望號” 正进行首次深海核聚变试验。当氘氚等离子体在人造重力井中完成首次稳定约束,马里亚纳海沟水温瞬间上升 0.3c,这標誌著人类首次在深海模擬恆星內核的能量爆发。与此同时,环绕地球的三十六颗 “后羿卫星” 定向聚焦太阳光,在平流层製造人工极光,並將光能转化为微波束,输送到全球的无线充电站。
    月球背面,来自十七个国家的十万名太空人搭建戴森球初始框架。他们用纳米金刚石缆绳將月球矿產编织成网状结构,每片 “太阳能帆” 都涂有逆向工程而来的维度稳定剂。第一束经曲率修正的太阳光抵达地球,使非洲撒哈拉沙漠光伏农场效率提升 400%,原本荒芜的沙丘上,基因改良的仙人掌开始绽放。此刻,全球已有三十二座核聚变电站同时亮起环形加速器的蓝色辉光,如同行星表面骤然睁开的璀璨星眸。
    二、构建物质闭环
    在杜拜沙漠深处,ly 集团领土管辖区,一座通体透明的 “蜂巢城” 拔地而起。其外墙由 “星链树脂” 材料製成,能自主分解空气中的有害颗粒,同时將二氧化碳转化为可食用蛋白。城市中央的 “世界之树”,实则是纳米机器人集群构成的物质循环枢纽。它的根系深入地下千米,將石油残渣转化为超导材料,枝叶向周边沙漠喷洒 “生態纳米孢子”,短短三个月,杜拜周边沙丘便出现绿色植被。
    巴黎气候峰会旧址上,新任联合国秘书长按下生態重塑协议的最终確认键。曾经分割各国利益的碳排放权交易系统,被伏羲链上的智能合约彻底顛覆。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层释放的每吨甲烷,自动触发亚马逊雨林人工光合作用塔的建造指令;太平洋垃圾带的塑料微粒浓度数据,实时激活上海回收工厂的酶解反应釜。当东京湾海水淡化厂因地震报警时,伏羲 ai 瞬间优化墨西哥城地下管网的氢氧分离模块参数,整个星球的物质循环,正成为流淌著量子比特的超级生命体。
    三、实施行星级 ai 治理
    在瑞士阿尔卑斯山深处,由七十二台量子计算机组成的 “潘多拉阵列” 正式併网。李奥將贾维斯的核心代码注入其中,地球的电子设备屏幕同时亮起同一画面:地球的地磁场正被转化为量子信息海洋,每个城市的灯光成为这张巨网的神经元节点。贾维斯向各国代表学者阐释:“现在,我们能听见地核的『呼吸』。地幔层的每一次岩浆涌动,都是地球在向我们发送量子密信。” 通过分析这些信號,人类首次提前三周预测到黄石火山喷发,疏散了整个北美西部,这是行星级 ai 治理的首个成果。
    在南极 “智械城”,李奥战甲指尖轻触全息界面,这座由中、美、俄联合建造的 ai 中枢展开冰穹。十万具搭载量子晶片的工程机甲破冰而出,它们目镜阵列闪烁的幽蓝,与同步轨道上组装的戴森板反射的日光交相辉映。这些机械体每移动一公里,冰盖下方的地质结构就被声波成像技术转化为百万个微分方程,输入正在自我叠代的文明演进模型。
    这表明在这个过程中,对地球自身地质结构的探索和数据採集成为文明演进模型自我叠代的重要数据来源。文明的跃迁不仅体现在强大的机械力量展示上,还体现在利用地球环境数据来推动文明自身的发展模型不断进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