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强人政治与集团政治
第492章 强人政治与集团政治外头的雨还在淅沥沥地下,刺杀过后,黎诚陪著朱钦堇换了个地方,又调来了两个新的大成太监候在外头,换了处行宫,暂且住下。
刺杀共分两路,一路是朱钦堇,一路是黎诚。
四公主行宫这边的刺杀成员共计六人,有一个登峰,四个大成和一个小成。
登峰与那四个大成围杀朱钦堇,那个小成则是去破坏行宫的电源中枢,为暗杀者提供更適合的场地。
那四个大成尸首还算完整,只是面容皆经过特殊处理,完全看不出来模样。
本体的基因也取了,放到锦衣卫的资料库里对比过了,对比出来全是三年前就已经死了的同一人。
是锦衣卫的基因偽装技术。
而被黎诚杀了的那个登峰连皮骨都没剩下,倒是在砖缝间找到了些组织碎片,检测后和大成一样。
本来还有那个小成可以作为线索,只可惜他自知大势已去,吞下了一种特製的毒药,整个人在三秒內化为一滩基因破碎的脓血。
全是死士,线索一时断掉了。
暗杀者头脑很清晰,也很贪婪,他不想留下任何可能追查到自己的痕跡。
这也正是他没让三个登峰直接对朱钦堇出手形成必杀的原因之一。
又是暂人土系统的威忆:
前文提及过,登峰武者的数量是很有限的,他们的生活轨跡、日常经歷,就算放在锦衣卫里,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让镇抚司的人反反覆覆去查,如果没有直接性的证据或者说特点,其实也很难直接锁定某个登峰。
就算是黎诚,其实也只能针对某个特定的登峰进行侧写,要他在所有登峰中寻找这名登峰或许还刻意隱藏过的踪跡,对他来说也有点困难。
倒也不是做不到,但是需要时间,
但对於哲人王而言,它可怖的计算能力与决策速度让偽装者的每一个破绽都有跡可循。
你师从何处,在谁手底下吃过某个亏所以会有怎么样的习惯,对於正常人而言分析这些很吃力不討好,但对哲人王而言不同。
对於哲人王系统而言,这个时间能被无限缩短。
毕竟人脑怎么能和机器比算力呢?
只要一点点痕跡,哲人王就能从登峰的资料库里找到对应的真实身份,从而寻找到真正的幕后黑手。
可大成不同,天下大成太多了,乡野之间也有苦练到大成的游侠儿,哲人王系统毕竟不是万能的许愿机,仅凭大成的出手痕跡,很难锁定具体的人。
毕竟人与人之间的关係网可不仅仅只是简单的一对一这么简单一一阴谋、偶遇、神启、暗恋、
巧合..—
在数量级过大的情况下,这个混沌模型极难算尽,一个变数可能就要推翻万千路线,新诞生更多的可能。
故而背后的刺杀者不希望有登峰直接对朱钦堇出手,免得被顺藤摸瓜找到自己。
而另一边,黎诚那边同样遭到了袭杀,所以他来得稍微晚了些。
伏杀他的是两个登峰武者,连一丝犹豫都没有,就是奔著杀黎诚来的。
那他们为何又敢直接对黎诚出手?难道这就不怕留痕跡了?
因为朱家对哲人王的限制极其严苛。
朱家不是不知道哲人王系统的危险性,相反,谁都没他们清楚一个拥有绝对执行力与绝对正確的系统的恐怖,所以他们对哲人王系统做出的限制极大。
只有直接针对皇嗣的刺杀,有资格惊动哲人王。
如果被夺权期间的哲人王仍可以將对皇嗣身边人的刺杀视为威胁,那未来滑坡之下,哲人王岂不是想拿回权力就拿回权力?
朱家当然会严格限制哲人王在无人登基的空窗期重新获得数据权力的机会。
所以说刺杀者绝对知道哲人王系统的存在,否则不会做出如此专门的布局。
那背后的策划者,就只有可能是朱家四子中的人了。
他选在黎诚短暂离开了朱钦堇的这一个难得的时机展开了袭杀,时间如此之精准,很难说这是不是早有预谋。
但很可惜,对方千算方算,也还是低估了黎诚。
本来以为两个登峰足以快速杀掉黎诚,毕竟黎诚明面上表现出来的战斗力也不过是大成的级別,来了两个登峰已经可以说是极度谨慎了。
毕竟不是谁都是朱钦境,在算法世界里摸过黎诚的底。
儘管黎诚从云贺手中夺回朱钦堇让许多人都讶异於这个年轻千户的气魄,但谁都不认为黎诚真的能够杀掉云贺。
他们认为黎诚只是起到一个举报的作用,云贺其实是畏罪自杀,被黎诚白捡了功劳而已。
其实也没错,黎诚的確不是云贺的对手,只是他们不仅低估了黎诚,还低估了云贺。
那时候的云贺已经是半步踏进破妄,而破妄是何等存在?
开宗立派的宗师不出,便近乎世间无敌!
即使在现代的科技加持下,在没有专门针对性的作战方案之前,就是一人破军也非难事。
如果他们知道黎诚曾在蜀中对抗四名登峰加上现代化火炮部队的围剿,大概就不会这么傲慢了“先是陈师,然后是我。”
朱钦堇换了身乾净的打扮,坐在茶桌前,手指微微在桌上叩了两下,半响才淡淡道:“如果我没猜错,大哥和二哥大概今晚也会被刺杀。”
黎诚微微頜首:“既然要杀,那必然要做全套,成不成是一回事,有没有又是另一回事。”
现在夺嫡的皇子只有三人,这是一个很微妙的数字。
只要死了一个,那另一人必然立刻清楚始作俑者究竟是谁。
同时派出三方刺杀,对自己出虚招,对另外两人出实招,是最好的处理方案。
如果两次刺杀都成了,那自然是最好一一就算是醃手段,那也確实是贏了,只要哲人王重新掌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这当然是最理想的结局。
如果只成了一方,那也无所谓,至少排除了一方威胁,
这倒是会留下些隱患,比如朱钦堇这边如果成功了,那无论刺杀者是大皇子还是二皇子,其对手必然意识到真正出手的人是谁如果能抓到暗杀者的尾巴,拿这个大做文章是一个不错的攻击把柄。
所以无论他是谁,应该会也安排一次针对自己的刺杀,用以堵悠悠眾口。
如果都失败了,呵呵,那你们就猜吧一一究竟是谁要杀你?
三方博弈谁都不可信,谁都有动机。
黎诚淡淡道:“我一回到偏殿,就发现了那两个隱藏著的傢伙,一个藏在阴影里,一个偽装成小廝,那时候我就有些警觉了。”
“只不过我起初还以为是针对我的刺杀,因为我这段时间风头太盛,他们想要除去我,我並不意外。”
“毕竟无论是认为是我杀了五皇子的那位遗,还是对於大皇子和二皇子来说,我都是肉中刺眼中钉,不得不除掉的一枚棋子。”
黎诚的声音平淡,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半响才道:“后来整个行宫断电,我才发现他们的目標是你。”
朱钦堇嘆了口气,道:“隨著五弟蹊蹺的死,现在所有人已经撕破了表面上的温和,开始用最极端的方式爭夺那个位置了。”
“我其实很好奇一点。”黎诚手里捏著茶杯,忽然问:“如果皇位交叠最终都会成为拳头的纷爭,那二皇子所求的东林政治口舌又有什么意义。”
“—”朱钦堇道:“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一一因为大皇子和二皇子实际上走的都是同一条路子。”
黎诚稍微有些困惑,以他的视角来看,二人所走的路子截然不同,所掌握的东西也截然不同。
“无论是大哥还是二哥,实际上最后的目標都是找队友一一找一个最强的队友,就像先王找到云贺一样。”
恍若一道惊雷惊醒了黎诚。
黎诚何等聪明,几乎是一瞬间就反应了过来。
自己一直搞错了一点!
这方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政治完全不同,这方世界可是能真正做到伟力归於一身的!
一个传统封建王朝要稳固,最重要的是什么?
王权和军事!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祀是传统,是王权的象徵,其关键代表一一也就是背后站著哲人王的天子。
朱家皇嗣的身份以及哲人王系统足够保证“祀”的合理合法性,接下来继承人只需要考虑“戎”这一个选项。
戎为何物?
此字始见於商代甲骨文,其字由用於进攻的“戈”和用於防御的“甲”构成,本义是兵器的总称,引申指兵器的使用者一一兵土、军人。
也就是拳头、暴力、枪桿子。
天然的法理性与拳头合一,才是“国”。
晋末五胡乱华,未有一个王朝能真正大统,便是缺了“祀”。
而楚王问鼎、三家分晋、汉末分三国,便是缺了“戎”。
拿汉末来说,儘管有“国恆以弱灭,独汉以强亡”这句话让人觉得大汉亡国的原因不在“戎”,但实际上,这句话不能与它的前半部分分开理解。
这句话出自《读通鑑论:卷八桓帝》。
云:“於是天下知唯此为功名之径而祸之所及者鲜也,士大夫乐习之,凡民亦竞尚之,於是而盗日起,兵日兴,究且瓜分鼎峙,以成乎袁、曹、孙、刘之世。故国恆以弱丧,而汉以强亡。”
什么意思?天下人都知道打仗能得到好处,全都去打仗了,最终天下人瓜分鼎峙,“以成乎袁、曹、孙、刘之世”。
简单来说,就是“穷兵默武”,导致了“祀”的分裂,大家表面都尊大汉天子,实际全都不把皇帝放眼里了。
最终“祀”的分裂导致了“戎”的崩塌,大汉自然也就群雄割据逐鹿天下了。
那为何大明皇嗣代代內斗,却还能绵延至今呢?
有请重量级存在一一“哲人王。”
没错,还是它。
它確保了一点一一在天子没有登基之前,整个国家的大军势並不发生剧烈变动,最多也就是部分调动—
五皇子调用蜀中的兵力就已经用了浑身解数,难道他不想调用整个大明的军力围剿黎诚?当然想了,只是他没这个能力,没这个权利!
哲人王系统与皇嗣之间是互相均衡的!
唯有宣告登基,那才是真正的皇帝,真正的哲人王。
而这份被默许的內部竞爭,实际上也是为了充盈“戎”。
拿这一代举例,大皇子的基本盘是六郡良家子,是官兵体系中的后代,他迫切要在贵族军官中找到最大的拳头,用“从龙之功”这份殊荣把他绑在自己的战车上。
而二皇子则是走的招贤纳士,东林书院的路子,黎诚出身穷苦,如果他没有银鐺入狱,大概率会被这边发掘,成为二皇子帐下一员。
两者一江湖一庙堂,所为的都是一个目標一一找到一个拳头最大,单兵作战能力最强的存在,他是贵族,就让他升迁,他是穷人,就让他暮登天子堂。
简而言之,皇位的爭锋,其实只是在找人一一找一个最强者,找一个能顛覆规则的人。
他支持谁,谁就有绝对的优势,如果他死了一一死了就证明他不是要找的人。
黎诚缓缓吐出口气,是的,他一直陷入了严重的思维惯性之中,以现代政治中集团政治的思维来套用赛博大明的政治。
实际上赛博大明並不需要考虑集团政治需要考虑的东西一一它是强人政治。
如何能把强人拉拢,如何培养强人,如果能让强人发自內心地维护大明的规则,维持大明的统治,这才是他们需要做的。
皇嗣夺嫡的戏码与其说是皇子们在爭夺皇位,不如说是他们所找到的强人在彼此搏命。
所以五皇子的失败几乎是必然,算法世界能批量生產大成,可在真正的强人面前那都是土鸡瓦狗。
一百个大成也不够云贺一刀!
想到这里,黎诚看向朱钦堇,缓声道:“那你现在打算怎么办?”
“你还能战吗?”朱钦堇也看著黎诚的眼睛,轻声道:“夺嫡致使大明乱得够久了,已不再容许它继续乱下去。”
“今晚,便是终结它乱象的最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