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玄幻小说 > 大唐:我一个贪官懂点科学怎么了 > 第176章 面见李愬,再向阎罗借三辰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76章 面见李愬,再向阎罗借三辰

    第176章 面见李愬,再向阎罗借三辰
    徐州,刺史府邸。
    秦淮上次彭城之行,刘悟是在凉国公府会见的李,此次却是在刺史府邸,按照李杨的说法,李是自从去年中秋节之后便从彭城搬到了这里。
    秦淮大概猜出了李的用意,徐州是武寧军的治所,搬家的目的还是为了军事管理更方便一些。
    当秦淮隨著李杨一同入府的时候,他终於见到了这个险些让他万劫不復的唐朝名將,
    李。
    年约五十,脸型方正,鼻樑高挺,神情坚毅,一看就是久经沙场却又沉稳內敛的將军。
    除了脸色有一丝苍白。
    让秦淮异的是,这位权倾一方的大將,家中摆设极为简单,从空荡的院落到正厅,
    几乎可以用寒酸二字形容,厅內除了必备的家俱,几乎看不到什么装饰之物。
    “你就是秦淮?”李声音中气十足。
    秦淮恭敬行礼,回道:
    “丹徒县令秦淮见过使君。”
    前圣人能实现『元和中兴”,不得不说,李绝对是其中的重要功臣之一,秦淮对此,还是心存敬意。
    “你们都先退下吧。”李摆了摆手,只留下秦淮一人在內。
    “秦淮,你是个聪明人,我不跟你兜圈子,放弃大关去长安吧,我保你前程无忧。”
    “另外,你也別用青阳露威胁於我,我知道是你做出来的,我也確实很看重此物,但是,相比较而言,我更看重浙西道。”
    秦淮微微嘆气,李心思剔透,一上来就道出了秦淮今天最大的谈判依仗。
    简单的几句话,就让秦淮很难应对了。
    很显然,这次谈判,比他想像中的要困难许多。
    对方明显已经想清楚了所有得失,主导了谈判內容,秦淮想要像对付李条那样,耍点小聪明、编些话术,肯定是行不通的。
    “使君,您对我这么一个小小县令,能以金印悬肘,秦淮感激莫明。可是大关军镇已有兵士近千,周遭依附者近万,让我为了自己的前途,去捨弃大关、捨弃他们,这件事情,我无论如何也办不到。”
    “好一个金印悬肘、不弃糟糠,我本来念你是有才之人,特意让你跟著李条一同回京,既然你有情有义,不想领我的人情,那你可以走了,调你进长安的事情,我不会再参与。”
    秦淮仔细看著李的表情,见其不似撒谎,心里有些发堵。
    他当然不可能就此离开,而是开门见山,直接问道:
    “使君,能不能不要把李条调回长安?”
    李听罢,眉毛斜挺,轻哼之声从鼻孔传出:
    “这不是你该问的事情,管好你自己就好。”
    “好,那我问一个跟我息息相关的事情,浙西道承平日久,您为何非要轻启战端?”
    闻言,李再次抬头打量了秦淮一番,见其丝毫不退、语气坚毅,微微笑道:
    “你觉得我是为了什么?你要是猜对了,我就给你一个向我提建议的机会。”
    “使君想尽最快速度剷除张子良的两万骄兵。”
    “我为什么要剷除他?你是不是以为我想当浙西道的藩王?”
    “您剷除张子良,並非为了自己,而是想將浙西道彻底收归国有,盈我大唐国库,壮我大唐军士。”
    李先是眼底一丝异之色闪过,隨即声音愈发冷厉:
    “既然你已知我的筹谋,为何还要处处作对?如今还想阻挠我调离李条,汝之行为,
    与叛唐何异?”
    好一顶大帽子,看来我力保李条、智退张子良,还是惹恼了他的。秦淮看著李生气的神情,暗暗想著。
    这可是叛唐的质问,即使李再怒,秦淮也不准备让步,他脸色不变,不急不缓,解释道:
    “叛唐?使君的行动若是真的对我大唐有益,那我现在就是被你砍了也不冤枉,要是你的筹谋错了又当如何?是否可以算我救了大唐?”
    对於秦淮的无礼,李没有动怒,他刚刚说过了,要给秦淮一个提建议的机会。
    “圣人暴毙,长安动盪不止,各地势力蠢蠢欲动,如此时机,一旦浙西道轻启战端,
    定会让摇摇欲坠的局势更加混乱,正所谓『开战容易止战难”,您就那么有把握能快速灭掉浙西道的这些军队,而不引起其他连锁反应吗?”
    李以手捂嘴,咳了一声,道:
    “纵观浙西道周边,岭南偏远,而淮南本身就是李氏一族,周遭能数得出来的军队就我武寧军一支,要不是还要防著北边的藩镇,我又何须如此费事,我自己派兵就能灭了张子良的骄兵悍將。他们今日不反,明日必反。”
    “比张子良这些骄兵过份的势力多了去了,以您之才,不应该返回长安,助新圣人施政吗?”
    秦淮丝毫不让,据理力爭,继续说道:
    “如果下官所料不差,圣人接下来会频繁更换各道节度使,不出一年,河北三镇必叛,而这,才是威胁我大唐根基的大事,您不去长安帮助圣人消弹这等隱患,何苦一直盯著这么区区两万人的弱旅?”
    李憩听罢,脸色晦暗一分,本就苍白的脸上更无血色。
    “你为何有此推断?”
    秦淮这次破天荒的没有回答,只是伸出食指指了指天。
    “河北三镇要叛这事还用我说?难道你看不出来?答案当然是现在这个新圣人,他不中用呀。”
    李明白秦淮的意有所指,轻轻嘆息一声:
    “也许你说的对,可是,我没有时间了。”
    “我已有预感,自己时日无多,彻底將浙西道收归国有,就是我能为大唐做的最后一件事情。”
    秦淮听著这略显悲凉的话语,不觉有些动容。
    “都快死了,还想著怎么维繫大唐的统治呢,不愧是能记入史书的唐朝中晚期少有的名將。”
    他缓缓起身,对著这位两鬢已有些斑白的五十岁將军说道:
    “使君气竭尚呼、臂垂犹斩,报国之心,拳拳可表,下官感佩於心。只是,既然有此报国之志,何不在此帅旗倒悬之时,再向阎罗借三辰呢?”
    李想再次嘆道:
    “寿命天定,如何借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