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你有多少,我买多少
第163章 你有多少,我买多少秦淮一看到李条向他指来,顿时心中一凛。
什么情况?
你指我干什么?
我才不到500人,还大都是守城的新兵,哪里能拿出兵力阻挡近百骑兵?
难道已经发现我有新式武器和线列战术搞定骑兵?
“秦淮,大关离句容最近,你回去先派出探子巡弋,一旦发现张子良的骑兵,立即传信。”
秦淮神情严肃,应声允诺,心里却是暗暗吐出一口气。
“有那么一瞬间,我还以为我失宠了,还好还好。”
“我的大杀器可不能这个时候拿出来,近百骑兵可完全不够吃的,第一次出鞘,必须来一波大的。”
“使君,要不让陈都尉率军在青瓷村驻扎下来?”张坚在一旁提出建议。
赵新章也是点头道:
“陈都尉一直在与这些散兵纠缠,对他们比较了解。”
“总是这般被动等待、防守,实在让人不快!”李条还是没有消气。
秦淮见状,旋即有了主意,站起身道:
“使君,下官有一计。”
李条看到秦淮站起来,顿时眼晴一亮,这个总是能给人带来惊喜的傢伙,难道军事上也有建树?
“快快道来。”
看到李条急切的模样,秦淮仿佛回到了自己刚穿越时面对千匹綾纱的应对场面。
“使君,其实我们在句容周边投入的兵力已经很多,若是能快速反应、集结,完全可以消灭这些散兵游勇,对方如此肆无忌惮,主要依仗还是我们无法及时应对他们的偷袭,
我军应对总是迟了一步。”
“既然如此,何不依託周边地势,在山丘、高地或平原开阔处,广建烽燧,確保相邻烽燧目视可达,如此,敌军一旦来犯,我们便可以快速反应,立刻集结。我相信,只要提前预警,陈都尉一定可以將这些散兵斩於马下。”
眾人听罢,一阵摇头。
看来秦淮確实不懂军事。
李条倒也没有责怪秦淮的意思,笑了笑说道:
“张坚,你给秦淮解释一下。”
“秦县令,你的想法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忽略了烽燧建造的难度了。”
“此话怎讲?”
“烽燧作为边防预警体系的核心设施,不是我们这里下几个命令就能建造起来的,选址,准备木材、铁器、黏土,再组织民夫运输、建造,现在又是冬天,別说广建烽燧了,
就是建造一个,也需要投入几十人干一个多月才有可能建好。”
“等你说的能建到遍布交界处,可能大半年都过去了,且不说建造过程敌人会不会阻挠,就算真让你建好了,敌人换个地方重来,不是全都白做了吗?”
“句容並非两国交界,说不得,张子良就等著我们建立烽燧呢,耗钱耗物耗人不说,
还把我们折腾的够呛。”
张坚把建造常识一一说出,本以为秦淮定然泪丧,说不定还要因为自己的粗鄙军事知识脸红一番。
谁料秦淮却是眼角含笑,从容不迫,根本没有把张坚说的困难放在眼里。
李条看到秦淮这幅模样,心道:
稳了稳了,这傢伙肯定又有主意了。
於是,他安静坐定,等著秦淮的下文。
只见秦淮不慌不忙,从怀里掏出一张图纸,缓缓展开,双手捧到了李条面前,说道:
“使君,我根据烽燧建造特点,研製出了预製烽燧。”
“预製烽燧?”
“使君请看图纸,我利用大关炼铁工坊,批量生產铁製框架,比如烽火台的支撑柱、
横樑和基座,替代传统木石泥结构。铁质的骨架轻便且强度高,可提前预製后运输至选址点,现场组装时间可缩短八成以上。”
“这..:”李条看著图纸上结构异常清晰的烽燧台,十分震惊,急忙问道:
“要多久建好?”
“我已经测试过,如果让骑兵们以马拆装运输,一日便可运到;再一日组装铁质骨架,填充夯土与石料,这样一个简易烽燧,建好只需要两天。如果需要在周边布防,可用新式铁器工具快速挖掘壕沟,同步搭建铁皮哨卡,布设拒马与铁藜,七日可好。”
“嘶..”
听到这个建造周期,李校等人皆是倒吸一口凉气。
“不仅如此..:”秦淮压根不给眾人喘息的机会,继续语出惊人道:
“这预製烽还可以拆卸,可以隨时根据战场情况调整烽燧地址。”
李条听到这里,修地站起来,他是再也坐不住了。
“秦淮,你所言当真?”
“使君,这预製烽燧我大关已经开始生產了,您若不信,可以让船直接去大关渡口,
下船一看便知。”
“好!秦淮呀,你可又是立下大功了。”
李修眼角翘起,笑意大盛。
“使君,秦淮创造的这新式预製烽燧,我刚刚看过图纸了,不仅可以快速建造,而且还有诸多巧思,比如它是用梯子登高的,登上去之后还可以撤梯防御,上面还有可供土兵避风取暖的床榻,一看便是了许多心思在上面的。”
“只是...”赵新章话音一转,瞪时將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
“只是这铁器铸造,耗铁肯定很多,秦淮,这一个烽燧,耗铁多少?”
“一千五百斤。”
秦淮听到赵新章的问题,心中大喜。
要知道,一个耗铁一斤多的锄头,售价差不多要五六十文,参照这个价格,这预製烽燧少说也要八九十贯。
可是秦淮自己是不好开口找李条要钱的,他一个下属,找自己的直属领导要钱,於情於理,都说不过去。
赵新章看出了他的为难之处,特意点出製作这预製烽燧的难处,也是为了能够让使君知晓此事。
“使君,大关炼铁场一直苦於没有太多进项,导致无法大规模冶铁,如今每月生铁產量也就不到两万斤,为了能够让他们爆发更大的產量,您看是否由镇海军出钱购买此预製烽燧,如此一来,炼铁场的周转肯定更加顺畅,可为您源源不断產出诸多这般神器。”
李条点点头,他能任浙西道观察使,主要就是因为他擅长敛財收赋,竭泽而渔的道理他是懂得的。
“秦淮,你这些预製烽燧,有多少我买多少,你要全力提高炼铁產量,加紧製作,不得懈怠。”
“喏。”
“一个售价几何?”
秦淮听闻,没有故作推辞。
战事將近,他確实需要钱爆產量了。
“一百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