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玄幻小说 > 水滸开局在阳穀县当都头 > 第364章 这个大唐好!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64章 这个大唐好!

    第364章 这个大唐好!
    诸位草原可汗,围在苏武面前坐了一圈。
    苏武左右看了看,脸上是笑容,他先说一语:“诸位,许是大唐又回来了—“
    眾人多是愣的,唯有室韦大王莫尔根激动一语:“大唐回来好,甚好甚好!”
    隨后乞逮里也点头来说:“对对对,有大唐,天下安定!”
    也有依旧还是愣的,蒙古敦必乃,为何他还是愣的,因为蒙古部落的记忆里,对大唐並不很深刻。
    大唐最强盛的时候,也就是他们刚从大兴安岭下来的时候,那时候的蒙古,叫做蒙兀室韦,被归在东胡里鲜卑一系的一个小小支脉之中。
    那个时候的他们不是不知道大唐,只是整个部落对大唐的记忆不深刻,部落里流传下来的歷史故事也就少,一代一代人,自是慢慢就不太知道了铁刺里已然也在说:“大唐的时候,那最是好,草原诸部多也不战,有纷爭也有人能主事,商贸来去不止,草原上的日子也好,回人强盛起来的时候,也会讲道理———“”
    草原人,其实是最期待秩序的,不论怎么样的秩序,都比没有秩序要好,因为这里说不了多少律法与道理,这二百来年,这里一直都是谁的拳头大谁说了算这让生產生活,甚至生存都极为不確定,安全感极弱。
    契丹人,其实更不讲理,契丹人对草原人的打压与分化,那真是到了无以復加的地步,草原人更也多深受其苦还是大唐好,大唐好在哪?大唐自信!极为自信!也包容,极为包容。
    他不是不打你,只要你听话,不惹事,那他真不打你,哪怕你慢慢强大了,他也不当回事,当然,这是突蕨消失之后的情况。
    甚至你还可以到大唐去,去做生意,去读书,去当官!只要你有本事,尊崇大唐的规则,大唐就是东方这片土地上所有人的乐土。
    苏武满脸是笑看著眾人,有话语:“一切,还是昔日大唐的模样,你们啊,挑选一些族人,来日也到汴京去,读读书再好不过,你们若是毛皮存多了,自己组建商队,自己运到汴京去,自也给你们路引,赚得更多——马也一样,只要愿卖,运到哪里去卖都行—
    大宋之国是汉人的,是我的,自也一样是你们的——“”
    室韦大王莫尔根自哈哈在笑:“那大同还是可去得,燕京更也还去得—“
    他能说汉话,自是不一样,昔日里,他是辽人燕京的常客,是辽国天子的常客,他当能不喜欢那繁华城池的文化?
    也是这份距离上的近与感情上的近,所以,他才能是契丹的女婿。
    “去得去得—”
    苏武点著头。
    “拜谢大王!”莫尔根躬身在拜。
    苏武对著眾人来说:“都去得,自由去,自由回!”
    乞逮里嘿嘿笑著问:“那兴庆府也去得,京兆府长安也去得———”
    苏武不言,只笑著点头,耶刮去兴庆府与京兆府更近,
    忽鲁八曾也嘿嘿笑著还是那萌古敦必乃,左边看看,右边看看,有些摸不著头脑,但也知道,事情是极好的事情,也说一语:“我们远,我们要卖的东西难运”
    室韦大王一手挥去:“没事,我们帮你运,或者你直接卖给我们———“
    黑车子室韦,他们有一个草原上稀缺的技能,那就是生產车轮子,自也就是生產车,
    部族名字,就到了“车子”二字。
    昔日里,他们就是草原上的马车夫,二道贩子,因为他们与契丹最近。
    为何他们能生產车?许是因为他们与山林最近,比別人更容易获取好的木材未料。
    草原上的森林,也是稀缺之物。
    敦必乃一语去:“那你们可出好价钱!”
    显然,黑车子室韦也是坑过人的莫尔根笑著说:“放心,童叟无欺,就是孩子和老头,我们都不骗!”
    莫尔根用汉话说了个成语。
    “那就是骗大人吗?”敦必乃问。
    所有人都在哈哈大笑,连苏武都在哈哈大笑,这场景虽然寻常,却是苏武心中舒坦非常。
    也让苏武知道了一件事,他得给草原带去秩序,一个不差的秩序,这已然成了苏武责任,这个责任履行好了,许多事兴许就不会太难。
    莫尔根自是在解释:“是说,连孩童与老头都不骗,大人就更不骗了,公平公道。你可不知大宋有多大,有多少人,大宋的人丁,比昔日大辽多好几倍呢,你那点东西啊,运到大宋去,那是怎么说——那是很少很少的东西”
    这个时代,才刚刚传来,多还只在西域之地,中原几乎没有,就算有,也只是当做奇异草用来观赏。
    所以,动物皮毛是最好的御寒之物,一件羊毛衣物,在中原那真是传家的財產,可在当铺里正儿八经当个重要的財物典当。
    真是草原的羊皮羊毛,大规模进入中原,自还真不愁销路,有多少能卖多少。
    换成了钱,草原之人,买盐巴,买茶叶,也买一些其他的中原之物,自也不在话下。
    甚至粮食,也可以出口。
    日子过好一点,比什么都强,
    苏武如今,与大唐一样,就是自信,若是回去再看看凌振的项目进度,苏武许会更自信几分。
    敦必乃自也欣喜,终於点头来说:“这个大唐好!”
    敦必乃並不是傻,他只是头前对这件事没有一个切实的概念,他聪明得紧,他知道自已寻到了一个掌控整个萌古诸部的抓手。
    那就是控制萌古诸部之对外贸易·他瞬间就察觉到了这件事的本质。
    苏武一语去:“莫尔根汗,你派人去謨葛失,让他们的可汗到这里来拜见,只待他到了,我等就在临潢府祭天会盟!”
    这回,正儿八经要举行一个仪式了,一个盛大的仪式,这种仪式很有必要!
    “得令!”莫尔根点著头。
    苏武转头去看达密里部可汗八古鲁,问了一语:“八古鲁汗,头前著你派人往西去寻耶律大石之事,可有消息回来?”
    八古鲁摇摇头:“大王,许是有消息了,只是消息还没到这里,过几日许就真来了......”
    八古鲁自不是敷衍,他是自信,要说草原中心之北,与契丹关係最好的,自就是达密里,耶律大石从达密里徵召的人可真不少。
    所以,八古鲁往西派去的人,定然能找到耶律大石。
    苏武点点头:“这边等著,你再派人往西去,把此地之事,今日之胜,告诉耶律大石,也说契丹再起,临潢府已然重回契丹之手!”
    八古鲁点头答道:“遵命,我的大王!”
    苏武对耶律大石有期待,不一定都是期待耶律大石陡然再折返回来,此时倒也不必耶律大石折返了,而是期待耶律大石真能在中亚之地如歷史那般横扫一个天下出来。
    有一日,苏武会带许多契丹人去见耶律大石。
    可能不一定是兵戈相向。
    耶律大石之西辽,其实也有趣,可能是冥冥之中有个定数,他把中原王朝的一切都带到了中亚西亚去,比如年號制度。
    有一年,西辽的年號取了个“绍兴”。
    那时候,南宋的年號,竟也是“绍兴”
    苏武再一次环看了眾人一番,一语:“头前徵召诸部的两万余骑,我自都带走了,两年之后,你们再徵召同一个数目送到燕京来,把这一批换回去,这件事,往后就是定製,
    不会再变—”
    “这是我等之荣幸!”莫尔根还是答得最快。
    乞逮里几乎同时在说:“大王用得上,只管用著就是!”
    隨即眾人都在点头答话。
    苏武继续说:“起初说好的事,萌古还要派人到临潢府来驻守,人数就定个三千吧不必太多了,怎么轮成,你们自己定夺。”
    “大王,答应的事情,自是不改!”敦必乃严肃来答。
    苏武继续说:“室韦自也要派人驻防,这不必多言,人数你自己定!”
    苏武知道,守卫临潢府,黑车子室韦必然卖力,这关乎他们自己的身家性命!
    “七千!”莫尔根咬牙一语,七千人,常驻在临潢府,对於莫尔根来说,已然是举族之力了,也就是说黑车子室韦要养著七千青壮的脱產者,还有头前被苏武徵召的人丁,便是生產力大减,压力著实不小。
    好在,黑车子室韦本就是草原上的二道贩子,现在又得了新的营生,只要贸易做得好,养七千脱產之人,当是不难。
    蒙古与黑车子室韦,那这就是一万了!
    此番徵召来的契丹青壮也有两万余人,再加上耶律余睹留下的一万人。
    加上一起,临潢府守军已然四万余,自也还会有契丹人不断来投。
    这个数目守在临潢府,当是很够用,到时候再有兵刃甲胃军械配上,临潢府应该是万无一失。
    这些契丹人,在这里打仗,守卫自己的家园,必是奋勇非常。
    吴为主官在此,他魔下此番来了二三千人,一併留在此处,更多是做操训教官之类,都要好好操训起来。
    但是这临潢府的后勤压力极大,从大同而来,也是一千多里,草原诸部,补给能力有限·
    运送之事,许还是要让謨葛失与黑车子室韦为主,当成商业来做,出钱僱佣。
    那就得让黑车子室韦更多去扮演草原二道贩子的角色。
    汾河平原的粮食生產能力还是足够的苏武脑袋里在想,自还有话语要说:“其他诸部,要每一部出三千人往昔日西北招討司几个城池去驻防,轮成之法,到时候你们与大宋的北庭都护再去商议。”
    苏武这是雨露均沾,谁都得干活,苏武提供的秩序,也要大家共同来维护。
    这也是要让来日岳飞带兵驰援临潢府的时候,准备时间能更少一些,几部一加,也有一万余骑,加上岳飞自己的万骑宋军,两三万骑,说走就走,女真若是来犯临潢府,临潢府外有这么一支骑兵为角,必也让女真人难以全力攻城。
    眾人自是点头,愿与不愿,也得点头遵命。
    乞逮里是愿的,他话语有多:“大王,是不是来日粘八葛部也当派人来?”
    粘八葛,就是乃蛮,是往后歷史上铁木真扫平草原的最后一个大敌,是草原最西边的部落。
    此时此刻,苏武还没有与乃蛮人搭上线,原因只有一个,远!
    乞逮里提醒的很是时候,苏武只管点头:“嗯,到时候,就由你派人去与乃蛮部说项!”
    乞逮里心中高兴非常,却问:“那他们若是不从呢?”
    苏武笑言一语:“那自是北庭都护之事,且看北庭都护怎么定夺,到时候你们隨著北庭都护调拨就是!”
    得给岳飞找点事做,让岳飞忙起来。
    乞逮里更是高兴,不仅乞逮里,达密里之八古鲁,蔑儿乞(梅里急)之忽鲁八曾,皆是高兴不已。
    何也?乃蛮实强,自也欺辱周遭,他们就是周遭。
    而今大哥来了,有大哥撑腰了,那就得搞点事,得打起来啊,打起来不就有好处了吗?人丁,地盘,打来了,大哥也不会要,还能给谁?
    苏武不知吗?显然也知,自也是故意如此,草原不能全是一团和气。
    让他们搞事,搞完事,人家乃蛮恨的不会是岳飞,恨的对象就不必说了。
    乃至,来日岳飞还能与乃蛮人对对帐,只管让乃蛮人知道,都是別人搞事,以至於大宋误会了——
    自也是挑拨,这就是辽人昔日之法,成功压服草原许多年之法。
    女真人却就是做不到这一点,也还有许多点都没做到,所以让蒙古一个支脉小部,崛起成了草原之主。
    苏武便也摆手去:“今日先散了吧———”
    眾人自是起身拜別,却是那铁刺里,似乎有话要说,却又欲言又止。
    但苏武明明看到了,却也不问。
    其实苏武猜得到什么事,还是头前忽尔扎胡思地盘与人口的“分赃”问题,苏武还是不会去管只看他们自己去弄,只待他们自己有了一个结果,苏武会承认这个结果,且对这个结果提供保护。
    苏武提供的秩序,会在这件事之后。
    总不能全部一团和气!就好比苏武开个法院,这法院就要有案件来审,没有爭夺没有不爽不快明爭暗斗,哪里会有案件?
    只有有案件了,才能凸显法院的重要性,更也凸显秩序的重要性。
    眾人散去,苏武还要见人,他要见许多许多的人,一个一个来见。
    先见岳飞,与岳飞说的自就是北庭都护之事,把刚才关於乃蛮之事也细致分析给他听,这是战略问题,先让耶刮、达密里、蔑儿乞搞一搞事情。
    然后可带眾部去打一打乃蛮,但一定不要打狠了,只把乃蛮打服了就行。
    最后,就当与乃蛮人推心置腹一番了。
    岳飞听得只管点头,也道:“大王此策,比起昔日战国之合纵连横不让分毫!”
    岳飞是真长见识,岂能不是也在学习?
    苏武答道:“契丹之法也,来日无事,你多看看契丹之书,契丹人把这草原管制得不错,有可取之处,弃其糟粕,取其精华!”
    “尊老师教诲!”岳飞躬身一礼。
    岳飞还有一个好处,对统治草原来说极好的品格,那就是正直。
    苏武终究不会全盘照搬辽人之法,苏武给草原提供的秩序,还是要一个公平公正的..
    也如苏武接下来之言:“你驻北庭都护府,一定要严格管制军汉军纪,万万不可做什么欺压良善之事,一定要让军汉知晓,从此,草原诸部,皆是大宋,皆是宋人!”
    民族团结之事,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早,此时此刻开始,正合適。
    “得令!大王放心,学生定严苛管教此事!”岳飞拱手一语,这也符合他的观念,也是这大宋教育他的观念,仁义治天下!
    “只待临潢府城防再妥,你就先去那北庭之地,来日路途遥远,一切事务,定也多是你自己定夺,所以,诸事,万事,定要多加思索,谋定而动,不可让北庭生乱!此你之忠义也!”
    苏武语重心长,也有莫名不舍,乃至离別之思。
    自也有对岳飞无尽的信任,他相信岳飞能做好这件事。
    岳飞闻言,心中自又起那旁人不可比的感动,但凡说到忠义之类,就如他背后刻的字,尽忠报国,他自格外入心。
    岳飞躬身大礼,言语態度严肃非常:“学生定是肝脑涂地,丝毫不会懈怠大事!”
    “好了,去吧————”苏武摆摆手,便算是今日辞別了,走的时候,就不会多去送了。
    岳飞起身,再躬身,再是一礼:“老师多保重!”
    “你也多保重!”苏武点著头。
    岳飞转身去了,脚步鏗鏘,面目坚定,这少年郎,天生天赋,家国大事。
    吴再来,拜见落座。
    苏武自先说临潢府与他来守,他为临潢府兵马都总管。
    吴也没有丝毫疑惑,怎么这种事,苏武在军中一言而决?因为苏武就是枢密院使,
    自就是苏武一言而决。
    吴只有大喜,脱口还问:“大王所言当真?”
    苏武笑著点头:“此事干係重大,乃是生死之事也!”
    “末將敢死,得如此重任在肩,末將定是以死报国!城在人在,城亡人亡!”吴当真激动,他如何也没料到这件事真会落在他头上来。
    而今家国社稷,蒸蒸日上,正是年轻人建功立业之时,若是此番一战,从今往后,吴回到故里,安稳度日,了此余生几十年,那活看还有什么劲?
    吴所想,此般重任,合该是种家相公或者刘家相公之事,再怎么也当是姚平仲之事,哪里轮得到他来?
    万万没想到,燕王殿下还真用他!
    苏武自是要用,用的就是年轻人,用的就是青壮一辈!
    接著,苏武慢慢来言,战略之事,战术之事,女真来了,第一时间做什么,第二时间做什么,至少要守城池多少日,一一说明。
    若是女真偷渡往西去滋扰劫掠草原牧民,吴又该如何应对,联络哪些人,如何防御应对,如何堵截跟隨..
    还有附近之处,哪些地方需要建堡寨,都有安排。这里的防线不差,只是许多地方没有关隘得建,不必多大的关隘,只要能把路口堵住,小堡寨足矣。亦如昔日范仲淹与党项之法····
    诸如此类,苏武事无巨细交代。
    吴已然拿笔在记,自也知道,此事之重。
    末了,苏武又是严苛之语:“严格管束你魔下军汉,万万不可做那欺压契丹室韦之事,要让军汉皆知,从今往后,契丹就是汉人,与汉人无异,是自家可生死託付之兄弟,
    黑车子室韦同此理,我若是听到任何关於你魔下军汉欺压契丹室韦,乃至萌古,那便是你的失职,拿罪论处!”
    苏武这话,严苛非常,契丹显然更重要,而今契丹之心,正是好用,已然有了契丹与汉融合的基础,只要不出问题,契丹与汉水道渠成,有契丹在旁,女真其实已然不足为虑。
    苏武怕就怕自己一走,闹出那些么蛾子,弄得大好局面毁於一旦。
    吴已然站直,躬身一礼:“得令!末將定不会让这般事情发生!”
    苏武还要说一语:“契丹人,不是蛮夷,莫要將他们当做蛮夷去看!这话,你就拿去说,就与诸多儿郎说,说这话是我说的,更不可居高临下仗恩欺人,谁若不听此令,严惩不贷!”
    “明白明白!”吴连连点头。
    苏武此时,才稍稍放心了一些却还是有几分担心,又想一想,稍后,许当亲自执笔,写一份公文告示,往全军去传,做个思想教育,先论大唐,再说大辽,再说大宋,把契丹说个清清楚楚把契丹是自家兄弟这件事,说出一个理论基础,这思想教育必须得做。
    苏武也知道,军汉们信奉他,那么他就得亲自把这件事做一做,也是再拢契丹之心。
    治大国,麻烦事何其多苏武这边,忙碌非常,最后的收尾工作,自也更要做好。
    大同府中,有那百多快马从南而来。
    来者,王是也,他亲自要督导,要给苏武论罪了。
    给苏武论罪是其一,更是要所有人,包括將士们都知晓,苏武是国之逆贼!
    此番,天时地利人和皆在,苏武孤军在外,正是穷途末路!
    此番所来,可也不仅仅是王,后面还有陕西南边诸多州府军队之调拨,也还有从河北来的许多州府之军,不得多久,都要赶到此处,帐面之数,六七万之多。
    城坚墙高,定要逼得苏武认罪伏法,以戴罪之身归来,带去东京!
    (兄弟们,晚安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