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萧相国世家:伴君如伴虎
刘邦建立汉朝后,这日子看似安稳了,可朝堂之上,那局势就像暴风雨来临前的海面,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萧何身为大汉相国,那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风光无限,可这风光背后,却藏著巨大的危机,正所谓“伴君如伴虎”,萧何对此深有体会。
汉三年,刘邦和项羽在京索之间打得难解难分,前线战事吃紧,刘邦却多次派使者回关中慰问萧何。
这慰问次数多了,就有点不对劲了。
萧何一开始还美滋滋的,觉得刘邦这是惦记著自己呢,可他手下有个叫鲍生的门客,脑子转得快,看出了门道。
鲍生对萧何说:“丞相啊,汉王在前线风餐露宿,生死未卜,却老派人来慰问您,这可不是啥好事。我看吶,他是怀疑您有二心呢!您想想,您在后方安安稳稳,手握关中大权,要是您跟项羽勾结,或者趁机自立,汉王可就麻烦大了。依我看,您不如把家里能打仗的子孙兄弟都派到前线去,跟著汉王一起打仗,这样汉王就会相信您的忠心了。”
萧何一听,冷汗都冒出来了,心想:“我一心为刘邦,怎么就被怀疑了呢?这伴君如伴虎,还真是一点不假。”
但萧何也知道,鲍生说得有道理,於是赶紧把家里能拿得动兵器的子弟都送到了刘邦军中。
刘邦一看,心里乐开了,心想:“萧何这小子,还算识趣,这下我可放心了。”
萧何这才算是躲过了一劫。
后来,陈豨造反,刘邦御驾亲征,萧何留在长安协助吕后。
这时候,又出大事了,韩信竟然谋反了!萧何和吕后联手,设计诛杀了韩信。
刘邦得知后,那是又惊又喜,惊的是韩信居然敢造反,喜的是萧何帮他解决了这个大麻烦。
於是,刘邦派人拜萧何为相国,还增加了五千户食邑,又派了一个都尉率领五百卫士保护萧何。
这赏赐看起来很丰厚,可萧何心里却直打鼓。有个叫召平的人,以前是秦朝的东陵侯,现在成了个普通百姓,但眼光还是很毒。
他跑去对萧何说:“相国啊,您这祸事可就来了。皇上在外面打仗,风里来雨里去,您在京城舒舒服服,又没衝锋陷阵,他却给您加封食邑,还派卫队保护您,这可不是宠您,而是怀疑您啊!韩信刚谋反,皇上怕您也跟著反,这才给您点好处,试探您呢!您可別高兴太早,赶紧把这封赏辞了,再把家里的钱財都拿出来,资助前线的军队,这样皇上才会开心。”
萧何一听,恍然大悟,心想:“这皇上的心思还真是难猜啊,我可得小心点。”
於是,萧何赶紧按照召平说的做,刘邦知道后,果然很高兴,对萧何的怀疑也少了几分。
可这还没完,淮南王英布造反的时候,刘邦又亲自出征了。
这次,刘邦还是不放心萧何,隔三岔五就派使者回来问:“萧相国在干啥呢?”
使者每次回来都报告说,萧相国还是老样子,尽心尽力治理国家,还把家財都拿出来劳军。
刘邦听了,心里却不太高兴,他想:“萧何这小子,这么得民心,是不是想收买人心,自己当老大啊?”
萧何的门客也看出了问题,对萧何说:“相国啊,您这是要大祸临头了!您已经是相国了,功劳第一,还能再往上爬吗?您在关中这么多年,百姓都拥护您,皇上能不担心吗?您现在得做点坏事,败坏自己的名声,让皇上觉得您没野心,这样才能保住性命。”
萧何无奈,只好照做。
他开始低价强买百姓的田宅,还放高利贷,搞得民怨沸腾。
百姓们都在背后骂他,说他是个贪官。刘邦回来后,百姓们纷纷拦路上书,告萧何的状。
刘邦看著这些告状信,心里却乐开了,他想:“原来萧何只是个贪財的傢伙,没什么野心,这下我可放心了。”
可萧何这人,本性善良,看著百姓受苦,实在不忍心。
有一次,他看到长安地狭人多,而上林苑却有很多空地閒置著,就想为百姓请命,让他们到上林苑里种地。
於是,萧何就对刘邦说:“皇上,长安的百姓没地种,上林苑却空著,太浪费了。您不如让百姓进去种地,这样既能解决百姓的生计问题,又能增加粮食產量,一举两得啊!”
刘邦一听,脸都黑了,他心想:“好你个萧何,你低价强买百姓田宅,搞得民怨沸腾,现在又来打我上林苑的主意,是不是收了百姓的好处,想討好他们啊?”
於是,刘邦大怒,说:“萧何,你收了商贾的钱財,竟然还来为百姓求我的上林苑,你这是想干什么?”说完,就把萧何关进了大牢。
萧何这下可惨了,他被关在大牢里,吃不好睡不好,还受尽了狱卒的欺负。
他心里委屈啊,自己一心为刘邦,为百姓,怎么就落得这么个下场呢?好在后来,有个叫王卫尉的人,在刘邦身边侍候,他知道萧何是冤枉的,就趁机对刘邦说:“陛下,萧相国可没什么大罪啊!他身为相国,为百姓请命,这是他的职责所在。您想想,当年您和项羽打仗的时候,萧相国在关中,要是他想谋反,早就反了,哪还会等到现在呢?他现在不过是为百姓说了句话,您就把他关起来,这不是让天下人寒心吗?”
刘邦听了,觉得有道理,他也知道萧何对自己忠心耿耿,就是一时被怒火冲昏了头脑。
於是,刘邦就把萧何放了出来。
萧何从大牢里出来后,头髮乱蓬蓬的,鞋子也没穿,光著脚就去见刘邦,向他谢罪。
刘邦看著萧何,心里也有点愧疚,他说:“相国啊,你这是何苦呢?你为百姓请命,是对的,我就是想让百姓知道我的过错,所以才把你关了几天。你也別往心里去了。”
萧何听了,心里五味杂陈,他知道,自己和刘邦之间的关係,已经回不到从前了。
在这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他只能小心翼翼地活著,时刻提防著刘邦的猜忌,哪怕是一点小小的举动,都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这就是伴君如伴虎的无奈,也是萧何必须面对的现实。